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行先試推進觀測智能化——黑龍江省地面氣象觀測自動化改革側記

2020-12-05 中國氣象局

中國氣象報通訊員 於淼 記者 袁長煥

中國氣象局於2017年提出要大力推進觀測模式智能化,發展天氣實況自動判識能力。黑龍江省作為全國地面氣象觀測自動化試點省區之一,於2018年開始試點運行,2019年6月由試點轉為全國試運行。在整個過程中,黑龍江省氣象局堅持先行先試,積極探索地面觀測自動化改革,並注重實踐和效果檢驗,取得了顯著成效。

制定方案 優化流程

2019年,黑龍江省氣象部門開展日照、降水天氣現象儀分階段平行觀測,並於當年7月對試點站實行單軌運行。省氣象局組織制定了地面氣象觀測自動化改革試運行實施方案,優化業務流程,明確調整項目。

黑龍江省氣象局高度重視這項工作,指定專人負責試運行工作,組織省級骨幹力量成立技術團隊,多次對各臺站業務人員進行技術培訓,指導各站完成MICAPS系統升級及業務應用、ISOS軟體和MDOS軟體升級。

「經驗告訴我們,人員技術支撐和動員部署一定要做好。」來自撫遠市氣象局的孫佳東經常在省氣象局技術交流微信群裡提問。他說,「觀測員常年與數字和代碼形影不離,沒有誰比我們更明白溫、壓、溼、風這些數據的意義。定時觀測容不得一絲疏忽,想要讓機器代替人工,一定要未雨綢繆,有備無患。」

用制度保證質量

實現基層地面觀測值守「無人化」,調減觀測任務,改進觀測方式,減輕臺站觀測壓力,是此次改革工作的最終落腳點。將觀測數據人工控制任務由臺站調至省級,如何保證臺站數據運行質量是試運行期間面臨的難題。

黑龍江省先後制定了《觀測場地維護制度》《無人值守站業務流程》等一系列與新業務相適應的規章管理規定和業務人員考核辦法。

作為參與制定《黑龍江省氣象觀測質量管理體系建設方案》的成員,豐林縣氣象局副局長孫鵬飛說:「省氣象局下發的管理體系方案是基於縣氣象局業務人員『頭腦風暴』的結果。這次改革調整是氣象觀測發展的一個裡程碑,一定要保證運行質量、傳輸質量!」

黑龍江省運用質量管理體系標準原理和方法,梳理業務流程,編制了符合工作實際的質量手冊、程序文件和作業指導書,建設覆蓋綜合氣象觀測全業務領域、全流程的質量管理體系,形成氣象觀測質量管理業務。特別是開展了ISO9001體系認證,用流程來規範基層觀測業務。

牛刀小試 初見紅利

在試點期間,黑龍江省氣象部門各級單位業務運行穩定,新設備、新技術成熟度進一步提高,雨凇、霧凇、浮塵、揚沙等氣象要素的綜合判識一致率達到90%以上,保證了氣象預報預警和氣象服務工作的正常開展。

「從事氣象業務幾十年了,人工被電腦代替了,人工觀測是每天只有三四次定時觀測,而自動站則是24小時不間斷觀測,降低了人為出錯概率,提高了監測數據的持續性。現在我們的工作從觀測和記錄原始數據、分析質控數據,調整為以維護觀測系統運行保障和為地方服務為主。」曾是觀測業務「多面手」的撫遠市氣象局副局長於芳說。

撫遠站是7個試點臺站之一,也是黑龍江省唯一一個無人值守平行觀測試點臺站。撫遠冬季寒冷漫長,局站距離達10公裡。改革後,觀測項目全都自動化了,業務人員坐在局裡就可以辦公,解放了人力,節省了經費。

「解決了氣象局這幾年『用人荒』的大難題。」於芳說。

試點改革 成效突出

實況數據是氣象工作的基礎,也是預報模式數據產生的源頭與根基。改革後,現在的系統可每日逐小時滾動更新製作24小時內逐小時預報,實現最新實況信息和中尺度模式產品的納入和預報性能提升,預報服務產品也日趨豐富和精細化。

以前人工測雪深,需要業務人員找三個點,兩個點之間要距離10米以外,受人為和環境因素影響,每個人測得的數據都帶有自己的「喜好」。現在用機器「說話」,監測精密,這對短時預報的幫助特別大。由於各站數據集約到省級平臺,縣氣象局利用省級雲+端平臺,查找數據也更加方便了。縣氣象局業務人員有了更多的時間和更好的平臺分析數據、做好服務。

鶴崗市氣象局業務科的陳利華有親身感受,「冬季是全年旅遊的旺季,鶴崗市打造的一體化冰雪旅遊氣象服務平臺依託這次改革,開展了全市所有站點未來24小時逐小時定量降水產品預報,增加72小時逐3小時、6小時、12小時定量降水預報產品。冰天雪地成了『金山銀山』,氣象部門要實現服務精細化,給這聚寶盆多加『肥料』。」

發展永不止步,改革未有盡時,下一步,黑龍江省將借國家振興東北之風,使成果主動對接國家發展戰略和地方服務大局。

黑龍江省氣象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方翔表示,對標世界先進水平,面對新需求、新變化,黑龍江省氣象部門大膽創新,採用綜合判識與智能觀測相結合的方式,有針對性地推進地面氣象觀測自動化。他堅信,隨著國家地面氣象觀測站觀測自動化的整體切換,將使業務運行體制機制更加完善,業務運行效率進一步提高,臺站崗位設置更加合理,資源配置更加優化。

相關焦點

  • 全國地面氣象觀測自動化改革試運行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查看更多6月15日,地面氣象觀測自動化改革將在全國試運行。從20世紀90年代後期開始,我國追趕國際先進技術水平,地面氣象自動觀測業務得到快速發展,氣溫、氣壓和能見度等氣象要素實現自動觀測;初步建立了與現行觀測能力相適應的業務流程,業務運行效率更高;推進觀測、預報和氣象服務崗位一體化發展,設立了縣級綜合氣象業務崗。但與此同時,歷史的潮流也在推動地面觀測不斷進步、優化。
  • 我國地面氣象觀測4月1日全面自動化
    在第60個世界氣象日來臨之際,中國氣象局於3月18日印發《關於全國地面氣象觀測自動化改革正式業務運行的通知》,宣布從4月1日起,地面氣象觀測自動化改革將從全國試運行切換調整為正式業務運行。這意味著我國地面氣象觀測將實現全面自動化。
  • 中國氣象局:我國地面氣象觀測將實現全面自動化
    在第60個世界氣象日來臨之際,中國氣象局於3月18日印發《關於全國地面氣象觀測自動化改革正式業務運行的通知》(簡稱《通知》),宣布從4月1日起,地面氣象觀測自動化改革將從全國試運行切換調整為正式業務運行。這意味著,我國地面氣象觀測將實現全面自動化。
  • 我國地面氣象觀測將全面自動化
    3月18日,在第60個世界氣象日來臨之際,中國氣象局印發《關於全國地面氣象觀測自動化改革正式業務運行的通知》,宣布從4月1日起,地面氣象觀測自動化改革將從全國試運行切換調整為正式業務運行。這意味著我國地面氣象觀測將實現全面自動化。氣象部門將對標「監測精密」要求,持續推進觀測業務體制改革、創新觀測技術,進一步優化調整觀測項目和管理權限、引導臺站業務人員轉型發展,促進氣象事業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氣象強國。
  • 氣象站之變:從默默陪伴到遙遙守望——新疆地面氣象觀測自動化改革...
    該站是從2019年7月1日起新疆正式開展地面氣象觀測自動化改革單軌試運行的50個站點之一。作為第一批全國試點省份,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氣象局抓住地面氣象觀測自動化改革契機,通過現代化建設推動綜合觀測自動化、智能化、標準化發展,以最大限度釋放科技創新動能,開闢出一條高質量發展新路。
  • 四月一日起,我國地面氣象觀測全面自動化
    四月一日起,我國地面氣象觀測全面自動化智慧氣象 數據秒回地面氣象觀測自動化改革正式業務運行後,觀測頻次、傳輸效率和數據量方面的提升,增強了我國氣象觀測「監測精密」的能力,將更好地滿足氣象預報服務需求,為實現「預報精準、
  • 我省地面氣象觀測實現自動化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從4月1日起,我省地面氣象觀測自動化改革將從試運行切換調整為正式業務運行。這意味著全省地面氣象觀測將實現全面自動化,氣溫、氣壓、降水、能見度等39項氣象要素的觀測採集、數據傳輸業務將告別傳統的人工操作,氣象現代化建設迎來標誌性的重大進展。
  • 湖南省地面氣象觀測業務進入全面自動化
    湖南省氣象部門全新的自動化設備。賀煒 攝紅網時刻4月1日訊(記者 張興莎 通訊員 施佳馳 呂冠儒)3月31日晚上8點,湖南省氣象信息中心順利完成了地面氣象觀測自動化改革業務運行省級傳輸流程切換工作,這標誌著湖南省地面氣象觀測業務實現全面自動化,觀測資料傳輸流程全面優化,極大提升傳輸效率和傳輸時效。
  • ——寫在我國全面實現地面氣象觀測自動化之際
    中國氣象報記者 趙曉妮 王亮  自4月1日起,我國地面氣象觀測自動化改革從全國試運行切換調整為正式業務運行。這意味著我國地面氣象觀測告別人工觀測,進入全面自動化的新時代,為加快建成氣象強國立下堅實根基。
  • 我國地面氣象觀測全面自動化
    本報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從2020年4月起,地面氣象觀測自動化改革已從全國試運行切換調整為正式業務運行,這意味著,我國各臺站的人工定時觀測和日常守班等觀測任務取消,地面氣象觀測實現全面自動化。
  • 2020年4月1日起 中國地面氣象觀測全面自動化
    四月一日起,我國地面氣象觀測全面自動化智慧氣象 數據秒回(解碼)  地面氣象觀測自動化改革正式業務運行後,觀測頻次、傳輸效率和數據量方面的提升,增強了我國氣象觀測「監測精密」的能力,將更好地滿足氣象預報服務需求,為實現「預報精準、服務精細」要求提供有力支撐。
  • 地面氣象觀測:從人工到全面自動的跨時代轉變
    氣象觀測是氣象工作的基礎,地面氣象觀測是其重要組成部分,為天氣預報、氣象信息、氣候分析、科學研究和氣象服務提供重要依據。4月1日,我國地面氣象觀測自動化改革從全國試運行正式切換調整為業務運行,標誌著我國地面氣象觀測邁入全面自動化時代,氣象觀測員成為歷史。
  • 「中華水塔」青海地面氣象觀測實現全面自動化
    「從4月1日起,青海省地面氣象觀測自動化改革從試運行切換調整為正式業務運行。這意味著被譽為『中華水塔』的青海省地面氣象觀測實現全面自動化。」青海省氣象局觀測與網絡處工作人員胡文珺向記者介紹道。青海省地面氣象觀測實現全面自動化,意味著青海省在氣溫、氣壓、溼度、風向、風速、降水、日照、輻射、能見度等39項氣象要素的觀測採集、數據傳輸業務將告別傳統的人工操作,氣象現代化建設迎來標誌性的重大進展。雄踞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青海省,是長江、黃河、瀾滄江發源地,故被稱「江河源頭」,素有「中華水塔」美譽。
  • 一起進入地面氣象觀測自動化時代!
    今天是什麼日子根據中國氣象局統一部署2020年4月1日地面氣象觀測自動化改革從全國試運行切換調整為左滑,進入地面氣象觀測自動化時代正是那段漫長的時光,養成了我們一絲不苟、認真嚴謹對待每個氣象數據的態度。左滑,進入地面氣象觀測自動化時代無悔於半生觀雲測天,很幸運能在退休前見證地面氣象觀測實現自動化。
  • 吉林省地面氣象觀測全面自動化
    4月1日,在長春市氣象探測中心,工作人員正在檢查氣象觀測儀器。當天,吉林省地面氣象觀測實現全面自動化,氣溫、氣壓、降水、能見度等39項氣象要素的觀測採集、數據傳輸業務將告別傳統的人工操作。中新社記者 張瑤 攝4月1日,長春市氣象探測中心,全自動觀測儀正在運行。從當日開始,吉林省地面氣象觀測實現全面自動化。氣溫、氣壓、降水、能見度等39項氣象要素的觀測採集、數據傳輸業務,全面告別傳統的人工操作。
  • 4月1日起福建地面氣象觀測全面自動化
    記者今日從福建省氣象局獲悉,根據《中國氣象局關於全國地面氣象觀測自動化改革正式業務運行的通知》要求,4月1日起,福建省氣象部門地面氣象觀測自動化改革將從試運行切換調整為正式業務運行。這意味著福建地面氣象觀測全面實現自動化。
  • 內蒙古119個國家級觀測站進入地面氣象觀測自動化時代
    新華社呼和浩特4月1日電(記者哈麗娜、魏婧宇)1日起,內蒙古自治區119個國家級觀測站地面氣象觀測實現全面自動化,取消人工定時觀測和日常守班,保留人工應急觀測能力。氣象觀測全面自動化後,觀測數據實現秒級傳輸,各種服務產品調取數據更加快捷,公眾服務更加準確及時。
  • 密織一張「測天網」 安徽省地面氣象觀測全面實現自動化
    自4月1日起,我國地面氣象觀測自動化改革從全國試運行切換調整為正式業務運行。這意味著我國地面氣象觀測實現了全面自動化。安徽省地面氣象觀測在這一天也同步實現了自動化,紙、筆、電報機曾經被稱為觀測員的「老三樣」,如今早已被電腦、網絡所取代。
  • 告別人工,氣象觀測全面自動化!聽他們講述氣象觀測變遷史
    他們就是氣象觀測員。氣象觀測是氣象工作的基礎,地面氣象觀測是其重要組成部分,為天氣預報、氣候分析、科學研究和氣象服務提供重要依據。4 月 1 日,地面氣象觀測自動化改革從全國試運行正式切換調整為業務運行,標誌著我國地面氣象觀測邁入全面自動化時代。
  • 8個國家級地面氣象觀測臺站完成試點建設
    中國氣象報記者張靜報導  12月6日,地面氣象觀測自動化業務綜合試點建設工作總結會在北京召開,會議總結並部署了地面氣象觀測自動化業務綜合試點建設工作,討論了試點運行方案的可行性,並對試點運行方案提出了改進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