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光線昏暗的房間裡,擺放一張長長木桌,桌面上亂七八糟陳列著燒杯、試管、廣口瓶、細口瓶等多種器皿,整個桌子已經被水蒸氣燻得溼漉漉的,一位駝著後背, 蓬頭垢面,衣服髒亂不堪的老人嘴中念著咒語,全神貫注地注視著冒出大量水蒸氣的熔爐,時不時地對熔爐中湯汁進行攪拌,時不時又添加一些什麼物質,看起來就像一個瘋子。這就是幾個世紀前,鍊金術士們在用「鍊金術」提煉所謂的金石一幅畫面。
從16世紀到18世紀,不少人為提取「金石」而痴迷於鍊金術,關於鍊金術的手稿、筆記和著作多達4000多本,那段時期,無論是科學家,還是皇親國戚,都在秘密地進行實驗,希望能把普通金屬變成貴金屬黃金和白銀,能把那些亂七八糟的食物煉成長生不老藥,這其中包括著名物理學家牛頓,他曾沉迷鍊金術三十載。從客觀上講,曾經的鍊金術是現代化學的鼻祖,通過鍊金術,科學家發現多種化學元素,「磷」就是其中之一。
在17世紀60年代,德國漢堡一位名亨尼格·布朗德(Hennig·Brand)的年輕人開始尋找「金石」,他和之前的很多人一樣,對水產生了興趣,他認為既然人體含有大量水,人體或許能將水變成讓人欣喜的貴金屬,因為人喝進的是水,而拉出的是有顏色和刺激性氣味的尿液,並且他還得到了一個「鍊金配方」,用明礬,硝酸鉀和濃縮尿液就能將賤金屬成化成白銀,所以他的想法更加明確,要從尿液中提取貴金屬,哪怕是得到白銀,也會讓他高興得抓狂。
一開始布朗德收集自己尿液來進行提煉,但很快發現一個人尿液完全不夠用,根本發現不了什麼物質,需要大量尿液才行,於是他開始向親朋好友討要尿液,不論男女老少,這還不夠,為了獲得更多尿液,他甚至收集部隊士兵尿液,據說總共收集了5500升人尿。於是大規模鍊金實驗開始了,他幾乎每天都把自己悶在房子裡,一邊將聞起來令人嘔吐的人尿蒸乾,一邊對人尿進行各種實驗,添加一些奇奇怪怪的化學物質,搞得房子像廁所一樣難聞之極。
讓布朗德失望的是,不管他怎麼做,都沒能提取出黃金,也沒有根據鍊金配方提取出白銀,不過誤打誤撞地提煉出另外元素,一種白色液體,能發出微弱的淡綠色光,這是一次意外發現。1699年,他將尿液中殘留物加熱沸騰,突然發現有煙霧出現,煙霧在試管壁聚集成液體滴落而下,並且可以燃燒,於是他將這種液體收集到一個密封的瓶子裡,等到冷卻後,該液體在瓶中凝固並散發出淡綠色光芒,在黑夜中清晰可見,該物質就是現代化學中的磷元素,全球因它而改變。
磷元素的發現還真不容易,經過了好多步操作,第一步,他將煮沸尿液濃縮成漿狀,第二步,加熱直至從中蒸出紅色油,然後將其排出,第三步,讓其冷卻,上部呈黑色海綿狀物質,下部是鹽,第四步,丟棄鹽,將紅色油混回到黑色材料中,強烈加熱該混合物16小時,有白煙散發出來,聚集在試管壁上變成液體,第五步收集液體,並傳遞到冷水中凝固,凝固物就是磷元素,經過數月時間,布朗德從5500 升人尿中提煉出120克磷元素。
對於當時的布朗德來說,這是一種神秘發光物,欣喜若狂,起初他認為,該物質就是他尋找已久的「金石」,估計能將普通金屬變成貴金屬,但後來無論他怎麼試驗,也無法利用磷來生產出黃金,科學事實證明:鍊金術是假的,至今沒有人能真正提煉出黃金,就連著名物理學家牛頓也以失敗告終,但是鍊金術卻對人類科學發展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化學,不僅發現了多種新元素,而且很多鍊金術手稿記錄很多化學反應過程。
如今,磷已經成為世界上最重要一種元素了,它廣泛應用於農業和軍工業,比如大家所熟知的磷肥,在植物體內,磷可以改善果實口感,提高產量,增加增長速度,例如增加蘋果和西瓜糖量。磷是生命體內無法替代的一種物質,參與生理化學反應,一,保證心臟規律跳動,二,骨骼和牙齒離不開磷元素,三,維持腎臟正常機能。但是現在隨著磷元素用量的加大,全球磷元素已經告急,甚至有專家認為80年後或會耗盡,難道以後真的需要在尿液中提取磷元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