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僥倖這回事,最偶然的意外,似乎也都是有必然性的。——愛因斯坦
大家上學時應該都看過元素周期表,上面有很多化學元素。不過當初化學家發現元素時,可不是那麼容易的,耗費了大量的時間,人力和物力,才將其發現。每一個成功人士,對於自己的事業都相當熱愛,幾乎到病態地步,才能夠有今天成就。只看到別人成功,卻不知道別人背後付出的努力,這話無論何時都管用。發明大王愛迪生,一輩子都耗費在研究上。每一件物品的發明,其背後都曾做過上萬次實驗。恐怕這就是偉人和普通人的區別。
當年居裡夫人發明釙和鐳,獲得兩次諾貝爾獎。化學的元素出現影響了人們日常生活,甚至改變歷史格局。磷元素同樣如此,它的發現者是布朗德先生,發現磷的故事很是傳奇,因為他並非化學家出身,而是一位鍊金師。這個人出生於17世紀德國。雖然與同行相比名氣不高,但取得成就卻絲毫不遜色於任何人。他收集6.8噸尿液,想要提取黃金,卻意外發現一種改變世界的元素。
鍊金師和化學家,二者本身有很大相似性,都是提煉東西。有些化學物質都是他們第一個發現的,譬如火藥,不過布朗德更在意的東西是黃金。在那個時代,人們對於黃金很是痴迷,哪怕科學巨匠也不例外。鍊金術就是從各種物質當中提煉出黃金,布朗德當年在該領域也算一個大家。
有一次他突發奇想,看到尿液是黃色的,就想出一條謀生的途徑,那就是從尿液當中提煉黃金。放到現在來看,這個想法簡直天方夜譚,不過當時的人們可不這麼想。布朗德是一個實幹家,開始用自己和家人尿液實驗,不過最開始啥也沒撈到。
他認為實驗失敗是因為量不夠,所以就四處收集尿液。因為他名氣很大,很快就辦成這件事,收集了大約1500加侖的尿液,換算成數據的話,大概是6.8噸,遠遠超出了他預算。為了安置這些「寶貝」,他大量購買容器,還進行專門分類,打造了一口大鍋。等到把所有一切準備好以後,發財「夢想」再一次啟動。
現在人們都知道,尿液當中可提煉不出黃金。但有意思的是,每次做完實驗以後,黃金沒有提煉出來,倒是發現了一些白色固體。他將其堆積到一定地方,並沒有太在意,恐怕布朗德沒有想到,它竟然會改變世界。某天晚上起床時,布朗德竟發現屋裡有綠色光芒,等到走到前面一看,竟然是那些白色固體發出的。
這讓他十分詫異,那個白色固體就是磷。這個東西如今廣泛應用到大家日常生活當中,19世紀時還在各種化學武器中頻繁使用,還有一個好聽名字,叫白磷。如今有關人士還用其做成化工原料和肥料,就衝這一點,就要好好感謝布朗德先生。他收集6.8噸尿液,想要提取黃金,卻意外發現一種改變世界的元素
如果您未來從事這種職業,要抱有一種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態度,才能夠有所成就。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