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評選第五大名著,你會選哪個?《大秦帝國》行不?

2020-12-06 房老劍客

01

那個很會講故事的老梁,曾說過這麼一句話:

很多中國人乃至華人的文學文化、歷史知識啟蒙,都是通過金庸小說完成的。

金庸小說包羅萬象,從先秦到滿清,從廟堂到江湖,從達官顯貴到販夫走卒,琴棋書畫,詩酒文章,兵家戰陣、五行八卦,有大俗,有大雅,可謂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幾乎每一個中國人都難逃金庸的影響,即便你沒有看過他的書,也一定看過小說該改編的影視作品,或者玩過內容相關的遊戲,或者去過相關的旅遊景點。

這就是文學作品的價值。

它讓你通過一個個生動的故事,鮮活的人物,幾乎是拽著你,去了解體悟到中華文明的方方面面。

相對於金庸小說的無死角覆蓋,現在也有一部同樣偉大的《大秦帝國》,但知名度和普及率則遠遠不夠。

雖然有過影視改編,但是影視作品所能表達出的內容,遠遠不及原著之萬一。

02

《大秦帝國》的第一個偉大之處在於,通過歷史小說的形式,對很多人、事、物進行了正本清源式的重新論述。

比如,一直以來,人們對於秦帝國(統一王朝)和秦國(七國之一)在政治方面的固有印象:暴秦。

乍一看,無論是對內的嚴刑峻法,還是對外的連年徵戰,都坐實了「暴秦」的罪名。

張藝謀《英雄》劇照

但是,撥開歷史的迷霧,回到當時的現場,重新從細節之處來看,可能會發現,所謂「暴秦」只是後世的有意誤讀,甚至蓄意栽贓。

否則,單憑一個「暴」字,如何能使得秦國,國富民強,兵強馬壯,甚至於持續一百多年對山東六國形成泰山壓頂之勢?

如何能引得山東六國士子甚至上百萬百姓源源不斷移民入秦呢?

從秦孝公的求賢令開始,商鞅入秦變法,短短二十年,秦國從面臨被瓜分的境地一躍而成「虎狼之秦」。

各國人才紛紛流入,自商鞅之後,到秦一統六國期間的歷任丞相,如縱橫家張儀、外交官範睢,經濟學家蔡澤、天下巨商呂不韋、法家李斯等,都是外國人。

非但如此,武將也不乏外國人,武將世家蒙氏來自齊國,文武兼備的甘茂來自楚國,魏章來自魏國。

秦國後宮基本來自楚國,嬴政的長子扶蘇便是楚女所生,後來陳勝吳廣、項梁等人起兵反秦,還打過扶蘇的旗號。

甚至,千古一帝秦王嬴政有一半的血統來自趙國。

可見,秦國實在是一個「移民國家」,在政治、經濟、軍事方面都匯聚了天下英才。

陳道明《英雄》截圖

商鞅變法凝聚國力,張儀縱橫分化六國,範雎入秦挫敗權貴而穩定證據,李斯力主郡縣制而終結千餘年封建制度。

這才是秦國成功的最關鍵之處。

而這一切的一切,單用一個「暴」字解釋,實在是太軟弱無力了。

賈誼在《過秦論》所謂「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純粹是迂闊書生一廂情願的幻想。

試問,哪個朝代是因為「施仁義」,而取得攻勢,一攬天下呢?

實力才是王道,所謂「仁義」只是一個slogan。(這裡並非否定仁義)

李連杰&張曼玉《英雄》截圖

03

再如對文化方面的正本清源。

荀子一直以來被認為是最後一位儒家大師。

但是《大秦帝國》一書中有力駁斥了這一說法。

荀子的學生基本都是法家,或者兵家。何曾有過儒家?

儒家主張性本善,荀子主張性本惡。

而之所以荀子被冠上儒家的名號,蓋其緣由,書中認為,戰國大爭之世,雖然百家爭鳴,但是經世致用的學問才能獲得普遍的認可,如法家,如兵家,如水家。

而空談大道的儒家則被張儀譏諷為「娼婦處子」,意為雖為「娼婦」,卻是「處子」,說白了沒人要。

眼見學派勢危,怎麼辦?

彼時荀子風頭正勁,正好被強行拉過來當祖師爺,以至於荀子被後世誤傳為「儒家」。

再如,「誹謗」一詞,今為貶義。

但是,先秦之前,誹的意思是不滿,謗的意思是「謗木」,是一塊用來寫字的牌子。

官府把「謗木」樹立在路旁,國民如果對官府有「誹」(不滿),可以寫在「謗木」上,基本相當於申訴告狀。

這就是「誹謗」,是一個天然正確正義、公開透明的詞彙和行為。

只是隨著後來的墮落與退步,「謗木」演化成了華表,成為了朝廷彰顯權威的象徵,小民再膽敢「誹謗」,那可就要治罪了。

遙想那兩千多年前,士子見王不拜,而王反要躬身施禮以表讓賢,君臣不和,拂袖而去,實為常事,誰能想到兩千年後的明清時代,臣子在帝王面前要「跪受筆錄」,連頭也不能抬呢?

諸如此類,不一而足。

04

《大秦帝國》通過波瀾壯闊的歷史展現,給我們重現了兩千年前華夏先祖的風骨和面貌。

諸子百家仿佛驚鴻一瞥,再無迴響。

墨子前輩兼愛非攻,同時還兼顧科技發明。

聶政刺韓傀,白虹貫日。

呂不韋由商入政,相強秦十餘年,城樓懸書,一字千金而成《呂氏春秋》。

田單以商旅之身,困守孤城而能一朝復國。

那是一個俠士縱橫,不破不立的時代。

那是一群勇敢智慧、一諾千金的先輩。

05

《大秦帝國》有瑕疵錯訛之處嗎?

想來是有的。

如對《商君書》中明顯不人道的重刑一筆帶過。

典型如「棄灰於市者黥」,就是說隨地扔垃圾的人,要在其臉上刺「紋身」,這叫「黥刑」,就跟《水滸傳》裡那刺配滄州的林衝似的。(順便一提,殷商時期隨地丟垃圾,受斷手之刑)

同時有人批評,《大秦帝國》誇張太多,有些地方不符合史實。

作為歷史小說,在所難免。

但是,誠如開頭所說,對於人們重新認識「先秦時代」的各個方面,《大秦帝國》可能都是最好的啟蒙書。

如果有第五大名著評選,願意投一票。

薦之!

相關焦點

  • 古代四大名著外,讓你評出「第五大名著」,你會選哪部著作?
    在中國摧殘的文化星河中,繁星點點,湧現出了很多文化名著,其中四大名著《紅樓夢》《水滸傳》《三國演義》和《西遊記》是大家公認的經典中的經典。但是,也有很多學者和讀者為一些作品沒有入選四大名著而叫屈,這些作品無論從文學性、思想性和藝術性來說,都具有很高的造詣。
  • 如果四大名著要加一本變成五大名著,你認為哪本書適合入選?
    導讀:有人說《金瓶梅》算是一部長篇小說,它可以稱得上五大名著之一。說到四大名著,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西遊記樓夢,三水滸傳,這次不想說影響了無數的讀者,當然作為讀者,可能我們最熟悉的是《西遊記》這部小說。
  • 《大秦帝國》,不只是從小說到電視劇
    劉復生《大秦帝國》是一部當代文學史上的奇作,六卷十一冊,五百餘萬字,如果不是真喜歡,沒有點耐心,還真難讀完。他的目的只是用小說的體裁敘述大秦歷史的線索,賦予自己的思想以感性形式。如果說歷史小說藝術的本質在於借歷史的背景和情境講述人物的命運,那麼,孫皓暉則恰恰相反,他是要借人物與故事呈現歷史的邏輯與啟示。在書中,人物並不具有中心地位,他們走馬燈式的上場謝幕,只是為了演繹歷史的大劇,他們都是孫皓暉筆下的人偶。所以,《大秦帝國》雖然採取了小說的體式,卻並不遵守小說的規矩,作者也沒打算遵守。
  • 優酷《大秦帝國之崛起》四年後回歸 歷史正劇升溫
    近日,大型史詩IP巨作《大秦帝國之崛起》在優酷平臺熱播。作為大秦帝國系列電視劇十年磨礪的第三部作品,《大秦帝國之崛起》暌違四年,終於出現在網友面前。
  • 由《大秦帝國》熱播引發的聯想,存在15年的大秦,為何引發數千年的...
    在當時,秦始皇的地位就已經被鄭重寫進大秦歷史。「古之帝者,地不過千裡,諸侯各守其封域,或朝或否,相侵暴亂,殘伐不止,猶刻金石,以自為紀。古之五帝三王,知教不同,法度不明,假借鬼神,以欺遠方,實不稱名,故不久長。其身未歿,諸侯背叛,法令不行。今皇帝一併海內,以為郡縣,天下和平,昭明宗廟,體道行德,尊號大成。」《秦始皇本紀》至此秦始皇以創作新歷史的大一統人物被以昂揚姿態寫進竹帛之中。
  • 大秦帝國之公孫衍
    公孫衍做的第一件著名的抗秦的事情,就是「五國相王」。當時魏國早已稱王,韓國也已經稱王,公孫衍便讓魏國拉攏韓國,以及趙國、燕國、中山國四個國家一起稱王。這樣也就抬高了趙國、燕國、中山國的地位。這件事,最終由於秦國、楚國、齊國都反對,雖然最後失敗了。不過,公孫衍卻打出了自己的國際名聲,為他後來提倡東方六國合縱,打下了基礎。
  • 戰國四大公子之首魏無忌--大秦帝國一統天下的終結者
    大秦帝國在一統天下的道路上總會遇到很多六國當中能夠力挽狂瀾的名將奇才,在眾多的抗秦名將當中只有一個人能夠徹底的終結大秦的一統之路,成為大秦不可逾越的障礙,那就是魏無忌,在四大公子當中孟嘗好客、平原禮賢、春申輔政,而魏無忌的特色就是統軍,在他的統領下兩次終結大秦的一統之路,將秦軍牢牢的壓制在函谷關內
  • 秦始皇統一六國,建立了大秦帝國,開啟了封建社會的序幕
    春秋戰國時期,雖然仍處於東周時代,但東周對國家的控制力度幾乎不存在,因而對國家的控制主要掌握在幾個大國手裡,他們也被稱為春秋五霸、戰國七雄。在戰國時期,主要是這七個國家分別控制著其所統治的地區,因為相互之間地位等同,都為大國,所以為了利益和資源,他們便會相互引發戰爭。
  • 以《大秦帝國之崛起》為例,來談大數據輿情分析和文本挖掘
    本文作者將以《大秦帝國之崛起》作為分析對象,來詳細闡述在大數據時代數據分析會涉及到的全網輿情分析、微博傳播分析以及文本挖掘。今年開年,因飾演白起的演員王學兵吸毒而拖延上映的《大秦帝國之崛起》(以下簡稱為「崛起」),終於在劇迷的千呼萬喚中播出。這部根據孫皓暉同名小說改編的電視劇是「大秦帝國」系列的第三部,首部《大秦帝國之裂變》,第二部《大秦帝國之縱橫》分別於2009年、2013年播出,均獲得不錯的口碑,第三部《大秦帝國之崛起》因為上面的原因而補拍,直到今年年初才在央視開播。
  • 公元前東西方的群星璀璨——亞歷山大帝國和大秦帝國的文化繁榮
    西方的亞歷山大帝國,東方的大秦帝國,它們分別崛起的前後,都有著神奇而驚人的巧合,又有著各自的文化和個性。那一顆顆璀璨的明星,在各自的區域閃耀,其實很多我們熟知的歷史人物都生活在同一個時代,只是中間隔著大山大河,不知道在交相呼應,彼此照亮。
  • 大秦、大食、大夏、大宛、身毒、安息等國分別是現在的哪個國家?
    古人在歐亞大陸的交流其實是超乎我們的想像的,而古代中國對世界各國的稱呼與今天多有不同,比如:大秦、大食、大夏、大光等等,那這些國名都是今天的什麼地方呢?1、大秦這裡的大秦自然不是秦始皇的秦王朝,而是羅馬帝國。為什麼稱羅馬為「大秦」呢?我們來看《後漢書·西域傳》中對羅馬的記載:其王無有常人,皆簡立賢者。
  • 大秦賦:呂不韋親任主編的《呂氏春秋》,真配得上一字千金嗎?
    只是懸賞的對象乃「諸侯遊士賓客」,相當於昭告天下,而非《大秦賦》裡一臉賤兮兮地在城門口跟眾大臣顯擺。話說當年呂不韋憑藉「奇貨可居」的神奇操作從一介商賈一躍成為大秦帝國的二號人物,朝野唯唯是諾、外邦真相交結,心態瞬間高到要爆炸,這一點可以參考鷹醬家的懂王。
  • 曾經的世界五大帝國,三個屬於我國,第一世界佔據世界巔峰
    人類文明的出現也有好幾千年的歷史了,在歷史的長河當中,偶爾會出現那麼幾個能夠成為世界矚目的強大帝國,雖然不是同一時間出現的,但是每一次誕生世界級的強國,總是能夠引來很多的國家對其的欽佩和敬重,但是這些歷史上的強國也逐漸的開始變得落寞最終泯滅於歷史的長河,在現如今在說道一些帝國的時候,我們依舊能夠對其無比的敬佩
  • 他是《大秦帝國之縱橫》中的靳尚,17歲闖蕩江湖,今成影視界男神
    他是《大秦帝國之縱橫》的靳尚,17歲闖蕩江湖,今成影視界男神影視圈是一個競爭激烈的行業,很多心懷夢想的演員在這個圈子歷經沉浮後依舊堅持前行,沒有一定的心理素質和抗壓能力很快就會被新一輪勢頭碾壓,唯有不斷提高完善自我,才會迎來一線生機。
  • 如果買房,別墅、頂層複式、大平層,你會選哪個?
    買到就是賺到的複式樓,買房,你會動心嗎?我喜歡頂層的複式樓,去幾家樓盤看了,感覺真不錯,頂層的複式樓,客廳一般都是挑空的層高,感覺跟別墅一樣大氣,幾家樓盤的複式房都附帶送一個大露臺,站在露臺上,這個高度能看見比別墅更美的風景,開闊無比的視野,像是在演繹頂層人生。
  • 入職,5000,7500,10000三種工資讓你選,你選哪個
    當你收到了企業的OFFER,辦理入職手續時,人資資源部門給你三種工資結構,你選哪一個。我想你肯定會說,當然選最高的,傻子才不選10000.別急,咱們先來看看薪資結構。1、薪資5000,績效評分優,薪資加2500元,績效評分優+,薪資再加2500,達到1萬,做不好只拿底薪2、薪資7500,績效評分優+,薪資加2500,達到1萬,達不到扣2500,變成50003、薪資10000,績效評分必須達到優+,達不到扣2500,再差一點再扣2500,直至5000元現在你選哪個?該怎麼選擇呢?
  • 太康縣召開「鄉村光榮榜」表彰暨第十二屆十行百星評選工作動員會
    1月6日,我縣在教體局一樓會議室召開「鄉村光榮榜」表彰暨第十二屆十行百星評選工作動員會。縣委常委、宣傳部長馬俊美及縣委宣傳部相關負責人出席會議,各鄉鎮宣傳委員、縣直相關單位副職及受表彰的鄉村光榮榜先進人物代表參加動員會。
  • 評分下滑,口碑兩極化,但不影響我為《大秦賦》爆燈
    《大秦賦》作為《大秦帝國》系列的最後一部,在萬眾期待之下回歸之後,如今又也迎來了口碑下滑和各種質疑的聲音。歷史粉不滿意劇中的人設問題,原著粉不滿意選角,以至於大篇幅的改編。不過對於還沒有看過《大秦帝國》系列,以及看慣了國產偶像劇的觀眾,這部《大秦賦》其實也沒有那麼糟糕。
  • 《文明6》當大秦開局不做人,搶走所有奇觀
    在這款遊戲中,有個文明在遠古時代是個bug一般的存在,它就是我大秦帝國! 搶到空中花園之後就是建造金字塔,建立在泛濫平原或者沙漠上,可以使建造者勞動力+1,對於本就比其他文明多一次的大秦帝國來說
  • 為了大秦帝國的長治久安,必須深謀遠慮,必須果斷行事!
    面對空前廣闊的帝國疆域,贏政內心深知,滅六國難,真正統治昔日六國的人民更難。為了大秦帝國的長治久安,必須深謀遠慮,必須果斷行事。在車同軌、書同文的同時,始皇帝贏政還做了兩件大事,一是收兵器,二是遷富民:收天下兵,聚之鹹陽,銷以為鍾金人十二,重各千石,置廷官中……徙天下豪富於鹹陽十二萬戶。(《史記·秦始皇本紀》)冷兵器時代,銷毀徵伐擊滅六國後繳獲的兵器,乃是消除國內不穩定因素的重大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