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大秦帝國的長治久安,必須深謀遠慮,必須果斷行事!

2020-12-04 大足吃喝玩樂

天下一統,贏政當然不是馬上忙於享樂,而是和群臣一道,處心積慮地考慮秦帝國萬世基業的鞏固樹欲靜而風不止。面對空前廣闊的帝國疆域,贏政內心深知,滅六國難,真正統治昔日六國的人民更難。為了大秦帝國的長治久安,必須深謀遠慮,必須果斷行事。在車同軌、書同文的同時,始皇帝贏政還做了兩件大事,一是收兵器,二是遷富民:收天下兵,聚之鹹陽,銷以為鍾金人十二,重各千石,置廷官中……徙天下豪富於鹹陽十二萬戶。(《史記·秦始皇本紀》)冷兵器時代,銷毀徵伐擊滅六國後繳獲的兵器,乃是消除國內不穩定因素的重大舉措。後世說起秦始皇的這項措施,往往受到賈誼《過秦論》的影響(收天下之兵,聚之成陽,銷鋒鏑,鑄以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總是以為秦始皇收繳全國兵器之後,只是把它們熔毀鑄成十二個巨大的銅人。

其實,司馬遷史記中寫得明明白白:「銷以為鍾球金人十二。也就是說,除了銅人(金人)以外,還有「鍾球」。鍾,就不用過解釋了;銀,乃古代一種樂器,猛猛形狀,本來是木質的,兩兩對,放在每個大鐘兩邊。後來,木製改為銅鑄,夾置於大鐘旁邊所以,把全國那麼多的兵器熔毀,除了特造十二個大銅人以外,秦始皇當時還鑄造了不少巨大的鐘和,也都放在首都陽。

後人對於鍾罐二物往往忽略,說起那十二個巨大的銅人,都無限往。如今,西安城西的阿房村阿房宮遺址附近,有一座偽「阿房官」相兵乃為了靜旅遊錢而修的仿古腰品建築,門票不貴,才每人三十八元,據子呢說每晚都上演模仿「印象陽朔」的實景劇《阿房宮賦》。

在這個假「阿房宮」廣場上,挺立著十二個高大的「銅人」,據說之先前是西安電影製片廠拍電影後留下的道具。這些仿製的十二銅人,個民頭挺嚇人,每個都有四個成人那麼高,威武雄壯。仰頭觀瞧,遊客們紛紛昨舌,以為始皇帝時代的銅人就是這麼大了。

其實,如果細讀史書,我們就可以發現,秦朝十二個銅人的重量,遠遠超出我們今人的想像力。史書上說「重重各千石」,也就是泛泛而記言,是講每個銅人有「千石」那麼重。秦朝時候的計量單位「石」,為ー百二十斤。而當時的一斤,相當於今天256克。按照這種計量方法推算,每尊巨大銅人,其重量要三十噸左右。依據當時的生產力,鑄造這樣巨大的銅像,真是太複雜太困難了。如果我們今天近距離觀察出土的銅車馬和當時的制式三稜箭頭,就可以想見,秦朝時代的工藝,已經非常先進。當時,滲碳鋼和鑄鐵柔化工藝大放異彩。

在秦朝軍隊中,還用鉻酸鹽處理金屬表面生成黑色保護層,厚度只有10至15微米。這種鉻酸鹽氧化層防鏽工藝,在西方,德國人直到1937年才「發明」出來,美國直到1950年才申請專利。想想,始皇帝的大秦工匠,在兩千多年前就使這種革命性的技術大行其道,我們不得不大發一嘆。為此,在卷始時代以「地坑法」造如斯巨大的銅人,仔細推究,也並非特別難的事情。專制主義國家的優勢,就在於人多好辦事。數萬刑徒或者工匠,不計成本,在鋒皮鞭下小心翼翼操作,沒什麼做不出來的東西!阿房官遺址公園內的十二「銅人」,基本是仿照皇陵沿路翁仲形象和兵馬俑武士形象鑄造的,那麼,真正的秦始皇時代的大銅人是什麼樣子呢?

根據《漢書·五行志》所記,「(秦始皇)二十六年,有大人長五丈,足履六尺,皆夷狄服,凡十二人,見於臨洮,故銷兵器,鑄而象之」。也就是說,當田時所鑄銅人不著漢族服飾,而是著「夷狄」等少數民族的服裝。至於相貌,應該也是有別於秦人的「夷狄」的樣子夷,乃我國上古時期對域外人的稱謂。狄是地名,大概方位在今天甘肅的臨洮。和現在的贗品站立銅人像不同,秦朝的銅人是坐姿像。根據據史料記載,西漢末期的算位者王莽曾經夢見五枚銅人起立,可見,銅人原本的造型是坐立姿態。

秦始皇鑄造銅人的用意,除了銷毀兵器這個實際用途之外,也有方術厭勝和粉飾吉祥之意。那麼,秦朝滅亡之後,這十二個銅人下落如何呢?根據《三輔舊事》記載:「銅人十二,各重三十四萬斤。漢代在長樂宮門前。董卓壞其十為錢,餘二猶在。石季龍徙之鄴,苻堅又徙長安而銷之也。《三國志·魏書六》載:「(董卓)悉椎破銅人、鍾,及壞五銖錢。更鑄為小錢,大五分,無文章,肉好無輪郭,不磨。」關中記》記載:「董卓壞銅人,餘二枚,徙清門裡。魏明帝欲將請洛,載到城,重不可致。後石季龍徒之,苻堅又徒人長安而銷之可見,秦朝滅亡之後,成陽經歷了項羽燒楚,十二個巨大的銅人依舊「健在」,後來一直安放在漢朝的長樂宮前面;直到漢末,也就是漢獻帝初平元年(190年),卓亂政,他下令銷毀十二個銅人中的十個,特成有別於漢朝五銖錢的小銅錢。倖存的兩個銅人,被他派兵土推移到長安城的清門裡到了三國時期。

魏明帝曹下令把這兩個銅人轉運洛陽。銅人太重,當無數工匠費盡千字方苦,用「演本本法」把這兩個」無額」i運到城時,由於地勢原因,也推行不動,只得把它棄在當地;東置十六國時,後是超周族暴石虎不情人力物力,把兩個大銅人運到了後首都哪城(今天的部鄲近);再後,前前秦大帝待堅統北方,出於政治和經濟考慮,他下詔把這兩個巨大的銅人從鄴城運國長安,最終銷數也就是說,從秦始皇到前秦苻堅,歷經約六百個春秋,十二個銅人最終沒能脫被銷毀的命運,也被歷史「雨打風吹去」…鑄例人,目的主要是是毀兵器。天下無兵之後,始皇帝對于于六國昔日有影響力的「豪富」肯定不放心,很快就下令,把六國十二萬富戶集體強行遷移至鹹陽附近安置。「徙天下豪富於威陽,十二萬戶。」(《史記秦始皇本紀》)這裡的「豪富」,不僅僅是富豪,除了六國原來的富商大賈以外,還有六國貴族和豪族。這些人,在秦朝滅六國的過程中,肯定沒有公開、明確地抵抗過秦軍。秦始皇找不出要他們腦袋的藉口,但他也深知這些人絕對不是省油的燈!

既然不能公開沒收這些人的財產,也不能公開法辦這些「順民」,始皇帝只能來這招兒,把這些隱藏的異己分子從他們的老窩裡面整個端出去,一攬子弄到鹹陽,放在帝國的眼皮子底下,諒他們也不敢輕易造反。同時呢,這些人在六國原籍的影響力,也必定會隨著遷徙而消失他們各種不動產在無形中同時被測奪,可謂一石二鳥。天下一統之後,秦始皇大力擴建首都成陽。首都忽然變大,他不可能讓自己孤坐在一個空虛的都城裡面感受萬乘之尊。把十二萬戶豪富之家近移過來,就忽然使得成陽的人口急劇增加。我們知道,「富庶」這個詞兒,是形容古代國家強盛的一個標準用詞。富,裕也;庶,人多也。十二萬戶,可不是十二萬人!每戶如果把主人、懂僕加起來平均五十人計,十二萬戶,也有五六百萬人之多。

相關焦點

  • 《大秦帝國》,不只是從小說到電視劇
    劉復生《大秦帝國》是一部當代文學史上的奇作,六卷十一冊,五百餘萬字,如果不是真喜歡,沒有點耐心,還真難讀完。但是,我必須要指出的是,它根本就不是一部小說!作者壓根兒就沒打算寫一部小說,也沒有什麼文學上的抱負。在多個訪談中,孫皓暉並不掩飾對所謂純文學的蔑視。他的真正目的是要表達自己的歷史觀點和政治哲學見解,所以怎麼方便怎麼來,什麼載體表達效果好,利於傳播就用什麼,他根本不在乎寫的是不是小說或歷史。他的目的只是用小說的體裁敘述大秦歷史的線索,賦予自己的思想以感性形式。
  • 公元前東西方的群星璀璨——亞歷山大帝國和大秦帝國的文化繁榮
    西方的亞歷山大帝國,東方的大秦帝國,它們分別崛起的前後,都有著神奇而驚人的巧合,又有著各自的文化和個性。那一顆顆璀璨的明星,在各自的區域閃耀,其實很多我們熟知的歷史人物都生活在同一個時代,只是中間隔著大山大河,不知道在交相呼應,彼此照亮。
  • 優酷《大秦帝國之崛起》四年後回歸 歷史正劇升溫
    近日,大型史詩IP巨作《大秦帝國之崛起》在優酷平臺熱播。作為大秦帝國系列電視劇十年磨礪的第三部作品,《大秦帝國之崛起》暌違四年,終於出現在網友面前。
  • 由《大秦帝國》熱播引發的聯想,存在15年的大秦,為何引發數千年的...
    秦始皇作為大秦的一切軟硬實實力締造者,以恢弘的氣魄對整合後的大秦國土進行有效管理。為了「示疆威,服海內」,秦始皇先後五次巡視全國,足跡所至,北到今天的秦皇島,南到江浙、湖北、湖南地區,東到山東沿海,並在鄒嶧山、泰山、芝罘山、琅邪、會稽、碣石等地留下刻石,以表彰自己的功德。此外又依古代帝王慣例,於泰山祭告天地,以表示受命於天,謂之「封禪」。
  • 秦始皇統一六國,建立了大秦帝國,開啟了封建社會的序幕
    在戰國時期,主要是這七個國家分別控制著其所統治的地區,因為相互之間地位等同,都為大國,所以為了利益和資源,他們便會相互引發戰爭。當然,也不是所有國家都好戰,而是國力強大的國家總想著繼續擴大國家規模,擴大人口,進而統一其他大國,建立一個屬於自己的統一帝國。
  • 戰國四大公子之首魏無忌--大秦帝國一統天下的終結者
    大秦帝國在一統天下的道路上總會遇到很多六國當中能夠力挽狂瀾的名將奇才,在眾多的抗秦名將當中只有一個人能夠徹底的終結大秦的一統之路,成為大秦不可逾越的障礙,那就是魏無忌,在四大公子當中孟嘗好客、平原禮賢、春申輔政,而魏無忌的特色就是統軍,在他的統領下兩次終結大秦的一統之路,將秦軍牢牢的壓制在函谷關內
  • 大秦帝國之公孫衍
    大秦帝國裡的結局我其實挺喜歡的,與張子醉於魏地,起碼滿足了我對結局的幻想!敬這大爭之世,敬這小酌之時
  • 以《大秦帝國之崛起》為例,來談大數據輿情分析和文本挖掘
    今年開年,因飾演白起的演員王學兵吸毒而拖延上映的《大秦帝國之崛起》(以下簡稱為「崛起」),終於在劇迷的千呼萬喚中播出。這部根據孫皓暉同名小說改編的電視劇是「大秦帝國」系列的第三部,首部《大秦帝國之裂變》,第二部《大秦帝國之縱橫》分別於2009年、2013年播出,均獲得不錯的口碑,第三部《大秦帝國之崛起》因為上面的原因而補拍,直到今年年初才在央視開播。
  • 他是《大秦帝國之縱橫》中的靳尚,17歲闖蕩江湖,今成影視界男神
    他是《大秦帝國之縱橫》的靳尚,17歲闖蕩江湖,今成影視界男神影視圈是一個競爭激烈的行業,很多心懷夢想的演員在這個圈子歷經沉浮後依舊堅持前行,沒有一定的心理素質和抗壓能力很快就會被新一輪勢頭碾壓,唯有不斷提高完善自我,才會迎來一線生機。
  • 《大秦帝國》行不?
    相對於金庸小說的無死角覆蓋,現在也有一部同樣偉大的《大秦帝國》,但知名度和普及率則遠遠不夠。雖然有過影視改編,但是影視作品所能表達出的內容,遠遠不及原著之萬一。02《大秦帝國》的第一個偉大之處在於,通過歷史小說的形式,對很多人、事、物進行了正本清源式的重新論述。比如,一直以來,人們對於秦帝國(統一王朝)和秦國(七國之一)在政治方面的固有印象:暴秦。
  • 大秦帝國宣太后,依靠美色滅國的強悍女人
    但是這一策略也遭到義渠人不小的反抗,秦軍必須保持必要的兵力在義渠邊境,既防備義渠反撲,又能抑制義渠的強大。到秦昭襄王繼位後,因為嬴稷年幼,國政由其母宣太后執掌,此時的中原因為縱橫家的長期活動,局勢波雲詭譎,複雜多變。秦國必須要投入更多的兵力到中原,此時在義渠屯兵極大增加了秦國的壓力,所以宣太后決定採取懷柔政策對付義渠。
  • 段奕宏《大秦賦》首播,3大看點碾壓同類題材,赳赳老秦果然不同
    12月1日晚間,國內電視劇市場迎來了一部重磅古裝劇集《大秦賦》,曾用名《大秦帝國之天下》,於央視八套黃金檔播出。由於該劇積壓已久,自定檔之日起,就引來觀眾熱烈討論,不少網友預測,12月的收視率即將被這部劇收割。的確,小編也是眾多網友中的一個,雖然這部劇改了名字,但是小編百分之一百贊成《大秦賦》即將收割收視。
  • 開卷有益|國際博物館日,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了解一下
    在這個故事裡,你會了解到建於781年左右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聶斯託利派石碑),現藏於西安碑林博物館。苗苗,中國內地女演員,代表作:電影《芳華》《六月的秘密》《749局》《不止不休》,電視劇《我是餘歡水》絲綢貿易告訴我們許多君士坦丁堡的國際經驗,特別是她早期與中國的接觸。在中國稱為拂菻的君士坦丁堡顯然是遠東流傳的各種故事的主角。
  • 2020年待播的7部大劇,《大江大河2》、《大秦帝國之天下》成壓軸大劇
    1、《大秦帝國之天下》 這部劇由張魯一、段奕宏、李乃文、朱珠主演的《大秦帝國》系列的最後一部,大秦歷史又是人們非常喜歡的一段歷史,前面三部都取得了非常不錯的成績,而這又是最後一部,眾多實力派出演,張魯一、段奕宏都是人們非常喜歡的演員,相信會取得好成績。
  • 《大秦賦》播出時間一共有多少集 幾月幾日大結局具體時間
    《大秦賦》(原名《大秦帝國之天上下》)12月1日上線播出之後受到一致好評,這種歷史正劇一般集數較多,需要較長的時間才能看完,而且劇情故事緊湊,契合歷史的進程,那麼大秦賦每周更新幾集?下面帶來介紹。
  • 大秦、大食、大夏、大宛、身毒、安息等國分別是現在的哪個國家?
    古人在歐亞大陸的交流其實是超乎我們的想像的,而古代中國對世界各國的稱呼與今天多有不同,比如:大秦、大食、大夏、大光等等,那這些國名都是今天的什麼地方呢?1、大秦這裡的大秦自然不是秦始皇的秦王朝,而是羅馬帝國。為什麼稱羅馬為「大秦」呢?我們來看《後漢書·西域傳》中對羅馬的記載:其王無有常人,皆簡立賢者。
  • 《大秦賦》重磅收官 秦風長韻 餘音嫋嫋
    2020年12月27日,由著名導演延藝執導,張魯一、段奕宏、李乃文、朱珠、辛柏青、鄔君梅等實力演員主演的78集歷史題材電視劇《大秦賦》在央視8套黃金檔重磅收官。自開播以來,《大秦賦》憑藉精良的製作、獨具匠心的敘事角度、鮮活飽滿的人物形象贏得了觀眾的好評。
  • 為了美利堅,Tiktok必須死
    對美國來說,它們必須死。Tiktok必須死以下是正文正文共:2550字 3圖預計閱讀時間:7分鐘美國當地時間7月31日,美國總統唐納·川普在空軍一號上表示,將從8月1日起在美國禁止使用中國的社交媒體應用程式Tiktok(抖音海外版)。
  • 《大秦賦》——非常好看非常燃的一部劇,細節做得很用心
    《大秦賦》是由延藝、顧其銘、自《大秦帝國之裂變》伊始,時隔14年,終於迎來了秦國歷史上最為輝煌的篇章,亦是大秦帝國系列的完結之作《大秦賦》。這麼系統而全面的演繹秦國的歷史,印象中,在屏幕上還是第一次。可以想見,拍這樣的歷史劇,耗資又耗時,雖然跨越了十餘年,但是,終於能夠圓滿收尾,也是極為難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