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穿越80年的時空,音樂連接起了維也納與列寧格勒
相關新聞沒有現場觀眾的維也納金色大廳以79歲高齡第六次執棒維也納新年音樂會的義大利指揮大師裡卡爾多·穆蒂曾表示,儘管此前有人提出暫停今年的演出,但他始終沒有放棄爭取保留,因為對他來說,到了1月1日當天,如果沒有響起音樂,維也納金色大廳無異於「一座墳墓」,「即使大廳沒有觀眾,我們也要向世界各地觀眾傳遞和平與希望。」
-
邀你進入專屬音樂空間,靜享周末時光~
點亮「贊」和「轉發」,讓更多人在古典音樂的世界中徜徉~請點開按鈕,在音樂的陪伴下開啟今天的閱讀~弗朗茨·舒伯特(Franz Schubert,1797年1月31日—1828年11月19日),是維也納古典音樂傳統的繼承者,也是西歐浪漫主義音樂的奠基人,被稱為「歌曲之王
-
曲風明朗輕快的古典音樂大師,享譽世界的音樂家
其實莫扎特對我們來說是最不陌生的一位音樂家,也是最親切地一位。當年紅極一時的《不想長大》就是根據莫扎特的第40號交響樂改編的。莫扎特,1756年,出生在奧地利,1791年維也納去世,享年35歲。他3歲時彈鋼琴,6歲開始作曲。
-
2018維也納莫扎特國際鋼琴大賽簡章
本大賽邀請到維也納國立音樂大學鍵盤系主任及多位維也納國際音樂大學鋼琴專家擔任維也納賽區評審,邀請著名鋼琴家石叔誠擔任大賽總顧問,著名作曲家、鋼琴家高平擔任大賽顧問,中央音樂學院鋼琴系教授、鋼琴演奏家、博士生導師趙聆,北京師範大學副教授、青年鋼琴家段召旭擔任音樂總監,以及強大的中央音樂學院,中國音樂學院,北京師範大學,首都師範大學等國內各大音樂藝術院校專家學者擔任評審
-
維也納的風,沉浸在音樂的魅力中,整個城市宛如凝固的音樂
史蒂芬教堂被稱為維也納的心臟,建於12-15世紀,一直是維也納的標誌。碧藍的維也納天空,173米的史蒂芬教堂的哥德式尖塔,宛如一座山峰突兀地挺立於城市之中。在十字形教堂建築的大斜坡屋面上,特殊的上釉瓦頂,色彩不同的釉瓦,拼成各種幾何圖案。深藍色的底色,淺藍色的斜線,錯落有致,組成菱形格子。
-
在音樂的海洋中徜徉……
時間:9月15日11:10~11:50 地點:洛陽市第四中學高一(1)班 授課老師:杜曉璐 授課內容:人民教育出版社版《音樂鑑賞》課《豐富的民間器樂》 聽課感受:多媒體教學將文字、圖片、音頻、視頻集中在一起;比喻、成語、典故穿插在授課過程中;帶領學生親身體驗樂器合奏民樂
-
2020 維也納莫扎特國際鋼琴大賽盛大開啟!
5月19日,2020 維也納莫扎特國際鋼琴大賽盛大開啟!維也納莫扎特國際鋼琴大賽是為紀念偉大的音樂家莫扎特而創辦的比賽,旨在培養和選拔青少年音樂人才、激勵和鼓舞青少年的鋼琴進學熱忱、不斷推動鋼琴教育和鋼琴演奏的普及與提高。
-
小約翰·施特勞斯:維也納的「年味兒」
世俗,但不庸俗 在古典音樂世界裡,小約翰·施特勞斯算是異類。他是一位即便你不熟、也總能「談點兒什麼」的作曲家。我們能脫口而出,他創作了奧地利「第二國歌」《藍色多瑙河》;有一位寫過《拉德茨基進行曲》的父親老約翰;還有兩位同樣出色的音樂家弟弟約瑟夫和愛德華;當然,還有一年一度的維也納新年音樂會。
-
海洋「音樂家」——海象
海洋「音樂家」——海象2018-03-03 08:08 來源: 科普中國-科學原理一點通在我們的印象中,大象的身體就如同一堵牆,腿像大石柱、蒲扇一樣的大耳朵和特別長的牙齒,算是陸地上最大的動物。(正在休息的海象) 海象是個「音樂家
-
沃爾夫岡·阿瑪多伊斯·莫扎特,曇花一現的天才音樂家
導語: 如果說海頓開創了古典維也納樂派,是古典音樂的先河。那莫扎特對後來古典音樂貢獻,可以說是古典音樂的裡程碑,他將古典音樂在海頓基礎上更加發展,形成了獨有的莫扎特風格的古典主義音樂。也正因如此,奠定了莫扎特在世界音樂史上不可撼動的地位。
-
第四屆維也納莫扎特國際鋼琴大賽盛大啟幕!
【概述】莫扎特的作品在各國舞臺和音樂會上佔據重要位置,他豐碩無比的創作遺產大大地豐富了世界音樂文化寶庫。莫扎特為西方音樂史上一顆罕見的巨星,稱得上是啟蒙運動以來倡導資產階級人道主義在音樂領域中的重要代表,其音樂作品的表達臻至完美,成為了西方音樂史上的一座豐碑。
-
「黃金四角」——天津「建築音樂」中的華彩樂章
「黃金四角」——天津「建築音樂」中的華彩樂章 2020-06-25 08: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徜徉在藝術的海洋裡——第十七屆中外藝術精品演出季
向生活伸出感受美、感受藝術的觸角,更好地探知世界中的美好事物,停下那匆匆的腳步。經過四十多年的磨礪,如今已登上歐洲乃至世界古典樂壇的高峰,被譽為「地中海的音樂旋風」。它具有鮮明的藝術特點,在詮釋義大利音樂方面獨樹一幟, 更能體現出地中海風格——蔚藍色的浪漫情懷,海天一色,豔陽高照般純美的自然。古老又開放的中國是他們久已嚮往的地方,他們將再次踏上中國的大地,一頓饕餮義大利音樂盛宴正期待我們品嘗。
-
維也納新年音樂會在線直播 金色大廳將響起「數碼掌聲」
據埃菲社2020年12月29日報導,維也納新年音樂會想要傳達的信息是音樂給人以希望,但是新冠病毒疫情導致奧地利不得不實施隔離措施,讓今年的新年音樂會只能在空蕩蕩的音樂廳中奏響。雖然沒有現場觀眾,但掌聲不會缺席。藉助電腦程式,樂隊同樣可以聽到在家中欣賞音樂會的成千上萬觀眾的熱烈掌聲。
-
來自音樂世界的邀舞,「圓舞曲之王」——小約翰·施特勞斯
這部作品同時也是許多人的音樂啟蒙,它涉及了流行音樂、古典音樂等各種風格,帶領不少人走進了音樂的世界。而《貓和老鼠》中選取的,也是最常出現的則是來自於奧地利作曲家小約翰施特勞斯的音樂。富有才華的他在維也納建立了一個音樂王朝,創作了華爾茲、伽洛普斯、波爾卡和四重奏,出版了250多部作品。小約翰一生寫了500多首音樂作品,其中150首是華爾茲,諸如《藍色多瑙河》等作品幫助他確立了「華爾茲王」的地位,並使他在音樂史上佔有一席之地。這位小約翰1825年10月25日出生於維也納,他自幼酷愛音樂,也許是受他音樂家的父親的影響,他的夢想是成為一名職業音樂家。
-
2021《維也納新年音樂會》喊你來上直播!說出你的故事!
今年的直播中,我們特意開闢了一個板塊,向全國的樂迷徵集——「我和維也納新年音樂會的故事」!對於這場陪伴了中國樂迷三十多年的音樂會,想必您也有很多話要說吧。維也納新年音樂會轉播親歷者的故事,聽聽主持人王雪純和孫小梅的故事吧。
-
線上線下音樂不停息 00後音樂家亮相
在《音樂下午茶》板塊中,王健、徐惟聆、賈紅光等曾在北京國際音樂節上獲得「年度藝術家」榮譽的演奏家們將在線上重聚,暢聊藝術與人生感悟。陳其鋼、葉小綱等中國作曲家將輪番與觀眾見面,共同梳理從2002年北京國際音樂節首次提出「中國概念」以來,作曲家在講述中國故事、傳播中國聲音過程中的難忘往事。藉助11天的音樂盛宴,觀眾將融入北京國際音樂節的國際朋友圈。
-
「德沃夏克誕辰紀念」從屠夫到捷克「土味」音樂家
呂正惠並非專事音樂,他的領域是唐詩與臺灣現代文學,曾在臺灣清華大學和淡江大學教書。因出身農村、自幼家貧,他也不會彈奏什麼樂器。只不過幾十年來,他由迷古典音樂大師拓展為迷不同的古典作品的演奏者,並大量購買和收藏古典音樂CD,在兩萬多張CD間徜徉流連,寫出了《CD流浪記》一書。
-
音樂是流動的建築,建築是凝固的音樂
音樂是時間的藝術,音樂存在於時間裡,建築是空間的藝術, 建築的美需要在空間中體現。音樂能在時間中展示空間,建築能在空間中體現時間。同樣,當我們漫步在華麗的中世紀哥德式建築中,精美的建築結構與完美的空間布局就像音樂中層疊的和弦,典雅的建築裝飾就像音樂中的美妙旋律,這就是為什麼建築被稱作凝固的音樂。世界上那些著名的音樂廳、歌劇院就是音樂與建築的完美結合,它們大部分都在歐洲。 接下來,跟著音樂去旅行,我將帶大家開啟一場歐洲著名歌劇院、音樂廳之旅。
-
與莫扎特「同臺」,武漢小學生維也納鋼琴獨奏中國樂曲
長江日報融媒體8月19日訊(記者鄧小龍 通訊員楊亮)當地時間8月18日下午,一支來自中國的青少年交響樂團出現在奧地利維也納美泉宮皇家音樂廳,與美泉宮皇家交響樂團合作奉獻了一場交響樂表演。本人供圖美泉宮皇家音樂廳已有350年歷史,「音樂神童」莫扎特的首次登臺就是在該音樂廳內。本次演出是該音樂廳內首次奏響中國樂曲。諶萬祁的鋼琴演奏由奧地利美泉宮交響樂團配合協奏。表演結束後,現場觀眾的掌聲持續了近一分鐘,並數次要求諶萬祁返場。觀看演出的奧地利音樂學院專家表示:「這位中國少年完美演繹了東方神秘樂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