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恐怖片內地接壤記:三年五部片,票房成績參差不一

2020-12-08 網易財經

(原標題:香港恐怖片內地接壤記:三年五部片,票房成績參差不一)

摘要:

香港恐怖片發端於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形成潮流和類型,主要有奇案恐怖片,如許鞍華的《瘋劫》、邱禮濤的《八仙飯店之人肉叉燒包》,還有喜劇動作恐怖片,洪金寶的《鬼打鬼》、林正英的「殭屍」系列,1984年黃百鳴推出都市青春鬼怪喜劇《開心鬼》,樹立了港產恐怖片的又一新類型。

萬聖節剛過去,恐怖電影的市場環境在中外展現了兩條截然不同的「陰陽路」。

本周北美票房榜,《電鋸驚魂8》、《黑瘋婆子的萬聖節2》當仁不讓坐上冠亞軍寶座,而年度現象級恐怖片《小丑回魂》則已經席捲6.6億美元票房,比《金剛狼3》、《速度與激情8》等大片還高。

而恐怖片在內地大銀幕上,向來不是個討喜的品類。無論是引進片還是國產片,近年幾乎沒有口碑與票房齊飛的佳作出現,上周五邱禮濤新作《常在你左右》上映,作為香港恐怖片經典IP「陰陽路」系列的重啟項目,《常在你左右》在內地開場也不溫不火,目前票房累積只有三千萬,排片從首日14.8%下跌至9.3%。

港產恐怖片在內地市場遇冷也不是第一遭,對於曾經輝煌一時、甚至被稱為香港電影低潮時「救市」產品的香港恐怖片來說,這個經典類型正面臨著一個無奈與憂傷的檔口。

在這個檔口,《常在你左右》出現在內地院線,也算是個意外之喜。從純港產到中港合拍,恐怖片昔日的輝煌以及如今登陸內地市場的步履維艱,值得我們溫習與反思。

成本5000萬,黃金組合重啟「陰陽路」系列

恐怖片曾經是香港電影非常拿得出手的類型之一。1997年,由南燕監製、邱禮濤執導、古天樂主演的《陰陽路》上映,一炮而紅,此後該系列以平均每年兩部的頻率上映,十年間有20部電影上映,系列前三部都保持票房高水平。

其中第二部《陰陽路2:我在你左右》票房成績最高為649萬港元,從第四部開始票房成績下滑,第七部邱禮濤退出、古天樂退居男二,第八部南燕、邱禮濤、古天樂黃金組合全部退出,之後的「陰陽路」系列大多粗製濫造,質量迅速下滑,這個系列也隨之暫停出產。

五年前,南燕和唐文康就萌生重啟「陰陽路」系列的念頭,這個念頭剛提出來時,邱禮濤的第一反應就是:「啊能拍嗎?」

作為執導《八仙飯店之人肉叉燒包》、《伊波拉病毒》的香港CUT片鼻祖,以及一手打造「陰陽路」品牌的恐怖大師邱禮濤深知內地上映規則,今年他的兩部恐怖片也只有《常在你左右》刪減過後(內地上映版本有兩分鐘刪減)在內地上映,另外一部由黃秋生主演的《失眠》無緣內地院線(後者是真的很恐怖,也很血腥 ....)。

影片也有內地資方廣東昇格傳媒的加入。《常在你左右》製作成本相較二十年前翻了十幾倍,據影片製片人、廣東昇格傳媒CEO黃俊淇介紹,此次製作費用在五千萬以內,宣發費用也是千萬級別,在目前港產恐怖片領域算是頂級製作了。

在黃俊淇看來,「香港恐怖片的精神就是善於利用華人文化的價值取向去引起觀眾共鳴,營造恐怖的自我心理暗示」,這次《常在你左右》也試圖將香港恐怖片的精神內核保留,同時影片的拍攝及後期均在香港完成,希望能最大程度的復原「陰陽路」這個經典IP。

作為「陰陽路」系列重啟項目,《常在》主打情懷,南燕、邱禮濤、古天樂黃金組合重聚,為影片上演一出老友記,同時林家棟、張智霖、佘詩曼、蔡卓妍、林雪、羅蘭、苑瓊丹這些經典港片老面孔均出現在片中。

對此,黃俊淇表示「他們對於自己本土這樣的類型電影大力支持」,情懷是瀰漫在影片內外最濃烈的一股情緒,包括影片中反覆出現系列主題曲《迷途》,重現了古天樂在《陰陽路》中微笑揮手的經典一幕,「鬼後」羅蘭仍是該系列最具代表性的符號人物存在。

片方對於影片的預期票房能夠過億,很顯然目前的影片成績低於預期,關於電影這次是否能夠收回成本,黃俊淇也表示影片還將陸續在海外上映,最終收益尚不可知。

內地上映香港恐怖片現狀混亂:三年五部片,票房成績參差不一

內地院線上的恐怖片市場一向蕭條,近幾年每年上映的恐怖片有三十部左右,但除了2014年的《京城81號》有過短暫的火爆,一舉拿下4.12億票房,近幾年恐怖片再無爆款出現。

作為香港電影經典一支的香港恐怖片,在內地大銀幕上的身影更是少之又少,從2015至2017三年間正式在院線上映的香港恐怖片(含合拍片)只有五部(《常在你左右》算在其中),而且還存在舊片重上的現象,《午夜43》14年在香港上映一年後才在內地上映,《心驚膽戰》在內地的上映時間也比香港延後了一年半。

近兩年中國電影市場突飛猛進,院線電影破億已經成為常態,但在這樣的市場情況下,港產恐怖片目前均無票房破億的成績出現,除了2016年的《魔宮魅影》取得八千多萬票房,《常在你左右》目前累積票房三千多萬,其餘影片的票房都未能突破千萬,可見恐怖片在國內市場的境況相當慘澹。

除了票房成績,這些影片口碑也全部撲街,在豆瓣上的評分均低於及格分數。其中讓觀眾和影迷詬病最多的是影片故事凌亂。

影評人公元在接受小娛採訪時表示:「過去一些香港恐怖片雖然製作粗糙,但故事內核很精緻,因為故事講得好,就算製作粗糙些,我腦補也可以腦補出(那些不完整或精緻的地方)。」但在如今的港產恐怖片身上,投資成本比二十年前翻了十多倍,但這十多倍的價錢卻沒得到十多倍的市場回應。

曾經在上世紀七十至九十年代令無數人談及色變的香港恐怖片,如今在內地影院陷入相當尷尬的境地,質量不佳、口碑下滑、票房冷場等問題頻現,香港電影的黃金時代過去了,那麼港產恐怖片的輝煌是否也隨之消失了?

從高潮至低潮,香港恐怖片韶華遠去,還能東山再起麼?

香港恐怖片發端於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形成潮流和類型,主要有奇案恐怖片,如許鞍華的《瘋劫》、邱禮濤的《八仙飯店之人肉叉燒包》,還有喜劇動作恐怖片,洪金寶的《鬼打鬼》、林正英的「殭屍」系列,1984年黃百鳴推出都市青春鬼怪喜劇《開心鬼》,樹立了港產恐怖片的又一新類型。

九十年代香港電影產業開始走下坡路,被稱為「救市」產品的香港恐怖片迎來新一輪高潮,這期間南燕與邱禮濤、古天樂聯手打造的「陰陽路」系列,馬偉豪、錢文琦和葉偉民聯合執導的《怪談協會》、錢升瑋的《七月十四》等作品成為這一時期的標杆,但是這些作品都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片中實實在在的有「鬼」,如此一來,這些作品必然與內地市場絕緣,就算是如今有翻拍經典的念頭也成立不了。

而且,香港恐怖片許多都與社會問題掛鈎,借恐怖片的模式隱喻社會現象,如彭浩翔的《維多利亞一號》反應香港樓市哄抬物價,《office有鬼》、《見鬼》等影片將視角瞄準現代人的生活狀態,展現人與人之間的人情冷漠世態炎涼,而香港恐怖片中這些深入觸及社會問題的表達方式,也與內地市場的需求有些不匹配。

早在十年前,香港導演就開始北上之路,隨著內地、日本、韓國、泰國等地區電影產業的發展和崛起,香港不再是這一區域內的電影中心,香港本地市場萎縮,資源和資金也開始流向內地,而在內地市場為導向的製作環境中,恐怖片不是市場需要的主要類型,港產恐怖片半邊身子也相當於進入冷宮,拍片的人少,產量下降,質量下滑都是隨之而來的連鎖現象。

同時,以前的香港恐怖片因為製作粗糙沒有清晰版本,除了過去的固有觀眾外,對新的觀眾不能構成很大吸引力,觀眾的負增長以及部分流失也使得關注香港恐怖片的人越來越少。

在小娛採訪過程中,萬娛引力CEO周簫(萬娛引力此次參與了影片宣傳)也表達了他對於香港恐怖片現狀的看法:「香港電影如今已經進入中國電影語境中,國產電影、電視劇、網劇以及網大都會分食恐怖片市場,港產恐怖片在內地上映受到一定局限,市場對於恐怖片的容量也相對較小。」

早年間傾向於拍攝CUT片的邱禮濤近兩年也開始北上之路,據影評人公元講述,在他之前對邱禮濤的一次採訪中,他向對方提及早年間的一部導演作品《等候董建華發落》時,邱禮濤一臉惶恐,並不願提及那部影片,所以早年可以拍出《八仙飯店之人肉叉燒包》這樣締造三級片影帝的邱禮濤,在面向內地市場的時候,也開始有所收斂。

而且,香港恐怖片在內地的發展也處於地區不平衡的狀態,這類型影片明顯偏重於華南地區而非全國市場,從《常在你左右》上映前的宣發策略和上映後的票房表現看,影片首映日在北京排片為11.9%,深圳排片17%,廣州排片達到20.7%,其餘四部影片的最高城市票房也均為廣州和深圳。

《常在》片方也表示,他們為影片制定的宣發策略就是從廣東地區輻射全國,目前《常在你左右》的票房貢獻中有三分之一來自廣東地區,而且在廣東地區上映的版本多數為粵語版本。

當然,香港電影人也在進行重塑港產恐怖片輝煌的嘗試。

2013年香港影壇掀起一陣「鬼片復興」熱潮,改編自李碧華小說的《迷離夜》、《奇幻夜》兩部影片接連上映,獲得不錯的市場反響。

同年,麥浚龍導演處女座《殭屍》上映,將致敬香港殭屍片的情懷、炫酷的電影特效、摻雜日式恐怖的美學風格和精巧構思融合,可以說是今年香港恐怖片的優秀代表作,影片上映首周以468萬港元位居當周票房榜冠軍,上映兩周票房累積達1116萬港元,麥浚龍也憑藉本片入圍金馬獎「最佳新導演」。

2014年張家輝轉型做導演,前兩部作品都執著於恐怖題材,接連推出《盂蘭神功》和《陀地驅魔人》。今年邱禮濤的另外一部恐怖片《失眠》只在香港上映,它與以上影片都是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而無法進入內地院線,香港恐怖片仍舊在發展,但是那些「真」恐怖的電影在內地大銀幕沒法完全展現,或者需要進行後期調整才可以上映。

另外,也有人嘗試在內地規則之下搞創新。2011年黃百鳴重啟「開心鬼」系列,為了適應內地市場將影片設定改變,創建了一所魔法學校,那些鬼會的招式都被變成魔法,但是這樣一改將影片中原本的東方文化變成了西方文化,不倫不類更讓觀眾嫌棄。

如今《常在你左右》也是對香港恐怖片復興的一種嘗試,啟用了大量明星出演,以多段敘事來講述一個包含社會倫理、因果報應的故事。在小娛看來,恐怖片其實擁有一批固定的受眾,如果片子質量過關、結合適當的營銷,接了內地地氣的港產恐怖片會走出自己的一條陽關道。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

本文來源:鈦媒體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香港票房:小片扎堆上映 《食人魚3D》黑馬奪冠
    中新網9月20日電 上周香港電影市場小片扎堆,繼前周七部新片一擁而上後,上周又有九部新片同時上映。這九部上映新片在類型上囊括了驚悚片,歌舞片和愛情片,其中翻拍自1978年老影片《食人魚》的《食人魚3D》(港譯《變種食人魚3D》)在這場混戰中一枝獨秀,上映日就高居票房榜榜首。第二名是香港本土影片《線人》,迪斯尼招牌歌舞片《街舞3D》奪得季軍。
  • 0714-0720香港票房 《猩球崛起2》逼退《變4》
    排名內地片名香港譯名上映天數本周票房累計票房1《猩球崛起代替本片登上榜首的是福克斯的《猩球崛起2》,但1600萬的單周成績,只能說是讓人基本滿意。迪士尼的新作《飛機總動員2》舉行優先場放映,票房也仍然一般。其他的新老電影則普遍表現不佳。
  • 0721-0727香港票房 續集系列電影作品當道
    排名內地片名香港譯名上映天數本周票房累計票房1《猩球崛起對於《變形金剛4》來說,帶著9723萬的成績來到強弩之末,已經是很成功的表現,但人們關注的是它能否過億,至於打破《鋼鐵俠3》的記錄,現在看起來似乎已經沒有可能性了。  新片上映:3D新片搶位,《舞出我人生5》居次席  上周有六部電影開畫,三部3D電影,三部中小型發行。整體吸金能力一般,開畫日票房比一周前跌落一成。
  • 6月內地總票房達11億 《功夫熊貓2》攬4億
    六月影市也就有了三層特殊意味,首先,《建黨偉業》面前一馬平川,吸引力了三位數明星加盟的獻禮片拿下超級票房不在話下;其次,六月將首次貢獻國產片上半年冠軍,而歷史上的六月,一部過億國產片都沒有,今年前五個半月成績最好的國產片《新少林寺》也只有2.16億的進帳,《建黨偉業》甚至有可能在首周就完成超越;最後,半打左右的國產中等規模影片在大樹底下好乘涼,包括《財神客棧》(影評)
  • 8.18-8.24內地票房榜:浩克無敵 文雀展翅
    路易斯執導過《狼犬丹尼》和《非常人販》系列,在歐洲市場知名度較高,但這兩部影片對北美電影市場來說都是B級動作電影,遠遠談不上一線製作,《無敵浩克》是路易斯第一次正式登陸好萊塢。  杜琪峯能否突圍  杜琪峯,香港電影的中堅力量,大浪淘沙,還有能力扛起這個稱號的香港導演越來越少,他如此地熱愛香港,香港也如此地愛他。  但是,杜琪峯作品在內地電影市場是不是有價無市?
  • 內地電影票房排行榜,驚悚/恐怖電影前10名,題材小眾破億困難
    早年的香港恐怖電影曾經也輝煌過,特別是香港鬼片可以說影響了一代人。可惜的是,發展到現在已經沒落,雖然偶有佳作,但整體難成氣候。今天,精分君為大家整理了內地電影票房排行榜,驚悚/恐怖電影前10名。2、異形:契約(2017)國家/地區:美國內地票房:3.1億元豆瓣:7.4探索最黑暗的角落,開啟一場心跳加速的嶄新冒險,再次打造恐怖片經典。對有些角色的刻畫略有不足,但節奏緊湊、細節過硬,對整體氛圍的控制力也很棒。
  • [專稿]香港票房綜述:《食人魚3D》驚悚連莊
    [專稿]香港票房綜述:《食人魚3D》驚悚連莊 時間:2010.09.21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54ahua
  • 二次元的威力:2016年中國內地上映了10部日本電影
    原作者尾田榮一郎給這部漫畫起的名字是「ワンピース」即「ONE PIECE」的日文片假名寫法,在翻譯到中文時出現了不同譯法,比如中國香港和新加坡為《海賊王》,中國臺灣則是《航海王》,最初中國內地依照香港的譯名叫做《海賊王》,但因其中有個「賊」字,外加以《海賊王》為名稱的盜版書籍、影視作品猖獗,日本出版方遂最終決定採納臺灣的譯名《航海王》。
  • 新片票房英雄榜:21部影片扎堆院線,背後是慘不忍睹的票房成績
    2020年1月第二周的周末票房可以用 慘慘慘 來形容! 上周末(1月10日-12日)內地院線一共有21部電影上映,單單1月10日單日就有16電影上映。
  • 2020年度恐怖片口碑之作《隱形人》12月4日內地上映
    2020年度恐怖片口碑之作《隱形人》定檔,12月4日內地上映。2020年的恐怖片真的慘,基本上就是屬於部部撲街。本來被寄予厚望的等了近3年的暗黑恐怖超英片《X戰警:新變種人》以4.6的超低分讓我們震驚,好在2020年還是有值得一看的恐怖片的。11月9日,環球影業發文「恐怖如影隨形,驚悚無處不在」,宣布口碑驚悚片《隱形人》將於12月4日在中國內地上映。
  • 0310-0316香港票房 《300勇士》480萬蟬聯
    搜狐娛樂訊 (文/灰狼)這一周的香港影市穩且平淡,兩部好萊塢電影《急速天劫》和《極品飛車》的加入並未形成直觀的刺激,但兩部電影包攬了二三名,唯一不同的是《急速天劫》以2D製作,竟然擴大了對3D《極品飛車》的優勢。
  • 10.26內地票房:通緝令蟬聯冠軍 颱風表現平平
    本周內地電影市場節目資源比較豐富,《畫皮》、《通緝令》等老片繼續擔當市場主力,另外有四部新片衝進市場,但實力較弱,不足以支撐市場,本周電影市場總票房下滑至5500萬左右,環比上周跌幅超過27%。去年同期只有《兄弟之生死同盟》勉強支撐市場,當周票房總量只有2600萬左右。同比去年同期,本周漲幅約為110%。
  • 近幾年香港火力最猛的五部電影 劉德華獨佔兩部
    小編在這裡選了五部近年來「火力最強」的香港電影,以供欣賞與討論。1、《拆彈專家》雖然明星雲集,但卻是今年很容易被忽略掉的一部港片,一是片名取得毫無個性,像是一部二三十年前的電影;二是已經五十大幾的劉天王,最近幾年選片品味堪憂;三是導演邱禮濤,雖然以前是香港cult片先鋒,但最近幾年已幾無鋒芒。
  • 本周票房:懸疑片《靈異拼圖》一枝獨秀(圖)
    本周票房:懸疑片《靈異拼圖》一枝獨秀(圖) 2004年09月27日 12:26  網易娛樂 shazi 《靈異拼圖》走懸幻題材路線  9月24日至26日的這個周末,對於絕大多數的電影來說都是十分令人沮喪的,然而,懸疑恐怖片《靈異拼圖》(The Forgotten)卻在淡市中一枝獨秀,以幾近4倍於亞軍影片的2200萬美元的成績拔得頭籌
  • "三年之後又三年"《無間道》十五周年
    在這之前,《無間道》剛剛在香港本地拿下5504萬港幣的票房,是2002年香港電影市場票房冠軍,影片在中國臺灣、韓國、新加坡等地同樣是票房旺收,沉寂一段時間的香港電影再度回到人們的關注視野當中,香港電影難道要復興了?
  • 15年前,中國內地只有三部華語電影票房過億,周星馳成為最大贏家
    現在的國內電影票房動不動就十億、幾十億,只要一部電影前期演員配置好、宣傳夠好,人氣熱度夠高,票房破億都不成問題。但是在15年前,中國內地的電影市場一整年只有三部華語電影票房突破億元大關,這是當年華語電影市場的重大突破。
  • [專稿]一周內地票房綜述:《007》蟬聯票房冠軍
    《007:大破量子危機》《007》蟬聯內地票房冠軍 能否打敗「熊貓」尚待考察  上周以6600萬人民幣創造本年度國內進口片首映周最佳票房成績的第22部007影片《007:大破量子危機》本周再度入帳4800萬元,輕鬆蟬聯票房冠軍,其累計票房已達1.14億元,成為今年暑期檔自《功夫熊貓》以來最快跨過一億元關口的又一部進口大片。
  • 內地電影票房半月談(5月下):國產小片市場
    搜狐娛樂訊 (文/五明) 蜘蛛俠翱翔長空,按時間計算暑期檔已經如約而至,《蜘蛛俠3》燃起烈焰,《忍者神龜》添油加醋,這些進口大片仍舊是市場的主力陣容,5月下半月的電影市場不至於太冷清,但距離真正票房旺季的到來還有一段時間,而且,這裡面幾乎沒有國產片什麼事兒。
  • 90年代內地票房最高的13部「美國大片」,有一部沒看過都是損失
    我們來看看整個90年代,除《鐵達尼號》以外,賣得最好的其他好萊塢12部大片,這12部影片幾乎都是美國電影史上的經典商業片。《真實的謊言》確立引進位度的第二年,詹姆斯·卡梅隆的動作大片《真實的謊言》成為內地的年度票房冠軍,中國影迷第一次在大銀幕上領略到大場面的震撼。
  • 《流浪地球》香港首映 內地電影入港臺總慢半拍?
    原標題:《流浪地球》香港首映,內地電影入港臺總是「慢半拍」?[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崔明軒]票房已取得超40億元人民幣的《流浪地球》,2月28日終於迎來香港首映。雖然香港媒體此前預測稱「因有港星吳孟達出演,該片票房應不會太差」,但《流浪地球》在港上映首日上座率並不盡如人意:香港有40多家影院排片,票價從60到120港元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