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夏磚雕】青磚、灰塵與灼灼牡丹,述說著藝人匠心

2021-01-13 澎湃新聞
【臨夏磚雕】青磚、灰塵與灼灼牡丹,述說著藝人匠心

2021-01-12 17: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臨夏位於黃河上遊,是古絲綢之路南道要衝。這裡聚居著漢、回、藏、東鄉、撒拉、保安等民族,形成了獨特而多彩的民族民俗文化。

臨夏磚雕是傳統的建築裝飾雕刻,源於漢代,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它從黃河流域這一方水土中孕育,寫意蒼勁,樸拙灑脫;又在漫長時光裡博採眾長,也不乏張弛有度,生動細膩。

24歲的楊志磊,已經學習磚雕8年;精於雕刻技藝的他,已經是副高級磚雕藝術師。雖然在臨夏市區買了新房,但是每兩三天,他都會回老家北塬鄉一趟。

北塬鄉與臨夏磚雕關係密切。這裡的土質密度大,粘性大,是燒制青磚的極好材料。鄉民們也世代以磚雕為生,和楊志磊同齡的年輕手藝人就有25個。在其它地方已將磚雕替換成玻璃、瓷磚的當下,這裡多數人家的門頭、影壁仍以磚雕為飾。經手這些磚雕的人,楊志磊也尤為熟悉。

「這塊磚雕是我父親安裝的」,他手指的是一串葡萄,相比現在愈發精工的技法,這葡萄顯得很樸拙。「這個是我小舅舅雕的」,這次指著的則是牡丹。小舅舅張全光建立了楊志磊關於磚雕最深的印象。小舅舅家院子裡有棵葡萄藤,每到夏天,葡萄綴掛於枝頭。「十來歲的時候,剛走進院子,就看到小舅舅坐在葡萄藤下雕磚雕,他頭頂垂下來一串葡萄,手上雕的也剛好是葡萄。」

葡萄和牡丹,是臨夏磚雕的傳統題材。兩千多年時光裡,臨夏磚雕的手藝人,在花草鳥蟲的表達上,極盡所能。16歲就從事磚雕的楊志磊,對此也是信手拈來。但是雕刻人物時,他總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這段時間,他與表弟張淵林聯手雕刻《童趣》,畫面中九個孩童神態各異。福建一位客戶想用這個作品為母親80歲祝壽。兩位20來歲的年輕人,前後雕刻了半個月,依然不甚滿意。要不覺得眼睛無神,要不覺得動作僵硬,總覺得缺了孩童的生動意趣。但是,卻又不知從何下手精修。

楊志磊求教於師父沈佔偉。沈佔偉是臨夏磚雕非遺項目的省級傳承人,下刀大膽。大刀闊斧修改一番,畫面上的童趣增色不少。楊志磊又羨慕又敬佩,「什麼時候也能像師父這樣,心裡想著什麼好什麼美,就能表達出來。」

這樣的得心應手,自然不是一日之功,楊志磊的8年之功也不夠。但是很多人並沒有這樣的思想準備。楊志磊身邊,師兄師弟們來來去去、增增減減了幾撥人。磚雕雖然被認為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但說到底是在「雕磚」,每天與磚頭、灰塵打交道,遠沒有想像中的體面。

偶爾楊志磊也會動搖,磚雕確實不夠體面,再者每天坐在車間裡,抱著一塊磚雕,久了也覺得無味壓抑。楊志磊曾經覺得當司機不錯的,很自由,隨時隨地、風雨無阻地出發,在柏油馬路上風馳電掣,還能跟不同的人閒聊。他體驗過幾天快車,沒拉到幾個人,馬路也不比車間更有意思。他又一頭扎回青磚上,「手藝是不會虧人的」。

來源:澎湃新聞

原標題:《【臨夏磚雕】青磚、灰塵與灼灼牡丹,述說著藝人匠心》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物產中國·臨夏磚雕|青磚、灰塵與灼灼牡丹,述說著藝人匠心
    物產中國·臨夏磚雕|青磚、灰塵與灼灼牡丹,述說著藝人匠心 澎湃新聞記者 何惠子 2021-01-11 08:51 來源:澎湃新聞
  • 從A~Z,26個關鍵詞走進高原秘境臨夏!
    『臨夏』,光聽發音,很多人通常會誤以為是寧夏。然而對於熱衷探尋小眾目的地的旅行者而言,這裡早已成為回藏風情線上的一站目的地。臨夏是一個很神奇的地名,因為甘肅有臨夏州、臨夏市,還有臨夏縣——州、市、縣同名。如果只說臨夏,一般是指臨夏回族自治州。它是中國兩大回族自治州之一,下轄有1縣級市、5縣、2民族縣。
  • 中國古建築磚雕的製作以及圖案裝飾
    磚雕無疑是中國人最是喜歡的一種雕刻藝術,它不僅是民間實用美術和建築裝飾藝術的有機結合,更成為中國建築史上彰顯東方美不可磨滅的一筆。一方青磚裡不僅藏著廣闊乾坤,還留存著中國千年古韻。中國古人素來喜愛運用雕刻,將對美好生活的期盼與祝福,通過每一處細緻深入的刻畫,把它們恰到好處地展現出來,磚雕不僅蘊藏了這樣的精神內涵,在打造過程中更是傾注了古人的智慧與工藝。磚雕一般選用優良質地的青磚,與普通砌築用磚截然不同,青磚在製作上歷來就有一套嚴格的規程,從選泥、入池、沉澱到踩泥、制坯、晾制、燒制直至封窯、浸水都是極為苛刻。
  • 青磚青瓦上的四大神獸是什麼寓意
    古代的青磚青瓦上經常帶有一些圖案,其中非常常見的便是四大神獸,在古代出土的磚和瓦當上都能看到四大神獸的圖案,例如漢代非常流行的四神瓦當。那麼,它們都有什麼寓意,為什麼能夠出現在磚瓦上呢?四大神獸磚雕:即青龍磚雕、白虎磚雕、朱雀磚雕、玄武磚雕。 四大神獸是古代中國傳說的神獸分別為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屬於古代神話和天文學結合的產物。四獸融入了五行和方位,以不同顏色代表:東方青色為木,西方白色為金,南方赤色為火,北方黑色為水,中央黃色為土。另有《淮南子》提到五龍之一的黃龍位居中央,乃四獸之長。
  • 詩詞攝影,如何還原「灼灼百朵紅,戔戔五束素」描寫的場景?
    這是一句描寫牡丹的詩。灼灼兩個字寫出了牡丹的富貴奪目。「灼灼百朵紅,戔戔五束素。」出自唐代白居易的《買花 / 牡丹》帝城春欲暮,喧喧車馬度。共道牡丹時,相隨買花去。貴賤無常價,酬直看花數。灼灼百朵紅,戔戔五束素。上張幄幕庇,旁織巴籬護。水灑復泥封,移來色如故。家家習為俗,人人迷不悟。有一田舍翁,偶來買花處。
  • 蘇州門樓磚雕字牌的特點
    蘇州的磚雕門樓都有字牌,與徽派、晉派磚雕相比這是蘇州磚雕又一明顯特徵,而且最能體現文化內涵,而且字牌一直是門樓的中心。許多人都會覺得蘇州的磚雕不如徽派和晉派的磚雕雕的東西多,不夠精細,我想其中是有很多原因的,一是不是同一時期相比,蘇州乾隆時期的磚雕 其技藝與手法絕對是一流的,這暫且不說,再者就是蘇州磚雕門樓的側重點是不同的,蘇州的門樓更重視的是文化功能,字匾便是一個很好的說明,從興盛期一直到衰落,門樓其他部分的構建有變化,有增減,但字匾的中心位置是一直未曾變化的。
  • 三門峽2萬餘株牡丹盛開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房琳 顏釗 通訊員 郭欣 韓鐵豔 文 張天理四月初的三門峽天鵝湖溼地公園,湖水潺潺,牡丹花開,豔上枝頭,花香瀰漫。好不美哉,讓人不禁感嘆「灼灼百朵紅,戔戔五束素。牡丹素有「花中之王」的美稱,國色天香、美豔富貴。
  • 商丘磚雕藝人潘明生:堅守傳承手工製作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陳海峰 實習生 朱雷通 如今傳統磚雕手藝受到機械化衝擊,但商丘磚雕藝人潘明生仍堅守傳承手工製作,堅持手工刻制四合院,樓臺寺廟等古建築。現在磚雕不像過去,家家蓋房都請磚雕匠來刻制裝點住宅,而現在很多防古建築都是成品定製的了。
  • 桃花源詩刊第19期同題詩(詠牡丹)
    第19期同題 詠《牡丹》本期出題老師:花漫九州七律 詠聊齋牡丹仙子文/鍾靈毓秀七律 ,詠牡丹文/江東浪子清香一縷醉瑤宮,灼灼光華鬥淺紅。夢浴巫山垂玉淚,血啼杜宇曳丹虹。含苞蝶舞霞波染,倚瑟聲馳月色朦。
  • 臨夏:讓鄉村夜晚有聲有色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王睿君12月3日,由臨夏州委宣傳部組織的農村數位化電影放映機發放儀式在州圖書館舉行,來自東鄉縣、臨夏縣、廣河縣、和政縣、積石山縣、康樂縣、永靖縣的近50名農村電影放映員喜領全套農村電影放映設備,這將在豐富農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
  • 山西農村發現「鐵罩」四合院,磚雕照壁有人出價60萬,不賣
    大門外的土牆壁看上去有點斑駁,但是門樓很是氣派,上邊的磚雕圖案精美,門楣上雕刻著「翰墨香」,整個門樓的建築裝潢上可以看到往日主人的富有和輝煌。這個磚雕的照壁牆畫足足有3米多高,老崔說上個世紀90年代很多外地人都來想買院子,他們看上的就是這塊磚雕照壁,曾經有個河南人出價60萬元說是買院子,後來聽人講他只要磚雕的照壁。因為院子是祖山所傳所以自己弟兄三個都不想賣。「鐵罩」四周牢牢地固定在木椽頭上邊,非常的結實。
  • 夢想,從這裡啟航——寫在臨夏機場軍地協議正式籤訂之際
    >…… 這片神奇而充滿魅力的土地,這片承載了臨夏人民飛天之夢的土地,這片開啟了臨夏人民圓夢之旅的土地,迎來了一個嶄新的時刻—— 2020年8月3日,甘肅省人民政府與西部戰區空軍正式籤訂新建臨夏機場軍地協議!
  • 唐語磚雕介紹中式古建築元素之美—門枕石
    而是石雕藝術任何大門上精美的雕飾都足以多彰顯一分房主人的社會地位即使在等級森嚴的封建社會遠離京城的地區也會越級使用更為精美的門枕石▲唐語磚雕實景>也會在即使不需要門枕石的門前放置一對抱鼓石只是現在很多人不知道抱鼓石曾經也是門枕石的一種樣式門枕石的輝煌歷史在抱鼓石的影響下暗淡了很多▲唐語磚雕實景
  • 科學網—我學者在臨夏發現爪獸化石
  • 臨夏的冬天是什麼顏色
    臨夏的冬天是什麼顏色 2021-01-16 23:4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