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旗袍外婆(1-4)

2021-01-09 家常話天下

01

湖北當陽外婆家,是田益竹童年的樂園。

平凡山村

外公(1922年生人)有兄弟姊妹7人。外公最小,上面有三個哥哥,三個姐姐。外公家裡珍藏有一張上世紀30年代他的大哥去美國留學時的全家福照片。田益竹(1971年生人)是何其有幸。她從照片上,不僅看到了外公的父母,還有外公的爺爺奶奶。也就是曾祖和高祖。

小時候,田益竹的很多美好時光都是在外公外婆家度過。外公是一個敦厚慈祥的長者。外婆16歲嫁給年長她五歲的外公,並育有兩兒兩女。田益竹的母親是長女,所以,外婆是年輕的外婆,並且是天生的美人胚子。水田鄉繁重的勞作。並沒有讓她腰弓背駝。直到七十歲的老齡時。依然腰杆倍直,精神矍鑠。這主要得益於,外公對妻子一生的呵護。

田益竹外婆年輕時

外公的大哥,四十年代,從美國回國後到陝北參加革命。七十年代定居北京,和美國同學的大外婆一起,一生致力於研究奶牛的品種改良。

外公的二哥。曾經在縣城裡開錢莊,公私合營後在縣城裡安家,田益竹小時候,只知道。這個外公在沙洋農場坐牢。1979年,勞改釋放。帶著妻小。在老家附近,重新安家。

外公的三哥(1916年生人),曾在省城讀書後,在武昌教書。六十年代初精兵簡政,三外公帶著年輕的妻子和四個兒子,回到老家。在老宅(田益竹外公家)邊上寬大的曬穀場,脫磚建土坯房安家。三外公的大兒子和田益竹的大舅都是和共和國同齡,生於1949年。三外公的二兒子,據說生下來就是腳內排,醫生說,可以慢慢的校正,因為大家閨秀的三外婆(1926年生人)心疼沒捨得做,長大後就帶了殘疾。走路比普通人要困難。三外婆到1972年,共生了7個兒子。有一個甚至比田益竹都要小。

平凡山村

O2

俗 話說:仰臉老婆低頭的漢,青皮蘿蔔紫皮的蒜。

田益竹童年的記憶裡。三外婆最大的特點就是像張愛玲一樣,頭永遠是昂著的。高高的個子,手裡經常叼著一隻水晶的煙管。她抽菸的那個姿勢,非常的高雅,頭略微抬起,偏向一側。纖纖右手,中指和食指夾著煙管,在口裡輕輕一吸。手劃一個弧度拿開,垂下,嘴裡慢悠悠的吐出一串串的煙,嫋嫋升起,拔的人兒更高。嗯 很多人都說那個味足,吊,板兒溜噠。並且,這個外婆是喝酒的,中午晚上必喝。

田益竹沒有見過這個外婆做飯。一般是那個腿有殘疾的二舅做飯。據說這個外婆不會種田,不會做飯。她曾經是三外公的學生,家裡是開著綢緞莊的丶穿旗袍的女學生。當年回農村老家時,帶著四個兒子,另外,還有一皮箱的旗袍。

山路難行也難忘

1975年的初夏。田益竹的三外公做60大壽。三峽的田益竹父母,下午帶著田竹益翻過幾座橫山,誰知中途下起了暴雨,道路泥濘難行。背著田益竹的母親甚至還摔了一跤。以前走兩個多小時的路程,居然走了4個小時。傍晚,他們只好找一戶人家,借了一個馬燈,狼狽的,終於到達時,宴席已經開始了一會兒。

三外公和穿著墨綠色旗袍的三外婆,端坐在四方桌的正上席,屋裡的支客師高聲喧譁著:來一一客,您們桌上請。三爹三媽,您們的嬌客來了。田益竹的父親也高聲朝賀著:「三爹三媽,福如東海,壽比南山。福如東海,壽比南山。″一向嚴肅的三外公。臉上沒有半點笑容。朗聲道:「是我的什麼嬌客啊?嬌客會這個時候才來呀?我呀,只有兒子。"嬌客是農村對女婿的尊稱,姑爺到娘家是尊貴的客人,稱之為嬌客。直性子的田益竹母親聞言。剛跨過門檻的腳,退了出去。到旁邊田益竹外公家去,換洗衣服,再也沒有進過這個三爹的門。

旁邊是三外婆家

田益竹的父親。舔著臉在別人讓出來的位置上,坐下吃飯。三外婆在別人吆喝著:給田姑爹加個菜,加個新菜。無動於衷的喝著酒。夾著它的水晶煙管,品著煙,只有那個腿瘸的二舅,來照顧著孩子,給姑爺夾菜添飯。

多年以後。好多人還在談論著,當年穿旗袍的三外婆。是如何的風華絕代,是如何的美不可言。那個吸菸的姿勢是如何的,舉世無雙,韻味十足…但是,在幼小的田益竹看來。三外公三外婆,那張張冰冷的臉,令人生厭,不願再看第二眼。他們家中只有那個走路,一瘸一拐的二舅,謙和的笑臉,殷勤的招待。至今想來,讓人心生溫暖。

平凡山村

「愛屋及烏",恨屋也會及烏!兄弟妯娌之間有意見,姑娘女婿成了撒氣桶。當年田益竹外公的父親和爺爺。幾輩人的辛苦經營。積累了偌大的家業,威震一方。見識和閱歷不凡的田益竹太外公,早早給兒子們分家立戶,各作安排。小兒子(外公),種田種地,守家業。

時代的變遷,多年後三外公的不得已返鄉,平添許多煩惱。兄弟之間好說,可是,妯娌之間,小孩之間時不時的,偶爾的會產生這樣的,那樣的矛盾,偏偏三外婆又是個高傲的丶自以為是的城市大小姐。這老話說啊,兄弟之間,不隔一個縣,至少也要隔一個堰(塘)。

04

山路難行也難忘

1976年正月初二,三峽的田益竹父親用籮筐挑著大女兒和二女兒,妻子用背簍背著小女兒翻山越嶺走丈人拜年。

田益竹的父親帶著三個女兒:給三爹三媽拜年。三個丫頭嘰嘰喳喳的叫著:三嘎公丶三嘎嘎拜年,大舅舅丶二舅舅丶三舅舅丶四舅舅丶五舅舅丶六舅舅丶七舅舅拜年。一屋子的人馬上不做聲了,只有一瘸一拐的二舅到堂屋裡熱情的支應著:田姑爹快坐,姑娘們坐,我去拿花生皮球來吃。花生苕皮子皮球端來,二舅又熱情的招呼:堂屋裡冷,到火壠屋裡坐吧。孩子們調皮的在火壠裡燒著花生兒吃。

不一會兒,一瘸一拐的二舅又給每人端來了一碗湯圓,笑著解釋說:今年忙也沒有做米酒,田姑爹進一碗元寶吧。田益竹剛吃了兩個,聽見了房裡拍打孩子的聲音,緊接著是最小的舅舅扯開嗓子的哭叫。田益竹的父親沒有動筷把碗放到灶上,客氣的推辭說剛吃了飯,準備帶孩子們告辭,可貪嘴的田益竹最喜歡吃湯圓了,犟著把碗裡的湯圓吃光光。

農忙季節

轉眼又到了栽秧農忙季節,田益竹的母親走娘家時就把她放到娘家,自己回家農忙。田益竹在後面哭著喊著要回家,趕媽媽的路,她母親以為娘家會有人把孩子攔住。幼小的田益竹邊哭邊攆媽媽,看不到媽媽的影子了,憑著幼小的記憶走出了五六裡地還在哭著攆,在一個學校門口失去了方向,坐在地上哇哇大哭。

這時候,氣喘籲籲的一瘸一拐的二舅出現了,他呼著哄著把田益竹背在肩上,一瘸一拐的慢慢的走回外婆家。小小的田益竹聽到了隔壁三外婆嚴厲的尖刻的吵二舅的聲音:就你管的寬,啊,你的豬餵了嗎?羊放了沒有…

03

桃園

外婆村裡的桃林,是孩子們最喜歡去的地方,桃快成熟時,村子裡是會安排人搭棚守桃園的,只有公家採收過後,才允許大家進園子。樹上會有零星的丶遺落的果子,孩子們會在第一時間撲向果園,小小的田益竹在樹下找尋著,好不容易看見一個果子,會高聲的叫著自己的小舅(1966年生人):小舅小舅,這兒一個!小舅還在問著在哪兒啊在哪兒?田益竹三外婆的四兒(1960年生人)已在遠處由慢及快,跳起來摘下了那個果子。

一會兒,田益竹又叫著:小舅小舅,這兒一個!小舅還在找尋著,田益竹三外婆的五兒(1966年生人),已聞聲伸出竹竿摘掉了。田益竹大叫著:我的我的是我先看見的…田益竹好不容易又在一棵桃樹上找見了一個,壓低聲音叫著:小舅快來。小舅還沒來,三外婆的六兒(1968年生人)已來到了近前,像猴子一樣靈活的搜索著,小舅剛到樹下,六舅已摘下來這個樹上唯一剩下的桃子。田益竹哭著叫著:六舅你搶的是我的果子,小舅是笨熊。周而復始,笨拙的小舅總是慢人一步,生氣的田益竹學著自己爬上樹,終於摘到了一個果子。

晚上回到家裡,田益竹到鄰家三外公家裡吵著鬧著:三嘎嘎,我發現的果子,四舅舅,五舅舅,六舅舅搶我的果子,一共搶了9個。三外婆臉一扭,沒有理會田益竹的,又是一瘸一拐的二舅過來打著圓和:哦,是你發現的,舅舅搶你先看見的,是他們不對。二舅給田益竹拿了二個桃。田益竹還要,二舅再給她拿了一個,說:竹丫頭,再拿拿不下了,吃了再來啊。田益竹在四舅、五舅丶六舅丶七舅的白眼兒裡,拿著果子昂首闊步,凱旋而歸。

桃園

04

1977年的夏天暑假,田益竹姊妹三人。一起到外婆家過夏天,整個院子裡,到處是大的孩子,小的孩子。吵吵鬧鬧,熱鬧極了。三外婆那個最標緻文靜的兒子,三舅(時年二十二歲),臉上長了一個瘡。大人們用土方法,把草藥搗爛,敷在臉上。炎熱的夏天,競然越敷越厲害。有人勸三外公:三爹,這個瘡,不能馬虎,搞不好會出人命的,您要把他帶到大醫院去看一看。三外公手一揮:不怕,沒事兒,我家裡有換洗的。

一語成讖,不久,三舅競因這個瘡離世。看著大人們用小樹木釘成簡易棺木,裝著三舅草草掩埋。三外婆呼天搶地,苦苦哀嚎。三外公全程黑著臉。田益竹第一次心疼三外婆,牽著她的手也跟著哭。雖然她還不怎麼懂死的含義,只知道,少了一個叫三舅的人。

花辭樹,最是人間留不住

日子還得繼續,三外婆還是一如既往的昂著頭,用水晶煙管吸著煙;一如既往的中午、晚上的喝著酒。只是,不多見的笑臉,更少笑容了。嚴肅的三外公,更嚴肅了,整天板著個臉,自家的孩子們都怕他們,外面的孩子們更是不敢進他們家的門只。只有小小的田丶益竹,追著五舅舅丶六舅舅、七舅舅放羊丶放牛玩,左一聲舅舅,右一聲舅舅地叫著,屋裡屋外地跑著,三外婆看她的眼神,漸漸的柔和。偶爾會教她李清照的詞:「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白雲深處有人家

1980年,水田之鄉的外婆家糧食喜獲豐收,瓜果四季瓢香,豬肥羊俏,雞鴨滿院跑,花生一口袋又一口袋,再也不用小半袋花生掛在貓兒梁上(惜酒待客)只有過年才能吃了(田益竹曾經在火籠裡把鐵絲綁在竹杆上,燒紅了把裝花生的蛇皮口袋燙個洞。想吃花生了,就用棍把那個口袋聳一聳,花生一顆二顆的掉下來…)過年時會折一大截,外婆說:噫?這個老鼠真厲害…

相關焦點

  • 我的旗袍外婆(5-8)
    大城市的旗袍小姐嫁給教自己的儒雅先生,造化弄人,滿懷憧憬的幸福生活過成了一地雞毛。並且,曾經的恩愛變成了嫌棄:嫌做的飯不可口;嫌不會種田丶不會做女紅……「哀大莫過於心死"。三外公對三外婆以前不曾有過的冷漠態度,成為壓垮三外婆精神支柱的最後一根稻草。獨酌到半夜的三外婆,她打開從娘家帶來的旗袍皮箱,沐浴更衣,換上旗袍,把農藥兌入酒中,飲下,獨自睡去。
  • 顏子淵:我的外婆
    成都外國語學校附屬小學六年級五班 顏子淵每次一看到「外婆」這兩個字,我的腦海裡便會出現一個65歲的老人:蒼老的雙眼裡放射著慈祥的光芒,花白的頭髮在後腦勺挽成一個髮髻,顯得很精神。在我的印象裡,她總是在院子裡走來走去,一刻不停地忙碌著。
  • 外婆來送桃木梳,也救了我的命
    黃昏,敲門聲將我從電腦前拉起來,迫使我去開門。來的人是我外婆,我驚喜地大叫一聲,伸著脖子急急往她身後的樓梯看。外婆淡然地說,不用看了,我一個人來的。外婆七十三歲,我無法想像她是如何坐著火車,一個人來到這個全然陌生的城市,又準確地找到我住的地方的。急忙請外婆進屋,拉著她噓寒問暖。外婆微笑著,伸手將我頰邊的長髮掖到耳後。
  • 《外婆史詩》:超越苦難的溫情之書
    小說書寫了「雪舫火腿」創始人蔣雪舫的曾孫女蔣小娥多舛而不平凡的一生,塑造了一個美麗、慈愛、善良、聰慧、能幹、堅韌、達觀、正直、宅心仁厚、吃苦耐勞的「中國外婆」感人形象。小說將「我」對外婆的深情追憶,寓於一種格調幽默的苦難敘事中,以外婆為主線,以「我」為副線,以外公和方士雄為輔線,多線索運行,敘事視角頻繁切換、回憶與現實穿插交織,繪就了一幅縱貫祖孫六代的個體榮辱、家族沉浮和社會興衰圖。
  • 夏天悄悄地來了,我仿佛又聞到梔子花的香味,這是外婆對我的愛
    爬起床,抓出一朵開得最大聞著最香的花兒,我就往門外衝,隨手揪下花瓣,往天上一拋,仿佛自己是天女散花,開心得不得了。遊戲結束後,我立刻打掃戰場,免得被外婆發現。外婆最愛梔子花,不僅會在屋子裡放上一碗,還會挑一朵不大不小的香噴噴的別在衣服的扣子裡。有一次,我問外婆為什麼要在衣服上插一朵梔子花。
  • 鄧紫棋懷念外婆《不存在的存在》就是為外婆寫的
    鄧紫棋懷念外婆 《不存在的存在》就是為外婆寫的。歌手鄧紫棋先前在紀錄片《一路逆風》中,提起過去辛苦點滴,表示在音樂上啟蒙她的人是外婆,從小外婆耐心教她彈琴、唱歌,是讓她成為優秀歌手的最大助力。鄧紫棋8日想起外婆,在臉書上寫下:「最後一次見你,原來已經是六年前。但我對你的愛,有增無減。」
  • 網友:我能不能娶我外婆的妹妹的女兒?
    網友問:最近我找了個女朋友,初見就有一種一見如故的微妙感覺。帶她見父母聊天時才發現我們居然是親戚,她是我外婆的妹妹的小女兒。世界這麼小讓我們相遇相愛,倫理世俗卻讓我迷茫畏懼。我們這樣算不算三代以內旁系血親?可以結婚嗎?
  • 關曉彤旗袍造型頻上熱搜,旗袍英文你知道怎麼說嗎?
    ↑ 想要了解更多的英語學習資訊,上方點擊關注』請叫我一萬姐』。↑關曉彤旗袍造型最近,關曉彤旗袍造型頻上熱搜,讓她成為各大媒體熱搜的焦點。同時,被譽為中國國粹的旗袍,也重新受到人們的關注。今天一萬姐就跟大家來看看跟旗袍相關的一些英文小知識吧。
  • 外婆,真的有天堂嗎?
    外婆是前年走的,走的時候已經九十七歲了,雖然不是百歲老人,也算得上長壽了。因為常年工作在外,只有逢年過節才會回家一次,所以自從大學畢業後,看望外婆的次數屈指可數。即使去了,一大夥人呆在外婆居住的空間侷促的車庫裡,嘮嘮家常,也是想儘快離開,所以對外婆沒有留下太多的回憶。反而是小時候去外婆家,留下來很多難忘的回憶!一直到高中住校之前,母親要去外婆家,總要帶上我 ,讓外婆看看他的外孫有沒有長高。
  • 這款有特色袖子的改良款旗袍是怎麼繪製裁剪製版圖的
    我又來嘮叨了,今天我們要學一點兒什麼呢?要不還是說一說我喜歡的旗袍吧,旗袍的種類和款式也有很多,不同款式,不同顏色,不同面料,不同圖案等等,構造出了足夠滿足我們旗袍欲望的各種款式。在背寬線上取4釐米,與後領相連,取肩寬/2;前肩:前寬線為B/5-2,在前寬線向下5釐米,取肩/2;腰圍,前後均為W/4+2(省量);連接好B到W之間的線,修好袖窿弧線
  • 出生被就道士被預言活不過7歲,外婆為了救我,竟給我娶了童養媳
    2021-01-01 02:14:48 來源: 漫畫星球 舉報   我從出生前就給人算計了
  • 媽媽的旗袍總是放在盒子的底部
    我媽媽從來不穿裙子,我也不知道為什麼,即使是汗溼的夏天,她還是一條褲子超過了夏天。說實話,當我10歲左右的時候,我不喜歡她這樣,每次開家長會,其他媽媽都盛裝打扮,看來只有我媽媽那麼臃腫醜陋。家長會一開,老師總是在全班同學面前表揚我的成績,表揚我,老師表揚了我之後,她會像例行公事一樣來找我媽媽,請她把自己的育兒經歷告訴她。每次媽媽猶豫著說一句不完整的話,我真的覺得很慚愧,但我不能說她,畢竟她還是我媽媽。家長會結束後,我媽媽沒有其他家長那麼熱情,她會圍坐在老師身邊問更多的問題,她會坐在一邊感到困惑。
  • 網絡衛星地圖和外婆家族墓地
    坐在北京家裡的沙發上,我用這個工具,在電腦上,利用網際網路找到了外婆母親家族的墓地。  外婆母親的墳地,是一片黃土,遠在一千公裡之外,在村莊外的農田裡。戴著老花鏡,看著電腦上顯示出的自己母親的墳墓,外婆感嘆:「現在社會這些發明,過去的神仙也想不到啊!」  91歲的外婆一生幾乎使用過中國曾有過的各種通信方式。
  • 當迪士尼公主走進民國,穿上旗袍一個比一個美,貝兒我就先抱走了
    相比於一些體型較瘦的公主,白雪公主身材比較豐盈,而這樣的身材剛剛好穿旗袍。旗袍是民國時期最盛行的女子服裝,她既能夠展現女子柔美的身姿還能增加氣質,直到現在也是一種流行。穿上旗袍的白雪公主褪去了公主的氣質,反而更像一個鄰家女孩,清純甜美。
  • 外婆做的蒿子粑粑,有著童年的味道
    對於一個在他鄉漂泊多年的湖南人,長沙成為了地圖上一個小小的標誌,距離我生活的城市有一萬多公裡,即便如此,我還是堅持常回家看看,只為了看看家長的老人和享受家中的美食。 蒿子粑粑作為湖南的美食,比起臭豆腐,小龍蝦和辣椒炒肉,它一點也不出名,甚至很少被人提起,但是這個簡單的長沙美食,卻在很多人的心中一點也不簡單,它是無數人童年的一部分。
  • 1歲娃體重和五歲表哥差不多,只因外婆這樣養,危害不是鬧著玩的
    1歲娃體重和五歲表哥差不多這樣一段視頻,爆紅網絡。描述的是,一位臺灣媽媽回到婆家,驚見自己1歲的侄子,體重竟然超過了自己5歲的兒子!侄子一直由婆婆帶著。其實初見這個侄子,他也沒多重,就是婆婆帶了一段時間後,居然胖成這副樣子!這位媽媽看到侄子後不禁大笑。
  • 對聯題東方之美,旗袍雅韻婉春風
    旗袍是春枝一抹羞澀嫣然,是春江十裡柔波,是人間一道最的靚麗風景。旗袍是女人的靈魂,起伏的山戀,玲瓏身段,盈盈一握的風情。旗袍追隨著時代,承載著文明,以其流動的旋律、瀟灑的畫意與濃鬱的詩情,表現出中華女性賢淑、典雅、溫柔、清麗的性情與氣質。
  • 女孩說:外婆就是媽媽
    爺叔殘疾 外婆癱瘓學校「雙百勵志」幫他解決燃眉之急湖北省鶴峯縣容美鎮新莊村。8月7日,18歲的彭友元和父親在地裡掰棒子,他長得文文弱弱,一張娃娃臉稚氣未脫。不過,幹起農活來,卻是成熟老練。彭友元家總共種了2畝8分地,都是山地,被分成了相距很遠的4小塊,分別種了2畝1的玉米,和7分茶葉。玉米是他家最主要的作物,但由於都是山地,每年的收成少得可憐。
  • 被黃奕的旗袍裝驚豔了!藍色旗袍配紫色外套端莊穩重,盡顯東方美
    旗袍對於中國女性來說有著不一樣的意義的,旗袍不僅是一件服飾,更是一種文化。而對於東方女性來說,穿上旗袍也就能夠展現出優雅大氣的魅力,尤其是對於成熟女性而言,穿上一件合身的旗袍也能夠展現出風姿卓越的感覺。
  • 憶外婆系列之——自製米花糖
    我外婆的故鄉宜賓就有這樣的風俗。米花糖入口非常的酥脆香甜,回味無窮,是很多70後80後的童年記憶,也是我的最愛。一般到了每年的臘月二十天,外婆就準備做米花糖了,我就做她的小幫手。第一步、製作陰米外婆把頭天晚上洗淨泡好的糯米撈起來,放在甑子中蒸熟,這個過程約需要十幾分鐘。然後將蒸好的糯米取出,均勻的鋪在竹蓆上,放在背陰通風處晾涼,在半乾的時候將糯米全部散開,不要粘在一起,幾天後糯米全部變幹後就成了陰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