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壓系統是什麼原理,為何通過很小的力產生很大的力?

2021-01-18 電氣工控網
液壓系統是利用流體靜力學中的帕斯卡定律,使用油或者其他液體,把壓力在液體中傳遞,從而實現小壓力控制大壓力,有點類似槓桿原理。
液體的可壓縮性一般非常小,於是在流體靜力學中,均認為液體是不可壓縮的;在不可壓縮的靜止液體中,任何一點受到外力產生的效果,會瞬間傳遞到流體的各點,這就是帕斯卡定律。液壓技術的特性適合各種機械和設備的自動化、高性能、大容量、體積小、重量輕等方面的要求。為何液壓可以通過很小的力產生很大的力?

 

根據帕斯卡定律,對於如圖的兩個連通液面,任一水平面上的壓強必然是相等,如果兩個活塞處於同一水平線,那麼活塞所受壓強就有:

P1=P2;

根據壓強公式有:P=F/S

F1/S1=F2/S2;

既是:

F1/F2=S1/S2=C;

可見,兩個活塞所受壓力之比,等於活塞面積之比,而且與壓強的大小無關;利用這個原理,我們就可以使用較小的力,來產生較大的力,付出的代價就是較小的力位移更大,類似槓桿原理。

一個完整的液壓系統由五個部分組成,即動力元件、執行元件、控制元件、輔助元件和液壓油。動力元件的作用是將原動機的機械能轉換成液體的壓力能,指液壓系統中的油泵,它向整個液壓系統提供動力

在液壓系統中,以水作為介質的叫做水壓機,以油作為介質的叫做油壓機,由於液壓機內的壓力都很高,所以可以把重力造成的壓差忽略掉。

液壓系統在很多地方有應用,而且容易實現無級操控和高精度操控,比如其中一種千斤頂,就使用了液壓原理,如下圖

液壓機是液壓原理的一大應用,可以產生100Mpa以上的超高壓,以及數百噸大的壓力,是重工業生產當中的重要設備。

液壓泵是為液壓傳動提供加壓液體的一種液壓元件,是泵的一種。雖然不同類型的液壓泵的結構大不相同,但是在安裝、使用維護方面存在許多共同點,如果不規範操作的話,可能會導致故障的發生。

液壓泵的功能是把動力機(如電動機和內燃機等)的機械能轉換成液體的壓力能。輸出流量可以根據需要來調節的稱為變量泵,流量不能調節的稱為定量泵。

雖然液壓泵的結構大不相同,但是在安裝與使用方面存在許多共同點。

常用液壓泵的種類

一、按流量是否可調節可分為:變量泵和定量泵。輸出流量可以根據需要來調節的稱為變量泵,流量不能調節的稱為定量泵。

二、按液壓系統中常用的泵結構分為:齒輪泵、葉片泵和柱塞泵3種。

齒輪泵:體積較小,結構較簡單,對油的清潔度要求不嚴,價格較便宜;但泵軸受不平衡力,磨損嚴重,洩漏較大。

葉片泵:分為雙作用葉片泵和單作用葉片泵。這種泵流量均勻、運轉平穩、噪音小、作壓力和容積效率比齒輪泵高、結構比齒輪泵複雜。

柱塞泵:容積效率高、洩漏小、可在高壓下工作、大多用於大功率液壓系統;但結構複雜,材料和加工精度要求高、價格貴、對油的清潔度要求高。

一般在齒輪泵和葉片泵不能滿足要求時才用柱塞泵。還有一些其他形式的液壓泵,如螺杆泵等,但應用不如上述3種普遍。


液壓泵連接注意事項

一、液壓泵可以用支座或法蘭安裝,泵和原動機應採用共同的基礎支座,法蘭和基礎都應有足夠的剛性。特別注意:流量大於(或等於)160L/min的柱塞泵,不宜安裝在油箱上。

二、液壓泵和原動機輸出軸間應採用彈性聯軸器連接,嚴禁在液壓泵軸上安裝帶輪或齒輪驅動液壓泵,若一定要用帶輪或齒輪與泵連接,則應加一對支座來安裝帶輪或齒輪,該支座與泵軸的同軸度誤差應不大於Φ0.05mm。

三、吸油管要儘量短、直、大、厚,吸油管路一般需設置公稱流量不小於泵流量2倍的粗過濾器(過濾精度一般為80~180μm)。液壓泵的洩油管應直接接油箱,回油背壓應不大於0.05MPa。油泵的吸油管口、回油管口均需在油箱最低油麵200mm以下。特別注意在柱塞泵吸油管道上不允許安裝濾油器,吸油管道上的截止閥通徑應比吸油管道通徑大一擋,吸油管四、液壓泵進、出油口應安裝牢固,密封裝置要可靠,否則會產生吸入空氣或漏油的現象,影響液壓泵的性能。

五、液壓泵自吸高度不超過500mm(或進口真空度不超過0.03MPa),若採用補油泵供油,供油壓力不得超過0.5MPa,當供油壓力超過0.5MPa時,要改用耐壓密封圈。對於柱塞泵,應儘量採用倒灌自吸方式。

六、液壓泵裝機前應檢查安裝孔的深度是否大於泵的軸伸長度,防止產生頂軸現象,否則將燒毀泵。


液壓泵使用注意事項

一、液壓泵啟動時應先點動數次,油流方向和聲音都正常後,在低壓下運轉5~10min,然後投入正常運行。柱塞泵啟動前,必須通過殼上的洩油口向泵內灌滿清潔的工作油。

二、油的黏度受溫度影響而變化,油溫升高黏度隨之降低,故油溫要求保持在60℃以下,為使液壓泵在不同的工作溫度下能夠穩定工作,所選的油液應具有黏度受溫度變化影響較小的油溫特性,以及較好的化學穩定性、抗泡沫性能等。推薦使用L-HM32或L-HM46(GB11118.1—94)抗磨液壓油。

三、油液必須潔淨、不得混有機械雜質和腐蝕物質,吸油管路上無過濾裝置的液壓系統,必須經濾油車(過濾精度小於25μm)加油至油箱。

四、 液壓泵的最高壓力和最高轉速,是指在使用中短暫時間內允許的峰值,應避免長期使用,否則將影響液壓泵的壽命。

五、液壓泵的正常工作油溫為15~65℃,泵殼上的最高溫度一般比油箱內泵入口處的油溫高10~20℃,當油箱內油溫達65℃時,泵殼上最高溫度不超過75~85℃。

更換液壓泵後的注意事項

隨時注意異常現象的發現

異常聲音、振動或監視系統異常信號等,必定有其原因,一發現有異常現象時,即刻找來迴路圖,按圖索驥,小心觀察異常現象是否為一時錯誤所造成。評估需不需要停車處理。舉凡壓力、負荷、溫度、時間、起動時、停止時都包含了可能產生異常現象之原因。平時即應逐項分析研討。

液壓泵起動後勿立即加給負荷

液壓泵在啟動後須實施一段時間無負荷空轉(約10分鐘~30分鐘),尤其氣溫很低時,更須經溫車過程,使液壓迴路循環正常再加予負載,並確認運轉狀況。

觀察油溫變化

注意檢查最高和最低油溫變化狀況,並查出油溫和外界環境溫度的關係,如此才能知道冷卻器容量、儲油箱容量是否與周遭條件,使用條件互相配合,對冷卻系統的故障排除也才有跡可循。

注意液壓泵的噪音

新的液壓泵初期磨耗少,容易受到氣泡和塵埃的影響,高溫時潤滑不良或使用條件過荷等,都會引起不良後果,使液壓泵發出不正常的影響。

注意檢查計器類的顯示值

隨時觀察液壓迴路的壓力表顯示值,壓力開關燈號等振動情形和安定性,以儘早發現液壓迴路作用是否正常。

注意觀察機械的動作情況(對於改裝泵)

液壓迴路設計不當或組件製造不良,在起始使用階段不容易發現,故應特別注意在各種使用條件下所顯現出的動作狀態。

注意各閥內的調整

充份了解壓力控制閥、流量控制閥和方向控制閥的使用,對調整範圍和極限須特別留意,否則調整錯誤不僅損及機械,更對安全構成威脅。

檢查過濾器的狀態

對迴路中的過濾器應定期取出清理,並檢查濾網之狀態及網上所吸附的汙物,分析質、量和大小,如此可觀察迴路中汙染程度,甚而據此推斷出汙染來源所在。

定期檢查液壓油的變化

每隔一、二個月檢查分析液壓油劣化、變色和汙染程度的變化,以確保液壓傳動媒介的正常。

注意配管部份洩漏情況

液壓裝置配管良否,於運轉一段時間後即可看出,檢察是否漏油,配管是否鬆動。

新機運轉的三個月內應注意運轉狀況

在新機運轉期間內,應把握運轉狀況檢查,例如機件的保養,螺絲是否有鬆動,油溫是否有不正常升高,液壓油是否很快劣化,檢查使用條件是否符合規定等。

液壓泵功率損失原因

液壓泵工作時存在的功率損失有兩種,一種功率損失是容積損失,另一種是機械損失。

造成機械損失的原因

①.液壓泵工作時,各相對運動件,如軸承與軸之間、軸與密封件之間、葉片與泵體內壁之間有機械摩擦,從而產生摩擦阻力損失。這種損失與液壓泵的輸出壓力有關,輸出壓力愈高,則摩擦阻力損失愈大。

②.油液在泵內流動時,由於液體的黏性而產生黏滯阻力,也會造成機械損失。這種損失與油液的黏度、泵的轉速有關,油液越黏、泵的轉速越高,則機械損失越大。

由於上述原因,使泵的實際輸人功率大於理論上需要的功率。液壓泵的理論輸入功率與實際輸入功率的比值稱為機械效率,它表明功率損失的程度。液壓泵的輸出功率與輸入功率的比值稱為液壓泵的總效率。

造成容積損失的原因

①.容積式液壓泵的吸油腔和排油腔在泵內雖然被隔開,但相對運動同總是存在著一定的間隙,因此泵內高壓區內的油液通過間隙必然要洩漏到低壓區。液壓油的黏度愈低、壓力愈高時,洩漏就愈大。

②.液壓泵在吸油過程中,由於吸油阻力太大、油液太粘或泵軸轉速太高等原因都會造成泵的吸空現象,使密封的工作容積不能充滿油液,也就是說液壓泵的工作腔沒有被充分利用。

由於上述原因,使液壓泵有容積損失。

但是,只要泵的設計正確,使用合理,其中的第二種原因造成的損失是可以克服的,即可以減少泵的容積損失。

然而,液壓泵工作時因洩漏所造成的容積損失是不可避免的,也就是泵的容積損失可以近似地看作全部由洩漏造成,使液壓泵的實際流量總小於理論流量

實際流量與理淪流量的比值稱為容積效率,它表示液壓泵容積損失大小的程度。液壓泵的容積效率表示液壓泵容積損失大小的程度。

我們再來看下液壓缸。

液壓缸是一種執行機構,就是將液壓動力轉換為 往復直線運動或者擺線運動,以此來完成某些動作要求液壓缸。它結構簡單、工作可靠。用它來實現往復運動時,可免去減速裝置,並且沒有傳動間隙,運動平穩,因此在各種機械的液壓系統中得到廣泛應用。液壓缸輸出力和活塞有效面積及其兩邊的壓差成正比;液壓缸基本上由缸筒和缸蓋、活塞和活塞杆、密封裝置、緩衝裝置與排氣裝置組成。緩衝裝置與排氣裝置視具體應用場合而定,其他裝置則必不可少。

液壓缸包含幾下幾種,我們以動態圖展示其原理。

一、差動液壓缸

液壓缸的差動原理,就是兩端同時接供油管路,一端由於活塞杆作用面積要小於另一端,利用差動原理實現運動。

差動連接是在不增加液壓泵容量和功率的條件下,實現快速運動的有效辦法。

二、 單杆液壓缸

單活塞杆液壓缸只有一端有活塞杆。用它來實現往復運動時,可免去減速裝置,並且沒有傳動間隙,運動平穩,因此在各種機械的液壓系統中得到廣泛應用。

特點:

(1)無杆腔進油,有杆腔回油。

(2)有杆腔進油,無杆腔回油。

(3)差動連接—左右兩腔接通,且都通壓力油。

單杆缸三種比較,如下圖所示:

三、單杆式活塞缸

單杆活塞缸的活塞只有一端帶活塞杆,由於單杆活塞缸左、右兩腔的有效面積不等。

四、 雙杆式活塞缸

雙杆活塞缸兩端的杆徑通常是相等的,因此活塞兩端的有效作用面積也相等。

雙杆液壓缸是活塞的兩側都有活塞杆的液壓缸,一般為雙向液壓驅動,可實現等速往復運動。

特點:

(1)無杆腔進油,有杆腔回油。

(2)有杆腔進油,無杆腔回油。

(3)差動連接,左右兩腔接通,且都通壓力油。

五、 氣液增力缸

氣液增力缸也稱氣液增壓缸,一般簡稱增壓缸。氣液增壓缸是結合是氣缸和油缸優點而改進設計的。

應用範圍:壓印標記、彎折型材、模具衝孔、衝切鋼材、型材碰焊、擠模成型、壓平校直、鉚接鍛壓、整型鈑金、緊密裝配、鉚合連接、金屬衝壓。

六、伸縮液壓缸

伸縮式液壓缸是可以得到較長工作行程的,具有多級套筒形活塞杆的液壓缸,又稱多級液壓缸。常用於工程機械和其他行走機械,如起重機、翻鬥汽車等的液壓系統中。

七、柱塞缸

柱塞缸是液壓缸的一種結構形式。單柱塞缸只能實現一個方向運動,反向要靠外力。它特別適用於行程較長的場合。另外柱塞缸又有徑向柱塞缸和軸向柱塞缸之分。

相關焦點

  • 液壓系統是什麼原理,為何能產生那麼大的力?
    液壓系統是利用流體靜力學中的帕斯卡定律,使用油或者其他液體,把壓力在液體中傳遞,從而實現小壓力控制大壓力,有點類似槓桿原理。液體的可壓縮性一般非常小,於是在流體靜力學中,均認為液體是不可壓縮的;在不可壓縮的靜止液體中,任何一點受到外力產生的效果,會瞬間傳遞到流體的各點,這就是帕斯卡定律。
  • 液壓系統中的慣性力
    公交車停止瞬間(看看你的腦袋有多不願意跟著車停下來)下面我們回到液壓系統中來看慣性力。一、固體的慣性1、慣性力的方向當液壓缸驅動負載做加速運動時,負載的慣性力會抵抗加速,慣性力的作用方向和負載運動方向相反;當液壓缸驅動負載做減速運動時,負載的慣性力會抵抗減速,慣性力的作用方向和負載運動方向相同;2、慣性力的大小牛頓第二定律告訴我們F=ma,
  • 大林組利用液壓驅動式重型建築機械驗證力觸覺系統
    「真實觸覺」(Real Haptics)力觸覺再現技術,應用到了液壓驅動式重型建築機械上,並實際驗證了其性能和操作性。「真實觸覺」是慶應義塾大學全球研究所特任教授大西公平發明的「雙向傳輸現實物體與周邊環境的接觸信息,再現力觸覺技術」。通過傳輸人類觸碰物體時感受到的軟硬度、氣球般的彈力及自主動作等力觸覺信息,可以在遠處的操作者手上再現同樣的力觸覺。
  • 掃路車液壓系統原理
    並能通過接入英特網對車輛進行遠程故障檢測和調試,適應未來技術的發展負載傳感系統掃路車風機是液壓驅動。風機葉輪直接與高速液壓馬達連接。負載傳感系統和採用定量泵的相同系統相比較,能量損失和發熱都負載傳感控制系統是由帶有LS控制的油泵、負載傳感方向閥及工作機構組成。液壓系統的流量由泵的壓力與LS負載信號壓力之間的壓差Δp決定。參考液壓原理圖4。操縱方向控制閥,使方向控制閥閥芯的產生一定「開口」,對應於到工作機構的就有一定流量。這個量在閥芯上產生一個壓力差,當然也在泵的出口和LS油口之間形成一個△p。
  • 一力舉千斤——說說自卸車液壓舉升系統的結構及工作原理
    自卸車液壓舉升系統在工程機械行業裡有廣泛的應用,其中以海沃最有代表性,市場佔有率最高,應用最廣泛。今天我們就以海沃公司的自卸車液壓舉升系統為例,來說說這套系統的結構及工作原理,常見故障分析以及維修保養方面的建議等。
  • 液壓系統的原理結構
    液壓活塞泵或固體泵,由液壓動力包驅動液壓油缸,液壓油缸推進輸送缸,將輸送缸內的物料輸出至管道。一般分為單柱塞和雙柱塞,典型的代表有德國普茨邁斯特公司的4種固體泵,分別是:EKO單柱塞泵、KOS、KOV、HSP三種雙柱塞泵。
  • 一波液壓系統傳動原理圖實例
    翻轉橋液壓傳動系統方案原理圖:1.系統壓力10Mpa2.系統流量:10L/min3.功率4KW18.5KW導軌磨液壓系統原理圖:電機功率:15KW/0.75KW系統流量:300L/min/9.5L/min系統壓力:2Mpa/2Mpa控制電壓:DC24V立式加工中心液壓系統原理圖
  • 什麼是液壓夯實機?高速液壓夯實機的工作原理是什麼?
    什麼是液壓夯實機?什麼是高速液壓夯實機?液壓夯實機就是利用液壓動力輸出來夯實基礎的夯實機械,包括:液壓振動夯實機和液壓衝擊夯實機。高速液壓夯實機通常指的就是液壓衝擊夯實機。高速液壓夯實機高速液壓夯實機的工作原理:通過裝載機或挖掘機等承載機構的動力輸出,將內置在夯架內的作用錘頭提升到一定高度後釋放
  • 液壓馬達的工作原理_液壓馬達內部結構圖
    液壓馬達的工作原理   液壓馬達是一種低速中轉矩多作用液壓馬達,簡稱擺線馬達。由一對一齒之差的內嚙合擺線針柱行星傳動機構所組成,採用一齒差行星減速器原理,所以這種馬達是由高速液壓馬達與減速機構組合而成的低速大轉矩液壓元件。   它瑪戔、石化機械、船舶運聖動、輕工機械、產業機械等設備上有著廣泛的應用。擺線液壓馬達是利用與行星減速器類似的原理(少齒差原理)製成的內嚙合擺線齒輪液壓馬達。
  • 詳解剎車系統工作原理
    首先我們把制動系統分成6部分,從踏板到車輪依次解釋每部分的工作原理,在了解汽車制動原理之前我們先了解一些基本理論,附加部分包括制動系統的基本操作方式基本的制動原理當你踩下制動踏板時,機構會通過液壓把你腳上的力量傳遞給車輪。但實際上要想讓車停下來必須要一個很大的力量,這要比人腿的力量大很多。
  • 關於泵的軸向力
    平衡盤被廣泛應用在多級泵的軸向力平衡上,位於泵末級葉輪之後,其結構原理如圖1所示。平衡裝置存在徑向和軸向兩個間隙,由末級流出的帶壓液體,經徑向間隙流入平衡盤前的空腔中,使之形成高壓力狀態。於平衡盤後側的空腔上開設平衡管,並與水泵入口相連通,使該處空腔內壓力與泵入口處壓力基本一致。由於平衡盤前後兩空腔內壓力不等,構成壓力差,產生與軸向力反向的平衡力,達到平衡效果。
  • 制動踏板及剎車系統工作原理詳解
    首先我們把制動系統分成6部分,從踏板到車輪依次解釋每部分的工作原理,在了解汽車制動原理之前我們先了解一些基本理論,附加部分包括制動系統的基本操作方式基本的制動原理當你踩下制動踏板時,機構會通過液壓把你腳上的力量傳遞給車輪。但實際上要想讓車停下來必須要一個很大的力量,這要比人腿的力量大很多。
  • 汽車轉向系統結構解析 圖解原理
    工作原理是通過液壓泵(由發動機皮帶帶動)提供油壓推動活塞,進而產生輔助力推動轉向拉杆,輔助車輪轉向。 那具體是怎樣動作的呢?當方向盤轉動時,轉向控制閥就會相應的打開或關閉,一側油液不經過液壓缸而直接回流至儲油罐,另一側油液繼續注入液壓缸內,這樣活塞兩側就會產生壓差而被推動,進而產生輔助力推動轉向拉杆,使轉向更加輕鬆。
  • 液壓千斤頂工作原理動畫
    液壓千斤頂液壓傳動所基於的最基本的原理就是帕斯卡原理,就是說,液體各處的壓強是一致的,這樣,在平衡的系統中,比較小的活塞上面施加的壓力比較小,而大的活塞上施加的壓力也比較大,這樣能夠保持液體的靜止。所以通過液體的傳遞,可以得到不同端上的不同的壓力,這樣就可以達到一個變換的目的。我們所常見到的液壓千斤頂就是利用了這個原理來達到力的傳遞。
  • 乾貨:普通液壓制動系各組成部分的工作原理
    液壓制動系的工作原理如圖6-9所示:圖6-9 液壓制動系工作原理示意圖(1)不制動時,制動鼓的內圓柱面與制動蹄摩擦片的外圓柱之間有一定的間隙(2)制動時,駕駛員踩下制動板,通過推桿推動主缸活塞,使主缸內的油液產生一定壓力後流入制動輪缸,推動輪缸活塞使兩側制動蹄繞支撐銷轉動而張開,將摩擦片壓緊在制動的內圓柱面上與制動鼓摩擦產生阻礙車輪轉動的制動力矩。制動力作用的結果使車輪轉速下降,從而使汽車減速或停車。放鬆制動踏板,在回位彈簧的作用下,制動蹄回到原位,制動解除。
  • 多項設備革新 四川力能超高壓堪稱「工業大力士」
    今天,我們來了解一下四川力能獨家研製的超高壓食品滅菌設備、超高壓液壓千斤頂和鋼絲纏繞油壓機。  我們首先來看一下四川力能超高壓食品滅菌設備。  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裡,食品加工主要是通過高溫殺死腐敗菌和致病菌,從而保障食品的安全,延長食品的貨架期。但高溫會引起食品的顏色、香氣、滋味、質構、營養以及功能的劣變。
  • 一張簡單的液壓千斤頂動態原理圖,帶你感受液壓的魅力!
    液壓是一種非常重要的傳動方式,液壓傳動的工作介質為液體,利用液體產生的壓能來傳遞動力。一個完整的液壓系統由五個部分組成,即能源裝置、執行裝置、控制調節裝置、輔助裝置、液體介質。液壓系統的執行元件(液壓缸和液壓馬達)的作用是將液體的壓力能轉換為機械能,從而獲得需要的直線往復運動或迴轉運動。下面小編就利用液壓千斤頂和大家一起感受一下液壓的魅力!以上就是液壓千斤頂的動態原理,液壓千斤頂有外殼、大活塞、小活塞、扳手、油箱等部件組成。
  • 壓磁式測力裝置的原理
    力的測量原理通過對機械零件和機械結構的力、扭矩和壓力的測量,可以分析其受力狀況和工作狀態,驗證設計計算,確定工作過程和某些物理現象的機理。對設備的安全運行、自動控制及設計理論的發展等都有重要指導作用。
  • 拒絕專業術語 簡述剎車系統工作原理
    剎車系統的原理是製造出巨大的摩擦力,將車輛的動能轉化為熱能。  目前大部分小型車都採用液壓制動,因為液體是不能被壓縮的,能夠幾乎100%的傳遞動力,基本原理是駕駛員踩下剎車踏板,向剎車總泵中的剎車油施加壓力
  • 737NG飛機液壓系統工作原理
    737NG飛機液壓系統由A和B兩個獨立的液壓系統給飛機提供主要液壓動力,每個液壓系統正常能提供3000PSI的壓力,給各作業系統提供作業系統部件的動力。另外,還有1套備用液壓系統,在特定條件下開始工作作為主液壓動力的補充。這裡只講述A系統液壓工作原理與相關部件,B系統與A系統完全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