全身皮毛都是黑色的,長得像鳥一樣的雞,能賣100元一隻!

2020-11-23 壯香味道

上篇文章,我們講了綠殼五黑雞雞蛋,他的功效和簡單營養的做法。這期我專門來講一下這個全身皮肉、毛都是黑色,生的蛋卻是綠色的雞,是什麼雞?

五黑雞 外型具有黑冠、 黑羽、黑皮、黑肉、黑骨的特性

它就是大名鼎鼎的五黑雞,五黑雞又名明代黑毛烏骨雞,是我國稀有珍禽。現有1300多年的養殖歷史。外型具有黑冠、 黑羽、黑皮、黑肉、黑骨的特性,故名為五黑雞;內含豐富的黑色素、 胺基酸和黑色膠體,被謂「中國黑寶」、 「雞中珍品」和「藥食兼用型的黑色營養保健食品」之稱。

五黑雞,特徵為五黑——綠,毛、皮、肉、骨、內臟黑,蛋殼綠。它是我國獨一無二的雞種,屬於國內外均罕見的雞種。「綠殼蛋五黑烏雞」具有獨特的營養、滋補、藥用、食用和觀賞價值。 「綠殼蛋五黑烏雞」肉質細嫩,清香甘潤,味道鮮美,類似於甲魚,優於鴿肉。尤以藥用、滋補、觀賞而聞名於世,是馳名中外的多用途優良雞種。

它含有極高的滋補、藥用價值黑色素,具有滋陰、補腎、添精、抗癌等獨特功效!自古被譽為「滋補勝甲魚,養傷賽白鴿,美容如珍珠」。尤其適合適孕人群,孕婦食用,對產婦的術後修復也起良好作用,實屬藥用滋補俱佳的烏雞珍稀品種。

那這麼好的雞,是不是很受歡迎呢?答案是的!

我外婆1年前養了有1萬多隻五黑雞,而現在只剩下2000多隻母雞,對是母雞!還有8000多隻都是公雞,公雞長大成熟期,村裡面就開始有親戚朋友開始訂貨了!因為雞肉的品質好,口感好,這些雞比普通雞要貴很多。平時可以賣維持在100塊左右,單單身邊以及村周邊的人買已經差不多賣光了,賣到市場去的很少。

雖然五黑雞全國跟各地都均有養殖基地,但是對於市場來講,它還是供不應求的。你們平時在菜市場買雞基本能看到的是:飼料雞、土雞、三黃雞、普通的烏雞肉、其他也就是正常的飼養雞。

而你們會發現,根本沒發現很少有這種全身羽毛、皮肉全都是黑色的雞甚至沒有。像小編身邊除了我外婆家養殖有外,還有身邊朋友圈有賣,基本都是做成養生雞,藥膳雞來賣!對於市場來說,這是非常珍貴的雞種!

這裡面據小編從外婆家了解到,五黑雞養殖環境要求比較高,需要完全生態散養的方式,主食主要餵食玉米、稻穀、草、蟲子等長大。

這樣養出來的雞會特別強壯,有力,它們可以飛到樹上,也可以從樹上飛下地面。

雞肉緊緻口感有彈性,雞生出來的雞蛋也沒有雞蛋腥味,蛋黃凝固緊緻,流出後飽滿且不散黃,蛋黃較大,色澤金黃富有彈性,用筷子可以輕輕夾起,蛋清富有彈性、由於健康的餵養蛋黃佔比高,營養豐富!

外婆家去年年初受到南寧一個好朋友推薦,開始養殖的五黑雞,由於本地沒有雞苗,也是從南寧雞場引進的!

剛剛開始養殖的時候,發現這種雛雞的自衛能力弱,易受驚和受鼠害侵襲,要求雞舍環境安靜;雛雞體小嬌弱,對外界環境的適應性差,對各種疾病的抵抗力也弱,稍不注意,極易患病,在飼養中必須貫徹「預防為主,防重於治」的方針。

這遍竹林平時是不給外人進來參觀的,原因是有很多雞瘟都不是雞場裡面發出來的,而是從外面帶進來的病毒。比如要補充小的雞苗,有可能新的雞苗本身自帶病毒進來;另一種是外人走進來也可能帶進病毒,如果雞場沒有隔離和防護措施,後果不堪設想。前面所說只是一種基本的防護知識,我外婆就是非常細心,雞被她養的很健康,很強壯。

五黑雞吃什麼長多快?近年來越來越多的養殖戶從事五黑雞養殖,一般五黑雞初生雛雞胃腸容積小,但生長發育快。五黑雞6周齡的體重是剛出殼時的10-12倍,所以在雛雞的日糧中,必須供給營養豐富、易啄食和易消化的全價飼料,否則就要影響小雞的生長和患各種營養性疾病。

五黑雞能長多大?成年公雞體重1.5-1.8公斤,母雞體重1.1-1.4公斤,年產蛋160-180枚。該雞種具有明顯高於普通家雞抗禦環境變化的能力,南北均可養殖。

五黑雞它的行蹤不同於普通的家裡飼養的土雞,它們喜歡在竹林裡,樹底下,隨地下蛋。窩裡面一般1-5個不等!其中五黑雞的雞蛋中有可能是不同顏色的,大部分都是綠色雞蛋為主,偶爾也會看到有粉紅色的雞蛋!

原因散養的五黑雞自由覓食,平時主食是玉米和米糠還有青菜,每隻雞攝入的食物不一樣,早就散養雞所下雞蛋大小不一、色澤不均的特點,蛋清黏稠,蛋黃色澤深且堅韌有彈性,給您帶來小時候的雞蛋味。

現在竹林裡還有2000多隻雞,每天上午和下午分別都可以進來撿一籃子雞蛋。因五黑雞綠殼蛋的口感鮮香,質地嫩,沒有腥味,營養價值極高,高蛋白、低膽固醇和脂肪,堪稱雞蛋中的人參。所以被當地的農村電商服務中心合作社進來採購,幫忙銷售帶貨。

外婆說,這些雞蛋非常好賣,基本供不應求,每次都會被電商中心賣斷貨。另外雞肉也是很好賣,目前公雞賣完了,只剩母雞,就不賣了,留著生蛋!

這幾年國家一直在極力推扶貧工作,個人認為,外婆家這邊養的五黑雞成功的原因,有可能是市場稀缺!雞肉和雞蛋的品質好也是一個關鍵。

雞蛋是家中常備食材了,其能長時間保存,能做成各種美食,無論是煎、炸、烹、煮,都能烹飪出獨特的味道。夏天不想做菜的時候,兩顆雞蛋一顆西紅柿,炒出紅黃相間的營養美味,既簡單,又方便。

五黑雞雞蛋不說營養就味道而言,比一般雞蛋要香很多,趕緊屯起來吧!

相關焦點

  • 這種動物名字聽起來像魚,但是有不少人養殖,一隻能賣幾百元
    那麼有的動物生存和繁殖能力比較強,養起來就比較容易賺錢,如果經常遇到的疾病,以及其他問題,那麼很可能會賠本,今天小編就來帶大家了解一種既容易養殖,而且全身都是寶的動物,一起來看看吧。這種動物名字聽起來像魚,但是有不少人養殖,一隻能賣幾百元這種動物就是中華黑豚。
  • 16000元的雞!全身漆黑堪稱雞界「瑪莎拉蒂」,連蛋都是黑色的!
    雞肉是最主要也最普遍的肉類食品之一,雞肉的脂肪含量高,能補充我們身體所需要的能量,同時它的營養價值豐富,味道還不賴。在中國每逢佳節,餐桌上的雞湯可以說是必不可少的。我們平時吃的雞肉,羽毛大多是黃色的,或者紅色的,還有像白羽肉雞和烏雞也是非常常見的品種。
  • 餘杭女子家裡飛來一隻怪鳥!全身烏黑,長滿「珍珠」!一查,大有來頭
    近日,家住仁和街道葛墩村的沈女士給小編發了一張照片,家裡竟飛來了一隻怪鳥,隱秘地潛伏在草叢中……這隻怪鳥頭部白色,全身灰黑色羽毛,還帶著白色斑點,好似長滿了珍珠,拖著長尾巴,看著像孔雀。沈女士告訴小編,早晨她在自家小院裡餵雞,院子外面傳來窸窸窣窣的聲音,一隻黑灰色的物體緩慢地在草叢裡移動著。沈女士定睛一看,這隻外形酷似孔雀的動物,體型比家養雞大了一圈。出於好奇,沈女士立刻拿出手機記錄下來。通過照片對比,小編立刻查出了它的真實身份——珍珠雞!
  • 萍鄉一男子開展特色養殖竹雞,一隻就能賣200元,一個蛋都值30元
    屬雞形目,雉科。羽色豔麗。為國內特有的觀賞鳥類。竹雞體長約30釐米,體重200-250克,成年雄雞可達300克左右。喙黑色或近褐色,額與眉紋為灰色,頭頂與後頸呈嫩橄欖褐色,並有較小的白斑,胸部灰色,呈半環狀,下體前部為慄棕色,漸後轉為棕黃色,肋具黑褐色斑,跗蹠和趾呈黃褐色。曾於1919年引入日本,很受歡迎。野生竹雞分布在長江以南各省山地。
  • 「客」從天上來,像鳥又像雞
    11月22日下午,漢臺城區的一家門店的門口,一隻形似野鴨、全身烏黑、喙頂呈白色的鳥兒「不請自來」,在店門口四處溜達,絲毫沒有離去的意思。好心的店主人怕它凍著,只好請它「留宿」了一晚。
  • 【3分鐘學知識】這種鳥竟然長得像獼猴桃!小朋友知道它的名字嗎?
    在幾維鳥的家鄉紐西蘭,人們乾脆把獼猴桃和幾維鳥都叫做KIWI,因為它們看起來實在太像了。今天,就和科學隊長一起來認識下行走的獼猴桃——幾維鳥吧!和雞、鴨、鵝身上的大型羽片不同,幾維鳥的羽毛細密柔軟。大部分鳥類為了能輕快飛行,骨骼都是中空的,而幾維鳥的骨骼像哺乳動物的腿骨一樣,充滿了骨髓。除了這些獨特之處,幾維鳥的鼻孔還長在喙的頂端。
  • 世界上最黑的雞—蘭博基尼雞,除了血液渾身黑色,最貴600萬一只
    ,其實在我們身邊黑色的食物種類也是比較的少的,對於很多人來說,黑色的食物顏色看起來不好看,那味道肯定也不怎麼樣,其實並不是這樣的,像黑蘋果,黑柿子,黑桃等一些黑色水果,味道都是非常的香甜,而且價格也是不便宜的,今天給大家分享的這種黑色的雞,是世界上最黑的雞了,不要小看這種雞,它可是雞中的「蘭博基尼」,而且也叫做蘭博基尼雞。
  • 農夫地頭張網一天捕6隻活鳥 斑鳩一隻賣20元(圖)
    20元一隻,記者從陸先生手中買走兩隻斑鳩放生。  近幾天,豎網在此的農夫陸先生也有些納悶,最近一周都沒有捕到活物了。那隻沒來得及從網上取下的鳥都快腐爛了、那些活捉的斑鳩都已經肥壯了。  一張約60米長、5米高的巨網和另一張約25米長的巨網呈「T」字形豎立在此,陸先生說已有一年左右。他已經忘了具體數量,只記得認得出來的有斑鳩、麻雀、啄木鳥……甚至貓頭鷹都難逃他的巨網,但因「長得奇怪、餵了幾天又不進食」,只能放生了。
  • 都說養鵝利潤高,小夥養了2000隻,一隻賣100元,為啥不想養了?
    江西小夥小張8月中旬引進了2000隻烏鬃鵝苗,最近幾天養的烏鬃鵝出欄了,他說烏鬃鵝長得比較快,70-75天就可以長到8斤左右,目前收購價格為14元一斤,一隻鵝可以賣到100-110元左右。談起自己的養鵝經歷小張說,現在非洲豬瘟鬧得厲害很多養殖戶不敢養豬了,聽別人說養這種烏鬃鵝不錯。
  • 在農村,一隻「飛雞」要賣150元,為何農民卻不敢多養?
    在農村,一隻「飛雞」要賣150元,為何農民卻不敢多養?在江西省鄱陽縣凰崗鎮農村,土雞由於都是散養的,不僅飛得高,而且飛得遠,也被稱為會飛的雞,簡稱「飛雞」。不過售價150元一隻的「飛雞」,農民卻不敢多養!記得小時候在農村,很多農民家庭都有養一些土雞的習慣。為什麼農村的土雞很好吃,但是卻很難賣出去?在農村有句老話說「無雞不成席」,就少不了殺一隻雞。
  • 黑豹是因為身體變異才全身都是黑色?
    黑豹被認為是黑色的,因為叢林中的陽光很少。這被認為是造成他們皮膚中大量色素的原因。然而,當人們仔細觀察它們的皮毛時,他們會發現它不是純黑的,而是覆蓋著黑色的斑點。這些斑點被稱為玫瑰花環,在很遠的地方是看不到的,但只有在近距離觀察或陽光直射到黑豹身上時才能看到。年輕的黑豹往往比年長的黑豹有更深的皮毛,後者的皮毛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變淺。
  • 小夥玩空手套白狼,不養一隻雞,卻靠「賣雞」一年掙60萬,絕了
    並且人們還非常願意出高價購買這些農產品,自己親手上山抓的一隻土雞就要賣300元錢天價,要是放在以前,這種情況想都不敢想。 今天案例的主人翁,小張也是地道的農村人,年紀輕輕外出打工,後來被他發現了這一個秘密,明明老家當地的特色跑山雞在鎮上最多也才80元,而跑到城裡的菜市場,搖身一變卻至少要150元,這讓小張非常納悶,於是他就去進行了調查,從而發現了這一個商業秘密。
  • 一隻默默無聞的伯勞鳥
    每天早上我一大早就會跑到河邊,草叢裡到處翻找,有時在水裡,有時在草叢裡,準能撿到一窩鴨蛋。除了到河裡洗澡抓魚撿鴨蛋,還有一樣就是我們男孩子特別喜歡的:掏鳥窩。和幾個小夥伴一起,有時候扛著梯子,到處翻人家磚瓦:麻雀就喜歡在瓦下面扎窩。還到河邊的灌木叢裡,有時候能發現白頭翁的窩,有時候能在土坡上發現翠鳥的洞。不過這些鳥都不好養。
  • 這種國外珍禽很像鴕鳥,性格溫順親近人類,如今我國各地都有養殖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經常能看到各種各樣的家禽,最普遍的就要屬雞鴨鵝了。尤其是在農村地區,每家每戶基本上都有養殖雞鴨的,要麼用來過年過節或者接客的時候吃,要麼就專門賣給城裡人,做點小生意。而且農村養出來的家禽一般都要比城市養殖得好,因為都是吃的鄉下純天然的綠色飼料,沒有打過激素。
  • 暗訪野生鳥類地下交易鏈:幾十元買鷹可賣上千元
    這些翻山越河的空中精靈,本該翱翔於藍天之下,它們中的很多卻沒能躲過一張張細如髮絲的大網。捕鳥、販鳥、買鳥,形成了一條完整而隱蔽的產業鏈,麻雀、斑鳩、戴勝、雀鷹、長耳鴞(貓頭鷹)等各級保護動物,紛紛落網。一個月來,本報記者臥底接近鳥販、暗訪交易過程,揭開這一黑色產業鏈。
  • 全身能散發麝香味,3個月可出欄,一隻利潤20元,春節最好賣
    筆者在2019年的時候走訪了不少養殖場,其中就有不少比較優質的特禽養殖,筆者篩選了一下性價比比較高的來給大家分享,希望對各位養殖戶朋友能起到幫助。本期主題:全身能散發麝香味,3個月可出欄,一隻利潤近20元,春節最好賣。
  • 一隻賣3000元 鎮原農民養殖鴕鳥效益好
    原標題:一隻賣3000元 鎮原農民養殖鴕鳥效益好
  • 黑水雞的成功「鳥」生
    ↑  黑水雞當然不是生活在水裡的黑色的雞,看看它那雙跟身體不成比例的大腳,很適合在水面的漂浮植物葉片上行走;腳趾上略向兩側伸出的蹼被稱為瓣蹼,兼具走路和遊泳的雙重功能↑  一隻黑水雞在啄食為其它鳥類準備的玉米和稻穀。
  • 一人挑起產銷鏈 「傻」小丁賣雞隻賺小錢
    但小丁尋購和抓雞的過程並不順利。    到達駝子鄉,小丁開著麵包車上了一座山。在山頭一家養殖戶門前,小丁車剛停穩,老闆扭頭就往屋裡走,「我家的雞不賣你」。老闆不給小丁商量的餘地:「誰像你這麼抓雞?抓起來還要把毛扒開看,覺得不好還把雞放回去。」在瀋陽路菜場幫人賣雞18年,小丁自然知道什麼雞好。在這家養殖場抓了兩次雞,老闆把小丁拉進了「黑名單」。
  • 世界上最「金貴」的雞,通體呈金屬黑色,一隻價格上萬元
    現如今很多農民的家裡也會圈養雞,希望通過賣雞蛋來掙錢,但其實雞的種類豐富多樣,雖然在我們國內經常被拿來吃,但是換成在國外就金貴了很多,因為它們有著不同於別的物種的特殊顏色,自然而然的身價也就被炒得越來越高,比如今天要說的原產於印度尼西亞的金屬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