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茶何以成為普洱茶最高品質的同義詞

2020-11-29 勐昌號

普洱茶有一個特殊現象,市場習慣將生產年代稍遠並留存下來的普洱茶稱為「老茶」。其中以「號級茶」「印級茶」為代表。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是,對於這些茶沒有採用「陳茶」的稱謂,而是冠以「老茶」頭銜,不僅僅是將普洱茶保質期無限延長,更有賦予更高品質的含義。實質上,「老茶」已成為最高品質或品茶最高境界的同義詞。

「老茶」概念的出現,其實與普洱茶「後發酵」有關。因為普洱茶的後發酵具備茶葉貯藏化學中的「後熟作用」功能,存在越陳越香的特性。「老」代表了更成熟,自然形成了普洱茶最高品質的代表。本文嘗試在感官審評的基礎上,通過對「老茶」一些特定的理化指標定性與定量的分析中,找到「老茶」生物學特徵的幾個關鍵點。

製備方法:將十克的「老茶」(幹茶)用沸水衝泡後,將第四泡與第五泡茶湯合併,倒入圓形玻璃公道杯中。從色、香、味、形四個方面給予評價:

茶湯的顏色:呈現寶石紅的色值

寶石紅顏色可具體細分為紅顏、明亮、濃重(深紅)。這是初步感官評價。同時,還需要兩個輔助條件:一是在自然光線與射燈條件下,採用平視的方法,呈現通透、明亮的特質;二是在俯視的條件下,會看到杯底的折射點(金色黃點)。通過化學分析發現:

①茶黃素:佔固形物質的1%~2%,它是「老茶」的茶湯顯現「明亮」的主要物質;

②茶紅素:則是「老茶」呈現「紅顏」的主導物質,佔固形物質10%~15%,是「老茶」中的主體色素,是唯有「老茶」才有的,是「老茶」中非常珍貴的發酵產物。這種茶紅素,準確地講是茶紅素基團,來自一類複雜的異質酚性色素物質,是複雜的紅褐色酚性化合物。因此它內含有兒茶素氧化產物與多糖、蛋白質、核酸和原花青素等非酶促反應的產物,也有茶多酚酶促氧化聚合、縮合反應產物。

③茶褐素:佔固形物質的4%~9%的,是「老茶」呈現深紅、濃重的主要物質。當茶黃素、茶紅素和茶褐素交隔一起,在比例適中的前提下,共同構架出普洱茶獨有的「寶石紅」顏色。這種「寶石紅」是後發酵過程自然產生的,更準確地講是「老茶」的獨有色素體系也是「老茶」的標誌性物質。

香氣:淡淡的沉香與木香

普洱茶生茶中有樟香、蘭香、蜜糖香、荷葉香等等,熟茶有棗香、焦糖香等。其香氣物質達到上百種。但在後發酵長達三十年以上,其香氣物質因為自然揮發而減少。到了「老茶」階段只剩下二三十種香氣物質,其中是以芳樟醇類的物質來源為主,沉香是芳樟醇中沉香醇的香氣表達,有弱弱的藥香氣味。

而木香是後發酵過程中芳樟醇與酵母產生交聯之後的芳香類物質。至於很多「老茶」中存在的「人參香」則是借鑑中國古代(主要是明清兩朝)用茶葉保護「人參」不黴變方法的反向使用結果(請參閱筆者發表的《普洱茶中的」人參香「是怎麼來的?》2016年11月刊)。

「老茶」的芳香類物質研究是最為複雜的。因為大葉種茶葉組織細胞孔隙較大,對外來氣味有很強的吸附性,故不同的存茶方法,不同的外來氣味都可能侵入茶葉中來,市場上流傳的很多的「老茶」香氣之說,很多的香氣類型,不是來自普洱茶自身,而是外來香氣的侵入。

普洱茶的芳香類物質只有一個路徑:微生物作用於普洱茶產生大量的酶,酶是普洱茶發酵過程的「催化劑」,將大量酚類物質進行降解與轉化,其轉化的物質中就含有少量的醇類物質,醇類物質又將茶葉中極少含量的脂類進行轉化,形成由脂類物質催化成的各種芳香類物質。

它們的含量很低,幾乎是萬分之一二的水平,其香氣呈現極弱的狀態,是新茶的百分之一二的水平。而這些物質幾乎都來自於茶葉中的芳樟醇,故有淡淡的沉香醇和木香的氣味,是「老茶」主要的香氣主體。

味:厚滑,無味之味

普洱茶在長期後發酵過程中,茶多酚由最初的25%~32%下降至5%~9%之間,其茶葉中大量的脂溶性物質轉化為水溶性物(天然植物生物轉化),衍生出很多小分子化合物,形成「老茶」水溶性物質高於新茶的特點。正因為水溶性物質多,茶湯「稠密度」自然較高,給人「厚重」的感覺。

同時,茶湯中的絕大部分物質為小分子(發酵的產物),與水很容易交融一起,形成「汁」的概念,給人一種入口「順滑」的印象。故民間便有「厚重、順滑」之說。除「厚重、順滑」之外,「老茶」還有「無味之味」之說。

這種說辭最早來自清朝乾隆年間,是乾隆在浙江品嘗龍井茶時給的評價,大致意思是:初飲龍井茶,感素然無味,再飲細品,方覺甘香淡然。便感慨,無味之味,乃上上之味。現在,龍井茶已沒有這種說法,它已改換門庭,有了新的服務對象——「老茶」。其實,用「無味之味」形容「老茶」是對的,因為「老茶」在長時間存放後,不應當是香氣,很足,滋味很「硬」的(如新茶的濃烈),應是甘香淡雅的同時,這種「淡」,又不是「白開水」無味的感覺,而是少有的、甚至找不到準確語言描述的個體感受。只能採用近似誇張的藝術化的詞語概括,目的是要表述「上上之味」的意思。顯然,這種說辭極具感情化的色彩。

葉底的形:特殊的蟬翼狀

「老茶」的葉底呈深褐色,其表面經沸水浸泡之後,泛出一絲油亮。但僅憑這一點是很難辨別的。這裡有一個小竅門,就是將葉片展開,對著光線充足的方向(如有射燈更好)觀察,會發現葉片內部清晰的葉脈組織。

因為「老茶」是用大葉種茶為原料,在長時間發酵之後,葉片中的海綿體已成膏化現象,唯有葉脈是纖維組織,經得起時間的「摧殘」,受毀較少,基本組織得以保存。這就使「老茶」在衝泡二十次之後,其葉脈組織之間的膏體部分(海綿體)逐漸被水溶出,變成茶汁。

葉片變得半透明,能清晰看到葉片的纖維組織,如秋蟬的翅膀,呈半透明狀。這是普洱「老茶」中獨有的現象,也是識別「老茶」關鍵點之一。

相關焦點

  • 品老茶,藏新茶——老茶藏友,新茶選茶指南
    普洱茶的選擇老楊個人最喜歡藏的、玩的最多的就是普洱茶。在普洱茶中,特別喜歡古樹生茶。古樹茶的後期轉化往往能給藏茶人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玩茶十三年,我總結出了這樣一條規律:新茶的品質是老茶轉化的物質基礎。高品質的新茶才能轉化出好口感的老茶。這條規律不僅適用於普洱茶,也適用於其他「越陳越香」的茶品。
  • 長了蟲子的普洱茶,還能喝嗎?
    其實,這種情況在普洱茶特別是上了年份的老茶當中是很常見的,這就是被「茶蟲」蛀咬的現象。準確的來說茶蟲其實分兩種,第一種,就是把棉紙蛀出蟲眼的白色小蟲,很多專業茶人把這種專吃茶葉棉紙而不吃茶葉的小白蟲更貼切的叫做「紙蟲」。這是好的普洱茶回潮的常見現象。
  • 詳解普洱茶生茶和熟茶的區別
    普洱茶是一種獨特的茶,在現行的國家標準中,普洱茶被分為生茶與熟茶。區分生茶與熟茶可以說是進入普洱大門的第一步。生茶與熟茶就像原本在同一條軌道上並排前行的兩個人,卻在某個節點上因為各自的原因與需要轉向不同的方向,這個節點叫做「發酵」,生茶走向的是自然後發酵,熟茶走向的是人工渥堆發酵。之前它們並行的一段路則是從鮮葉採摘,經殺青、揉捻、日光乾燥到製成曬青毛茶的過程。
  • 普洱茶「綠茶化」現象該怎麼理解?
    普洱茶「綠茶化」是行業內近二十幾年來,最值得深度討論的現象之一。 這個話題本質上是一個「觀點」,但容易被認為是一個「事實」。很多誤解由此產生。 比如,認為普洱茶「綠茶化」就是指普洱茶制茶工藝過於接近綠茶。而事實上普洱茶的毛料,本質上就是曬青綠茶。
  • 揭秘:普洱茶原產地專業窖藏的生物學意義
    楊軍:自2007年開創全球第一個"普洱茶莊園"的十多年來,柏聯團隊對"普洱茶莊園模式"這一原創,從未停留在概念或炒作上,科學探索與實踐始終深植於生產的核心,對普洱茶品質形成的三個關鍵生產環節各要素、工藝的研究專業而有深度,是一種實實在在的實現,正所謂實踐才能出真知。
  • 普洱茶的香氣系統
    我們首先來說說普洱茶的香氣系統。大致可以從三個大類這樣去區別:生熟、新老、乾濕。我們先來看這張思維導圖。生茶的香氣比較豐富,我們再來回顧,什麼帶來普洱茶的香氣,茶多酚、茶蛋白、芳香性物質。新茶的茶多酚是蠻高的,發酵成熟茶之後它的茶多酚被消耗了,所以就不能呈現出來,像新茶或者是生茶喝起來那麼明顯的甜香、花香。
  • 食客:奇怪的知識增加了,一個內含物質竟能解釋所有普洱茶問題!
    #甜甜這個味道,主要是茶葉中糖類物質和胺基酸的存在,一般普洱茶料子越粗,所含糖分較多,所以普洱拼配配料等級越低,這個茶餅就相對越甜;胺基酸也會一定程度影響甜度,茶葉當中游離胺基酸含量越高,那麼口感就會表現出鮮甜、甘爽。
  • 普洱茶的功效與作用
    隨著普洱茶文化的興起與傳播,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喝普洱茶,老茶友也都對普洱茶情有獨鍾,普洱茶有什麼神奇的功效能夠讓那麼多人喜歡呢?今天,書呆子就針對普洱茶的功效與作用為大家做詳細解答,各位茶友也可以看看是否適合自己喝。
  • 普洱茶與微生物之間的微妙聯繫,你一定沒聽過
    雲南普洱茶在製作過程中有一道特殊的工序是「渥堆」,它是形成普洱茶品質特徵最關鍵的一步
  • 普洱茶的苦澀味越重,後期轉化價值越大?
    在普洱茶中,苦味和澀味往往相伴相生,且佔據茶湯滋味的主導地位,更有「不苦不澀不是茶」的說法。一些茶友認為,普洱茶的苦澀滋味是茶葉內含物質豐富的表現。因普洱茶具有巨大的轉化價值,便對「苦能生津、澀能轉甜」這樣的言論深信不疑,甚至有著「現在有多苦澀,以後就有多甜滑」的期待。還有一部分茶友則是完全憑第一印象就得出結論:苦澀顯著的普洱茶,其品飲價值也不高。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 全新普洱茶品牌「雲普發」首發 積極推動普洱茶「國茶」文化
    10月18日,天大實業(中國)有限公司(「天大實業」)的全資子公司雲南普洱茶產業發展有限公司(「雲普發公司」)在北京798白盒子藝術館,成功為其普洱茶全新品牌「雲普發」舉辦首場「雲普發下午茶」品鑑會。天大積極傳播普洱茶文化,努力推動普洱茶成為「國茶」。
  • 普洱茶的功效與作用,普洱茶的禁忌人群有哪些
    茶是大自然賜予人類天然的最佳中藥配方,說到普洱茶,大家的第一反應就是「養生」,普洱茶的養生保健功效可以說是深入人心了。一直在說普洱茶好,當普洱茶經歷了生茶到熟茶的轉變過程,其生茶具有祛風解表、清頭目等功效,而熟茶又有下氣、利水、通便等功效。故普洱一直被譽為一種攻補兼備的良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