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收錄於百家號精品欄#百家故事#中,本主題將聚集全平臺的優質故事內容。讀百家故事,品百味人生
大家好,我是《異度侵入》。
沒錯,我就是那部低開高走,繼《鬼滅之刃》(2019)後幾度登上微博熱搜,甚至有點實現全民話題度的2020年1月原創新番。
上述並不是我的自吹自擂,不信的話,可看看數據。
豆瓣9.2,B站9.8。
追看我的人數從開始的30W+到如今的300W+,單季度播放量也突破了7000W。
其實能實現如此成績也不算很意外。
畢竟打造我的團隊實力,還是非常可的。
總導演青木榮,曾創造出《命運之夜 前傳》(2011~2012)、《空之境界》(2013)等多部精品佳作,在二次元圈內有口皆碑。
部分青木榮作品
作畫總監督碇谷敦也曾參與過許多知名作品作畫。
除上述青木導演那兩部外,在《命運石之門》(2011)、《冰海戰記》(2019)等經典霸權中,都有他的筆觸。
還有我的編劇,就是那位被譽為「日本新一代文學希望」,以極為獨特文風叱吒日本文學界的舞城王太郎。
碇谷敦參與作品中的作畫部分(圖源水印)
此番強強聯合下創造而出的我,說了個怎樣的故事?
下面,便請我的「主角們」來講述一二。
《異度侵入》
ID:INVADED
2020.1.5 日本
>>>>鳴瓢秋人
大家好,我是鳴瓢秋人。
我曾是名警察,並有過段平凡幸福的人生。
這是我跟我妻女的合影,那時的日子簡單卻安樂
直到連環殺人魔「單挑」出現。
就是這個人渣!
人如代號,他樂於跟人一對一battle,並將對手活活打死。
受害者大部分都是武力值高的練家子。
可不知為何,我14歲的女兒椋竟成他的目標,慘死在他的暴虐之下。
我的女兒,就這麼去了……
女兒的死讓我的妻子備受打擊,最終割腕而亡。
因這個人渣,我失去了畢生摯愛。
所以查明其身份後,我沒有將其依法逮捕,而是先同事一步,直接開槍崩了他!
這一決定讓我丟了工作,並因此入獄。
但我並不後悔。
如今,已成囚犯的我仍在追查連環殺人犯,只是換了種方式。
在關押我的組織「倉」裡,有套極為神秘又高能的設備。
它由兩部分組成:「罔象女」和「稚產靈」——
「稚產靈」負責捕捉人行兇時(包括自殺)的殺意。
「罔象女」則利用這些殺意構建一個潛意識世界——「井」。
「井」中,隱藏著殺意產生者的記憶與思想。
組織「倉」利用這套設備,通過外務分析員在案發現場搜集殺意,構建犯人的潛意識世界「井」。
我則作為「井」內探員,藉由操作倉將意識投入其中,成為神探酒井戶。
解開佳愛琉死亡之謎的同時,去了解犯人的部分行為和想法。
對了,佳愛琉是必會死在每個「井」中的白衣少女,有點像遊戲中的NPC。
井端探員們觀察、研究我在「井」中的發現,同時調查犯人的真身與所在。
當然,也不是隨便什麼人都能進入「井」。
他需要一定的偵查能力,更要有過殺人經歷(自殺也算)。
而嚴格來說,喪命在我手上的人,可不止「單挑」一個。
入獄後,陸續關進來的連環殺人魔,有相當一部分被我「聊天聊死了」。
懂了嗎?
某種意義上說,我也是個連環殺人犯。
既說到「井」,不妨跟你們聊聊我在其中的見聞遭遇。
雖說進入「井」中的我,只有姓氏(酒井戶)、身份(神探)以及調查佳愛琉死亡真相這份簡單記憶。
「井」外的我,卻記得所有「井」中經歷。
光怪陸離的世界、各式的人物、佳愛琉各樣的死法。
這是代號「開洞」的連續殺人犯的「井」,是不是夠怪的
有時還有些或可悲、或可恨的過往回憶。
這是另一起讓人難過的案件,我雖破了案,但卻沒將人救回
不過唯有一個影子,讓我深刻記到了骨子裡——約翰·沃克(John Walker)
他穿著浮誇、面容模糊,基本會出現在每個連環殺人犯的「井」裡。
他總會給「井」中帶去恐懼、壓迫一類的負面情緒,似乎是凌駕於這些殺人犯之上的存在。
它一出現,其他人都害怕極了
我、還有「井」外其他探員,也一直在調查他的身份。
總覺得這些連環殺人犯的初始和盡頭,同他有千絲萬縷的聯繫。
經「開洞」一案後,井端人員對約翰·沃克的推論
他,到底是誰?
>>>>約翰·沃克
你們好啊~我是約翰·沃克。
先聲明,我可不會坦白我的真身。
不過,我倒可以告訴你們點別的。
不錯,什麼「單挑」啊,「開洞(另一個連環殺人犯)」啊……
包括聊死連環殺人犯的連環殺人犯鳴瓢秋人,皆是由我而造。
至於我怎麼實現的,請容我介紹一位關鍵人物:
飛鳥井木記,她也是「罔象女」的核心。
所以說「井」中的佳愛琉就是這個模樣
這臭丫頭有個超能力,就是能與其他人共享夢境與意識。
到後面竟還發展成能用夢境去溶解現實。
她因此備受煎熬,屢次自殺未遂,一直期待有人能結束她的痛苦。
當我知曉她這個能力時,我就知道,實現我的「正義」時機,已經到來。
我將一些能成為連環殺人犯的「潛力股」帶入臭丫頭的夢境,將她作為他們「練手」對象。
此舉在潛移默化中將殺意種下,讓這些人成為現實中的連環殺人犯。
然後我再看著「倉」的探員們通過「罔象女」,將這些連環殺人犯緝拿歸案。
你可能要問:
我的「正義」究竟是什麼,我這麼作到底有什麼目的?
不好意思,回答這個問題會暴露我的身份,我無可奉告。
你只消知道,我並不是個壞人。
我所打造的連環殺人犯的受害者,有不少只是受傷,沒有喪命。
而我這麼做的初衷,可是為了造福這個世界。
其實「倉」的探員們早就將目光聚焦在了我身上,也在不斷調查、推理我的身份。
甚至還做出了我可能就潛伏在他們周圍的的推論。
看,邏輯清晰,有理有據。
如此精英,外加鳴瓢秋人這個Buff,我的身份之謎遲早會被查清。
不過即便如此也無妨,我早就想好了萬全對策。
最後的贏家,必然是我!
>>>>觀劇人
大家好,我是二丫。
我是追看過《異度侵入》,且被其深深吸引的眾多觀眾中的一枚。
作為兼具科幻和推理屬性的作品,它題材足夠新穎,角色形象豐滿,劇情邏輯夠強,敘事節奏頗為緊湊。
在如今文藝復興、龍傲天爽番當道的二次元,能看到劇情如此硬核的原創番,當真格外驚喜。
就我個人來看,該番最難能可貴的地方,在於它真正實現了作出高逼格設定的同時,又極大程度降低了入坑門檻。
它一開篇就拋出了很多晦澀難懂的設定。
卻沒有藉此設定懸念吊住觀眾胃口,而是隨著劇情推進借角色之口一一解答。
推理部分也一樣,信息量被壓縮到極致,直接省掉了觀眾的第三破案視角。
證據、過程、結果都由角色詳細道出。
該留白的地方恰當留白,該注重細節的地方亦毫不含糊。
舉個例子,比如第四話結尾劇情。
犯人(數田遙)不按常理出牌,突然吻了女探員(本堂町小春)這一橋段。
通常來講,此時四下無人,對方又暫時未對他起疑。
合理的反應無外乎兩種:要麼藉口跑路,要麼發起攻擊。
可接吻是個什麼操作,吻後他自個兒怎麼也一臉吃驚?
這些疑問卻毋需觀眾解析,也不用等待鋪墊後再見真章。
下一話伊始,角色就已一五一十道出其中門道。
原來,犯人之所以吻了女探員,正是他對她動了殺心的表現。
劇中大部分推理橋段都近乎於白給。
只是這裡的白給,很是高級。
一是因它起承轉合足夠緊湊合理,二則在於它在科幻的色彩下足夠精彩吸睛。
而對推理部分適當的弱化,也讓主線足夠突出——
那就是鳴瓢秋人逐漸打開對妻女之死的心結,以及對約翰·沃克身份和目的的追查。
同時也能讓觀眾抓住更多與主線相關的細節和線索。
當然,對於深度解析咖來說,該番同樣不會讓人失望。
因為它的另一個關鍵亮點,在於「可淺可深」。
若只想在現有劇情上看懂看爽,不是難事。
若想深究挖掘,該番也隱藏了好多彩蛋、細節,足夠玩味。
簡單舉幾個例子。 「開洞」的人物設定,源自1998年《死亡密碼π》。
上:《異度侵入》「開洞」 下:《死亡密碼π》
「圓」這一元素也貫穿全劇的一個重要線索。 甚至該劇敘事也採用了環狀結構。
第一話開始和最後一話結尾相同
另外,該番的OST不要太好聽。
歌詞貼合劇情主題,旋律動感符合劇作調性。
可謂音樂與劇作互相成就的又一典範。
誠然,它也不是一點問題都沒有。
結尾的差強人意讓觀眾多少有點失望。
最明顯的缺點,莫過於那肉眼可見的拙劣畫質,有夠「難看」。
這簡筆畫般的既視感,劇組是真窮
不過,這個缺點卻絲毫未撼動它的好評。
這也側面提及了一個現實問題:
《異度侵入》在不具備動畫載體優勢的情況下,依然以低調的出身獲得了高調的成績。
換句話說,當劇作的核心——故事足夠精彩抓人,其他方面的不足甚至可以忽略不計。
它的現象級大火,讓觀眾看到了一群有追求有信念的動畫人,認真嚴肅講故事的模樣。
也說明了觀眾對優秀劇本的渴望,業界、甚至是整個影視行業優秀劇本的短缺。
如今,影視技術跳躍式革新。
我們眼前的影像,從最開始的黑白默片,到彩色膠片,現如今更有酷炫的數字3D效果。
更具風格個性的拍攝和美術層出不窮,動作和特效的呈現讓人嘆為觀止。
可真正吸引人的故事,卻愈加難見。
二丫有時會覺得,業界的發展有些本末倒置。
一部影視作品真正讓人稱讚的根本,一定是它拿得出精彩的故事。
我並不是說視效、聲效一類不重要。
相反,只有搞好劇本,其他部門的創造才有依託。
導演才能有執導思路,演員才能有發揮餘地,電影投資人才能成功獲利。
2007年,美國編劇協會曾發起過大罷工。
在這罷工的100天裡,好萊塢損失慘重,數部電影都有推遲。
這場罷工,向全世界演繹了劇本的重要性。
再將時間拉近,看看新海誠的《天氣之子》(2019)。
畫面美的,隨便甩一張出來,就是絕佳的壁紙。
OST也好聽得挑不出毛病。
《天氣之子》
唯劇情薄弱的一塌糊塗。
最後反饋也有目共睹,大部分人其實並不買帳。
截圖源自豆瓣短評
二丫還是那個觀點:觀眾不是傻子。
甚至可以說,一部分觀眾的水平在以超越業界發展速度不斷提升。
時代發展,技術革新,大家自然對炫技的畫面更加喜聞樂見。
但我們觀影的初衷一直未變:
我們想看到的,一直都是精彩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