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六安的特色美食「蒿子粑粑」,口感香脆,你吃過嗎?
在安徽六安,三月三要吃蒿子粑粑!蒿子粑粑,是六安地區流傳的一種特色美食,主要以蒿子、米粉、臘肉為原料精製而成。蒿子粑粑,口感香脆,味鮮色美。在大別山區民間,傳說每年農曆三月初三吃蒿子粑粑可以「巴魂」。說起六安的美食,這個季節第一個想到的當然是蒿子粑粑,已成為六安美食名片了。
-
又到了吃蒿子粑粑的季節,你還記得蒿子粑粑的味道嗎?
每當到了這個時候在我們農村有一道美食總是少不了,你知道是什麼嗎?算了,這個問題問的有點傻,文章標題都已經寫了,沒錯那就是小時候的一個美味,蒿子粑粑。農村的小孩子小時候基本沒有不喜歡吃蒿子粑粑的,那種青青的香氣完全能夠徵服你的味蕾,讓你欲罷不能。
-
手把手地教你做蒿子粑粑,嘗出兒時的味道!
,儘量選取嫰點的,因為太老的葉子苦味有點濃,蒿子如果多的話,把蒿子放進開水裡焯一下,放少許鹽,這樣能保持蒿子碧綠的顏色,然後把焯過水的蒿子捏成球狀,分裝在保鮮袋裡,放冰箱裡冷凍,我家一般過年的時候拿出來做,招待客人。
-
《舌尖2》裡的她教你做蒿子粑粑!
活動現場設置了政策諮詢區、業務辦理區、「六安人社」 手機APP、微信公眾號展示及電子社保卡籤發區和智慧人社宣傳視頻播放區四個區域。現場幫助前來諮詢的市民領取了電子社保卡18張,共受理諮詢300餘人次、發放各類宣傳資料2000餘份。
-
安徽清明特色美食——蒿子粑粑
用開水將蒿葉焯一下可去苦味,過冷水衝涼,擰乾,以此法除去大量的墨綠色汁水和細毛,這樣做出來的蒿子粑粑就不會太黑。也可將蒿葉以洗淨後鍾子或鵝卵石衝碎,直至流出蒿草汁,再將錘好的蒿草放入裝用清水的臉盆中,淘淨撈出。
-
每年三月你也吃蒿子粑粑嗎?
我生活在皖東南,每年三月都會吃蒿子粑粑。三月,野外的蒿子開始生長。蒿子分粉蒿和柴蒿,粉蒿做的粑粑比柴蒿做的更好吃,更香。蒿子粑粑我吃過不少,最令我難忘的仍然是母親做的。母親採回一籃子粉蒿,到水井裡洗淨,然後是揉,把蒿子裡的汁揉出來,搗碎。加工的時候,蒿子的香味就令我陶醉了。再把搗碎的蒿子和米粉、臘肉、春筍等放到一起做成粑粑。最後把粑粑貼到鍋裡,就是農村那種煮飯的大鐵鍋,開始炕。
-
皖西特色美食——蒿子粑粑,是大自然的恩賜
2017年,裕安區申報的蒿子粑粑製作技藝入選六安市第五批非遺名錄。蒿子粑粑,也叫蒿子粑,是安徽江淮、江南地區(六安、桐城、安慶、含山、宣城、南陵等地)民間流傳的一種特色美食,主要以蒿子、米粉、臘肉、蒜等為原料精製而成。
-
春暖花開野蒿香,蒿子粑粑你吃了嗎?
以前我以為只有鄉下才會有,後來在城市的一些公園裡,路邊也發現了蒿子的存在。春暖花開野蒿香,蒿子粑粑你吃了嗎?蒿子粑粑,是安徽江淮和皖南地區的特產小吃。是清明節及農曆三月三的漢族民俗小吃之一。主要是以蒿子、糯米為主要原料按一定的比例,經過蒸煮等工序精製而成的。蒿子粑粑,口感香脆,味鮮色美。
-
有種思念叫老家的蒿子粑粑,讀書的時候奶奶總讓我帶上一大袋
在這美好的春日,不得不分享一下我們六安家鄉菜蒿子粑粑。口感香脆,非常好吃,一粒粒臘肉丁更是充滿了老家的味道。蒿子粑粑食材蒿子500克大米粉700克臘肉半斤做法1.蒿子洗淨2.蒿子用開水燙10min,漂洗2遍,過濾掉綠水,擠幹水分,切碎3.臘肉切丁,爆香出油4.將蒿子、臘肉丁、米粉,一邊加水一邊攪拌混合均勻5.揉成團,壓扁,上鍋6.一般老家是在貼在鐵鍋中炕
-
在安徽,還有比蒿子粑粑更有代表性的春天味道麼?
對於長江以南的人來說,蒿子粑粑大概是最有代表性的春天味道。「呦呦鹿鳴,食野之蒿。」古人對於蒿子最早的文字記載,甚至可以追溯到《詩經》。採摘蒿子,一年生草本,可能只有中國人才會把這種氣香特異,味道微苦的植物融入到食物裡面去。
-
外婆做的蒿子粑粑,有著童年的味道
將蒿子洗乾淨,和糯米粉均勻攪拌在一起,放入蒸鍋蒸60分鐘左右,打成泥狀,並揉搓成圓形放入油鍋煎至兩面金黃。這樣,一份美味的蒿子粑粑就新鮮出爐了。綠油油的蒿子粑粑,一口下去,十分的酥軟,一不小心,讓人吃到忘記了晚餐。
-
舌尖上的中國,你不得不不學的蒿子粑粑做法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清明節前後,還有一種美食,那就是蒿子粑粑。今天小編帶給大家的是上過舌尖上中國的安徽六安蒿子粑粑。心動我們一起行動吧。
-
在湖南益陽,蒿子粑粑,是益陽人愛吃的清明特色美食!
在湖南益陽,蒿子粑粑,是益陽人愛吃的清明特色美食。從你的筷子接觸到它的那一刻起,它就將永遠在你回憶裡佔據舌尖心頭的一席之地。陽春三月,清明節將至,正值蒿子飄香季節,菜市場新鮮蒿子隨處可見,街頭的蒿子粑粑吆喝聲此起彼伏。蒿子粑粑是益陽民間非常流行的一種特色美食。
-
清明節吃蒿子粑粑,真的是為了粑魂?
今天是庚子年清明節,在深切悼念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鬥爭犧牲烈士和逝世同胞的同時,被忘了吃上一塊香香糯糯的蒿子粑粑。清明節除了掃墓,踏青,放風箏,還有一件同樣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吃蒿子粑粑。有多少人和小編一樣,被媽媽告訴說:清明節吃一塊蒿子粑粑,粘住魂魄,不為邪惡所侵。
-
好吃又健康的蒿子粑粑,你沒吃過的美味
蒿子粑粑又稱蒿子粑。是傳統江南青團衍生出來的另一種做法。這種做法流行於安徽江淮、江南地區,是清明節及農曆三月三的漢族民俗小吃之一(主要以艾蒿、糯米為主要原料按一定的比例,經過蒸煮等工序精製而成。其口感柔潤香糯,味鮮色美)。
-
皖南特產:三月裡的蒿子粑粑
爛煮春風三月初,皖南田間透青了,艾蒿遍地,到了吃蒿子粑粑的時候了。挎上竹籃,埋首壟間,小手一掐,蒿首便斷,捏在手心,一次要掐十根左右的艾蒿,才一把扔進竹籃裡。做一次蒿子粑粑需半籃子艾蒿,我跟家姐需一兩個時辰。
-
蒿子粑粑最簡單的做法
周末陪孩子去鄉下遊玩,在田野邊發現一茬嫩綠可人的野生蒿子。那清翠欲滴的一抹綠色讓我忍不住下手摘了回來。蒿子,是一種野生植物,可以食用,常用於配料。蒿子品種多樣,有艾蒿,白蒿,青蒿……用這些當配料可以做成形式各樣的食品,比如青團,艾餈,糖油粑粑……口味也可以是多樣的,包餡的,不包餡的,鹹味的或是甜味的,做法呢也是多樣化,蒸,煮油煎,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來搭配。
-
蒿子粑粑,舌尖上的春天
早春時節,對於湘北的人來說,是吃蒿子粑粑的好時節。蒿子作為一種大山裡的自然饋贈,經過農人之手,搖身變成了舌尖上的美食。對於在外的故鄉人來說,蒿子粑粑經過長途運輸,走進城市,是告慰異鄉人舌尖上的鄉愁。而吃蒿子粑粑,對故鄉人來說,是在享受人間舌尖上的春天。
-
新邵傳統美食蒿子粑粑 撩倒「吃貨」一片
新鮮的蒿子(上圖)和艾葉(下圖),還真有點傻傻分不清。忙且快樂著的申坤林。蒸熟了的蒿子粑粑因添加了芝麻、焦糖、花生米等餡,香氣四溢,令人垂涎欲滴。油煎的蒿子粑粑和糯米餈粑色、香、味俱全。紅網時刻4月7日訊(新邵站通訊員 何雯)「申老闆,該幫我做了吧?我已經等了老半天了。」「我也等了好久,只怪他生意太好了,搞不贏。」4月3日,在新邵縣金三角市場後面加工餈粑的申坤林一家忙得不亦樂乎,店門口排隊等候加工蒿子粑粑的人不停地催促著。
-
雯小廚的家鄉特色小吃之蒿子粑粑
這是蒿子,常長在小河邊或者草叢茂密的地方。採摘好的蒿子裝在籃子裡,是不是還不錯。下面就是這個奢侈品了,嘎嘎肉,一定要是醃製過後經過太陽曬過後的鹹肉來做蒿子粑粑,這樣才香噴噴好吃,當然鮮肉也行,看個人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