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有很多種,可以有不同的分類方法,比如酒肉朋友,知心朋友,辦事朋友,有的朋友情意濃淡都寫在臉上,凝聚在語言中,有的在行動中體現,交往的鏗鏘有力。
中學時代看了古龍小說《歡樂英雄》,認為懂了「朋友」二字的含義,在結尾之處,胸中激蕩沸騰,心想這一生中一定要交幾個熱烈沸騰的朋友,哪怕不是知己,也要有情有義。
漸漸長大,一路上也曾有過類似感動,為朋友的相助相惜驕傲,工可因為工作生活關係漸行漸遠,只能相忘於江湖,偶爾聚會吃吃飯,一起憶苦思甜,也變得失去了某種光澤。
而因興趣愛好接近交往的茶友,不知不覺當中就佔滿了生活圈子,大抵是崇尚君子之交淡如水的崇文尚古情結太重,使得我和茶友很少有錢財上的往來,即使生日,結婚,孩子百天等重大日子也克制著不去隨錢,只是偶爾隨禮,一包茶或者一個小茶器,花器,香器甚至手串,把件,小工藝品,即便是莫逆之交依然如此。
人情往來像張大網,一不留神就被網住,出不來了。予人玫瑰,手留餘香。而送人錢財只會變成雙方心中的欠條。
唐代杜牧《上李太尉論江賊書》中提到,長江賊寇將搶劫的珠寶進山再換茶賣掉,首開以茶洗錢的先河,進而也形成了一直延續至清代,茶可替代錢的功效和流通功能。如果當代茶人能繼承發揚這一傳統,多以茶來替代錢財,解決人情往來,形成風尚潮流,繼而被社會大眾認可,那無疑是利國利民,逃出苦海進入藍海了。
在我堅韌不屈的一再堅持下,知道我性情的朋友即使結婚也只是通知一下,不期望我會參加,猜想他們也不會怪我。
成為別人眼裡的怪人,也許是個逃脫應酬的理由,很久以前我就意識到這一點,這些年看來效果還不錯,可以在無聊或是互相吹捧吹牛的飯局中輕鬆逃脫,早點休息或者做其他更有意義的事情,他們會很理解的在背後說,「哎呀,這是個怪人,沒事沒事來咱繼續喝。」我不要會應酬別人,受不了在飯桌前消磨時光和各種無效社交,於是一直在尋覓適合自己的行業,終於我發現了茶領域,萬幸早早地進入這個世界,在年富力強心態最好的時候接觸上茶,這麼多年過去了,始終不曾後悔,茶恬淡自然又凝聚人才,與茶相伴的時光裡有了更多的話題雅事,和傾蓋如顧志趣相投的茶友們。
喜歡本文的朋友歡迎您點讚收藏和轉發,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