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開發出新型定量蛋白質組學分析方法

2020-11-30 科學網

科學家開發出新型定量蛋白質組學分析方法

作者:

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26 11:45:11

美國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Joshua J. Coon、Jesse G. Meyer等研究人員合作開發出新型定量蛋白質組學分析方法。相關論文於2020年11月23日在線發表在《自然—方法學》雜誌上。

研究人員發現,氣相肽分離而非液相色譜可以實現快速蛋白質組分析。使用直接輸注-霰彈槍蛋白質組分析(DI-SPA)和獨立於數據的採集質譜儀(DIA-MS),研究人員證明了在質譜(MS)數據收集的幾分鐘內可以對500多種蛋白質進行靶向定量(每秒約3.5個蛋白質)。

 

研究人員在人類細胞培養物中營養素、基因型和線粒體毒素之間相互作用的複雜多因素蛋白質組學研究中應用了這項技術。僅在約4.4小時的MS數據收集中,研究人員從132個樣品中進行了超過45,000次定量蛋白質測量。DI-SPA可在不使用液相色譜(LC)的情況下實現快速、無偏依的蛋白質組定量,從而提供了提高通量的方法,這對於需要對數千種蛋白質組進行分析的藥物和生物標記物發現研究至關重要。

 

據介紹,液相色譜-質譜(LC-MS)可以對蛋白質組學進行靈敏的肽分析,但需要大量的分析時間,從而降低了通量。

 

附:英文原文

Title: Quantitative shotgun proteome analysis by direct infusion

Author: Jesse G. Meyer, Natalie M. Niemi, David J. Pagliarini, Joshua J. Coon

Issue&Volume: 2020-11-23

Abstract: 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LC–MS) delivers sensitive peptide analysis for proteomics but requires extensive analysis time, reducing throughput. Here, we demonstrate that gas-phase peptide separation instead of LC enables fast proteome analysis. Using direct infusion–shotgun proteome analysis (DI-SPA) by data-independent acquisition mass spectrometry (DIA-MS), we demonstrate the targeted quantification of over 500 proteins within minutes of MS data collection (~3.5 proteins per second). We show the utility of this technology in performing a complex multifactorial proteomic study of interactions between nutrients, genotype and mitochondrial toxins in a collection of cultured human cells. More than 45,000 quantitative protein measurements from 132 samples were achieved in only ~4.4h of MS data collection. Enabling fast, unbiased proteome quantification without LC, DI-SPA offers an approach to boost throughput, critical to drug and biomarker discovery studies that require analysis of thousands of proteomes.

DOI: 10.1038/s41592-020-00999-z

Source: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2-020-00999-z

相關焦點

  • 大化所高通量多重蛋白質組定量分析方法研究獲進展
    近日,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王方軍博士、鄒漢法研究員等人在高通量多重蛋白質組定量分析方法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發展了一級質譜(MS1)譜圖中六種不同蛋白質樣品同時規模化定量分析的同位素標記方法,並將該方法應用於細胞蛋白質合成-降解周轉更新分析,分析通量是常規同位素標記方法的三倍,研究成果發表在自然出版社新創立的綜合性刊物《科學報告》(Scientific Reports
  • SWATH-MS定量蛋白質組學
    SWATH-MS定量蛋白質組學揭示了乳糖酸對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的多靶點抗菌機制熱烈祝賀瀋陽農業大學康教授及其團隊研究成果榮登J. Agric. Food Chem.在這項研究中,作者運用基於SWATH的定量蛋白質組學以及掃描電子顯微鏡(SEM)和透射電子顯微鏡(TEM)的超微結構觀察,系統的研究了LBA在蛋白質組水平上對MRSA的抗菌機制。進一步通過基於PRM的靶向質譜技術和實時定量PCR(qRT-PCR)技術驗證了幾種差異表達蛋白的蛋白表達水平和mRNA表達水平。
  • Anal Chem:董夢秋等開發出定量蛋白質組學數據解析軟體pQuant
    中科院計算所pFind研究團隊與我所董夢秋實驗室合作開發了定量蛋白質組學數據解析軟體pQuant,用計算方法排除幹擾信號的影響、提高肽段和蛋白質的定量準確度並對每個定量值進行準確性評價。基於質譜的定量蛋白質組學是現代生物學技術的生長點之一,用於測量複雜生物體系中蛋白質及其翻譯後修飾在不同條件下的豐度變化,是研究蛋白質功能和藥物作用機制的重要工具。
  • 新方法再次提高單細胞蛋白質組學質譜定量準確度
    單細胞蛋白質組學在蛋白豐度檢測、轉錄修飾和翻譯後修飾方面填補了單細胞轉錄組學的空白。    單細胞蛋白質組學質譜(SCoPE-MS)是近年來興起的一種定量分析多功能單細胞蛋白質組的方法,這種方法採用同位素標記和載體蛋白質組學來分析單個細胞。
  • 「鳥槍法(shotgun)」定量蛋白質組學技術介紹
    差異蛋白質的定量研究是基於肽段水平而非完整的蛋白質,成為該技術最大的技術特色,該技術實現了樣品分離與鑑定直接聯合,完全自動化操作,可以用於各種蛋白質混合物的蛋白質組學分析,如血清、組織、各種體液以及尿液等。  技術路線:  鳥槍法為基因組測序,是先將基因組打斷,分段測序, 然後利用計算機重組在一起。從而確定一段的基因序列。
  • Nature Methods|新方法再次提高單細胞蛋白質組學質譜定量準確度
    ——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Sydney Brenner單細胞蛋白質組學在蛋白豐度檢測、轉錄修飾和翻譯後修飾方面填補了單細胞轉錄組學的空白。單細胞蛋白質組學質譜(SCoPE-MS)是近年來興起的一種定量分析多功能單細胞蛋白質組的方法,這種方法採用同位素標記和載體蛋白質組學來分析單個細胞【1】。
  • 定量蛋白質組學方法應用於病毒結構、功能及感染機制研究
    如果能夠對這兩種病毒蛋白層面的差異進行分析,那麼就能夠掌握病毒顆粒侵染偏向的線索。基於iTRAQ試劑的定量蛋白質組學能夠很好的完成相似樣品在蛋白層面的差異比較。在本研究中,研究人員使用不同的iTRAQ試劑(116和117)來標記不同兩種不同的肽段樣品,等量混合後,使用SCIEX高分辨質譜儀進行數據採集。
  • 生物樣品中蛋白定量的革命性方法:靶向蛋白質組技術
    那麼,有沒有一種方法無需通過抗體、或者轉錄水平這些間接的方法,而是能夠之間分析樣品中的含量呢?答案是肯定的, 這種方法就是我們要介紹的蛋白質組技術。按照實驗目的可以將蛋白質組技術分為兩大類:高通量蛋白質組學和靶向蛋白質組學,分別用於前期的差異蛋白篩選以及後續的目標蛋白驗證。
  • LabelFree定量蛋白質組學技術研究蛋白質互作——背景介紹(下)
    蛋白互作的研究背景內容比較豐富,我們分成兩期定量蛋白質組學非標記定LabelFree定量蛋白質組學技術研究蛋白互作的背景進行介紹。本期我們接著說蛋白-蛋白互作方法的研究背景。蛋白互作方法的研究背景免疫印跡或免疫沉澱逐漸轉向使用質譜法進行樣本中的蛋白質定量,同時,也可使用該方法進行蛋白質鑑定。質譜法為高度複合的定量分析創造了條件,為它們的快速發展提供了條件,無需考慮費時的基於抗體的方法。
  • 知無不「研」|一文輕鬆讀懂iTRAQ定量蛋白質組學
    定量蛋白質組學 近年來隨著蛋白質組學的迅速發展,其相應的方法學研究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一系列新技術融入了蛋白質組學研究中,極大地促進了這門學科的發展。常用的定量蛋白質組學的研究方法有DIGE(Difference gel electrophoresis)、SILAC(Stable Isotope Labeling with Amino Acids in Cell Cultures)、SWATH(Sequential Windowed Acquisition of all Theoretical fragment ions)和iTRAQ
  • 布魯克推出 timsTOF Pro質譜儀 可實現更高靈敏度蛋白質組學分析
    該質譜採用了專有捕獲離子遷移譜(TIMS)技術,能實現更高速度、更高靈敏、更強大的鳥槍法蛋白質組學分析,具有出色的單次肽和蛋白質鑑定性能。  基於TIMS創新技術的四極杆飛行時間質譜儀(QTOF-MS)由MaxQuant / Perseus和PEAKS Studio蛋白質組學分析軟體支持,這種timsTOF Pro方法對於定量蛋白質組學工作流程尤其有利。
  • 回顧2018 | 科學家如何運用蛋白質組學來研究病原-宿主互作?
    2018年,蛋白質組學研究病原-宿主互作的論文屢屢見刊於Cell、Nature、Immunity等高水平學術期刊,今天我們回顧這些發生在2018年的亮點研究,去洞察科學家如何運用蛋白質組學研究來探究病原-宿主互作機制。
  • 賽默飛世爾科技在ASMS 2010展示定量定性蛋白質組學工具
    賽默飛世爾科技在ASMS 2010展示定量定性蛋白質組學工具美國猶他州鹽湖城(2010年5月25日)– 全球服務科學領域的領導者賽默飛世爾科技,今日公布了其在蛋白質組學工具方面的重大進步,並表示這些進步將推動定量和定性蛋白質組學研究取得突破性的進展
  • 【盤點】定量蛋白組學將在未來10年飛速發展!
    科學工作者首先使用蛋白質組學來分析比較這兩種不同亞型的乳腺癌幹細胞的蛋白表達情況。通過這一步他們鑑定出了3304種蛋白在兩種細胞亞型中存在差異。接下來,他們使用無標記蛋白定量手段,還找到並研究了這兩種不同幹細胞表型的分子調控機理。Luban博士說:"在這項研究中,我們已經通過代謝組學確定了幾個關鍵蛋白,現在已經開始下一步的研究。"
  • 蛋白質組學技術開發應用前景到底有多值錢 景傑生物完成5.3億元B輪...
    今天,2020年11月12日,杭州景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完成5.3億元人民幣的B輪融資,這是一家蛋白質組學技術開發及應用領域的引領者。講到這裡可能大家和之前的我一樣陌生,可能有個模糊的概念,但是卻說不上來。接下來由作者來段深入淺出的分析,這裡挑了些深入淺出的重點和好理解的知識碎片。
  • 「蛋白晶片法or質譜法」蛋白質組學研究方法的選擇及比較
    經常會有人將兩種方法進行比較,科學上很難有一勞永逸的方法,每一種方法都有其優勢和局限,有各自的用武之地。那麼,研究蛋白質組學應該如何選擇更合適的研究方法呢?以下將從六個主要方面進行比較和推薦。近年來,高通量技術平臺的開發大大推動了蛋白質組學研究工作。這些適用於蛋白質分析和標誌物開發的平臺讓研究人員能夠在單次分析中檢測數千種蛋白質。
  • 史上首次定量檢測完整的人類蛋白質組
    2016年8月3日/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ETH Zurich)和美國系統生物學研究所等機構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人類SRMAtlas(Human SRMAtlas),即靶向識別和可重複地定量預測的人類蛋白質組中所有蛋白質的高度特異性質譜檢測方法彙編目錄,包括許多剪接變異體、非同義突變和翻譯後修飾。
  • MCP:高等植物擬南芥蛋白質熱穩定性的蛋白質組學分析
    關鍵詞:熱蛋白組,熱穩定性,蛋白質構象,擬南芥 ,串聯質譜◆◆研究速讀◆◆實驗思路:研究者採用六組生物學重複,利用高通量蛋白組學分析結合質譜(Mass Cytometry)、生物信息學分析的方法在擬南芥中鑑定到4246個蛋白,利用熱蛋白組(Thermal Proteome Profiling)分析Tm經驗值與蛋白質熱穩定性各種可能的物理化學決定因素之間的相關性
  • 不停歇的蛋白質組學分析:賽默飛全新一代Exploris 240質譜
    關注我們,更多乾貨和驚喜好禮周嶽 黃敏引言Orbitrap Exploris 240新產品的到來,進一步拓展了超高分辨質譜在蛋白質組學領域的產品線,同時也為我們帶來全新的蛋白質組學體驗。Exploris 240可以開展基於DDA的蛋白質鑑定和定量流程,基於DIA的定量流程,TMT的定量流程,基於PRM的靶向蛋白定量流程,這些工作流程都以方法模板的形式內嵌在質譜方法中,操作人員只需要針對特定的實驗設計選擇對應的方法即可。同時Exploris 240延續了Exploris 480穩定的硬體設計,可以無間斷分析臨床大隊列樣本。
  • iTRAQ標記定量蛋白質組學揭示硝普鈉處理對大豆芽的影響
    研究中iTRAQ標記定量蛋白質組學實驗由鹿明生物提供技術支持。通過iTRAQ蛋白質組學技術共鑑定出3033種蛋白質,其中差異表達蛋白質256種,差異蛋白質佔8.4%。研究結論iTRAQ蛋白組學定量分析數據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