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漂泊的人,他鄉變成了故鄉,而我們只是常回家的客人。對於一個在他鄉漂泊多年的湖南人,長沙成為了地圖上一個小小的標誌,距離我生活的城市有一萬多公裡,即便如此,我還是堅持常回家看看,只為了看看家長的老人和享受家中的美食。
蒿子粑粑作為湖南的美食,比起臭豆腐,小龍蝦和辣椒炒肉,它一點也不出名,甚至很少被人提起,但是這個簡單的長沙美食,卻在很多人的心中一點也不簡單,它是無數人童年的一部分。
蒿子粑粑,作為湖南的美食,一年四季中,有三個季節都會出現在街頭小巷的美食店中,它的做法也如湖南人的性格一般簡單。將蒿子洗乾淨,和糯米粉均勻攪拌在一起,放入蒸鍋蒸60分鐘左右,打成泥狀,並揉搓成圓形放入油鍋煎至兩面金黃。這樣,一份美味的蒿子粑粑就新鮮出爐了。綠油油的蒿子粑粑,一口下去,十分的酥軟,一不小心,讓人吃到忘記了晚餐。
雖然蒿子粑粑的做法簡單,在湖南,家家戶戶都精通蒿子粑粑的做法,但是這簡單的做法也暗藏無數老人對於晚輩的愛,我記得我好像就是這樣吃著蒿子粑粑長大的。
小時候在外婆家長大的我,十分貪吃,生性節約的外婆卻很少給我買零食,而蒿子開的時候,便是我一年中最開心的時節。那個時候,外婆忙完農活之後,總是會帶著我去河邊採摘路邊的蒿子,雖然忙碌了一天,但是看著我貪吃的眼神,她還是選擇了牽著我,帶上一個菜籃子,踏上採摘蒿子的路程。外婆一邊看著我,一邊在路邊採摘蒿子。
已經年過半百的外婆,身體自然比不上年輕人,有時候遇上下雨路滑,外婆一隻手去採摘蒿子,還要騰出一隻手牽著我,彎下腰的外婆讓我看到了一個老人對於晚輩的愛,也看到了她頭上的白髮。
人類發明了美食,又不斷追問美食的意義。其實不管是在中餐還是在漢字裡面,食物都充滿了無限的可能性。而美食的意義不僅僅只是味道,還包括每一個中國人的愛,對於朋友的愛,對於家人的愛,和對於子孫後代的愛。
我們無法選擇出生在哪裡,和故鄉的羈絆,像是命定的戀人。跨過山河大海,發現最想念的還是這個娛樂之都,最喜歡的美食,還是和長沙相關。你好,長沙,我依然是那個愛著你的南方姑娘!你好,外婆,我依然是那個喜歡纏著你做蒿子粑粑的小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