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秦國統一的戰爭中,除了山東六國以外,還有一個強悍的敵人,這個敵人曾經強大一時,甚至將自己的觸手伸到渭河的下遊。它就是義渠國,一個同樣發源於甘肅的民族,與華夏同源但不同族強國。
義渠是秦國在逐漸強大過程中始終面臨的一個威脅,秦國與中原各國有大河、關隘阻隔,但是與義渠卻是時常共有關中平原。秦國強大時,義渠又會退回陝北高原,如同一隻時刻趴在身旁的餓狼,時刻威脅著秦國。
義渠內亂,秦國出兵平叛,義渠臣服
公元前352年,秦魏再度在河西爆發戰爭,此戰魏軍慘敗,秦軍佔領河西,同時魏國又把已成飛地的上郡割讓給了秦國。至此,秦國和義渠的領土大面積接壤,兩國直接摩擦不斷,相互攻伐。
不久義渠內部發生暴亂,秦國趁機出兵攻打義渠,義渠平定內亂,從這以後義渠就開始臣服於秦國。但是彪悍的義渠人也不是這麼好管理的,義渠還有國君,還是一個獨立的國家,兩國之間依然是時戰時和,秦國也是不勝其煩,但是始終拿義渠沒有辦法。
五國合縱,義渠攻秦,秦軍瘋狂報復
公元前318年,公孫衍組織楚國、魏國、韓國、趙國、燕國,五國合縱攻秦,發動函谷關之戰。秦國不敢大意,派出樗裡疾率領主力秦軍開赴函谷關迎戰聯軍。
秦國也明白義渠的心思,擔心義渠趁此時秦國空虛的時候,背後捅刀子,於是派出使者,帶著財帛美女,送給義渠王,申明兩國修好的意圖。千算萬算,沒算到公孫衍提前給秦國上了眼藥了。
幾年前義渠使者在魏國的時候,公孫衍就跟義渠人說,你們小心著秦國,當中原有戰爭,秦國應付不過來的時候,肯定是笑臉貼著你們,又是送禮、又是修好的。但是當中原平安無事,秦國沒有壓力的時候,肯定又是翻臉無情,派出軍隊狠狠揍你們。義渠使者一回想,呀呵,還真被你說對了,我咋早沒發現呀!
於是把這話回頭就給義渠王說了,義渠王覺得很有道理,活脫脫把義渠的處境和秦國的外交政策總結出來了。正好這時,秦國來送禮了,義渠王一陣冷笑,你小子也有今天啊。正好趁著你們應付不過來的時候,算一算前幾年的帳,讓你老欺負我。
於是義渠趁機出兵,攻打秦國,秦軍兩線作戰,兵力不濟,被義渠軍在李帛打得大敗,義渠趁機收復了部分失地,總算是出了一口惡氣。
但是兩國的較量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更是國力的較量,兩國經過多年的此消彼長,義渠早已無法對抗日益強大的秦國。公元前314年,秦軍在中原結束了戰爭,回首就開始教訓義渠了,調集重兵,三路進攻義渠,奪取了義渠二十五座城池,義渠實力大損。
宣太后執政,改變策略,滅亡義渠
在秦惠文王和秦武王執政期間,秦國一直採取的是強硬的態度來對待義渠,以正面徵伐來削弱義渠,一步步蠶食義渠,達到最終吞併的目的。但是這一策略也遭到義渠人不小的反抗,秦軍必須保持必要的兵力在義渠邊境,既防備義渠反撲,又能抑制義渠的強大。
到秦昭襄王繼位後,因為嬴稷年幼,國政由其母宣太后執掌,此時的中原因為縱橫家的長期活動,局勢波雲詭譎,複雜多變。秦國必須要投入更多的兵力到中原,此時在義渠屯兵極大增加了秦國的壓力,所以宣太后決定採取懷柔政策對付義渠。
宣太后寫信請義渠君來甘泉宮,並讓其長期居住,以做好待遇來款待義渠君。不僅如此,宣太后還把自己也搭上,終日與義渠君尋歡作樂,甚至還為義渠君生了兩個孩子。就這樣,義渠君徹底迷失在了溫柔鄉裡,對秦國、對宣太后放鬆了警惕。
就這樣,一直到公元前272年,義渠君在秦國享受了三十多年的快活日子,早已被腐蝕得不像樣子了。這時候,宣太后漏出狠辣無情的面目,全然不顧這個幾十年的枕邊人,在甘泉宮,直接殺掉了義渠君。
緊接著,秦國發兵攻打義渠國,義渠國此時正是群龍無首,一片混亂的局面,哪裡能抵擋得住虎狼秦軍,很快就被秦軍攻滅,領土併入秦國,秦國在義渠的領土上設立隴西、北地、上郡三郡。
狠辣強悍的宣太后,告訴我們,女人狠起來也是很可怕的,千萬不要被一個強悍的女人盯上。關於宣太后的名字,大秦帝國劇中稱為羋八子,其實八子是秦宮的一個職位,宣太后曾是秦惠文王宮中的八子,如同武則天的昭儀一樣。至於羋月,就更是學者的誤解罷了,史上並未留下她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