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是組成生命體的四大類重要分子之一,糖蛋白質是由糖鏈與肽鏈中的特定胺基酸殘基以糖苷鍵共價連接而成的蛋白質。糖蛋白質普遍存在於生物體內,在很多生命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如蛋白質的摺疊、細胞之間的相互識別、炎症反應等。同時,糖基化修飾在疾病中,特別是腫瘤的發生、發展和轉移過程中也起到重要作用,許多疾病診斷標誌物及治療的靶標都是糖蛋白質。糖蛋白質組學和糖組學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學意義。以基質輔助雷射解吸電離質譜(MALDI-MS)和電噴霧質譜(ESI-MS)為代表的生物質譜技術,因具有快速、靈敏、可提供結構信息等優點,已成為糖蛋白質組和糖組分析的重要工具。
由復旦大學楊芃原教授團隊撰寫的綜述文章「質譜技術在糖蛋白質組學與糖組學方面的研究進展」發表於2016年第3期的《國家科學評論》。這篇綜述論文系統介紹了近年來以質譜為核心的糖蛋白質組和糖組的研究策略和方法,以及該領域重要的生物和臨床發現。重點討論了國內糖蛋白質組學和糖組學研究團隊在糖蛋白質和糖鏈的分離富集、糖鏈的衍生,糖鏈和糖蛋白質的質譜碎裂技術,糖鏈及糖蛋白質序列組成分析的軟體技術等方面的進展,並分析了基於質譜技術的糖蛋白質組和糖組研究的關鍵問題,展望了該領域未來的發展趨勢。
楊芃原教授團隊在基於質譜的糖蛋白質組學和糖組學方面展開了系統的研究。他們發展了一系列糖蛋白質/糖鏈富集和質譜定性的新方法,建立了基於複合納米材料的富集新方法,基於新的共價反應的富集新策略,以及基於協同富集思路的富集新流程;建立了一系列糖蛋白質/糖鏈的質譜定量新方法,提出了酶促去糖鏈過程中的標記定量新方法和糖蛋白質組在蛋白質水平、糖基化程度水平及糖鏈水平的同時定量新方法等;開發了高通量糖蛋白質質譜檢索的新算法等。這些工作提升了中國糖蛋白質組學和糖組學的研究水平,為糖蛋白質組學和糖組學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註明"來源:儀器信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於儀器信息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儀器信息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② 本網凡註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稿件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③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兩周內與本網聯繫,否則視為默認儀器信息網有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