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資源大健康研究院參加北大醫學部醫養結合研究中心學術交流會

2021-01-20 新浪財經

來源:華夏時報

近日,北京大學醫學部醫養結合養老產業研究中心(以下簡稱「醫養結合研究中心」)召開「醫養結合服務與管理相關問題」學術交流會,北大資源大健康戰略研究院陳立奇院長攜研究團隊參加會議研討。

本次會議緊扣醫養結合服務與管理這一主題,對農村醫養結合服務、城市社區醫養結合服務、醫療機構如何與養老機構有效銜接及合作、醫養結合服務專業人才隊伍建設等問題進行了分析研思。

北京大學醫學部醫養結合養老產業研究中心主任李鷹

醫養結合研究中心主任李鷹研究員在會上指出,伴隨我國人口老齡化進程加快,建設老齡社會服務體系的理論和實踐都在深化推進,北大醫學部相關專業人員和大健康研究院研究人員,都肩負著破解老齡化難題、提出老齡化社會「中國方案」的研究使命。醫養結合研究中心2020年承接國家衛健委老齡司專項課題,在研究中發現,自國務院2015年84號文件提出關於深入推進醫養結合發展的若干意見以來,各省、市、地區在十三五規劃發展建設階段,紛紛通過政策引導、資金與資源整合、智慧技術開發、人才培養等方式,持續推動養老服務機制的調整、改革與創新,並圍繞老齡群體需求不斷構建符合當地經濟水平及文化習俗的養老服務體系。針對醫養結合服務體系和管理模式的概念認知愈加清晰,其服務標準、服務內容、監督管理機制逐漸統一和規範,適應老年人需求的醫養結合政策也不斷完善,醫養結合服務體系已初步形成。

與會人員對研究中遇到的大健康領域規劃、制度、指標等問題進行了充分討論。陳立奇院長談到,隨著健康中國戰略的深入推進和公眾生活方式的改變,傳統的醫療模式正在向「防、治、養」結合的綜合健康模式轉變,大健康工作成為群眾剛需。面對群眾多元化、差異化健康需求,民政、醫療、社保等機構需形成政策及工作合力,形成可落地的醫養結合服務新標準。研究院團隊將依託醫養結合研究中心的研究成果,結合北大資源百餘個已建成社區的運營、管理、服務,不斷進行實踐和應用,既為政府制定相關政策提供實踐依據,也為北大資源大健康產業發展和大健康項目落地提供支撐。

本次研討交流由醫養結合研究中心主任李鷹主持,北京大學第六醫院社會精神病學與行為醫學研究室主任黃悅勤、北大醫學部新聞中心付東紅老師及相關人員參加了會議。

相關焦點

  • 北大教授謝曉亮出席第二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北大發布(11.4...
    」「北京大學生物醫學前沿創新中心、生命科學學院、北京未來基因診斷高精尖創新中心張澤民課題組聯合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世紀壇醫院彭吉潤課題組以及德國藥企勃林格殷格翰公司多位科學家,在國際期刊Cell上發表研究論文,結合10xGenomics和SMART-seq2兩種單細胞RNA測序技術,對肝癌患者多個組織的免疫細胞做出了系統性的刻畫
  • 守正創新北大資源大健康產業園迎人民健康系統工程四大中心落地揭牌
    2019年12月26日,北大資源大健康產業園正式迎來由俞夢孫院士領銜的人民健康系統工程中心(籌)、人民健康系統工程院士專家聯合工作中心、人民健康系統工程健康物聯網協同創新中心、人民健康系統工程展示體檢中心落地揭牌,這也標誌著北大資源「健康+」戰略持續深耕推進,大健康事業發展再上新臺階
  • 中國科協「老科學家學術成長資料採集工程」北京大學聯合採集啟動儀式暨交流會舉行......【北大發布(7.13-7.27)】
    本次會議由北京大學教育學院、教育經濟研究所、中國教育與人力資源研究中心主辦,來自國家職能部門、高等院校和報刊媒體的專家學者參加論壇,共話高校畢業生就業問題。參加此次答辯的評審委員會專家有:北京大學教育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教育學院院長閻鳳橋,研究生院副院長王天兵,教師教學發展中心主任孫華,人事部副部長俞蕖,教育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紅、馬莉萍等。答辯會由閻鳳橋主持。
  • 北京大學公眾健康與重大疫情防控戰略研究中心成立……【北大發布(12.7-12.13)】
    活動分為院校展臺諮詢、交換經驗分享和選派方案詳解三個環節,吸引了光華本科、MBA、專業碩士和學術碩士等項目的百餘名同學參加。來自13所院校的30多位交換生們設計了體現各校特色的展臺,與光華同學們分享實用的第一手海外交換信息和心得,共同參與各種豐富多彩的互動遊戲。
  • 北大推出《北大學科》第一季 全景展現八大學科風採
    信息科學技術學院工學院計算機科學技術研究所軟體與微電子學院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軟體工程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一生致力於敦煌石窟保護研究的北大校友樊錦詩提出要用信息技術永久保存敦煌藝術。她的事跡閃耀著北大一以貫之的人文精神。
  • 北大開設新結構經濟學實驗班 邀請諾獎得主親授
    由知名經濟學家林毅夫擔任首席教授的北大新結構經濟學實驗班就面向北大在校生二次招生,多名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將擔任學術顧問,並為學生提供指導。提到北大二次選拔的項目,姚翔首先重點推薦了北大新結構經濟學實驗班,該實驗班是由北大經濟學院和經和新結構經濟學研究院共同打造的本科生項目,會有包括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在內的數十名國際頂尖教授擔任學術顧問。
  • 北京大學入選教育部高等學校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轉移基地……【北大發布(11.2-11.8)】
    -清華生命科學聯合中心徐成冉課題組的研究論文,該研究結合早期胚胎顯微解剖、單細胞轉錄組分析、成像分析以及遺傳學追蹤等手段揭示了哺乳動物內胚層細胞早期的細胞特化模式、發育路徑以及軸向建立的調控機制。」劉運全教授和龔旗煌院士等結合高分辨光電子成像技術,對光場調控對強雷射場中光子自旋軌道相互作用進行了開創性研究。
  • 北大經院資源、環境與產業經濟學系舉辦2020年度師生交流會
    北大經院資源、環境與產業經濟學系舉辦2020年度師生交流會 2020-10-09 17: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北大城環學院王恩湧教授、陶澍院士獲中國地理學會最高學術榮譽……【北大發布(11.30-12.6)】
    「敦煌學系列」學術活動開啟。27-28日,「敦煌學與石窟寺研究工作坊」在靜園二院舉行;28日,「北大文研講座」第183期「敦煌藝術與中國繪畫史」在二體地下報告廳舉行。、北京大學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北京大學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大眾化與國際傳播協同創新中心聯合主辦的「馬克思主義與人類反貧困」——紀念恩格斯誕辰200周年、列寧誕辰150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即「小世馬會」)舉行,來自中國、美國、英國、德國、澳大利亞、希臘等國30位知名學者和140餘名學生通過網絡視頻會議的方式參加會議。
  • 分論壇 | 2020中國康復醫學會醫養結合高峰論壇
    現任浙江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副院長,浙江省殘聯副理事長、中國康復醫學會醫養專委會主任委員、國務院康養領域特聘專家、 長江商學院特聘教授、浙江大學醫學院康復研究中心主任。近2年在《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發表健康評論性文章20多篇,主持、參與國家、省部級課題多項,擔任《中國醫養結合專家共識》、《康復醫學》 等多部權威教材、專著主編或者副主編,在全國大健康、康復醫學和中國老齡化等領域具有重要影響力。
  • 北大醫學部、清華腦科學項目將落戶密雲
    在日前召開的北京市密雲區第二屆經濟發展暨優化營商環境大會上,密雲區區長潘臨珠介紹,北京大學醫學部將落戶密雲,同時北京大學將在懷柔科學城東部地塊和密雲新城之間,建設一所包含84個班級規模的十二年一貫制國際學校,還有幼兒園等配套項目,將有力提升密雲自有教育水平和水準,更好地滿足密雲外來人才子女對優質教育的需求,同時輻射密雲本地居民
  • 創新引領 卓越發展——北大醫學研究生教育會議舉行
    時代變化、人民需求以及醫學發展對高層次醫學人才培養提出了新難題和新挑戰,北大醫學研究生教育要正確認識新時代新要求,找差距、補短板、解難題、促發展,在「落實」「研究」「創新」上下功夫。下一階段,北大醫學研究生教育主要圍繞五方面開展工作。
  • 北大強基學科專場 | 基礎醫學:築健康渡輪,湧生命汪洋
    這裡有大師雲集的傳奇歷史,這裡有萬卷深藏的浩瀚書海,這裡有博古通今的當代名家,這裡有潛力巨大的未來精英……在這裡,深不可測的知識海洋迎接著每位年輕的水手,期待著他們開創基礎學科領域乘風破浪的大航海時代,涉足鮮有人跡的新領地。與北大強基計劃同行,推開那扇厚重的大門,感受基礎學科與眾不同的魅力,你將發掘出一片嶄新的天地!
  • 在北大 辦第一流的學術刊物
    近四十年來,《大學圖書館學報》始終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辦刊態度,捨棄了容易產生更大影響力的泛泛研究各類型圖書館的辦刊路線,精耕於「大學圖書館」的細分口徑。在北大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的傳統精神和勤奮、嚴謹、求實、創新的學風薰陶下,《中外法學》秉承著北大思想自由、兼容並包的學術精神,崇尚真理、追求卓越,不僅刊載和見證了法學研究的碩果,也寄託了代代法學人對法治理想的追尋。「夫學術者,天下之公器也。」《中外法學》一直堅持恪守學術的辦刊宗旨與注重學理的辦刊方向,實行園地開放、內外平等。
  • 北大經院工作坊第209場 | 學生專場二(勞動-健康經濟學工作坊)
    2020年12月30日上午,北京大學經濟學院與國家發展研究院聯合舉辦的勞動—健康經濟學工作坊在國家發展研究院萬眾樓一層大教室舉行。
  • 市發規院、北大新結構經濟學研究院、 寧波諾丁漢大學籤訂三方協議
    寧波新結構經濟學研究中心將成立    本報訊(記者單玉紫楓 廖惠蘭)昨天下午,市發展規劃研究院與北京大學新結構經濟學研究院、寧波諾丁漢大學籤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三方將共同建設政府研究機構與高校聯合開展課題研究和學術交流的平臺,促進各方研究資源共享與智力優勢互補,更好地服務於寧波「名城名都」建設和高質量發展。
  • 韓國學中央研究院院長李培鎔女士率團來訪北大
    4月21日下午,韓國學中央研究院院長、梨花女子大學前校長李培鎔女士率領韓國知名婦女人士代表團來訪北京大學。北京大學副校長李巖松在臨湖軒接待了來賓,北京大學原副校長、中外婦女研究中心主任嶽素蘭,中外婦女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魏國英、韓語系主任王丹陪同會見。李巖松首先對李培鎔一行的來訪表示熱烈歡迎。他介紹了北大與韓國高校的交流合作及韓國留學生在北大留學的情況。
  • 業界丨北大率先官宣朱松純教授加盟,現身燕園,任職AI研究院院長
    沒想到北大率先發聲。根據北大新聞網9月24日報導:北京大學人工智慧研究院工作會議在英傑交流中心星光廳召開,北京大學講席教授、人工智慧研究院院長朱松純出席。他認為,人工智慧的發展,離不開哲學層面的思考,文理醫工等學科應該進行充分的交叉融合,而北大在這些方面,有著非常好的土壤和學術環境。因此,堅定了自己在北大開展人工智慧研究的信心。
  • ...北大學生 試藥員 藥物試驗 副作用 臨床藥理 受試者 知情同意書...
    針對北大BBS發帖徵召藥物試驗者引發爭議,北大臨床藥理研究所今天表示,發布招募帖是個人行為,與學校及藥理所無關,今後將嚴禁網絡發帖徵召藥物試驗者。  近日,在北大BBS的「學生資助中心兼職信息」一欄中,記者看到了一則名為《醫學部招募健康志願者4天1000元》的帖子。
  • 2020版北大學霸上線!
    ,開拓探索在抗擊疫情、學術科研、社會服務、國際交流和文化傳習的過程中用一言一行書寫著北大學子的青春風貌一起走近他們回顧這不平凡的一年中他們的青春風採01博觀約取,鑽堅研微前沿交叉學科研究院2016級博士生鄭宇軒在過去的一年裡,鄭宇軒經歷了論文發表的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