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質組學體外標記TMT和iTRAQ技術區別

2021-02-12 青島科創質量

說起定量蛋白組體外標記技術,大家首先想到的是TMT與iTRAQ,但對於兩者之間的差異應該不甚了解吧~各大平臺對於這兩者之前的差異介紹很少,今天小編就來「救民於水火」,深入扒一下兩者之間的區別。

 

TMT (Tandem Mass Tags) 和 iTRAQ (isobaric tags for relative and absolute quantitation) 分別是由美國 Thermo 公司和 AB Sciex 公司研發的多肽體外標記定量技術,是目前應用最廣泛的兩種標記定量蛋白質組技術。

這兩種標記具有相似的原理,都是通過與胺基酸末端氨基以及賴氨酸殘基的游離氨基結合,實現對多肽的標記,並通過不同分子量的試劑對不同來源樣品進行標記的方式實現不同樣品間蛋白質組比較的目標。

TMT (iTRAQ) 最高可同時標記16組不同的生物樣品,且一次性完成全部樣品的定性定量分析,顯著的提高了實驗通量,降低了定量誤差。

 

圖1 TMT標籤斷裂位點,標籤結構與實驗流程

通過以上我們可以得到的已知信息:

1. 相同點:iTRAQ和TMT標記原理相似,都是體外標記;

2. 差異點:TMT與iTRAQ規格不同,分別是16標與8標。

3. 然後沒然後了。。。。。

基於以上介紹,大家應該大體知道的 TMT 和 iTRAQ 差異了,接下來我們深入了解一下TMT 和 iTRAQ 背後大佬 Thermo 公司和 AB Sciex 公司的相愛相殺!

AB Sciex 公司主打質譜儀器為 QTOF,飛行時間質譜儀;Thermo 公司主打質譜儀器為 Orbitrap,軌道阱系列,特點就是超高分辨。

AB Sciex 公司先推出了 Itraq-8標,報告基團間最小分子質量差為1Da,一次質譜上機可以同時完成8個樣本定性定量分析,在市場上收到了極大的追捧。

正所謂同行是冤家,Thermo公司為了打破AB Sciex公司的市場壟斷,隨後推出了TMT 10標,進一步增加了通量,並且給那些使用AB Sciex公司QTOF系列質譜儀的客戶設立了一個坎:TMT報告基團間最小分子質量差為6/1000Da,QTOF系列質譜儀根本分辨不了!只有用Orbitrap質譜儀的客戶才能用!

小編默默當個吃瓜群眾。近期Thermo公司又推出來TMT 16標,進一步加大了通量,勢必又完美的超越AB Sciex公司。

iTRAQ和TMT技術比較

1.相對於 SILAC 體內標記技術漫長的同位素標記周期, TMT 與 iTRAQ 的體外標記技術避免了前期漫長的實驗處理,極大縮短了實驗周期。

2.Orbitrap (軌道阱) 系列最新的Q ExactiveTM HF-X,超高的解析度 (240000@m/z200)、掃描速度 (40Hz) 與靈敏度 (10倍提升),極大加深了定量深度,提高了定性準確性,縮短了掃描時間,定量動態範圍廣。

3. 一次質譜由8個樣本提升為16個樣本,對於大樣本而言,減少了上機次數,降低了實驗誤差。可實現一次性 16 標樣品多通道標記,16個樣本以內,僅一次標記和分級。

 

蛋白質組學服務,請撥打熱線電話400-860-2992;18705321351。我們會竭誠為您服務!

相關焦點

  • 知無不「研」|一文輕鬆讀懂iTRAQ定量蛋白質組學
    蛋白質組學蛋白質組學(Proteomics)是研究細胞、組織或生物體中蛋白質組成、定位、變化及其相互作用規律的科學,包括對蛋白質表達模式和蛋白質組功能模式的研究。蛋白質組學的發展對尋找疾病的診斷標誌、篩選藥物靶點、毒理學研究等有重要意義,也因此被廣泛應用於醫學研究。
  • iTRAQ標記定量蛋白質組學揭示硝普鈉處理對大豆芽的影響
    研究中iTRAQ標記定量蛋白質組學實驗由鹿明生物提供技術支持。:iTRAQ標記定量蛋白質組學(由鹿明生物提供技術支持)研究背景通過iTRAQ蛋白質組學技術共鑑定出3033種蛋白質,其中差異表達蛋白質256種,差異蛋白質佔8.4%。
  • iTRAQ蛋白質組學、GC-MS代謝組學對柑橘黃龍病影響果肉風味研究
    和代謝組學研究方法,對被柑橘黃龍病菌感染的柑橘樹果實進行了基於蛋白質和代謝物的代謝通路分析,探究了症狀果實異味的機理。:柑橘黃龍病菌發表期刊:Horticulture Research影響因子:5.404運用生物技術:iTRAQ蛋白質組學、GC-MS代謝組學研究背景 柑橘黃龍病菌(Candidatus Liberibacter asiaticus
  • LabelFree定量蛋白質組學技術研究蛋白質互作——背景介紹(下)
    蛋白互作的研究背景內容比較豐富,我們分成兩期定量蛋白質組學非標記定LabelFree定量蛋白質組學技術研究蛋白互作的背景進行介紹。本期我們接著說蛋白-蛋白互作方法的研究背景。LC-MS/MS還促進了研究人員對蛋白質異構體和翻譯後修飾(PTMs)如何控制和調節多個細胞的了解。在蛋白質互作分析中,親和純化與多種定量質譜方法相結合非常常見。在本文中,我們將質譜採集策略分為「數據相關採集(DDA)」和「數據獨立採集(DIA)」。目前為止,DDA最常見的用途是通過「鳥槍」技術鑑定化合物。
  • Abcam收購Expedeon蛋白質組學和免疫學業務—新聞—科學網
  • 蛋白質組學技術在病毒研究中的應用
    蛋白質組概念的提出及常用技術蛋白質組(proteome)這一概念由Wilkins和Williams等在1994年首次提出,以它作為研究對象的蛋白質組學是後基因組時代產生和發展的一門新興學科,其從整體上分析組織,細胞內動態變化的蛋白質組成、表達水平與翻譯後修飾,探索蛋白質的功能及蛋白質之間相互作用與聯繫
  • TMT標記定量蛋白組學助力烏菜氧化還原穩態與高低溫脅迫研究
    Genotype」的研究成果,通過TMT標記定量蛋白質組學和LC-MS/MS蛋白質組學研究方法,發現了烏菜的氧化還原平衡、光合作用、碳水化合物代謝、熱休克蛋白和信號轉導途徑與耐溫性有關,驗證了維持氧化還原穩態是烏菜新種質耐溫性的重要調控通路。
  • 項目文章|iTRAQ定量蛋白質組學助力南京農大茶樹抗寒機制研究
    Physiological and iTRAQ-based proteomic analyses reveal the function of exogenous γ-aminobutyric acid (GABA) in improving tea plant (Camellia sinensis L.) tolerance at cold temperature」的研究成果,iTRAQ標記定量蛋白組學分析
  • 蛋白質組學研究進展與趨勢
    2.蛋白質組學研究的策略和範圍        蛋白質組學一經出現,就有兩種研究策略。一種可稱為「竭澤法」,即採用高通量的蛋白質組研究技術分析生物體內儘可能多乃至接近所有的蛋白質,這種觀點從大規模、系統性的角度來看待蛋白質組學,也更符合蛋白質組學的本質。但是,由於蛋白質表達隨空間和時間不斷變化,要分析生物體內所有的蛋白質是一個難以實現的目標。
  • 「鳥槍法(shotgun)」定量蛋白質組學技術介紹
    他們把這種思路稱為多維蛋白質鑑定技術,即Mud PIT(multidi-mensional protein identification technology)。與傳統的雙向電泳技術相比具有靈敏度更高,動態檢測範圍更廣等特點。  鳥槍法(shotgun)可以分析全細胞裂解樣品和組織抽提物,也可以分析亞細胞分級組分、分離的細胞器等其他亞蛋白質組。如果樣品已經過穩定同位素標記。
  • 細胞器蛋白質組學和磷酸化蛋白質組學揭示了亞細胞重組在飲食誘導...
    細胞器蛋白質組學和磷酸化蛋白質組學揭示了亞細胞重組在飲食誘導的肝脂肪變性 2018-10-24 16:15:18 來源:Celpress 脂質代謝是在細胞細胞器之間高度劃分的,這些細胞器動態地調整其組成和相互作用以應對代謝挑戰
  • 生兒育女技巧:X精子和Y精子的區別:基因組和蛋白質組含量
    細胞中基因/蛋白質的鑑定和量化提供了有關細胞功能的有趣見解。基因組學處理基因組的結構,功能,進化和圖譜(Bader等,2003),而表徵蛋白質的蛋白質組學則涉及通過定性和定量分析來提供新穎的研究方法(Rahman等,2016,2017a,2018)。
  • 綜述:基於質譜技術的糖蛋白質組學與糖組學研究進展
    以基質輔助雷射解吸電離質譜(MALDI-MS)和電噴霧質譜(ESI-MS)為代表的生物質譜技術,因具有快速、靈敏、可提供結構信息等優點,已成為糖蛋白質組和糖組分析的重要工具。 由復旦大學楊芃原教授團隊撰寫的綜述文章「質譜技術在糖蛋白質組學與糖組學方面的研究進展」發表於2016年第3期的《國家科學評論》。
  • TMT蛋白質組學陳利玉揭示銀納米顆粒抗銅綠假單胞菌生物膜機制
    此外,經AgNPs處理的生物膜中,參與核酸複製、轉錄相關的蛋白質(DeaD,RhlE,Rep,RapA和RpoZ)和DNA修復的蛋白質豐度較低(圖6D)。qRT-PCR驗證katA,katB,ohr的結果與蛋白質組學結果一致(圖6E)。
  • 蛋白質組學技術應用前景到底有多值錢 景傑生物完成5.3億融資
    在那篇文章中,他們提到的「後基因組時代」,即隨著人類蛋白質草圖的構建完成,高通量蛋白質組學分析成為生物醫學基礎研究和應用開發的重要前沿和突破口,從而引領進入「蛋白質組學時代」。高通量定量蛋白質組分析對於揭示各種生物學現象和疾病發生、發展機理以及蛋白質生物標記物的見頂,蛋白質藥物靶點篩選都具有重大意義。那麼這麼高級的研究其應用在哪些方面,這些技術的介紹又是怎麼一回事,咱們往下看。
  • 蛋白質組學研究中的核心技術—雙向凝膠電泳
    人類基因組計劃與美國塞萊拉遺傳信息公司於 2001 年在美國《科學》雜誌和英國《自然》雜誌聯合宣布,他們繪製出了準確、清晰、完整的人類基因組圖譜,至此,人類基因組計劃已基本完成,隨著後基因組時代的到來,蛋白質組學得到了空前的發展,蛋白質組研究旨在揭示基因表達的真正執行生命活動的全部蛋白質的表達規律和生物功能。
  • 賽默飛:蛋白質組學技術在病毒感染致病機制的亮點研究
    基於此,儀器信息網推出了「組學技術在病毒感染致病機制中的亮點研究及技術進展」專題,為廣大業內專家及用戶介紹基於蛋白組學或代謝組學等多組學技術在病毒感染致病機制中的研究應用及技術進展,增強業界專家與儀器企業之間的信息交流,提供更豐富、更專業的技術文章,謹以此致敬所有奮戰在抗疫一線的白衣天使以及幕後深耕的研究學者。
  • 蛋白質組學技術開發應用前景到底有多值錢 景傑生物完成5.3億元B輪...
    今天,2020年11月12日,杭州景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完成5.3億元人民幣的B輪融資,這是一家蛋白質組學技術開發及應用領域的引領者。講到這裡可能大家和之前的我一樣陌生,可能有個模糊的概念,但是卻說不上來。接下來由作者來段深入淺出的分析,這裡挑了些深入淺出的重點和好理解的知識碎片。
  • 新研究為單細胞蛋白質組學定義載體蛋白質組限制
    新研究為單細胞蛋白質組學定義載體蛋白質組限制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9 13:30:20 美國南加州大學Christopher M.
  • 首屆中國計算蛋白質組學研討會在京召開
    蛋白質組學的興起帶動了質譜技術的快速發展,而質譜技術的進步則拓寬了蛋白質組學研究問題的廣度。隨著蛋白質組學的興起,特別是質譜技術的快速發展,蛋白質組學研究中產生的數據規模越來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