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我國地面氣象觀測將全面自動化

2020-12-05 中國氣象局

■ 調整觀測項目和管理權限,統一布局與因地制宜相結合

■ 優化觀測方式和任務,取消人工定時觀測和日常守班,保留人工應急觀測能力

■ 推動市縣級觀測業務重心實現轉變,引導臺站業務人員轉型發展

3月18日,在第60個世界氣象日來臨之際,中國氣象局印發《關於全國地面氣象觀測自動化改革正式業務運行的通知》,宣布從4月1日起,地面氣象觀測自動化改革將從全國試運行切換調整為正式業務運行。這意味著我國地面氣象觀測將實現全面自動化。氣象部門將對標「監測精密」要求,持續推進觀測業務體制改革、創新觀測技術,進一步優化調整觀測項目和管理權限、引導臺站業務人員轉型發展,促進氣象事業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氣象強國。

根據部署,全國地面氣象觀測自動化改革將調整觀測項目和管理權限,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氣象局在做好中國氣象局統一布局觀測項目的基礎上,可根據氣候分布、業務服務需求、現有業務布局實際等自行確定本省份臺站的具體觀測項目和觀測方式;優化觀測方式和任務,取消各臺站的人工定時觀測和日常守班等觀測任務;保留人工應急觀測能力,在應急或特別工作狀態下按要求開展應急觀測;進一步推進觀測業務體制改革和技術創新,推進市縣級觀測業務重心向觀測裝備維護維修和現場核查、標校或檢測、質量管理等轉變。

此前,全國地面氣象觀測自動化改革已經歷試點運行、全國業務試運行兩個階段。2018年11月至2019年6月,黑龍江、安徽、山東、湖南、廣西、新疆、青海等7省(自治區)氣象局開展了試點運行工作。從2019年6月15日起,此項工作由試點運行階段轉為全國業務試運行階段。

評估顯示,地面氣象觀測全國業務試運行工作達到了預期效果:自動化改革在增強觀測能力、提升信息化水平、優化觀測業務流程、釋放基層人員紅利等方面成效明顯。其中,自動化觀測頻次較人工觀測約增加4倍至8倍,觀測數據傳輸用時由分鐘級優化至秒級,數據採集流程以不落地方式直傳至省級,觀測業務工作量平均減少約30%;地面氣象觀測自動化數據在國、省兩級數據環境實時落地,作為業務數據接入MICAPS平臺,並在實況監測、預報預警等業務中得到普遍應用,實現了觀測與應用的有效銜接;有力促進了新技術的研發應用,激發了各級氣象部門在觀測領域,特別是從自動化進一步轉向智能化方面的創新熱情。

下一步,中國氣象局將做好組織管理,加強業務系統之間的銜接,確保各項業務穩定可靠運行,充分發揮地面氣象觀測自動化改革效益。加強觀測、預報和服務等關鍵崗位人員培訓,推動強化省級業務部門數據質量控制、疑誤數據處理等工作;組織做好自今年1月1日起的臺站觀測資料整編工作,確保觀測資料連續性,強化對科研應用的支撐;加快修訂完善觀測業務考核評價機制,優化市縣觀測業務職能;持續做好重要觀測設備保障和應急配件備份等工作。

推 薦 閱 讀

向雲端要水?我們可以丨2020年世界氣象日系列科普

吹爆這款「神仙水」!竟然來自雲端?| 手繪長圖

中國氣象報社 出品

作者:中國氣象報全媒體記者王亮 通訊員佘萬明

編輯:姜虹

審核:葉海英

相關焦點

  • 我國地面氣象觀測4月1日全面自動化
    在第60個世界氣象日來臨之際,中國氣象局於3月18日印發《關於全國地面氣象觀測自動化改革正式業務運行的通知》,宣布從4月1日起,地面氣象觀測自動化改革將從全國試運行切換調整為正式業務運行。這意味著我國地面氣象觀測將實現全面自動化。
  • 4月1日起福建地面氣象觀測全面自動化
    記者今日從福建省氣象局獲悉,根據《中國氣象局關於全國地面氣象觀測自動化改革正式業務運行的通知》要求,4月1日起,福建省氣象部門地面氣象觀測自動化改革將從試運行切換調整為正式業務運行。這意味著福建地面氣象觀測全面實現自動化。
  • 2020年4月1日起 中國地面氣象觀測全面自動化
    四月一日起,我國地面氣象觀測全面自動化智慧氣象 數據秒回(解碼)  地面氣象觀測自動化改革正式業務運行後,觀測頻次、傳輸效率和數據量方面的提升,增強了我國氣象觀測「監測精密」的能力,將更好地滿足氣象預報服務需求,為實現「預報精準、服務精細」要求提供有力支撐。
  • 中國氣象局:我國地面氣象觀測將實現全面自動化
    在第60個世界氣象日來臨之際,中國氣象局於3月18日印發《關於全國地面氣象觀測自動化改革正式業務運行的通知》(簡稱《通知》),宣布從4月1日起,地面氣象觀測自動化改革將從全國試運行切換調整為正式業務運行。這意味著,我國地面氣象觀測將實現全面自動化。
  • 我國地面氣象觀測全面自動化
    本報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從2020年4月起,地面氣象觀測自動化改革已從全國試運行切換調整為正式業務運行,這意味著,我國各臺站的人工定時觀測和日常守班等觀測任務取消,地面氣象觀測實現全面自動化。
  • 四月一日起,我國地面氣象觀測全面自動化
    四月一日起,我國地面氣象觀測全面自動化智慧氣象 數據秒回地面氣象觀測自動化改革正式業務運行後,觀測頻次、傳輸效率和數據量方面的提升,增強了我國氣象觀測「監測精密」的能力,將更好地滿足氣象預報服務需求,為實現「預報精準、
  • 吉林省地面氣象觀測全面自動化
    4月1日,在長春市氣象探測中心,工作人員正在檢查氣象觀測儀器。當天,吉林省地面氣象觀測實現全面自動化,氣溫、氣壓、降水、能見度等39項氣象要素的觀測採集、數據傳輸業務將告別傳統的人工操作。中新社記者 張瑤 攝4月1日,長春市氣象探測中心,全自動觀測儀正在運行。從當日開始,吉林省地面氣象觀測實現全面自動化。氣溫、氣壓、降水、能見度等39項氣象要素的觀測採集、數據傳輸業務,全面告別傳統的人工操作。
  • 甘肅地面氣象觀測4月1日起全面自動化 來看看氣象觀測今昔變化(組圖)
    新甘肅·每日甘肅網記者王佔東3月31日,記者從甘肅省氣象局獲悉,從4月1日起,甘肅地面氣象觀測將實現全面自動化,取消人工定時觀測和日常守班,保留人工應急觀測能力。氣象觀測全面自動化後,觀測數據實現秒級傳輸,各種服務產品調取數據更加快捷,公眾服務更加準確及時。今天,讓我們通過一組圖片來感受甘肅地面氣象觀測的今昔變化。
  • ——寫在我國全面實現地面氣象觀測自動化之際
    中國氣象報記者 趙曉妮 王亮  自4月1日起,我國地面氣象觀測自動化改革從全國試運行切換調整為正式業務運行。這意味著我國地面氣象觀測告別人工觀測,進入全面自動化的新時代,為加快建成氣象強國立下堅實根基。
  • 「中華水塔」青海地面氣象觀測實現全面自動化
    「從4月1日起,青海省地面氣象觀測自動化改革從試運行切換調整為正式業務運行。這意味著被譽為『中華水塔』的青海省地面氣象觀測實現全面自動化。」青海省氣象局觀測與網絡處工作人員胡文珺向記者介紹道。青海省地面氣象觀測實現全面自動化,意味著青海省在氣溫、氣壓、溼度、風向、風速、降水、日照、輻射、能見度等39項氣象要素的觀測採集、數據傳輸業務將告別傳統的人工操作,氣象現代化建設迎來標誌性的重大進展。雄踞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青海省,是長江、黃河、瀾滄江發源地,故被稱「江河源頭」,素有「中華水塔」美譽。
  • 湖南省地面氣象觀測業務進入全面自動化
    湖南省氣象部門全新的自動化設備。賀煒 攝紅網時刻4月1日訊(記者 張興莎 通訊員 施佳馳 呂冠儒)3月31日晚上8點,湖南省氣象信息中心順利完成了地面氣象觀測自動化改革業務運行省級傳輸流程切換工作,這標誌著湖南省地面氣象觀測業務實現全面自動化,觀測資料傳輸流程全面優化,極大提升傳輸效率和傳輸時效。
  • 我省地面氣象觀測實現自動化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從4月1日起,我省地面氣象觀測自動化改革將從試運行切換調整為正式業務運行。這意味著全省地面氣象觀測將實現全面自動化,氣溫、氣壓、降水、能見度等39項氣象要素的觀測採集、數據傳輸業務將告別傳統的人工操作,氣象現代化建設迎來標誌性的重大進展。
  • 全國地面氣象觀測自動化改革試運行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查看更多6月15日,地面氣象觀測自動化改革將在全國試運行。從20世紀90年代後期開始,我國追趕國際先進技術水平,地面氣象自動觀測業務得到快速發展,氣溫、氣壓和能見度等氣象要素實現自動觀測;初步建立了與現行觀測能力相適應的業務流程,業務運行效率更高;推進觀測、預報和氣象服務崗位一體化發展,設立了縣級綜合氣象業務崗。但與此同時,歷史的潮流也在推動地面觀測不斷進步、優化。
  • 密織一張「測天網」 安徽省地面氣象觀測全面實現自動化
    自4月1日起,我國地面氣象觀測自動化改革從全國試運行切換調整為正式業務運行。這意味著我國地面氣象觀測實現了全面自動化。安徽省地面氣象觀測在這一天也同步實現了自動化,紙、筆、電報機曾經被稱為觀測員的「老三樣」,如今早已被電腦、網絡所取代。
  • 一起進入地面氣象觀測自動化時代!
    今天是什麼日子根據中國氣象局統一部署2020年4月1日地面氣象觀測自動化改革從全國試運行切換調整為這意味著↘我國地面氣象觀測實現全面自動化!在這個載入我國地面氣象觀測史冊的日子裡總需要有些儀式感!下面3、2、1,倒數讓我們一起左滑,進入自動化時代!左滑,進入地面氣象觀測自動化時代晚上誤發報的噩夢少了,能睡踏實覺了。
  • 四川省地面氣象觀測實現全面自動化 每日三放氣球 自動觀天識雲
    原標題:四川省地面氣象觀測實現全面自動化 每日三放氣球 自動觀天識雲原標題:每日三放氣球 自動觀天識雲 3月22日19時15分,溫江國家基準氣候站工作人員在釋放探空氣球。21世紀00年代自動氣象觀測站興建,觀測手段和儀器設備逐步走上現代化。3月22日19時15分,經過一系列準備工作後,溫江國家基準氣候站工作人員將一顆高2米、直徑1.5米的探空氣球釋放到天空。
  • 室外氣象站如何實現氣象觀測的全面自動化
    導讀 與以往的人工觀測相比,自動化氣象觀測的觀測能力較人工觀測提高4至8倍,其中雲觀測站點數約提高3倍,自動化氣象觀測所帶來的數據傳輸頻次與效率的大幅提升,讓氣象預報更精準的同時為人類活動帶來環境保障
  • 地面氣象觀測正式進入全面自動化時代 老照片回顧這些年「觀天」之變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封面新聞記者 吳冰清4月1日起,我國地面氣象觀測自動化改革從全國試運行切換調整為正式業務運行。氣象觀測是氣象工作的基礎,地面氣象觀測是其重要組成部分,為天氣預報、氣象信息、氣候分析、科學研究和氣象服務提供重要依據。曾經,老一輩氣象觀測員靠筆、紙、電報機啟動了中國氣象事業。20世紀90年代開始,我國地面氣象觀測自動化開始發力。
  • 地面氣象觀測:從人工到全面自動的跨時代轉變
    氣象觀測是氣象工作的基礎,地面氣象觀測是其重要組成部分,為天氣預報、氣象信息、氣候分析、科學研究和氣象服務提供重要依據。4月1日,我國地面氣象觀測自動化改革從全國試運行正式切換調整為業務運行,標誌著我國地面氣象觀測邁入全面自動化時代,氣象觀測員成為歷史。
  • 內蒙古119個國家級觀測站進入地面氣象觀測自動化時代
    新華社呼和浩特4月1日電(記者哈麗娜、魏婧宇)1日起,內蒙古自治區119個國家級觀測站地面氣象觀測實現全面自動化,取消人工定時觀測和日常守班,保留人工應急觀測能力。氣象觀測全面自動化後,觀測數據實現秒級傳輸,各種服務產品調取數據更加快捷,公眾服務更加準確及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