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一號」創始人:人類的未來或在金星

2020-12-03 錢江晚報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火星一號」計劃的執行長表示,人類有望在未來通過住在「懸浮氣球」裡來克服外星惡劣的自然環境,從而定居在金星和木星的其中一個衛星上。

「火星一號」計劃(Mars One)是一個私人投資項目,其創始人和執行長是荷蘭企業家巴斯蘭斯多普(Bas Lansdorp)。該計劃旨在從2031年起將人類送至火星,建立一個人類永久居住地。

該計劃吸引了超過20萬的志願者報名,經過嚴格篩選和全方面培訓後,四名殖民者將於2031年啟程前往火星,他們將面臨無數的未知,巨大的壓力和極度缺水的環境。

蘭斯多普在《獨立報》的一次採訪中表示,火星不會是人類尋找地球以外永久定居地的最終目的地。儘管「火星一號」計劃尚未完成,但他已經將火星視為開拓其他星球殖民地的墊腳石。

在「火星一號」計劃之後,太空探索者們將會考慮在金星的大氣中製造一個巨大的氣球並在其中建造一座漂浮的城市,或是移民到木星的其中一個衛星或者小行星上。

雖然金星表面對人類生存來說太熱了,但其高層大氣的溫度對於人類生活環境來說極為理想。除此之外,人們認為,在歐羅巴(木星最大的衛星之一)上有豐富的水資源。這些都是人類開拓殖民居住地的潛在目標。

相關焦點

  • 天問一號即將抵達火星,明明金星近在咫尺,為什麼不探索金星呢?
    一直以來,我們人類對宇宙的嚮往從未停止過,隨著科學的發展,我們知道了天上的星星其實就是在宇宙中的星體,也了解到在太陽系中有其他行星的存在,對於這些與我們比鄰的行星,我們想去探索的欲望也開始越來越大了,如今我國的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就即將抵達火星軌道了。
  • 「天問一號」劍指火星!明明金星更近,為何科學家都去探測火星?
    而正在發射的我國首顆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最大特點,便是在一次發射中完成其他國家多次火星探測完成的事項——實現火星環繞、著陸和巡視探測。按照「一步實現繞著巡,二步完成取樣回」的路線開展全球性、綜合性的環繞探測。這屬實世上首次,難度大的同時,如果能完成,效益也比較高。
  • 新知| 金星是曾經的地球,火星是未來的地球?
    「合適的溫度下才可能存在液態水,從人類發射探測器獲得的結果來看,金星和火星表面上都曾經存在過液態水,因此一般認為太陽系宜居帶為金星到火星的範圍。」  「雖然同樣位於宜居帶,但是金星和火星的溫度、大氣、水環境使人類無法生存,只有地球進化出生命的綠洲。」劉慧根介紹,首先地球擁有合適的大氣。眾所周知,從人類宜居的角度來看,大氣中的氧氣必不可少。「金星同樣擁有大氣,但是金星中大氣都是還原性氣體,幾乎沒有氧氣。
  • 為什麼金星更近,但是人類卻更愛探索火星呢?
    從地球飛往金星需要100天左右,而從地球飛往火星則需要180天左右的時間。實際上從距離上來看金星遠比火星更接近地球,但是火星確實人類探索最深入的行星,這是為什麼呢?19世紀60年代的時候,蘇聯和美國分別發射了「金星一號」和「水手一號」探測器,但是這兩次任務都不幸地以失敗告終了。
  • 為改造火星做準備!「天問一號」被賦予重任,未來火星或成宜居地
    一枚名為「天問一號」的火星探測器搭乘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直上藍天,衝破大氣層,朝著目標飛奔而去。最新報告顯示,火箭飛行約2167秒後,「天問一號」進入了預定軌道,正式開啟火星探測之旅。,不少專家甚至已經將之當作人類未來的「第二家園」。
  • 天問:火星與人類的未來 | 袁嵐峰
    人類第一個接近其他行星的探測器,是1962年美國的水手2號,它的目標就是金星。然而,人類探測維納斯的熱情,很快就消退了。歷史上總共有10個探測器在金星著陸,都來自蘇聯。但其中工作時間最長的只有127分鐘(金星13號),最短的只有23分鐘(金星7號)。為什麼這麼短命呢?因為金星的生存條件實在是太惡劣了。
  • 金星比火星距離地球更近,為什麼火星成人類探索的主要目標?
    7月23日12時41分,長徵五號運載火箭搭載「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沖天而起,中國邁出火星探測的第一步!在地火轉移軌道飛行約7個月後,到達火星附近,通過「剎車」完成火星捕獲,進入環火軌道,並擇機開展著陸、巡視等任務,進行火星科學探測。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中國行星探測計劃「天問一號」任務)將在國際上首次通過一次發射,實現針對火星的「繞」「著」「巡」三合一壯舉。
  • 明明金星離地球很近,為什麼天問一號去了火星呢?答:不是不想去
    火星,我們來了!近日,伴隨著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的成功發射,我國正式開啟了對火星,這個一度被認為有可能存在生命跡象的神秘星球的探測任務,據報導,此次探測器將完成對火星的環繞,著陸以及巡視等三個重任。
  • 人類為什麼突然放棄了更近的金星?都跑去探測火星?
    現在我們聽到最多的就是人類發往火星探測器每隔一段時間所返回的消息,以及未來人類探索火星的計劃,而且我國也將火星探測作為走向深空的第一站,計劃在2020年的7月左右發射火星探測器,包括軌道飛行器、著陸器和火星車,到時這將中國航天史上最偉大的一個裡程碑事件。
  • 天問一號,飛向火星!何時人類才能夠移民火星?
    而「天問一號」的發射,則開啟了我國星際探索的新徵程。我們為什麼要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將天問一號送上天不只是證明我國的航天實力,還要進一步探索火星。這次天問一號共攜帶了 13 臺探測儀器,分別肩負著不同的任務。
  • 距離地球最近的行星是金星,為什麼全世界卻都趕著去探測火星?
    經歷了早期無人探測器的「井噴期」,人類的太空飛行器探測已經越來越「務實」了1957年10月4日,前蘇聯發射了人類文明第一顆人造衛星,斯普特尼克一號,後來他們又發射了第一顆月球探測衛星,第一顆金星探測衛星,同時期的美國也不甘落後,同樣向地球周圍的天體
  •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順利發射,但火星探索任務尚未成功
    實際上,人類最早的行星探索之旅的第一目標並不是我們所認為的火星。而是地球的另一個鄰居:金星。金星的半徑為地球的95%、質量為地球的82%、密度為地球的95%、重力為地球的90%。雖然現在的火星並不適合人類生存,但是其已經基本具備人類生存三要素。這也就意味著人類在可預見的未來具備在火星上建立殖民基地的條件。
  • 人類為什麼要探索火星?「天問一號」的意義
    這些年來我們發射了多個火星著陸器和探測器,蘇聯最早發射了火星2號和3號,兩個都沒成功。火星2號雖保有第一個登陸火星的人造物品的稱號,同時也是第一個墜毀在火星表面的人造物品。接著就是1976年的海盜一號,它不僅是第一個登陸火星並完成任務的太空飛行器,而且還拍攝了有史以來第一張火星表面的照片。
  • 火星將成為人類文明的下一站
    前段時間,阿聯的「希望好」、中國的「天問一號」已經先後出發踏上前往火星的徵程。今天美國的&34;也將出發,緊隨前兩個火星探測器而去。其實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人類曾進行了四十多次火星探測任務。為什麼人類頻繁探索火星,難道火星已經成為了人類移居的新家園?我們都知道太陽系有八大行星,根據離太陽遠近來排序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這其中前面四顆是巖石行星,後面四顆是氣態行星。
  • 「天問一號」中國首探火星之旅即將開啟
    ,半個多世紀以來,人類已實行了40餘次火星探測活動。火星被科學家認為是人類未來最有可能移居的星球。雖說金星距離地球比火星更近,但金星環境太過於惡劣,人類根本無法生存於此。科學家認為「火星過去可能擁有過適合地球生命生存的環境條件。」天問一號火星探測任務人類探測火星的方式一般包括環繞、著陸、巡視、採樣返回、載人登陸探測等。
  • 火星近在咫尺,天問一號下月即將抵達,為什麼不探索其他行星呢?
    一直以來,我們人類對太空的嚮往就沒有停止過,在近代知曉行星後,對其探索的欲望也是越來越大了,就在2020年的7月,我國的「天問一號」由長徵五號遙四運載或者發射升空,開始向著火星進發,去完成它的任務「行星探測工程天問一號」。
  • 天問一號升空,為什麼要探測火星,而不去探測距離更近的金星?
    長徵五號搭載的我國行星探系列任務的,天問一號於7月23日發射升空,長徵五號將搭載天問一號會先進入地球軌道,然後脫離地球軌道進入 火星軌道,再分離出火星探測器登陸火星。這一系列操作需要七個月的時間,不出意外的話,明年二月份火星探測器就會抵達火星。為什麼不探測距離地球更近金星?
  • 大洋彼岸傳出巨響,美國火星探測器順利升空,天問一號迎來新夥伴
    火星、地球和金星都是屬於巖石行星,火星和金星與其餘的行星相比,距離地球非常的近。金星的高溫高壓環境對於探測器的使用帶來了極大的考驗,火星和金星相比,探測難度會小了許多。從各類火星探測器的探測結果看,火星存多種形式的水已經是一個事實,因此下一步就是要對火星是否存在生命進行探測。
  • 金星比火星更神秘,科學家為什麼不探索金星?
    無獨有偶,中國繼探月計劃後在2011年開啟火星探索計劃。2019年10月11日,中國成功發射火星探測器——火星一號,首先探測火星表面大氣層、火星的地球地貌以及內部的地質結構,期初探索火星內是否有生物的存在,生命的起源,查看火星是否具有地球移民的條件。相對中國對月球、火星的探索進來來看,中國為什麼不先盡心探索金星的計劃呢?
  • 「天問一號」 完成深空機動 向火星軌道靠攏!
    」真的比登月難其實,人類對火星的探索早在上個世紀60年代就已經開始了想要探索宇宙肯定要先從「鄰居」「下手」金星、火星就這樣成了最佳選擇金星是哪個?就是每天晚上只要你抬頭天空中最亮的那顆星結果好景不長各國探索發現金星環境太惡劣氣壓是地球的92倍空氣中幾乎全是二氧化碳地表溫度常年460攝氏度光是聽著就讓人瑟瑟發抖不用說人類就連探測器著陸後存活難度都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