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 Methods|新方法再次提高單細胞蛋白質組學質譜定量準確度

2021-01-08 BioArt生物藝術

#BioArt植物#

撰文 | 春曉

責編 | 兮

Progress in science depends on new techniques, new discoveries and new ideas, probably in that order.

——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Sydney Brenner

單細胞蛋白質組學在蛋白豐度檢測、轉錄修飾和翻譯後修飾方面填補了單細胞轉錄組學的空白。單細胞蛋白質組學質譜(SCoPE-MS)是近年來興起的一種定量分析多功能單細胞蛋白質組的方法,這種方法採用同位素標記和載體蛋白質組學來分析單個細胞【1】。同位素標記具有相同質量的化學標籤,其中包含了獨特的質量條碼,這些條碼能夠通過肽片段化顯示出來,進而進行定量分析,它的優點是所有樣品中的肽在質譜圖中均顯示一個峰,從而增加了信號強度,並且能夠同時分離肽離子【2】(圖1)

圖1. 圖解單細胞蛋白質組學質譜技術

SCoPE-MS利用這一特性,通過將「載體」樣品加入單細胞蛋白質組100倍至200倍水平,可以分析單細胞蛋白質組【1,3】。雖然這項技術的出現令人鼓舞,但是當載體蛋白質組加入的量過高時,從單細胞組獲得的數據準確性和它的生物學結論都大打折扣。

近日,來自Genentech的Christopher M. Rose與慕尼黑工業大學Bernhard Kuster團隊合作在Nature Methods雜誌上發表題為Defining the carrier proteome limit for single-cell proteomics的研究論文,這篇論文給出了載體蛋白質組水平和SCoPE-MS定量準確性之間的關係,為未來單細胞蛋白質組學的實驗設計、數據收集和數據分析提供了指導,同時作者介紹了自己研發的程序SCPComponsion,這個程序能夠對單細胞蛋白質組學質譜進行快速的質量控制分析。

首先,作者對HeLa細胞胰酶消化液進行同位素標記好後從1:1到1:100000稀釋了10個樣,分別於同水平參考樣進行比對,找到了定量的動態範圍。同時,作者發現了「載體蛋白質組效應」:為了保持質譜實驗中定量的準確性,載體蛋白質組的水平和採樣離子的數量都需要增加,但是高水平的載體蛋白質組可能導致單細胞離子採樣不足。

為了更好地了解載體蛋白質組水平增加對單細胞信號檢測的影響,作者通過評估離子取樣、定量動態範圍和multiplexing水平來表徵複雜生物樣品的變化,結果發現以上三種變化和取樣離子數有關。基於以上結果,在ScoPE-MS實驗中保持定量準確度的主要因素是單細胞通道離子的充分採樣。選擇好儀器參數和分析後定量SNR濾波可以提高SCoPE-MS實驗得出的生物學結論準確性。

最後,作者介紹了他們做的一個軟體工具,叫SCPComponion(單細胞蛋白質組學伴侶),它可以快速分析用戶提供的SCP-MS數據,進行參數分析和數據特徵的檢測(https://www.github.com/scp-ms/SCPCompanion)(圖2)。

圖2. SCPCompanion的圖形用戶界面

單細胞蛋白質組的質譜檢測中,載體蛋白質組的引入本身就帶有爭議,但是作者的新方法能夠通過優化儀器參數後,即便在載體蛋白質組水平較高的情況下也可以準確地定量數據。

目前,單細胞蛋白質組學尚處於初級階段,與單細胞RNA序列分析相比深度有限。RNA測序技術無法檢測翻譯後事件(如磷酸化或降解),而SCP-MS檢測深度可以增加到約5000個蛋白質,這種檢測深度能夠和單細胞RNA測序相媲美,並可能為未來單細胞分析添加重要的信息。

新的SCoPE-MS方法再次增加了SCP-MS的分析深度,同時讀者可以參考SCPComponion軟體對檢測數據進行評估和分析。作者預測下一代單分子蛋白質測序方法的重大進展可能會基於非質譜技術。

原文連結:

https://doi.org/10.1038/s41592-020-01002-5

參考文獻

1. Budnik, B., Levy, E., Harmange, G. & Slavov, N. SCoPE-MS: mass spectrometry of single mammalian cells quantifes proteome heterogeneity during cell diferentiation. Genome Biol. 19, 161 (2018).

2. Bakalarski, C. E. & Kirkpatrick, D. S. A biologist’s feld guide to multiplexed quantitative proteomics. Mol. Cell. Proteomics 15, 1489–1497 (2016).

3. Specht, H., Emmott, E., Koller, T. & Slavov, N. High-throughput single-cell proteomics quantifes the emergence of macrophage heterogeneity. Preprint at bioRxiv https://doi.org/10.1101/665307 (2019).

相關焦點

  • 新方法再次提高單細胞蛋白質組學質譜定量準確度
    單細胞蛋白質組學在蛋白豐度檢測、轉錄修飾和翻譯後修飾方面填補了單細胞轉錄組學的空白。    單細胞蛋白質組學質譜(SCoPE-MS)是近年來興起的一種定量分析多功能單細胞蛋白質組的方法,這種方法採用同位素標記和載體蛋白質組學來分析單個細胞。
  • 新研究為單細胞蛋白質組學定義載體蛋白質組限制
    新研究為單細胞蛋白質組學定義載體蛋白質組限制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9 13:30:20 美國南加州大學Christopher M.
  • 科學家開發出新型定量蛋白質組學分析方法
    科學家開發出新型定量蛋白質組學分析方法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26 11:45:11 美國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Joshua J. Coon、Jesse G.
  • 《Nature Methods》年度技術盤點——定向蛋白質組學技術
    2012年,定向蛋白質組學技術(targeted proteomics)榮膺《自然-方法》年度生命科學技術。  定向蛋白質組學是基於質譜技術快速檢測目標蛋白的技術,該技術具有靈敏度高、重複性好的特點。基於質譜的鳥槍蛋白質組學研究是將蛋白質酶解,片段化成肽片段進行質譜分析。
  • 布魯克:基於捕集型離子淌度質譜的4D-蛋白質組學
    基於timsTOF Pro的4D-蛋白組學平臺不僅適合於蛋白質組的深度鑑定、定量分析,還適合於翻譯後修飾的精準研究,臨床大隊列樣本的快速檢測,微量樣本甚至單細胞蛋白質組研究、蛋白質複合體交聯分析等。4D-蛋白質組學技術提高蛋白和多肽覆蓋深度基於質譜技術的蛋白質組學研究方法在生命科學研究的各個領域都取得了傲人的成果,但由於蛋白質組學樣本的自身複雜性(蛋白豐度的動態範圍> 106)和目前質譜儀採集速度和靈敏度的局限性,低豐度蛋白鑑定異常困難,這讓深度覆蓋蛋白組學面臨著巨大的挑戰,提高蛋白質組學覆蓋深度一直是科研工作者努力的方向之一
  • 賽默飛世爾科技在ASMS 2010展示定量定性蛋白質組學工具
    我們在ASMS展示的產品使我們能夠為研究人員提供整個流程解決方案,從而降低了蛋白質組學研究的複雜性,提高了分析速度並可獲得更多的信息。」Pinpoint軟體提高生產力和結果準確度Thermo Scientific Pinpoint軟體簡化了從早期生物標誌物的發現到假定生物標誌物的大規模定量鑑定的轉換。
  • 不停歇的蛋白質組學分析:賽默飛全新一代Exploris 240質譜
    關注我們,更多乾貨和驚喜好禮周嶽 黃敏引言Orbitrap Exploris 240新產品的到來,進一步拓展了超高分辨質譜在蛋白質組學領域的產品線,同時也為我們帶來全新的蛋白質組學體驗。Exploris 240質譜平臺上融合了蛋白質組學積累的先進技術和工作流程,通過打包的方式呈現給用戶。
  • Anal Chem:董夢秋等開發出定量蛋白質組學數據解析軟體pQuant
    中科院計算所pFind研究團隊與我所董夢秋實驗室合作開發了定量蛋白質組學數據解析軟體pQuant,用計算方法排除幹擾信號的影響、提高肽段和蛋白質的定量準確度並對每個定量值進行準確性評價。基於質譜的定量蛋白質組學是現代生物學技術的生長點之一,用於測量複雜生物體系中蛋白質及其翻譯後修飾在不同條件下的豐度變化,是研究蛋白質功能和藥物作用機制的重要工具。
  • 綜述:基於質譜技術的糖蛋白質組學與糖組學研究進展
    以基質輔助雷射解吸電離質譜(MALDI-MS)和電噴霧質譜(ESI-MS)為代表的生物質譜技術,因具有快速、靈敏、可提供結構信息等優點,已成為糖蛋白質組和糖組分析的重要工具。 由復旦大學楊芃原教授團隊撰寫的綜述文章「質譜技術在糖蛋白質組學與糖組學方面的研究進展」發表於2016年第3期的《國家科學評論》。
  • LabelFree定量蛋白質組學技術研究蛋白質互作——背景介紹(下)
    蛋白互作的研究背景內容比較豐富,我們分成兩期定量蛋白質組學非標記定LabelFree定量蛋白質組學技術研究蛋白互作的背景進行介紹。本期我們接著說蛋白-蛋白互作方法的研究背景。LC-MS/MS還促進了研究人員對蛋白質異構體和翻譯後修飾(PTMs)如何控制和調節多個細胞的了解。在蛋白質互作分析中,親和純化與多種定量質譜方法相結合非常常見。在本文中,我們將質譜採集策略分為「數據相關採集(DDA)」和「數據獨立採集(DIA)」。目前為止,DDA最常見的用途是通過「鳥槍」技術鑑定化合物。
  • 如何同時對單細胞進行多組學研究
    開創性的單細胞分析現在能夠對基因組、表觀基因組、轉錄組、蛋白質組和代謝組譜系進行分析。Cell旗下的Trends inBiotechnology綜述了為同一的細胞提供複雜的譜系,將不同維度的分析組合成多組學分析的方法。策略和活細胞螢光成像不同,組學的方法比如新一代測序和質譜是破壞細胞進行分析的。
  • 「蛋白晶片法or質譜法」蛋白質組學研究方法的選擇及比較
    (MS)是兩種適用於蛋白質組學研究的流行工具。經常會有人將兩種方法進行比較,科學上很難有一勞永逸的方法,每一種方法都有其優勢和局限,有各自的用武之地。那麼,研究蛋白質組學應該如何選擇更合適的研究方法呢?以下將從六個主要方面進行比較和推薦。近年來,高通量技術平臺的開發大大推動了蛋白質組學研究工作。這些適用於蛋白質分析和標誌物開發的平臺讓研究人員能夠在單次分析中檢測數千種蛋白質。
  • 大化所高通量多重蛋白質組定量分析方法研究獲進展
    近日,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王方軍博士、鄒漢法研究員等人在高通量多重蛋白質組定量分析方法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發展了一級質譜(MS1)譜圖中六種不同蛋白質樣品同時規模化定量分析的同位素標記方法,並將該方法應用於細胞蛋白質合成-降解周轉更新分析,分析通量是常規同位素標記方法的三倍,研究成果發表在自然出版社新創立的綜合性刊物《科學報告》(Scientific Reports
  • ...多維度有機質譜流式細胞儀實現單細胞中蛋白質和代謝物同時分析
    以CyTOF為代表的質譜流式細胞儀可實現單細胞中40餘種蛋白質的同時定量分析,但其依賴於ICP-MS儀器,且ICP-MS無法提供細胞內源物質結構信息,極大地限制了方法的檢測對象;有機質譜的結構鑑定能力強、質量解析度高,可實現單細胞中小分子代謝物的分析。基於有機質譜建立流式細胞分析新方法,從而獲取單細胞中蛋白組、代謝組等多組學信息,在單細胞異質性相關研究具有不可替代的分析優勢。
  • SWATH-MS定量蛋白質組學
    SWATH-MS定量蛋白質組學揭示了乳糖酸對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的多靶點抗菌機制熱烈祝賀瀋陽農業大學康教授及其團隊研究成果榮登J. Agric. Food Chem.在這項研究中,作者運用基於SWATH的定量蛋白質組學以及掃描電子顯微鏡(SEM)和透射電子顯微鏡(TEM)的超微結構觀察,系統的研究了LBA在蛋白質組水平上對MRSA的抗菌機制。進一步通過基於PRM的靶向質譜技術和實時定量PCR(qRT-PCR)技術驗證了幾種差異表達蛋白的蛋白表達水平和mRNA表達水平。
  • 復旦大學楊芃原團隊建立糖蛋白質/糖鏈質譜定量新方法
    以基質輔助雷射解吸電離質譜(MALDI-MS)和電噴霧質譜(ESI-MS)為代表的生物質譜技術,因具有快速、靈敏、可提供結構信息等優點,已成為糖蛋白質組和糖組分析的重要工具。  由復旦大學楊芃原教授團隊撰寫的綜述文章「質譜技術在糖蛋白質組學與糖組學方面的研究進展」發表於2016年第3期的《國家科學評論》。
  • 定量磷酸化蛋白質組學 nature新發,擬南芥植物氣孔免疫調節機制
    研究團隊結合生化實驗和定量磷酸化蛋白質組學技術,揭示了擬南芥鈣離子滲透通道OSCA1.3控制免疫信號傳導期間氣孔關閉的機制。中文標題:鈣離子滲透通道OSCA1.3調節植物氣孔免疫研究對象:擬南芥發表期刊:Nature影響因子:42.778單位:東英吉利大學發表時間:2020年08月主要運用生物技術:定量磷酸化蛋白質組學研究方法及結果在模式植物擬南芥中,質膜相關的胞質激酶BIK1充當多個細胞表面免疫受體下遊的中央免疫調節劑
  • 質譜檢測法與蛋白質分析
    雖然分析血清蛋白這個任務也非常困難,但是這還是推動了蛋白質及蛋白質組學分析技術的發展。本文將向您介紹幾種質譜檢測技術,它們在蛋白質分析領域的應用情況,並對它們在蛋白質組學研究工作中的價值進行討論。而且,對某個亞蛋白質組(比如某個細胞器或亞細胞結構的蛋白質組)進行研究早就已經不是什麼難題了,這已經成為了一種常規的研究手段。不過,蛋白質組學研究方法也需要視研究目的而做出相應的調整,不能千篇一律,比如,有很多研究都是描述性的研究項目,主要的關注點都著眼在發現、鑑定出蛋白質以及這些蛋白質的翻譯後修飾情況,而最近又開始逐漸興起蛋白質組學定量研究了。
  • 青年才俊上演計算蛋白質組學頭腦風暴——記CNCP 2016新技術
    為了進一步探索質譜信息中隱藏的其他新的修飾,研究者設計了PTMap軟體,用來分析非限定性搜索,得到了一些可靠的新蛋白質修飾鑑定,包括琥珀醯化,巴豆醯化,羥基丁醯化等。在定量研究方面,該團隊比較關心蛋白質修飾豐度,因為普遍使用的相對定量的分析方法對解釋蛋白質修飾的生物學意義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質譜分析得到的離子峰強度並不能直接比較來計算蛋白質修飾的豐度。
  • 定量蛋白質組學方法應用於病毒結構、功能及感染機制研究
    SCIEX面向全球提供不同類型的高端質譜平臺和多組學研究方案,能夠在基礎研究、臨床診療和藥物研發的領域助力對於病毒相關的研究與防控。基於iTRAQ試劑的定量蛋白質組學能夠很好的完成相似樣品在蛋白層面的差異比較。在本研究中,研究人員使用不同的iTRAQ試劑(116和117)來標記不同兩種不同的肽段樣品,等量混合後,使用SCIEX高分辨質譜儀進行數據採集。數據分析軟體通過採集到的二級譜圖,不僅可以進行肽段序列的鑑定,還能夠通過報告離子116和117的相對強度來對該肽段在兩個樣品中的相對豐度進行定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