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最早古人類,尋找生命的希望

2020-11-27 中國軍網

迄今所知最早古人類化石圖邁(資料圖)

尋找生命的希望

——訪發現最早古人類的團隊負責人布呂內

■新華社記者 陳晨

「曾有人對我說:『我相信你將什麼也找不到。』」法國法蘭西公學院教授米歇爾·布呂內在回憶發現迄今所知最早古人類化石圖邁的歷程時,經常提起考古路上的艱辛。

布呂內團隊2001年在非洲中部查德發現的圖邁化石,被認為屬於一名生活在700萬年前的男性,這是迄今所知最早的古人類化石,布呂內也因此名揚天下。這位耄耋老人近日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這項發現背後是他在學術道路上一生的堅持,「不去看看怎麼知道有沒有呢,做研究應該有創新的眼光」。

從亞洲到非洲

「在我開始研究古人類的時候,人們普遍認為人類的搖籃在巴基斯坦,甚至是中國。」布呂內說,在自己年輕的時候,在亞洲發現的一些化石對他影響很大,比如在中國發現的北京猿人、在巴基斯坦發現的西瓦古猿。後來,他去阿富汗和巴基斯坦進行了考察。

由於考古學界在非洲發現了一些重要的古人類化石,比如1974年在衣索比亞發現了距今約350萬年的著名化石露西,布呂內決定前往非洲。

布呂內說,上世紀80年代,查德仍處於戰爭狀態。有人問他「為什麼來」,他回答:「我想去北方的沙漠尋找古老的人類。」

遇見圖邁

1993年12月,布呂內接到來自查德方面的電話,次年便動身前往考古地點。他說:「1995年1月,我在查德發掘到南方古猿化石,那是首次在東非大峽谷西側發現史前人類。」他用曾在非洲一起工作而死於瘧疾的同事名字「阿貝爾」命名了那塊化石。

南方古猿雖然名稱中有「猿」字,但被學術界認為是古人類的一支,與我們同屬人類大家庭,露西就是南方古猿阿法種。不過,此前露西等化石都是在非洲東部被發現的,布呂內選擇的非洲大峽谷以西,在當時可算「學術荒地」。

「當時有很多同行問我為什麼,並告誡說那裡什麼也沒有。我想,不去看看怎麼知道有沒有呢,做研究應該有創新的眼光。」

1997年,布呂內在查德發現了一些遺址。「當我從野外勘探回來的時候,我對一個當時在恩賈梅納大學上學的年輕大學生說,你將來會在這裡發掘到最古老的人類化石。」

這名年輕人叫阿溫塔,布呂內認為「他是團隊裡發掘化石眼光很好的人員之一」。在2001年,就是阿溫塔在上述遺址發現了圖邁的頭骨化石。

對布呂內來說不無遺憾的是,由於還有授課等工作,他並不在2001年那次發掘的現場。但作為團隊的領導者,以及隨後相關論文的主要作者,這塊化石和他的名字從此緊密聯繫在一起。布呂內說:「數百萬年流轉,我們和圖邁有幸相遇。」

相關焦點

  • 尋找生命的希望——訪發現最早古人類的團隊負責人布呂內
    法國法蘭西公學院教授米歇爾·布呂內在回憶發現迄今所知最早古人類化石圖邁的歷程時,經常提起考古路上的艱辛。布呂內團隊2001年在非洲中部查德發現的圖邁化石,被認為屬於一名生活在700萬年前的男性,這是迄今所知最早的古人類化石,布呂內也因此名揚天下。
  • 迄今所知最早古人類「圖邁」距今700萬年
    說起人類祖先,許多人印象中「輩分」最高的可能是著名的「人類老祖母」露西,但實際上在非洲發現的另一個古人類圖邁的年代更早。在中國,北京猿人聞名遐邇,但要論輩分也坐不上頭把交椅。那麼,世界各地最早的古人類都是誰呢?  新華社記者就此採訪了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吳秀傑,她介紹了迄今在世界各地發現的最早古人類。
  • 巫山發現我國最早古人類化石(組圖)
    重慶巫山古人類化石出土現場「巫山人」左側下頜骨  我國科學家在重慶市巫山縣龍骨坡發現的一顆牙齒化石經過年代測定,距今204萬年,這是我國發現的最早的古人類化石。近日,在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等單位主辦的「巫山龍骨坡遠祖之謎」研討會上,記者獲悉,這項研究結果改寫了科學界先前對人類演化史的認識。  中國最早人類生活在三峽  10月27日下午,中法考古隊在「巫山人」發現者、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黃萬波教授的帶領下,第三次進駐巫山縣廟宇鎮龍骨坡古人類遺址。
  • 人類的起源,誰是最早的古人類?
    當你還是一名學生時,人類學界還沒有發現有用的化石記錄可以反映人類進化最初上百萬年間發生的事情。由於缺乏數據,許多專家別無選擇,只能假設當時已知的最古老化石可以代替缺乏證據支持的較早古人類,比如生活在約320萬年前的露西化石,而有時這種假設是輕率的。
  • 科學家發現中國最早古人類活動的證據
    這一發現表明,古人類可能很早就出現在非洲以外的地方——比此前認為的更早。資料圖片  迄今最早的非洲以外古人類證據來自喬治亞的德馬尼斯,該區域發現了185萬年前直立人的化石及其使用的工具。其他在中國和印尼爪哇島發現的早期古人類化石可以上溯至150萬年至170萬年前。不過,一些科學家表示,有證據顯示古人類活動從200萬年前就開始了。
  • "重慶發現我國最早古人類化石"引發爭議
    在1985年10月13日被發現前,它們深埋在8米之下的鈣質黏土中,地點是重慶市巫山縣宇鎮龍坪村的一個小山坡。  兩塊看似不起眼的齒骨,近日成為科學界和輿論關注的焦點。半個月前,不少媒體以「重慶發現我國最早古人類化石」為題進行了報導:發掘者是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黃萬波,兩個齒骨經過北京大學考古系教授陳鐵梅的測定,有204萬年的歷史。
  • 找尋最早中國古人類的活動蹤跡
    原標題:找尋最早中國古人類的活動蹤跡   上陳舊石器遺址發現的動物骨骼化石朱照宇通過古地磁測年等科學手段,將在藍田縣上陳村發現的96件古人類遺物的年限鎖定在距今約212萬年前。這一發現,也刷新了世界範圍內關於古人類活動的認知,成為非洲以外發現的最早古人類遺址,比目前世界上公認的德馬尼西古人類遺址要早27萬年,將中國人類史向前推進約40萬年。
  • 重慶發現我國最早古人類化石 國人祖先源於三峽
    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 黃萬波/供圖  晨報訊(記者王大鵬)我國科學家在重慶市巫山縣龍骨坡發現的一顆牙齒化石經過年代測定,距今204萬年,這是我國發現的最早的古人類化石,由此將我國人類起源的時間往前推進了100萬年!
  • 科普:世界各地最早的古人類都是誰
    新華社北京8月18日電(記者黃堃 眭黎曦 傅博)說起人類祖先,許多人印象中「輩分」最高的可能是著名的「人類老祖母」露西,但實際上在非洲發現的另一個古人類圖邁的「年紀」約是露西的兩倍。在中國,北京猿人聞名遐邇,但要論輩分也坐不上頭把交椅。那麼,世界各地最早的古人類都是誰呢?
  • "中國最早古人類"遭質疑:巫山標本是猿不是人
    11月12日,在北京西苑飯店,由重慶市委、市政府和中科院古脊椎與古人類研究所等單位主辦的「巫山龍骨坡遠祖之謎」研討會上,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龍骨坡巫山古人類研究所所長黃萬波說,中國科學家1985年在重慶市巫山縣龍骨坡發現的一顆牙齒化石經過年代測定,距今204萬年,這是我國發現的最早的古人類化石,由此將我國人類起源的時間往前推進了100萬年!
  • 亞洲最早古人類遺址「人字洞」出土乳齒象化石
    新華網合肥10月16日電(周立民、吳芳)亞洲最早古人類遺址繁昌人字洞日前發掘一頭完整的乳齒象骨骼化石。據中科院考古專家介紹,這是目前亞洲出土的乳齒象化石中最完整的一頭。  這頭乳齒象年齡在14歲左右,門牙、頭骨、脊椎骨和腿骨都相當完整。可能由於長時間沉積或大象死後遭受重壓等原因,這頭乳齒象化石已經呈扁平狀。此前考古專家也曾在人字洞多次發現乳齒象化石,但像這麼完整還是第一次。
  • 地球最早的古人類被發現,距今約320萬年,她的一生極其悲慘
    古人類為了弄清楚人類在地球的歷史有多久,人類利用他們掌握的淵博知識創立了碳-14等測定年代的技術,碳14的半衰變周期為5700年左右,人類可以根據一件物體內部的碳14殘餘含量來推斷它的存在的時間。人類就是利用這種方法找到了人類在地球上生活的時間有多長。
  • 揭秘200萬年前,中華文明最早的古人類
    龍骨坡牙床化石1985年和1986年,考古專家在重慶市巫山縣的龍骨坡,發現了古人類的下頜骨化石和牙床化石巫山人想像圖巫山人這是目前為止我國發現的古人類化石>的測定數據中年代最早的古人類。在中國境內,同一地質環境之中發現如此眾多的靈長類化石是很少見的。因此,那時候的古人類仍然和其他靈長類動物生活在一起,只是古人類進化的較快,而且聰明,善於思考,使用石器嫻熟,捕獵切肉塊,採集野果等。
  • 揭秘200萬年前,中華文明最早的古人類
    龍骨坡牙床化石1985年和1986年,考古專家在重慶市巫山縣的龍骨坡,發現了古人類的下頜骨化石和牙床化石,經碳十四測定,古人類生活過的年代為200萬年前,被命名為巫山人。巫山人想像圖巫山人這是目前為止我國發現的古人類化石的測定數據中年代最早的古人類。
  • 雲南發現的最早的古人類信息是什麼?
    雲南日報資料圖  1956年,考古工作者在開遠小龍潭第三紀煤系中發現5枚森林古猿牙齒化石,根據地層和共生的哺乳動物判斷,其時代應為中新世晚期,約相當於1400萬年以前。開遠古猿化石的出土,首次揭露了雲南古人類發展的信息。  元謀人牙齒化石是1965年,在雲南元謀縣上那蚌村發現的,經古地磁學方法測定,生活年代約為170萬年前左右。
  • 古人類會吃海鮮嗎?10萬年前的珊瑚化石被發現,或能佐證這一點
    根據美國《sciencealert》期刊6月21日的科學報告指出,那些因為乾旱而離開非洲,後來一路遷徙到世界各地的古人類先驅者們,當在特殊的環境中,陸地上的資源普遍變得匱乏的時候,他們很可能是以貝類為食來維持生命的,這個發現也意味著,遠古人類對於海洋資源的了解和掌握,要遠比我們想像中的多。
  • 古人類會吃海鮮嗎?10萬年前的珊瑚化石被發現,他們很喜歡吃海鮮
    根據美國《sciencealert》期刊6月21日的科學報告指出,那些因為乾旱而離開非洲,後來一路遷徙到世界各地的古人類先驅者們,當在特殊的環境中,陸地上的資源普遍變得匱乏的時候,他們很可能是以貝類為食來維持生命的,這個發現也意味著,遠古人類對於海洋資源的了解和掌握,要遠比我們想像中的多。
  • 解密中國古人類演化
    這些不同時代的古人類,他們的生活是什麼樣的?我們去他們的遺址發現地看看吧。祿豐古猿化石發現地點位於雲南祿豐縣城北廟山坡石灰壩褐煤地層中,最早化石發現於1975年。經過多次的發掘,發現不少臘瑪古猿化石,包括一具殘頭骨、若干個頜骨和上百顆牙齒。其形態比臘瑪古猿進步,更接近於人類的早期形態。與古猿化石共生的有三趾馬、劍齒虎、無角犀、河豬等中新世和上新世的動物化石。
  • 古人類是否也吃海鮮?
    ,當在特殊的環境中,陸地上的資源普遍變得匱乏的時候,他們很可能是以貝類為食來維持生命的,這個發現也意味著,遠古人類對於海洋資源的了解和掌握,要遠比我們想像中的多。,希望可以找到有關古人類走出非洲後的蛛絲馬跡。
  • 這才是最早的古人類,據說比元謀人還要早30多萬年!
    現在的社會是真發達,很多人們不知道的事情正在一件一件發掘出來,這不看不知道一看還真嚇一跳,沒學問真可怕,今天小編要跟大家說的是在歷史上地球上出現的最早的古人類,可以說不論是古人的最早存在還是考古人員的發現,都要比元謀人要早,下面我們就來談一下這個比元謀人還早的人類吧,這個人類就是巫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