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一部影片是芳華,這部電影我在剛上映的時候就去看了,當時聽名字其實以為只是一部簡單的文藝片,但是衝著是馮小剛導演的作品也就去了。這部電影的故事發生在上個世紀70年代,也是文革的那段時期,地點則是文工團,在那個小小的文工團裡,上演了那一代他們最美好的芳華,也給我們留下了無盡的回憶。
影片一開始,就是我們的女主何小萍同志順利加入了文工團,那個她做夢都想去的地方,當時來接待她的就是電影的男主角劉峰同志,從此展開了一段不解之緣。小萍進了團以後,最大的夢想就是能穿上軍裝拍一張照片發給自己在監獄的爸爸。可是剛去文工團的她並沒有衣服,然後她看到室友漂亮的軍裝,本來只是想偷偷借去拍一張照就還回去,卻不料東窗事發,從此以後就成了文工團的眾矢之的,而她只是因為從小比較容易出汗,就被大家排擠成身上有異味,排練的時候大家都不願意選她當舞伴,十分疏離她,但是,儘管遭受到了如此多的惡意,小萍仍然保持著內心的一份純真和善良。
很多看完影片的朋友都說何小萍好傻好傻,傻得讓人心疼。父親因為受文革的影響鋃鐺入獄,之後,母親馬上就改嫁了。去到新家庭的小萍過的並不幸福,以前最支持她的爸爸也不在了,她拼命想要進文工團的動力就是向父親證明她可以,同時她也想擺脫那個讓她並不幸福的新家。小萍在文工團裡只想好好跳舞,好好學習,卻因為種種原因被大家嫌棄。
而在文工團裡只有一個人對她好,這個人就是劉峰,可是當這個生命裡唯一的白月光至最後也被誣陷發配到前線,小萍的心就死了,徹底冷了。我記得裡面有一句臺詞說的特別好,就是用來形容小萍對劉峰的那種感情,沒有被善待過的人,最容易識別善良,也更容易珍惜這份善良。在文工團裡,劉峰曾給過小萍片刻的溫暖,雖然只有片刻,可是太久生活在冰冷的世界裡的小萍也很感激,所以最後她心甘情願和劉峰一起被發配。她恨那些人,恨那些平時被劉峰幫助過無數次卻在關鍵時候不相信他拋棄他的冷漠人。
小萍到底做錯了什麼呢?她只是一個普通的從農村來的小女孩兒。只是想讓家人看到自己穿上軍裝的樣子,因為知道自己出汗多,怕有異味,就在身上墊海綿,這些所有的一切都是為了掩蓋自己內心的自卑,可是卻被那些劊子手無限的放大嘲諷。
故事的轉折應該就是劉峰陷入調戲女兵的風波,劉峰是個活雷鋒大家都知道,但是劉峰喜歡林丁丁,大家卻不知道。在大家眼裡劉峰就是一個老好人,所以被強行標上了所有老好人的標籤,不能喜歡女兵,不能做任何違反道德的事。一旦有這樣的事情發生,他們會覺得劉峰的人設頃刻崩塌。所以當劉峰調戲女兵那件事發生以後,大家選擇的不是相信劉峰,還是質疑,唾棄。而劉峰在文工團也待不下去了,那些以前都以劉峰為榜樣的曾經被他幫助過無數次的人,仿佛一瞬間變了嘴臉,他被發配去前線的那一天,文工團沒有一個人來送他,只有小萍一個人,也只有她願意相信他是清白的。
後來,劉峰走了,小萍依然在文工團過著平淡的日子,但是此時的她和以前卻完全不同了,她心裡有恨,所以當後來團長讓她上臺跳舞的時候,她想裝病逃脫,是因為她的內心抗拒這群人,這群虛偽醜陋的人。最後也被心甘情願地發配去前線醫院。
可是命運就是一個神奇的東西,你永遠琢磨不透,它會在什麼時候,什麼地方,讓你遇見什麼該遇見的人。在前線何小萍和劉峰又相逢了,這次他們是以前線護士和前線戰士的身份相逢。戰爭的殘酷是我們難以想像的,所以才會有那麼多戰士在戰爭結束後患上精神障礙,因為他們見過了太多生死。而小萍就是其中一個,因為見過了戰爭的殘酷,生命的無常。而劉峰也因為戰爭而失去了一條胳膊,成為了殘疾人。
而再看看那些留在文工團的人,大部分都風光畢業,有的繼承自己的家產,有的遠嫁他國,過上了富太太的生活。其實我一直覺得這個電影有的十足的悲劇色彩,嘲諷意味。曾經最善良,優秀的兩個人卻因為融不進這世界而被排擠,落魄孤苦的生活著。電影結尾,小萍和劉峰一起相約給那些戰爭中死去的兄弟祭奠,他們是共同經歷過戰爭,經歷過生死的人,他們的心能產生共鳴,而那些混跡在上層社會的光鮮亮麗的文工團的老朋友們,只能和他們漸行漸遠。
很多人都說不知道劉峰和何小萍之間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感情,似乎超越了友情,但又不像愛情,覺得更像是相知相守的親情。最後,他們在一起生活,也沒有結婚,就這樣彼此相互扶持著過完一生。
除了動人含蓄的劇情以外,我覺得小剛導演的電影細節處理的也很棒,電影剛開始的到處出現的毛澤東畫像,還有代表著那個年代的紅歌等等,都向我們訴說著文工團裡那群風華正茂的人兒們所處的芳華年代。那是一個處處以活雷鋒為榜樣的時代,那是一個硝煙瀰漫戰爭不斷的時代,小剛導演說過,他拍芳華是想紀念自己的那個時代,而芳華所要折現的意義也是那個時代的縮影。整體上看,《芳華》展現了強烈的藝術性和現實感,我們每個人,在這浩瀚的宇宙中不過是一粒渺小的塵埃,沒有人可以真正主宰自己的命運,而當我們終其一生,可以回憶的也只有那段青春年少的芳華時代和暮然回首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