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無不「研」|一文輕鬆讀懂iTRAQ定量蛋白質組學

2021-01-18 蛋白質組學技術交流

蛋白質組學

蛋白質組學(Proteomics)是研究細胞、組織或生物體中蛋白質組成、定位、變化及其相互作用規律的科學,包括對蛋白質表達模式和蛋白質組功能模式的研究。蛋白質組學的發展對尋找疾病的診斷標誌、篩選藥物靶點、毒理學研究等有重要意義,也因此被廣泛應用於醫學研究。定量蛋白質組學 近年來隨著蛋白質組學的迅速發展,其相應的方法學研究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一系列新技術融入了蛋白質組學研究中,極大地促進了這門學科的發展。常用的定量蛋白質組學的研究方法有DIGE(Difference gel electrophoresis)、SILAC(Stable Isotope Labeling with Amino Acids in Cell Cultures)、SWATH(Sequential Windowed Acquisition of all Theoretical fragment ions)和iTRAQ(isobaric tags for relative and absolute quantitation)。其中,iTRAQ技術與串聯質譜技術相結合,能夠高通量地尋找不同蛋白質組的差異蛋白並且準確進行相對或絕對定量,目前在蛋白質組學領域已得到了廣泛關注和應用。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iTRAQ技術的方方面面。iTRAQ1、技術簡介 iTRAQ(isobaric tags for relative and absolute quantitation)技術是由AB SCIEX公司研發的一種體外同重同位素標記的相對與絕對定量技術,利用多種同位素試劑標記蛋白多肽N末端和賴氨酸側鏈基團,經高精度質譜儀串聯分析,可同時比較多達8種樣品之間的蛋白表達量,是近年來定量蛋白質組學中應用廣泛的高通量篩選技術。2、技術特點

自動化程度高:液質連用,自動化操作,分析速度快,分離效果好;靈敏度高:分級分離,降低樣品複雜度,檢測出較低豐度蛋白;高通量:可同時對8樣本(iTRAQ)或10樣本(TMT)進行分析,特別適用於採用多種處理方式或來自多個處理時間的樣本的差異蛋白分析;結果可靠準確:定性與定量同步進行,同時得出鑑定和定量結果,重複樣品間的蛋白表達量相關性高。3、適用範圍

藥物作用靶點研究疾病標誌物篩選植物脅迫/抗逆研究作用機制研究物種蛋白質草圖構建4、文獻解讀1)題目:Exome-wide analysis identifies three low-frequency missense variants associated with pancreatic cancer risk in Chinese populations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影響因子:12.353合作技術:磷酸化iTRAQ 胰腺導管腺癌(PDAC)是最致命的人類癌症之一,在世界範圍內,PDAC的發病率逐年增加,5年生存率僅為5%,在可治癒階段的預防或早期診斷仍然非常困難。目前對於PDAC的種系編碼變異尚未得到系統的研究,因此,增加對PDAC易感性的其他低頻或罕見變異的鑑定將有助於加深對該疾病病因的理解。查看完整文獻解讀點擊:Nature子刊!磷酸化iTRAQ助力PDAC疾病機制研究!2)題目:Tumor endothelial cell-derived cadherin-2 promotes angiogenesis and has prognostic significance for lung adenocarcinoma期刊:Molecular Cancer影響因子:10.679主要技術:iTRAQ-MS、IHC免疫組化、Transwell檢測遷移、WB檢測 肺癌是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嚴重威脅著人類的生命和健康。1971年,Folkman等提出了腫瘤生長依賴於血管生成的假說,當腫瘤直徑達到一定大小時,就會啟動「血管生成開關」,促進新的血管生成,以保證腫瘤生長的血供需求。腫瘤血管生成是一個極其複雜的過程,受多種血管生成因子的調控。因此,抑制血管生成過程中關鍵步驟,阻斷腫瘤血管生成,成為近年來肺癌治療的新策略。查看完整文獻解讀點擊:Molecular Cancer:蛋白質組學聯合多種分子檢測技術揭示CDH2以促進血管生成的方式促進肺腺癌的發生發展3)題目:Identification of Ribosomal Protein S4, Y-Linked 1 as a cyclosporin A plus corticosteroid resistance gene期刊:Journal of Autoimmunity影響因子:7.543主要技術:轉錄組、蛋白質組學(iTRAQ)、慢病毒、雙螢光素酶 皮質類固醇(CS)聯合環孢素A (CsA)被廣泛用於治療自身免疫性疾病、自身炎症性疾病和移植排斥反應。然而,一些患者對聯合治療方案沒有反應或產生耐藥性。在Vogt-Koyanagi-Harada (VKH)疾病模型中,通過轉錄組學(RNA-seq)、蛋白質組學(iTRAQ)體外檢測等一系列實驗,以篩選和驗證潛在的耐藥分子。查看完整文獻解讀點擊:多組學聯用結合互作技術確定RPS4Y1是VKH疾病中重要的CsA和CS抗性基因

相關焦點

  • iTRAQ標記定量蛋白質組學揭示硝普鈉處理對大豆芽的影響
    6.306)發表了題為「iTRAQ-based proteomic analysis reveals changes in response to SODium nitroprusside treatment in soybean sprouts」的研究論文,通過iTRAQ標記定量蛋白質組學
  • 項目文章|iTRAQ定量蛋白質組學助力南京農大茶樹抗寒機制研究
    Physiological and iTRAQ-based proteomic analyses reveal the function of exogenous γ-aminobutyric acid (GABA) in improving tea plant (Camellia sinensis L.) tolerance at cold temperature」的研究成果,iTRAQ標記定量蛋白組學分析
  • SWATH-MS定量蛋白質組學
    SWATH-MS定量蛋白質組學揭示了乳糖酸對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的多靶點抗菌機制熱烈祝賀瀋陽農業大學康教授及其團隊研究成果榮登J. Agric. Food Chem.在這項研究中,作者運用基於SWATH的定量蛋白質組學以及掃描電子顯微鏡(SEM)和透射電子顯微鏡(TEM)的超微結構觀察,系統的研究了LBA在蛋白質組水平上對MRSA的抗菌機制。進一步通過基於PRM的靶向質譜技術和實時定量PCR(qRT-PCR)技術驗證了幾種差異表達蛋白的蛋白表達水平和mRNA表達水平。
  • 蛋白質組學體外標記TMT和iTRAQ技術區別
    TMT (Tandem Mass Tags) 和 iTRAQ (isobaric tags for relative and absolute quantitation) 分別是由美國 Thermo 公司和 AB Sciex 公司研發的多肽體外標記定量技術,是目前應用最廣泛的兩種標記定量蛋白質組技術。
  • 「鳥槍法(shotgun)」定量蛋白質組學技術介紹
    根據不同標記的信號強度比例就可以精確確定化學上具有均一性的蛋白在不同樣品中的相對豐度,這種多重分析可以利用在譜圖上產生前後次序的質量標記得以完成。質譜分析以前在樣品中加入同位素標記的某種質量校準肽,通過對此肽的相對定量就可以獲得絕對定量的信息。實現目的肽段的絕對定量,而這一性質可以被充分應用以提供臨床診斷的標準值或閾值。
  • 新方法再次提高單細胞蛋白質組學質譜定量準確度
    單細胞蛋白質組學在蛋白豐度檢測、轉錄修飾和翻譯後修飾方面填補了單細胞轉錄組學的空白。    單細胞蛋白質組學質譜(SCoPE-MS)是近年來興起的一種定量分析多功能單細胞蛋白質組的方法,這種方法採用同位素標記和載體蛋白質組學來分析單個細胞。
  • 科學家開發出新型定量蛋白質組學分析方法
    科學家開發出新型定量蛋白質組學分析方法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26 11:45:11 美國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Joshua J. Coon、Jesse G.
  • LabelFree定量蛋白質組學技術研究蛋白質互作——背景介紹(下)
    蛋白互作的研究背景內容比較豐富,我們分成兩期定量蛋白質組學非標記定LabelFree定量蛋白質組學技術研究蛋白互作的背景進行介紹。本期我們接著說蛋白-蛋白互作方法的研究背景。蛋白互作方法的研究背景免疫印跡或免疫沉澱逐漸轉向使用質譜法進行樣本中的蛋白質定量,同時,也可使用該方法進行蛋白質鑑定。質譜法為高度複合的定量分析創造了條件,為它們的快速發展提供了條件,無需考慮費時的基於抗體的方法。
  • Nature Methods|新方法再次提高單細胞蛋白質組學質譜定量準確度
    ——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Sydney Brenner單細胞蛋白質組學在蛋白豐度檢測、轉錄修飾和翻譯後修飾方面填補了單細胞轉錄組學的空白。單細胞蛋白質組學質譜(SCoPE-MS)是近年來興起的一種定量分析多功能單細胞蛋白質組的方法,這種方法採用同位素標記和載體蛋白質組學來分析單個細胞【1】。
  • 定量蛋白質組學方法應用於病毒結構、功能及感染機制研究
    基於iTRAQ試劑的定量蛋白質組學揭示相似病毒的結構和功能差異基於iTRAQ試劑的定量蛋白質組學能夠很好的完成相似樣品在蛋白層面的差異比較。在本研究中,研究人員使用不同的iTRAQ試劑(116和117)來標記不同兩種不同的肽段樣品,等量混合後,使用SCIEX高分辨質譜儀進行數據採集。數據分析軟體通過採集到的二級譜圖,不僅可以進行肽段序列的鑑定,還能夠通過報告離子116和117的相對強度來對該肽段在兩個樣品中的相對豐度進行定量。
  • 癌細胞系百科全書資料庫新增定量蛋白質組學數據
    癌細胞系百科全書資料庫新增定量蛋白質組學數據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2/3 9:23:14 近日,美國哈佛醫學院Steven P. Gygi、David P.
  • 知無不「研」|一文讀懂RNA pull down
    RNA與蛋白質的相互作用是細胞生理過程得以實現的決定性因素之一。近年來,隨著技術的改進和新方法的建立,RNA和蛋白質的相互作用研究取得了長足進步。目前科研人員已經鑑定了較多RNA上的蛋白質結合位點,也發現了許多蛋白質中的RNA結合結構域,並對它們的結構特徵進行了比較詳細的研究。
  • 賽默飛世爾科技在ASMS 2010展示定量定性蛋白質組學工具
    賽默飛世爾科技在ASMS 2010展示定量定性蛋白質組學工具美國猶他州鹽湖城(2010年5月25日)– 全球服務科學領域的領導者賽默飛世爾科技,今日公布了其在蛋白質組學工具方面的重大進步,並表示這些進步將推動定量和定性蛋白質組學研究取得突破性的進展
  • 定量磷酸化蛋白質組學 nature新發,擬南芥植物氣孔免疫調節機制
    研究團隊結合生化實驗和定量磷酸化蛋白質組學技術,揭示了擬南芥鈣離子滲透通道OSCA1.3控制免疫信號傳導期間氣孔關閉的機制。文末看點鹿明生物基於自身在質譜技術的優勢建立了深度DIA蛋白質組學解決方案:包含水稻DIA、水稻磷酸化DIA、磷酸化DIA蛋白質組資料庫、微量樣本PCT-DIA、1+1>2的「黃金組學」DIA+PRM蛋白質組學等技術。
  • Anal Chem:董夢秋等開發出定量蛋白質組學數據解析軟體pQuant
    中科院計算所pFind研究團隊與我所董夢秋實驗室合作開發了定量蛋白質組學數據解析軟體pQuant,用計算方法排除幹擾信號的影響、提高肽段和蛋白質的定量準確度並對每個定量值進行準確性評價。基於質譜的定量蛋白質組學是現代生物學技術的生長點之一,用於測量複雜生物體系中蛋白質及其翻譯後修飾在不同條件下的豐度變化,是研究蛋白質功能和藥物作用機制的重要工具。
  • 蛋白質組學研究,這篇夠經典!
    ,從技術上輕鬆灌水博士畢業神刊oncotarget(發文章除了自身水平外,也看很多其他的的方面,懂的都懂)。在正文開始之前,推薦蛋白質組學的一本書和一篇綜述,書是冷泉港蛋白質組學實驗手冊,適合完全不懂零基礎的開始學,綜述是chemical review(影響因子有40多,化學類第一高)上的Protein Analysis by Shotgun/Bottom-up Proteomics,適合有一定基礎的看。
  • 蛋白質組學技術在病毒研究中的應用
    儀器信息網訊 蛋白質組學是生命科學領域中的一門新興學科,可以高通量的分析正常及病理條件下機體、組織、細胞或亞細胞成分中全部蛋白質,對不同空間、不同時間上動態變化的蛋白質組的整體進行比較,分析不同蛋白質組之間在表達數量、表達水平和修飾狀態下的差異
  • iTRAQ蛋白質組學、GC-MS代謝組學對柑橘黃龍病影響果肉風味研究
    和代謝組學研究方法,對被柑橘黃龍病菌感染的柑橘樹果實進行了基於蛋白質和代謝物的代謝通路分析,探究了症狀果實異味的機理。 中文標題:蛋白質組學和代謝組學分析為被柑橘黃龍病菌感染的柑橘樹的水果異味提供深入理解研究對象
  • 大化所高通量多重蛋白質組定量分析方法研究獲進展
    近日,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王方軍博士、鄒漢法研究員等人在高通量多重蛋白質組定量分析方法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發展了一級質譜(MS1)譜圖中六種不同蛋白質樣品同時規模化定量分析的同位素標記方法,並將該方法應用於細胞蛋白質合成-降解周轉更新分析,分析通量是常規同位素標記方法的三倍,研究成果發表在自然出版社新創立的綜合性刊物《科學報告》(Scientific Reports
  • 知無不「研」|一文讀懂免疫共沉澱技術(Co-IP)
    Co-IP實驗原理:以抗體和抗原之間的專一性作用為基礎的用於研究蛋白質相互作用的經典方法,是確定兩種蛋白質在完整細胞內生理性相互作用的有效方法。 當細胞在非變性條件下被裂解時,完整細胞內存在的許多蛋白質-蛋白質間的相互作用被保留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