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家用:消費者品牌認知度篇
【中關村在線辦公列印頻道】2015年中國列印產品市場整體格局依然較為穩定,市場品牌關注的趨勢仍舊圍繞惠普、佳能、愛普生等幾大知名品牌。作為行業龍頭,惠普的品牌佔有依然穩固,似乎榜首地位也十分明顯,佳能和愛普生等專業品牌分列其後。
在過去的2015年,隨著移動網際網路、雲計算等技術的快速發展,行動裝置的普及程度超乎想像。在普通消費大眾的印象中,列印產品的使用場景更多是局限於連接PC端的「辦公室列印」。然而近幾年移動智能設備的普及使得手機、平板電腦等行動裝置正在逐漸取代PC的位置。商務旅途、小型商務聚會等,滋生了「碎片化辦公」的列印新需求。消費習慣迫使企業正逐漸改變曾經習以為常的模式,這一切的變革促使著傳統產業與網際網路+實現前所未有的深度融合,對此各大廠商也逐漸完善並成熟著列印產品的無線技術。
不僅僅如此,受全球經濟形勢低迷的影響,2015年列印產品的銷量似乎並不容樂觀。商用產品方面,各大廠商紛紛進行各式各樣的技術革新,試圖在列印成本和質量上下更大的功夫。家用產品方面似乎是一個更為難啃的骨頭,家庭用戶對於列印產品的「必需性」似乎非常隨意,簡單理解就是「沒什麼用為何要買?」雖然各大廠商在過去一年紛紛在家用一體機的應用拓展方面大下功夫,雖然這些「舉措」似乎得到了一些用戶的好評,但在未來應該何去何從我們還是需要看看消費者的「意見」。
中關村在線辦公列印頻道於2015年年底,通過網上隨機問卷調查的方式收集了一些關於「列印產品市場消費者的趨勢和喜好」,在此我們公布數據內容如下:
附文:辦公行業價格指數走勢(2016.01.18)
● 家用:消費者品牌認知度篇
居家列印產品擁有及品牌
消費者市場熟知及信任品牌
可信度:96.2%
此項調查顯示,惠普品牌依然是消費者最為認可的列印產品品牌。從本次調查中其它數據我們不難看出,排名靠前的品牌往往在產品種類豐富、售後支持可靠、產品質量穩定等方面較為被消費者所認可。並且在產品需求的設計上更為符合市場的「口味」。
2家用:消費者產品認知度篇
● 家用:消費者產品認知度篇
隨著2015年各大廠商紛紛針對家庭用戶提出的「墨貴」這一困惑,愛普生、兄弟和佳能等品牌紛紛推出「大容量墨倉一體機」,其雖然在一定程度解決了列印「昂貴」的困擾,更是使得我們的產品在激素上得到了更為我們是否應該去發掘更多關於印表機衍生的運用,似乎很多用戶認為印表機並不是居家生活的必備品。
家庭用戶為什麼不購置家用機型
消費者直觀認為家用機型的用途
從以上各項數據不難看出,很多家庭認為「印表機」並不是「必需產品」,甚至是一種可以省略的奢侈品。在日常生活中,雖然印表機在一些必要情況下可以方便的複印證件、列印照片或者是居家辦公臨時列印文件。但這些事件出現的頻率在生活中確實很低。再加之一直以來傳統印表機「墨水用的快」、「耗材賣得貴」的消費體驗,更是很難說服一般家庭去購買家用印表機。
3家用:消費者產品需求度篇
● 家用:消費者產品需求度篇
「口碑」似乎是一個產品是否暢銷非常重要的因素,很多品牌注重價值的呈現,不忽視任何一個關於產品的小細節。在列印產品市場,很多大品牌始終堅持「產品和服務」這兩把雙刃劍,使得在市場競爭的一路廝殺中一直處於不敗之地。
消費者品牌忠誠度原因
消費者購買「家用機型」選擇方向
消費者如何應對「墨貴」
如今時代,並不是價格低就可以衡量產品是否「暢銷」,消費者似乎在可以承受的經濟範圍內更願意選擇質量高、售後佳的品牌和產品。然而很多用戶其實根本不懂得什麼是「噴墨列印」,更不知道何為「雷射列印」,往往是辦公室見多了,就認為雷射印表機速度快,產出穩定,也就一定也適合家用,所以作為廠商,適度的引導用戶選擇「最適合」的產品十分必要。
然而應對成本問題,消費者也並不是忽略不計的,市場上一些「不厚道」的商家和所謂的「技術人員」通過山寨、改裝等手段從表面看似乎是解決了「墨貴」的問題,但從根本上卻誤導消費者走上了一條更為「崎嶇的道路」。在調查中,只有近三成的消費者願意首選原裝耗材。但另外70%的市場也必須引起廠商的反思。
4家用:消費者購買意願趨勢篇
● 家用:消費者購買意願趨勢篇
針對列印類產品,成機價格必然也是一個「重要因素」。當然,消費者並不是「迷茫」的,大多數的消費者也一定清楚,高級產品價格低了肯定不可靠,低級產品價格高了必然失去人心。然而,消費者心裡的價位究竟如何呢?
家庭用戶選擇購買渠道
家庭用戶對於普及型一體機期望(接受)價格
家庭用戶照片印表機期望(接受)價格
相對於普及版的家用一體機,更多消費群體接受的價位在300~1000元之間。這一類產品往往在同級別裡更靠性能和顏值取勝。這個時代可不像過去,很多「老傳統」認為「花瓶子」不中用,內在才是硬道理。可現如今的80後和90後根本不可能完全忽視「外在的價值」,打好內外「雙重戰場」似乎才是王者之道。再看適用於照片列印的機型,相比來說,消費者都清楚,對於照片列印,普通機型肯定完成的不如高階機型完美,價格自然也要升一升,但動輒數千上萬的價格想去推給家庭用戶,那就真的有些不靠譜了。畢竟有「閒錢」的消費者並不是「大多數」。
網際網路時代實體店自然是會被很多消費者Pass(當然實體店的價值並不可以否定),但作為電商,提供更為便捷和省心的服務卻可以把握住一大批忠實的「粉絲」。「京東」的市場地位自然容不下小編的「低見」,雖然評論裡n多關於京東的炮轟,但作為電商中電子消費產品銷售的老大,馬雲似乎也不得不竊竊直呼「強哥」!從調查中我們也不難看出京東在銷售市場的地位,但不得不說,京東對於產品的分類描述實在不足,想選購更為適合自己的電子產品當然還是得看「中關村在線」啦!(廣告廣告!)
5商用:企業用戶綜合使用情況
● 商用:企業用戶綜合使用情況
回歸到大家都非常習慣和熟悉的場景——辦公室,必然很多家用消費者對於「列印產品的初階認知」還是來自於辦公場景。辦公室裡的「大傢伙」和「小傢伙」大家又真的十分熟知嗎?其實還是「迷茫」更多。
被調者所在單位大型複印機品牌
被調者在辦公場所是否獨立配備印表機
被調者所在單位大多數商用印表機品牌
雖然在「小型產品」上惠普獨領風騷的地位毋庸置疑,但是說起大型複印機似乎見得更多的就另有品牌了。諸如理光、佳能、富士施樂、柯尼卡美能達等都是複合機產品的「大戶」。這些品牌在複合機市場的地位也較為穩固,畢竟這數萬甚至幾十萬的產品真不是說買就買的,後期維護也是一個不得不考慮的重要因素。
相對於我們這個時代越來越多的中小企業和創業型小微企業,幾十萬的大型機器並不是什麼好的選擇,反而有可能成為一種負擔。但是隨著市場需求的轉變,近些年諸如惠普和富士施樂等廠商也在不斷推出「商用系列一體機」這樣更為實惠的機型。相比傳統大型機器,這些商用機型的價格足夠被大多數企業所接受;又相比普通家用產品,其性能和效率也會超越不止一個層級。我們不難看到,如今市場產品的豐富性為我們帶來更多類似「專屬訂製」的體驗。
6綜合:被調查者人員情況分布
● 綜合:被調查者人員情況分布
在展示調查數據前,我們必須保證數據的真實可靠性,我們首先通過以下數據來證實「絕大多數的調查均衡」。
被調查者職業情況
被調查者年齡分布
被調查者數據來源(地域):
∞ 國內(96.32%):北京、上海、廣州、阿拉善盟、安慶、安順、安陽、百色、濱州、成都、赤峰、德州、東營、佛山、福州、濟寧、樂山、南京、石家莊、蘇州、太原、泰安、唐山、天津、濰坊、溫州、無錫、襄陽、伊犁、長沙、鄭州、重慶、珠海
∞ 海外及港澳臺(3.6%):香港、溫哥華、雪梨、釜山
∞ 無效地域(0.08%)
被調查者數據來源(終端):微信直鏈 → 約75%;網頁直鏈 → 約24%
綜合調查可信度:97.32%
7綜述:在創新中成長進步
● 綜述:在創新中成長進步
創新不可否認,與時俱進更是時代進步不可忽視的關鍵。多年來,電子信息技術的推陳出新使得越來越多從前看似不可能實現的「夢想」都已變為實踐。文印領域也在不斷的更新技術並且發掘更為適應市場的全新應用。
2015年,兄弟(Brother)和佳能(Canon)兩大品牌繼愛普生(Epson)的「墨倉式」列印產品後都各自推出了自己的「超大墨容」列印產品。我們不難發現,這些墨倉產品似乎也僅僅在中國大陸上市,明白人其實都知道,應對中國山寨市場的「連供」、「改裝」,這也是廠商為了不至于越來越難做所推出的「新革命」。與其炮轟國人更愛「山寨的大腦」倒不如去讚揚這些「被逼出的新技術」。
墨倉產品似乎為噴墨列印暫時埋下了較為穩定的解決方法,但雷射列印更為昂貴的耗材如何應對?在2015年,列印巨頭惠普似乎也有了較為成熟的答案。
去年,惠普推出基於其智捷技術的JetIntelligence全新智能硒鼓平臺,該平臺使得碳粉科技取得了突破性進展。簡單理解就是「同樣分量,打得更多」。在惠普官網的描述中我們可以找到這樣一句話:「採用JetIntelligence的高性價比HP高印量原裝硒鼓可列印的頁數比之前都要多。」更多!更省!這似乎真是消費者所追求的。與此同時,惠普也在2015年的新產品中融入了這些新技術,使得新產品的性能的確得到了更進一步的提升。
……
為什麼上面打出了省略號?2015年的創新僅僅是前行腳步中的一小部分。未來如何仍在於不斷的探索中,我們需要做的就是更了解市場,並且把握好廠商和消費者之間溝通的這根紐帶。好的產品有時並不是沒人需要,只不過是在「被認知」環節出了問題。在上文中這樣一張截圖的表格,我們其實並不需要知道這道題目問的是什麼,但我們都一定會有感想:「我們的技術雖然好,但消費者知道的太少了。」這的確是一個事實。
2016年,更多的「專家」似乎都在預測各式各樣的新技術、新產品,但我個人更需要預測傳播的價值,網際網路時代為我們搭起了信息無阻的溝通橋梁,用適當的方式傳播更多的正確信息,這似乎是影響市場更為重要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