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飼養標準
首先應該把飼養中華鱉的池子建造在陽光充足而且幽暗潮溼的地方,需要避風向陽,排灌方便作為飼養基地,這樣的話為高產養殖打下了很好的基礎,除此之外在位置的選擇方面,應該遠離工廠或者水源沒有汙染的環境,並且把中華鱉池塘土填充為沙壤土或者是粘土,有利於池塘的保水。或者用滲透的沙質土壤,也是非常適合中華鱉的生存,而且池塘的水源必須潔淨,而且沒有受過農藥汙染的水源,其中用河水湖水或者是通過曬過的井水,都是比較適合飼養中華鱉的。
2.水質要求
因為中華鱉大部分的時間都會生活在水中,如果水質的情況比較惡劣的話,會對中華鱉的健康成長起到很大的影響,對於幼體的中華鱉來說,適合生長在水深在0.4米,並且每隔30天的時間為它換一次水,每次換水的時候不要全部換出換出水位線的1/3就可以,水色呈淺綠色的狀態為好,而且在水中放有少許的浮遊植物,比如水葫蘆等綠色植物來改善水質的情況,對於成年中華鱉來說可以四天換一次水,每次換水量在池塘水量的1/4,並且要保證水質的清新,每個禮拜進行充氧兩次,適當的增加泥土的肥度,以便於浮遊生物的產生。
3.溫度調控
中華鱉適合在15度到20度的環境中進行生存,如果是水溫過高或者是溫室飼養的話,要及時的進行通風換氣,這樣就可以使中華鱉健康的成長,在這其中也要加強水質的調節以及投餵的合理。
4.消毒處理
在把中華鱉放到池塘之前,需要對池塘認真的進行消毒,可以把池塘的水全部放幹,暴曬三天的時間,讓池塘保持乾燥的狀態,而且用生石灰進行全面的潑灑消毒,也可以用殺滅細菌的消毒液50倍的清水稀釋後進行噴灑。如果是池塘處於室外的話,可以將池塘的水排乾之後加入黑土20公斤繁育浮遊生物,為中華鱉的飼料增加天然營養。
5.放養密度
在放養的時候,放養密度根據池塘的大小來決定,一般每畝池塘可以投入100公斤的幼齡中華鱉,最多不要超過200公斤。從魚苗養成中華鱉每個平方米飼養十五隻,前期放養的密度為每平方米30隻,苗體培養成中華鱉鍾每平方米減少到20隻,前期放養的密度每平方米在50隻,如果是池塘精養的話,每平方米養殖一隻。如果是從溫室飼養到室外池塘飼養,其實這樣的話需要注意溫差,不要過大,而且在搬離的時候最好是選擇早上的時間段,為了避免在入池當中出現病症的情況,應該對水質提前做好消毒處理,每隔20天用二氧化氯進行消毒一次。
6.餵食方法
由於中華鱉是雜食動物,所以它喜歡吃動物性的餌料,比如一些蚯蚓小蝌蚪或者是小魚小蝦,這些都是中華鱉喜歡吃的食物,而且蛋白質含量非常高,如果是成年中華鱉的話,它喜歡自己去覓食,包括動物的屍體田螺,蛤蜊等軟體硬殼動物,也有一些水果蔬菜等植物性的食物。在餵食這些食物的過程中,如果由於密度的過大也可以適當的進行補充餌料,比如玉米粉豆渣以及微量元素等,在加工後拌勻後進行投喂。
再投餵的時候需要分別站在池塘的四角方向進行均勻的撒布,以免中華鱉不平衡的進食。給中華鱉使用植物類的食物進行餵食的時候,在餵食之前一定要經過消毒的處理,並且現配現用,不要長時間放置,以免出現腐爛的情況,在投料的時候,阿料距離水面兩釐米,因為小魚的膽子比較小,所以在投食的時候減少對中華鱉的驚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