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極洲#
大約兩億年前,我們的地球看起來與今天的迥然不同,在幾乎完全被海洋覆蓋的地球表面,僅有一片超級大陸,人稱「盤古大陸」,之後盤古大陸開始分裂。於是,生命隨著破碎的陸地板塊分離漂移,這些破碎的板塊最終形成了我們如今的七大洲。我們本次即將去探索,不同大陸如何形成了,我們今天看到的各具特色,而又紛繁多樣的生命。
我們正在快速改變世界,而野生動物被迫面臨,迄今為止最嚴峻的挑戰。現在到了最關鍵的時刻,展現七大洲多彩生命的任務,變得刻不容緩。在地球七大洲中,有一片大陸在大約200年前才被人類首次發現。直到現在,我們才得以對當地的生命生存狀況窺見一斑。這裡是全球環境最惡劣的地方,南極洲。
南極洲98%的陸地被冰雪覆蓋,冰面面積約是美國國土面積的1.5倍。這裡幾乎看不到任何生命跡象,動物們只能依賴四周的海洋為生。但即便是海洋也會凍結,只有一種哺乳動物能在這片極南之地生存,他就是韋德爾氏海豹。它們在海裡經常用牙齒磨蹭冰層邊緣,保持呼吸孔洞的暢通。
在一望無際的海冰上,韋德爾氏海豹可以避開來自開闊海域的捕食者襲擊,這裡儼然已經成為雌性海豹最安全的繁殖地點。海豹幼崽從溫暖的子宮落到冰面上,它剛剛出生,就經歷了最劇烈的溫差變化。糟糕的是,幼崽在出生後的前10天裡不會遊泳,它被困在海冰上,不能入水。海豹媽媽用龐大的身軀,為幼崽擋住寒風,就算是春季,氣溫仍可以下降到零下40攝氏度,強勁的暴風雪可能會持續數天。
在數天的暴風雪中,幼崽被凍死的可能性極大,許多剛剛出生的幼崽未必能生存下去。只有它們躲到水下才能不用擔心暴風雪的侵襲,水下溫度只有零下2攝氏度,但這總比趴在冰上忍受寒風呼嘯要暖和多了,這樣幼崽的生存機率才能大大提高。
只有少數耐寒動物能夠長年累月生活在這片極南之地,南極洲遠離極點的大陸邊緣地帶,散步著許多不會結冰的島嶼,不過這裡存在其它的挑戰。南喬治亞島的聖安德魯斯灣,棲息著大約50萬隻王企鵝。
春季,成年王企鵝經常要連續數日外出覓食,只有企鵝幼崽獨自留在島上。在成年企鵝外出覓食時,幼崽會在原地等待,方便其父母返回時找到它們。成年王企鵝將食物藏在嗉囊裡返回產地,將食物吐出給幼崽食用。在王企鵝的四周有象海豹,象海豹不會捕食它們,因此它們成為了很好令居。
當成年企鵝覓食返回時找不到自己的幼崽,它們會通過叫聲相互識別,否則在50萬隻企鵝群中尋找幼崽無異於大海撈針。可是,在這樣喧鬧不已的棲息地中,只有在15米內才能相互聽清對方。
聖安德魯海灘是地球上最擁擠的海灘之一,想要佔據一塊領地必須要經過連番血戰。雄性象海豹一般會與60多隻雌性進行交配,雄性象海豹為了守衛自己的領地不會輕易離開覓食,因為附近的其他雄性象海豹都會伺機而動,佔據它們的領地。它們都擁有15釐米的皮下脂肪禦寒效果良好,但是在雄性象海豹的戰鬥中,這層防護就有些微不足道了。
南極洲的生活其實非常艱難,但動物們之所以蜂擁而來,是因為南冰洋的海水中富含各種營養。大約3000萬年前,南極洲與南非洲分離後,一路向南漂移,由此形成了環繞南極洲的洋流,這是現今地球上最為強勁的洋流。動物們從深海中捲起營養物質,從而創造出世界上最豐富的海洋覓食地之一。
有些趕來享用美餐的動物,採用了一些最複雜的捕食戰略。座頭鯨每年的夏季都會前來參加盛宴。寒冷的海水孕育了浩浩蕩蕩的大群磷蝦,據估計磷蝦的數量多達400萬億隻,這超過地球上其它任何一個物種的重量總和。座頭鯨接連吐出氣泡,編織出一道磷蝦無法穿越的起泡網。隨後,座頭鯨向內螺旋上升將磷蝦群收攏集中,再一口吞下。
南極洲的夏季食物豐饒,大多數座頭鯨能在這裡獲得全年所需的脂肪儲備。但這片水域的野生動物們變得前途未卜,南極地區的海洋溫度正在上升。南極洲匯聚了世界上90%的冰,在某些地區冰雪消融的速度每10年會翻一倍,海平面正在上升。但這裡還存在一個更直接的威脅,南極洲是地球上最寒冷的地區,氣候變暖正對全球氣候模式產生深遠影響,這裡的動物們已經感受到了氣候變化的影響。
灰頭信天翁也棲息在南極洲,它們每隔兩年會繁殖一次,每次產卵一枚。灰頭信天翁在雛鳥孵化後會輪流為其遮擋凜冽的寒風和出海覓食,鳥喙間的輕微碰觸能加強它們彼此之間的紐帶。但是這樣的溫情時刻不會一直持續,雛鳥漸漸長大,它們的胃口大增,成年信天翁不得不相繼外出覓食。
南極洲是所有大路中風暴最為強烈的,近年來因為氣候變化暴風雨變得更加頻繁,威力更加強勁。這裡狂風呼嘯,風速通常可達每小時110公裡。灰頭信天翁雛鳥必須堅守在巢穴中,雛鳥一旦離開鳥巢只能勉強存活數小時。殘酷的環境,讓它們付出了沉重代價,有些雛鳥經常會在這樣的環境下死去。在過去的15年裡,灰頭信天翁的數量已經減少了一半以上,它們正處於滅絕的邊緣。它們根本無法適應外界變化,對棲息地環境造成的影響。
如果雛鳥在暴風雨中被暴風吹出了鳥巢,就算成年灰頭信天翁返回時看見了也不會理睬它們,想要撿回一命,雛鳥就必須依靠自己的力量趴會鳥巢,否則等待它們的將會是死亡。灰頭信天翁並不是通過視覺、聽覺或者嗅覺來識別自己的孩子,相反它們唯一的識別依據就是鳥巢,所以這些猛烈的暴風雨,給整個灰頭信天翁種群帶來了一大無法解決的難題。
南極洲並沒有什麼地方適宜生存,巴布亞企鵝每天要長途跋涉長達80公裡外出覓食,它們是海洋中遊泳速度最快的企鵝,時速可以達到35公裡。隨著幼鳥漸漸長大,它們會有一頭莫西幹髮型,這只是暫時的,長大還會變樣。它會很快就會換掉體表殘留的絨羽,然後準備離開棲息地,獨自外出覓食。
但是因為氣候變化要做到這點變得越來越難,這個地區的冰川大量融化崩解,各個海灣裡不滿了雜亂的浮冰。秋季,幼鳥早已換掉了稚嫩你的絨羽,此刻它們飢腸轆轆,必須嘗試出海。它們必須到達遠處的冰山,然後前往遙遠的廣闊海洋,海面的浮冰成為了它們的巨大障礙。
豹形海豹是巴布亞企鵝的天敵,它體型龐大身長約有3米,在遍布浮冰的環境為它們捕食巴布亞企鵝提供了便利。這種情況下,企鵝既不能順利行走也不能自由遊泳,它們根本不能判斷豹形海豹會從何處發起攻擊。它們成了海豹唾手可得的美食,但海豹會出現故意逗弄獵物的行為,這樣的行為可能會讓它們失去唾手可得的獵物。
冬季即將來臨,南極洲正在進行一場改頭換面的改變,每天都有10萬多平方公裡的海洋變成冰封之地。到了冬末,南極洲的冰面面積整個翻了一倍,這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白色荒漠。不過,在冰封的海面之下隱藏著一個巨大的秘密。冰面上的環境極端惡劣,但冰面之下的生存環境相當穩定。這裡的海洋生命歷經數千年的歲月變遷,物種紛繁多樣,許多生物進化出龐大的體形。
對於這些奇特的生物,我們才剛剛開始探究它們的生活細節。海蛞蝓是雌性同體的動物,每隻海蛞蝓各有一套雄性和雌性生殖器官,它們交配時只需要在找到一隻同類,任何個體都可。但是它們的眼睛幾乎看不到物體,所以尋找同類也並非易事。所以它們會在海地不斷的爬行,直到遇到同類為止。它們相互進行遺體受精,可以各自繁殖出後代。當連同類都難尋時,交配無需分辨性別的做法的確大有益處。
數千年來,冰層下的海洋生命幾乎毫武改變,但是在過去的200年裡,南極洲的許多野生動物不得不面臨一些新到的捕食者,人類。我們人類發明了新的捕獵技巧,並毫不留情地捕殺海洋生物,險些導致巨型鯨類銷聲匿跡。
南喬治亞島的這些捕鯨站,曾是捕鯨行業的中心。單純南極海域就有超過150萬頭鯨魚相繼遭到獵殺,人們從它們龐大的身軀上剝下厚厚的脂肪,放入大桶中,熬煮製造人造黃油和肥皂。目前記載的最大一頭藍鯨,體長33米,壽命超過100歲,它在短短兩小時內就在這裡慘遭肢解。這種肆無忌憚的屠殺行為,標誌著人類與自然世界的關係跌至新低。
南露脊鯨遭受的打擊最為嚴重,它們生性好奇毫無戒心。經常會主動靠近捕鯨船,捕鯨者認為它們很不錯,就是因為它們很方便獵殺,帶著幼崽的南露脊鯨是捕鯨者最先攻擊的目標。雌性南露脊鯨通常到相同的避風港繁殖後代,而且會與幼崽始終形影不離。短短幾十年裡,就有3.5萬頭南露脊鯨遭到獵殺,僅剩35頭雌性南露脊鯨存活下來。
好在局面發生了轉變,1986年國際捕鯨委員會,通過法令禁止商業捕鯨,只有日本、挪威和冰島除外。我們與這些非凡動物的關係,得以顯著改善。如今,科學家們對南露脊鯨已經有了很多了解,但他們的壽命仍舊是個謎。有人認為,現存的這些南露脊鯨,可能也經歷過那些捕鯨猖獗的年代。儘管如此,這些60噸重的龐然大物,對人類仍然保持著溫和和好奇的態度。
隨著商業捕鯨的禁止,南路寂靜的種群數量,已經達到了2000多頭。這種龐然大物在南極水域的種群恢復,將會產生深遠影響,不僅僅局限於南極大陸,甚至會影響我們整個人類。就在南極洲的象島海岸,我們最近目睹了地球上最蔚為壯觀的覓食景象。在遙遠的地平線上,150多條鯨魚聚在一起,盡情享受著難得的磷蝦盛宴。
這是迄今為止拍到的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鯨魚集會,它們中大多數是長鬚鯨,體長將近26米,座頭鯨在他們面前都有些相形見絀了。來自南極海域的成千上萬隻動物,正在向這裡進發,這片廣闊的海洋再次變得生機勃勃。科學家們發現,南極附近海域及其孕育的無數生命,吸收大氣中碳元素的含量是亞馬遜雨林吸收的兩倍還多。通過保護南極洲,我們不僅能夠保護這裡多樣的生命,也有助於恢復我們整個星球的自然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