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賦:贏子楚何能成功上位?從宣太后到華陽,起底秦國楚系集團

2020-12-06 一品鏟史官

公元前250年,秦孝文王嬴柱正式在位僅3天,就不明不白的死了。太子子楚即位,是為秦莊襄王。

而僅僅在7年前,莊襄王的名字還叫做異人,不過是一個前途未卜的人質。

嬴子楚能夠能夠在短短數年上位稱王,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一個人-華陽夫人。

近期熱播的《大秦賦》向我們揭露了這段歷史,而很多人難以理解的是,為什麼華陽夫人能夠擁有如此大的能量呢?

事實上,華陽夫人的背後,不僅僅是外戚,更是一個秦國的貴族利益團集團-楚系。而楚系能夠在秦國落地生根,還要從秦昭王的上位說起。

是誰填滿了權力真空?

公元前307年,秦武王嬴蕩在周王畿比拼角力舉鼎而死,諸弟爭位。在燕昭王和趙武靈王的支持下,秦惠王少子公子稷回國即位,是為秦昭襄王。

然而,王位之爭並未塵埃落定。公元前306年,秦公子壯、公子雍等人發動叛亂,試圖奪位。

事敗後,連同支持他們的惠文后,以及一大批秦國宗室,皆死於此亂。

這件事或許並不像我們看到的那麼簡單。

首先,公子壯等人的叛亂,甚至連樗裡疾都暗中表示支持。

樗裡疾是秦國宗室元老,惠王后期開始基本就是軍政一把抓。叛亂前,他已被秦昭王拜為丞相,而叛亂失敗後,雖沒人敢動他,但仍舊被罷相。

可見,如果僅僅是王位之爭,他完全沒有必要摻和。

其次,也是在當年,武王的頭號重臣、秦國的另一位丞相甘茂,避禍出逃齊國。出逃的原因是,向壽和公孫奭二人,屢次向秦昭王進讒陷害他。

這樣一來,秦國的左右相都已去職,而向壽和公孫奭接替2人擔任左右相。

宗室叛亂奪權、新王登基換相,似乎也是司空見慣,子彧為什麼說這事不尋常呢?我們再來看看這2人的身份:

向壽,是宣太后的母族親戚,具體是什麼關係,並無明確記載;

而另一人公孫奭,秦國宗室,與昭王嬴稷關係密切,楚臣範環曾向楚懷王建議助他相秦,則「楚國大利」(《戰國策·楚策一》)。

而偏偏,秦昭王初即位時,掌握秦國權柄的並不是年輕的秦王嬴稷,而是他的母親宣太后。宣太后,羋姓,出身於楚國宗室。

也就是說,這2人能夠成功扳倒甘茂、樗裡疾,出任秦相,與他們身上的楚系印記有著莫大的關聯。

這是不是有點不尋常了呢?

理清了這條線,我們再回過頭來看這一系列事件,便有了不一樣的味道。

秦武王死後,嬴稷上位,宣太后掌政,大力提拔親近的楚系外戚勢力。這引起了秦國宗室,包括魏系外戚惠文后的不滿。

於是,他們聯合起來,想要驅逐楚系勢力,卻反被宣太后等人打敗。宣太后趁機清洗了不合作的秦國宗室勢力和魏系外戚勢力,出身魏系的武王后也被驅逐回國。

這樣一來,秦國朝堂之上,留下了一個巨大的權力真空。

那麼,這個權力真空將由誰來填補呢?當然是宣太后的楚系外戚勢力。

先是向壽、公孫奭拜相,後為安撫秦國宗室,又重新啟用樗裡疾;

昭王七年,樗裡疾逝世,宣太后母弟魏冉拜相,封穰侯,從此主政秦國數十年;

宣太后另一個弟弟羋戎,在昭王時入秦,封華陽君,為將軍,任左相;

宣太后的另外兩個兒子,公子芾和公子悝也分別被封為涇陽君和高陵君。

這四人,便是昭王時著名的「四貴」。

而宣太后當政、魏冉等四貴的專權,標誌著秦國的楚系集團,已在秦昭王時正式形成。

楚系集團的選擇

在羋戎等人的傳記中,都記載著「秦王年幼」因此宣太后和四貴得以上位,乍聽之下似乎很有道理,但事實上經不起推敲。

秦昭王嬴稷活了75歲,稱王長達56年,也就是說,在他即位稱王之時,已經19歲了。

這個年齡,用現在的標準衡量,也是一個成年人,更何況在普遍早熟的戰國時期。

而且,從一系列作為來看,嬴稷並不是一個昏聵的君王。

也就是說,宣太后的上位和主政,並非是嬴稷幼年繼位、難以當政,而是有著更複雜的原因:

一方面,宣太后本人的強勢,壓過了嬴稷的勢頭;另一方面,秦楚數代聯姻,楚系本就在秦國有一定根基。

更重要的是,秦國宗室和諸臣,是不支持嬴稷即位的。因此,宣太后任用楚系親族既是為自己主政增添羽翼,也是為嬴稷的王冠增加籌碼。

畢竟母以子貴,因此楚系勢力的擴張,即使嬴稷親政後也是得到默許的。

但所謂一個巴掌拍不響,楚系集團能在秦國發展壯大,與另外一個人也脫不了干係。

這人就是楚懷王熊槐。

《戰國策》中記載了這樣一則故事,楚懷王想要扶持一位親楚的秦相,詢問大臣範環的意見。

範環引用越國的案例,說不能扶持賢能的秦相,而要讓秦和越一樣,亂起來這樣對楚才有利。

因此,範環否定了楚懷王認定的楚人賢者甘茂,而建議扶持公孫奭上位。

真是瞌睡遇到了枕頭,這邊宣太后正要培植楚系勢力,而那邊楚懷王就有意培養一個親楚的秦國。

於是,楚懷王將羋戎、向壽等宣太后在楚國的親族送往秦國,而宣太后則有了大力培養楚系勢力的人脈基礎。

不僅如此,宣太后還為秦國宗室挑選了大量的楚女作為夫人和侍妾,擴大楚系集團的實力和影響,比如昭王之子嬴柱娶的那位華陽夫人。

在雙方各懷鬼胎的合作下,楚系集團在秦國站穩了腳跟,並逐漸壟斷了秦國的政權。

然而,蓬勃發展的楚系勢力正面臨著一個選擇,楚國是他們的祖國,又受了楚國如此多的的恩惠,當權之後該如何回報楚國呢?

而這,就體現宣太后和魏冉的政治智慧了。

雖然楚國是母國,但自己的利益根基不在楚國,卻在秦國。因此,宣太后選擇了,與願意合作的秦國宗室合作、以秦國的國家利益為重。

楚懷王已經養虎為患,卻不自知。昭王六年,楚懷王入秦和談,本以為會得到楚系勢力的歡迎,結果卻被扣押,客死秦國。

加上張儀誆楚、驅逐屈原,楚懷王留下了千古昏庸之名。但事實上,從培植親楚勢力這一點來看,楚懷王並不昏,只是不夠狡猾而已。

宣太后和魏冉主政期間,秦國得到領土最多、打得最狠的就是楚國,因為楚國對秦國的威脅最大。

楚系集團將自己與秦國利益綁在一起,不僅贏得了秦國上下的支持和擁護,迎來了更大的發展;更是為秦國的繼續強大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可以說,秦國一統六國的實力基礎,很大一部分出自於這二人的努力。

而宣太后這一明智的選擇和對秦國的貢獻,也對後面楚系集團的未來,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秦昭王為何重用範睢?

雖然楚系集團已然融入秦國,但它的過於龐大,還是引起了一個人的十分不安,這個人就是秦昭王嬴稷。

公元前271年,秦昭王三十六年,魏人範睢入秦。

魏冉為防有人妨礙自己專政,外來士子入秦面王的機會很少。但範睢卻在入秦次年被秦昭王拜為客卿,更在五年後,取代了魏冉成為秦國的丞相,封應侯。

我們大多以為,範睢上位是因為他的「遠交近攻」之策,事實上,範睢一開始打動秦昭王的,是下面這一番話:

旁觀者清,我告訴您呢,太后等人已經功高蓋主,您已經和齊王一樣,被架空了(臣居山東,聞齊有田單,不聞其有王;秦有太后、穰侯、涇陽、華陽,不聞其有王)。

這樣的後果就是,國家利益受損,您的權威削弱,被殺死的齊愍王和餓死的趙主父,就是您的前車之鑑(大其都者危其國,尊其臣者卑其主。淖齒專齊,縮閔王之筋,縣之廟梁而死;李兌用趙,減食主父,百而餓死)。

秦國現在也快了,太后等人如果繼續主政,以後這秦國還不知道是誰的呢(今秦太后、穰侯用事,高陵、涇陽佐之,亦淖齒、李兌之類已。臣將恐後世之有秦國者非王之子孫也)。

之所以說秦昭王並不昏庸,因為能接受這樣建言的人,並不多。雖然很難聽,但秦昭王聽進去了,並且感覺到後背深深的發涼。

是時候抑制一下楚系集團的發展了。

公元前266年,秦昭王四十一年,嬴稷幽禁宣太后,罷魏冉相位,將穰侯魏冉、涇陽君嬴芾、高陵君嬴悝逐回封地,四貴從此從秦國的朝堂上煙消雲散。

而秦昭王的高明之處在於,懂得適可而止。

一是因為他們對秦的強大還是有功的,雖然跋扈,但目前並沒影響到自己的王位和國家利益;

二是因為他們根深蒂固,且已和秦貴族融為一體,如果趕盡殺絕,勢必會引起人人自危,於國反而不利。

一個腫瘤,最佳的處理方式,是在良性的時候就把他割掉,這樣對腫瘤和宿主來說,都是好事。

因此,雖然失勢,但楚系集團在秦國保留了下來。

而相比於範睢這樣沒有根基的職業經理人,宣太后經營數十年的楚系集團已成為秦國的股東,和秦國王室貴族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而驅逐楚系集團的秦昭王,還沒來得及享受權力的滋味,就迎來了晚年喪子之痛。

贏子楚上位之謎

公元前267年,秦質魏的太子贏倬,在魏國離奇死亡。

至今為止,這都是一宗懸案。但我們有理由相信,這件事或許正印證了範睢之言,與楚系集團有著深深的聯繫。

因為繼任的太子,嬴稷的第二子安國君嬴柱,有一個特別寵愛的正室夫人-華陽夫人。

華陽夫人,與宣太后一樣,羋姓,楚國宗室之後。他有個弟弟叫羋宸,也就是後來的陽泉君,與華陽君羋戎有直接的血緣關係。

而且,從後面的事件來看,華陽夫人和宣太后一樣,並不是一個平凡的女人,而是有著很高明的政治手腕。

由此可見,華陽夫人和陽泉君姐弟倆,就是楚系集團推舉的,新的政治代言人。

也就是說,嬴倬之死便是楚系集團,為維護自身利益而策劃的一場陰謀:昭王年老,未來繼承人才是應該重點押寶的對象。

而有意思的是,華陽夫人雖然受寵,但卻沒有兒子,繼承人也缺乏一個繼承人。

這時,有一個遠在衛國的商人發現了這一點,因此他準備為嬴倬之死的受益名單上,添上一個人的名字。

這個人的名字,叫做呂不韋;他準備添加的人,叫做嬴異人。

奇貨可居的故事,千百年來被廣泛傳頌,但這件事的背後,隱藏著很深的秘密:

一個商人是如何知道華陽夫人無子這樣的後宮秘聞的?如何能找到陽泉君和華陽夫人姐姐的曲線救國路線?又如何能讓嬴異人聞名於諸侯?

而更重要的是,呂不韋對華陽君說的那一番話,以及嬴異人出場時穿楚服、奏楚音的行為,這說明,呂不韋不僅知道華陽夫人,還知道他們是楚系集團的代言人。

這些事,並不是一句單純的富可敵國就可以辦到的,不過篇幅原因,如有機會再單獨討論。

總之,呂不韋成功了,嬴異人改名子楚,成為了華陽夫人的養子。

而嬴子楚的一句「我楚人也」,與其說是向華陽夫人個人表忠誠,不如說是向整個楚系集團納的投名狀:

如果我成為了秦國的王,會繼續重用你們,咱們楚系集團的利益可以得到保障。

這才是嬴子楚能夠從一個趙國的人質,成功得到楚系集團青睞,成為嬴柱嫡子的原因。

然而,這還不夠,秦昭王作為一個強勢君主,對於繼承人的問題,不可能視而不見。

那麼,秦昭王是否認可嬴子楚呢?

答案應該是肯定的。

在楚系集團陰影下度過了一生的嬴稷,並沒有太多的時間了,範睢也死了,換繼承人是來不及了。

因此,身體羸弱、年齡不小的嬴柱,註定是一個過繼之君。而孫子輩中間,要麼與楚系集團關係過密,要麼會得到楚系集團的排斥而導致內亂,唯有子楚是一個例外。

他已經得到楚系集團的擁護,但同時他長年質趙,並沒有過深的楚系背景。

而他的身邊,呂不韋作為一個外來的職業經理人,與商鞅、範睢等人一樣,正好是未來可以壓制和平衡楚系勢力的好棋子。

所以,得到楚系集團和秦昭王兩方的認可,才是嬴子楚得以上位的根本原因。

子彧說:投資的回報

公元前251年,秦昭王五十六年,嬴稷去世。次年,秦孝文王嬴柱在正式即位三天後,離奇死亡。

這裡說明一下,事實上,嬴柱並不是只做了三天王,而是在即位次年的十月初三死的。

因為按禮制,新王即位當年承先王制,次年改元。

也就是說,嬴稷死後,秦昭王五十六年剩餘的時間,嬴柱是實際的國家元首,但卻不是正式的秦王,直到第二年的歲首除喪、登基,然後才是正式的王。而秦制,十月為歲首。

這也就是《史記》記載的,秦孝文王「十月己亥即位,三日辛丑卒」的真正含義。

關於秦孝文王的作為,只有一句「赦罪人,修先王功臣,褒厚親戚」的記載,然而孝文王的突然暴斃,或許正與他的「修先王功臣」有關。

以華陽夫人為代表的楚系集團,這個幾乎掌控了秦國的巨獸,就像是一個王位的天使投資人。

然而資本是嗜血的,是奢求高額回報的。孝文王沒有給他們足夠的蛋糕,因此很快就離奇暴斃了。

而現在,華陽太后和楚系集團望著即將上位的嬴子楚,仿佛在說,你爹已經死了,那麼你承諾的蛋糕呢?

文/子彧

相關焦點

  • 《大秦賦》中的楚系勢力到底怎麼形成,華陽夫人的權勢又源於哪裡
    到了秦武王嬴蕩在周王畿舉鼎死後,他的兄弟公子稷繼位,就是電視劇《大秦賦》中王慶祥主演的秦昭襄王繼位了。他的繼位確定了秦國楚系勢力的坐大,因為他的媽宣太后(羋姓,電視劇《羋月》主角)就是楚國宗室之女,與楚王有非常近的血緣關係。
  • 《大秦賦》裡的華陽夫人,為何跟秦始皇過不去?歷史上的她怎麼樣
    華陽夫人羋氏真的是被《大秦賦》黑成了一塊體無完膚的碳,人家這輩子最遺憾的事情,是沒有親生骨肉,但是不至於傻到要謀害秦王政的地步。  自打秦武王這位老兄舉大鼎把自己給砸死了以後,羋氏一族在秦國那可真是要風得風要雨得雨。宣太后羋八子帶著兒子們成為了秦國最牛的貴族集團,沒有之一。
  • 《大秦賦》這些冷知識可比劇情有意思多了
    古裝歷史劇《大秦賦》正在熱播中,作為《大秦帝國》系列的收官之作,這部劇掀起了大秦粉的狂歡。然而劇情有些偏重於宮闈之亂,也引起不少觀眾的反感,其實這樣的歷史劇還是應該尊重歷史,這樣觀眾們可以一邊看一邊查歷史資料,不僅可以通過看劇了解到真實的歷史,還可以學到一些歷史冷知識。
  • 大秦賦:羋華上線?嬴政初戀?華陽陰謀?趙姬、不韋、贏係反對?
    【大秦賦】隨著嬴政的即將弱冠之年,劇情再度開啟到一個新的篇章,正如歷史所記錄的那般,所有歷史上著名事件都在失態初顯等待時機成熟將一件件發生。本文,我們以【大秦賦】中張魯一飾演的嬴政成年後秦國形勢進一步發生變化的劇情前後做淺述分析!如果劇情不上映華陽太后重新登場的劇情,不了解歷史的人恐怕日後都不會再有她登場的機會?
  • 《大秦賦》嬴子楚歷史原型:做質子八年,歷史上第一個「太上皇」
    特別是他在與趙國的「平原君」對峙時,「平原君」用「趙姬」和「嬴政」來威脅「嬴子楚」,但沒想到「嬴子楚」並沒有受他脅迫。反而「嬴子楚」威脅了「平原君」,如果殺他妻兒的話,一定會滅了趙氏所有人報仇。這一威脅就像是賭博,最終他賭贏了。不僅成功拿下了西周,還獲得了大將的信賴,與「平原君」等人的忌憚。果然這就是天生的王者了。
  • 豆瓣電影評分9分以上的《大秦賦》為什麼崩了?成了大爛劇?
    《大秦賦》是由延藝、顧其銘、強龍、劉永濤執導,李夢、張健編劇,張魯一、段奕宏、李乃文、朱珠、辛柏青、鄔君梅等人領銜主演的古裝歷史劇。大秦賦剛開始播放的時候,全網評分非常高,幾乎所有人都給予了很高的期待。綜合以往的經驗,但凡秦代素材的影視劇,變現都是不凡的。
  • 《大秦賦》3件事看出李斯的情商,無人匹敵
    在熱播歷史大劇《大秦賦》中,秦國東出,滅六國一統天下的過程中,出現兩位「絕代名相」,分別是呂不韋和李斯,而李斯以一個學子的身份入秦,從一個謁者門客,到官居丞相高位,他長袖善舞,遊刃有餘,足以看出其情商之高。
  • 大秦帝國宣太后,依靠美色滅國的強悍女人
    五國合縱,義渠攻秦,秦軍瘋狂報復 公元前318年,公孫衍組織楚國、魏國、韓國、趙國、燕國,五國合縱攻秦,發動函谷關之戰。秦國不敢大意,派出樗裡疾率領主力秦軍開赴函谷關迎戰聯軍。 秦國也明白義渠的心思,擔心義渠趁此時秦國空虛的時候,背後捅刀子,於是派出使者,帶著財帛美女,送給義渠王,申明兩國修好的意圖。千算萬算,沒算到公孫衍提前給秦國上了眼藥了。
  • 戰國後期秦國一家獨大,為什么子楚、嬴政父子還要在趙國當質子?
    近日,《大秦賦》熱播讓許多人對戰國歷史產生了濃厚興趣,今天夜讀史書就借這個話題來與大家聊聊戰國時期質子的那些事。中文的質子有兩個意思,一是指亞原子粒子;二是指古代派往敵方或他國去的人質,一般都是國君的子嗣。本文要寫的是歷史而並非物理,所以質子自然是指後一種意思。
  • 從《大秦賦》看平原君趙勝的愚蠢
    剛剛看完《大秦賦》,平原君趙勝和秦太子嫡子嬴子楚在大周天子大門口對峙場面。讓我感觸頗深,本來今天想想寫一代造王者呂不韋或寫寫子楚的,看到這裡就不得改寫寫這段劇情。這個昔日人質開口反駁,當年你們在上黨戰敗乞和,我才到邯鄲做人質。但你們趙國人竟然背信棄義,時刻想害我性命,我能不逃命嗎?平原君被說得啞口無言,凸顯出這位趙國公子的愚蠢和無能,也是小人行徑。一計不成,又生一計。平原君又開始秀下限,拿小嬴政和趙姬威脅秦太子嫡子,強迫秦國接受其條件。子楚在國事和家事抉擇下,毅然選擇王命不可違,你要殺我妻兒就殺吧。
  • 大秦賦:秦始皇嬴政重責呂不韋,令其遷往蜀地,呂不韋卻服毒自盡
    在歷史劇《大秦賦》中,為抵抗秦國的進攻,趙國春平君去邀請呂不韋入趙為相,呂不韋明確拒絕。秦始皇嬴政聽說此事後,重責呂不韋,令其遷往蜀地。不久,呂不韋服毒自盡。嬴政得知後,悲痛大呼:寡人沒讓他死,他怎敢死?在歷史上,呂不韋的結局確實是服毒自盡,「呂不韋自度稍侵,恐誅,乃飲酖而死」(《史記》)。
  • 陪殉葬的那種,看宣太后生猛的「黃昏戀」
    嬴稷登基,羋八子成為了宣太后,執政36年(一說41年),她嘗到了權力帶來的極端榮耀,也把自己和大秦的江山社稷綁在了一起。一句話特別現實,「欲戴王冠,必承其重」。為了大秦的利益,她用美人計拉攏穩住了大秦後院的心腹大患義渠,三十多年,和義渠王也並非沒有感情,但為了大秦的利益,她還是犧牲了義渠王,也犧牲了自己的愛情,攻滅義渠,徹底解決大秦的心腹大患。
  • 古代史:呂不韋眼光獨到看中秦異人潛力,遊說華陽夫人立他為嗣
    戰國時期群雄並起,諸侯徵戰,齊、楚、燕、韓、趙、魏、秦七國為大,而七國之中,國力又有不同,彼此攻伐、佔城據地之事常有發生,而在群雄並起的戰國,想要做到攻守有度,勢必要與其他諸侯縱橫聯合。各國在結盟時,為了表示彼此對對方的忠誠和信任,互派國家繼承人一公子為人質,稱之為「質子」。
  • 《大明風華》vs《大秦賦》:一個磅礴,一個卻很矯情?
    立場站偏了,態度自然是一邊倒的傾斜,有如《大秦賦》展示的那樣——秦國賢達忠烈充斥朝野,萬眾一心勢不可擋;列國卑劣庸碌俯拾皆是,悽惶衰敗苟延殘喘。讓人實在禁不住想起xx神劇——如果反抗者都那麼強,不用八年抗戰,日寇八天都堅持不了。同理,如果真如《大秦賦》渲染並竭盡全力想讓觀眾買入的那樣,秦統一別說「奮六世之餘烈」,就連十幾年的滅國大戰都太嫌鋪張,直接摧枯拉朽就好啦,兜來轉去大幾十集不全成矯情了。
  • 《大秦賦》第一工具人,你們在罵趙姬的時候,想過她有多慘麼?
    《大秦賦》趙姬被罵慘了,觀眾每天都在期待著,嬴政什麼時候誅殺嫪毐,什麼時候摔孩子。大秦後宮的女人,都非同一般,但是,誰也沒有想到,到了趙姬這裡,卻畫風大變。回到秦國後,呂不韋設法讓嬴異人認華陽夫人做了乾媽,再加上嬴異人在趙國為質的功勞,嬴異人在呂不韋一步步的扶持之下,先是被冊封為太子,後來贏柱繼位三天駕崩,嬴異人成了大秦的王。
  • 《秦朝兼併六國》的七位國君都葬在哪裡
    從秦非子嬴非建立秦國到秦始皇嬴政稱帝,秦國六百餘年共經歷了38位國君,與兼併六國完成統一密切相關的是後秦時期的七位國君,他們是秦孝公、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秦莊襄王、秦王嬴政。秦孝公:歷史上記載秦孝公贏渠梁死後葬於弟圉,但目前並沒有被考古發現。
  • 大秦賦嬴傒結局是什麼?嬴傒為什麼要幫助嬴政繼位
    《大秦賦》目前正在熱播中,雖然受到不少網友的吐槽,但這部劇的熱度還是非常高的,劇中嬴傒這個人物讓人好奇,他與趙姬之間的關係也有一些曖昧,那麼,嬴傒喜歡趙姬嗎?嬴傒為什麼要幫助嬴政繼位?《大秦賦》嬴傒喜歡趙姬嗎很多人在網上搜索,搜不到關於嬴傒這個人的消息,嬴傒其實在歷史上並沒有什麼記載,不過《大秦賦》和《皓鑭傳》中都對這個角色進行了刻畫。
  • 王者榮耀大秦宣太后優化過度,音效如公雞打鳴?
    今天上午王者榮耀更新遊戲以後,優化多時的羋月-大秦宣太后終於遲遲上線。這款榮耀典藏皮膚自優化之日起,受到的玩家吐槽就一直不斷,因此為了極盡所能的讓大家滿意,此次新上線的皮膚不管是特效還是原畫都足以見美工組花了心思。
  • 始皇四年歸秦的質子是誰
    第二年,秦將軍麃(biāo)公攻打卷邑,三十萬人被斬首。第三年,蒙驁攻打韓國,奪取了韓國的十三座城邑,並在十月攻打了魏國的畼(chàng)邑和有詭之地,戰爭一直持續到了第四年,即公元前243年。在這三年多的時間裡,秦國的軍隊到處攻城掠地,似乎一直都沒有閒著,直到公元前243年三月在攻克了畼邑和有詭之後,才把軍隊撤回。也就是在這一年,秦國和趙國相互遣返了人質。
  • 大秦賦:比權力之爭更慘烈、更震撼的是戰爭中的生靈塗炭
    文|吳清淺大秦人期待已久的《大秦賦》總算播出了。開始看時多少有點忐忑,畢竟前面三部《大秦帝國》有口皆碑,而系列電視劇都有一個毛病——越拍越爛。然而,當張魯一飾演的嬴政一級級地走上長長的臺階,抑揚頓挫地念著奪取天下的內心獨白時,再看看那頗有電影質感的畫面,稍微不那麼緊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