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樣品中蛋白定量的革命性方法:靶向蛋白質組技術

2020-12-04 生物谷

· 榮膺Nature Methods雜誌年度方法

· 無需抗體、直接檢測樣品中蛋白質的含量

· 高特異性:同時分析蛋白上數個肽段

· 高靈敏度:可檢測低至amol級(10-18)的蛋白信號

· 高通量: 可同時分析數十個蛋白質含量

蛋白質是生命活動的直接執行者,生物學研究離不開分析蛋白質的組成及含量變化。目前研究樣本中蛋白質的含量都是間接方法:

1.基於抗體的檢測方法,如Western blotting、ELISA。這些方法的可靠性、靈敏度非常依賴於抗體的質量。對那些沒有商業化的抗體的蛋白而言,無法用這些方法分析蛋白含量變化。

2.通過基因表達的變化預測蛋白質含量變化,但是mRNA和蛋白含量之間相關性並並不強,導致結果經常出現偏差。

那麼,有沒有一種方法無需通過抗體、或者轉錄水平這些間接的方法,而是能夠之間分析樣品中的含量呢?答案是肯定的, 這種方法就是我們要介紹的蛋白質組技術。按照實驗目的可以將蛋白質組技術分為兩大類:高通量蛋白質組學和靶向蛋白質組學,分別用於前期的差異蛋白篩選以及後續的目標蛋白驗證。例如針對臨床Biomarker的篩選,通常是首先應從有限數目的臨床樣本中使用高通量的方法篩選出差異的目標蛋白,然後使用靶向蛋白組技術針對目標蛋白進行擴大樣本的驗證,如下圖1:

高通量蛋白質組和靶向蛋白質組分別有各自不同的技術體系,以下對其主要的技術方法和特點做一個簡要介紹:

1.高通量蛋白質組,主要使用的DDA(Data Dependent Acquisition)技術體系。DDA是基於鳥槍法(shotgun)的原理,因為生物樣品中蛋白質複雜程度極高,儀器不可能做到全部信號的採集,因此只能在每一個檢測循環中優先採集相對較強的信號。這種方法有兩個局限性:第一,對於低強度的信號無法有效採集,限制了檢測的靈敏度;第二,檢測中「較高的信號」是一個相對的概念,不同樣品甚至不同批次的上機不可避免地產生一定的隨機性。

2.靶向蛋白質組技術,顧名思義是只選取和檢測目標蛋白相關的信號,忽略其他無關的信號,因此可以實現對目標蛋白定量的高特異性和高準確性。如果我們將常用的高通量蛋白質組技術方法理解為霰彈槍,那麼靶向蛋白質組技術就是狙擊槍(圖2)。

靶向蛋白質組技術主要包括SRM/MRM和PRM兩種方法。SRM/MRM (Selected/ Multiple reaction monitoring)使用的是三重四級杆的質譜,利用四級杆高選擇性的特點對母離子和子離子依次進行分選,該技術在2012年的在Nature Methods中有詳細的總結論述1,並被評為年度技術(Method of the Year 2012),可見其重要意義和應用價值。在SRM/MRM的基礎上,2012年晚些時候,在MCP上報導了新型的靶向蛋白組技術——PRM(Parallel reaction monitoring)技術2,該技術結合了四級杆的高選擇性以及Orbitrap的高分辨、高精度特性,能夠對二級圖譜進行獨立的鑑定,方法流程更加便捷(圖3)。與傳統的SRM/MRM相比,PRM在複雜背景下具有更優秀的抗幹擾能力和檢測靈敏度(圖4)。因此,PRM是更具優勢和潛力的新型靶向蛋白質組檢測方法,堪稱SRM/MRM的升級版。

PRM相比WB方法的優勢

以上我們介紹了靶向蛋白質組的技術原理和特點。那麼,靶向蛋白質組技術和傳統的基於免疫的方法(WB、ELISA)相比有什麼優勢呢?我們將二者的比較總結為以下的表格:

PRM應用舉例

PRM因為具有精確的鑑定和定量能力,現在已經廣泛應用與生命科學研究中,以下是一些例子:

1,普渡大學的研究者在PNAS上發表了通過血液外泌體尋找癌症相關biomarkers的研究。研究人員高通量蛋白質組技術尋找出差異蛋白的磷酸化位點,然後使用了PRM的方法進行擴大樣本的驗證3,如下圖5,可以看出的確這四個潛在的biomarker在病人和健康人群體中有顯著的分布差異。

2,在植物研究領域中,常常因為缺乏商業化的抗體而阻礙了研究的深入。而PRM技術的出現無疑是植物科研工作者的福音。2014年JPR上的一篇報導使用了PRM的方法來研究植物信號調節過程中的蛋白質降解的現象4,如下圖6,可以看到針對FLS2的兩條unique peptide的PRM定量結果是非常一致的,這表明針對這個蛋白的定量結果高度可信。

實驗流程

作為蛋白質組檢測服務的領軍企業,景傑生物(PTM, Bio. Inc)現已正式開通靶向蛋白質組PRM的檢測服務,結合高通量蛋白質組和修飾組檢測技術,能夠給大家的科研提供更全面的服務與支持。PRM檢測的基本流程包括:

在可行性評估階段,我們將依據現有數據和文獻報導等進行預先的評估,有效的評估是後續實驗成功的重要保障。之後,我們會通過實驗和分析進行相應的方法學建立,然後開展正式的PRM檢測。具體方法流程可以諮詢我們的業務人員。
 
參考文獻:
1 Picotti, P. & Aebersold, R. Selected reaction monitoring-based proteomics: workflows, potential, pitfalls and future directions. Nature Methods 9, 555 (2012).
2 Amelia C. Peterson, et al. Reaction Monitoring for High Resolution and High Mass Accuracy Quantitative, Targeted Proteomics. Molecular & Cellular Proteomics Mcp 11, 1475 (2012).
3 Chen, I. H. et al. Phosphoproteins in extracellular vesicles as candidate markers for breast cancer.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114, 3175 (2017).
4 Petra, M. et al. Targeted proteomics analysis of protein degradation in plant signaling on an LTQ-Orbitrap mass spectrometer. Journal of proteome research 13, 4246 (2014).
(生物谷Bioon.com)

相關焦點

  • 史上首次定量檢測完整的人類蛋白質組
    2016年8月3日/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ETH Zurich)和美國系統生物學研究所等機構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人類SRMAtlas(Human SRMAtlas),即靶向識別和可重複地定量預測的人類蛋白質組中所有蛋白質的高度特異性質譜檢測方法彙編目錄,包括許多剪接變異體、非同義突變和翻譯後修飾。
  • 「鳥槍法(shotgun)」定量蛋白質組學技術介紹
    根據不同標記的信號強度比例就可以精確確定化學上具有均一性的蛋白在不同樣品中的相對豐度,這種多重分析可以利用在譜圖上產生前後次序的質量標記得以完成。質譜分析以前在樣品中加入同位素標記的某種質量校準肽,通過對此肽的相對定量就可以獲得絕對定量的信息。實現目的肽段的絕對定量,而這一性質可以被充分應用以提供臨床診斷的標準值或閾值。
  • LabelFree定量蛋白質組學技術研究蛋白質互作——背景介紹(下)
    蛋白互作的研究背景內容比較豐富,我們分成兩期定量蛋白質組學非標記定LabelFree定量蛋白質組學技術研究蛋白互作的背景進行介紹。本期我們接著說蛋白-蛋白互作方法的研究背景。蛋白互作方法的研究背景免疫印跡或免疫沉澱逐漸轉向使用質譜法進行樣本中的蛋白質定量,同時,也可使用該方法進行蛋白質鑑定。質譜法為高度複合的定量分析創造了條件,為它們的快速發展提供了條件,無需考慮費時的基於抗體的方法。
  • 新方法再次提高單細胞蛋白質組學質譜定量準確度
    單細胞蛋白質組學在蛋白豐度檢測、轉錄修飾和翻譯後修飾方面填補了單細胞轉錄組學的空白。    單細胞蛋白質組學質譜(SCoPE-MS)是近年來興起的一種定量分析多功能單細胞蛋白質組的方法,這種方法採用同位素標記和載體蛋白質組學來分析單個細胞。
  • 科學家開發出新型定量蛋白質組學分析方法
    科學家開發出新型定量蛋白質組學分析方法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26 11:45:11 美國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Joshua J. Coon、Jesse G.
  • 布魯克:基於捕集型離子淌度質譜的4D-蛋白質組學
    蛋白質組學是對複雜生物樣品中蛋白質結構和功能的大規模系統性研究,生物樣本的高複雜性和不均一性為蛋白質組學研究帶來了極大挑戰。近年來,離子淌度與高分辨質譜的聯合使用,使得蛋白質組學進入了4D新時代。
  • 「蛋白組學研究」熱門DIA技術3篇文章總計IF:66分
    主要技術:PCT-SWATH/DIA中文標題:將組織活檢樣品快速質譜轉換為永久定量數字蛋白質組圖譜這篇文章中,作者用PCT-DIA技術方法將來自9個腎癌病人的18個組織切片分別轉化為(DIA)SWATH-MS多肽離子碎片譜圖,並從這些譜圖中對2000個蛋白樣本進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 SWATH-MS定量蛋白質組學
    在這項研究中,作者運用基於SWATH的定量蛋白質組學以及掃描電子顯微鏡(SEM)和透射電子顯微鏡(TEM)的超微結構觀察,系統的研究了LBA在蛋白質組水平上對MRSA的抗菌機制。進一步通過基於PRM的靶向質譜技術和實時定量PCR(qRT-PCR)技術驗證了幾種差異表達蛋白的蛋白表達水平和mRNA表達水平。
  • 「蛋白晶片法or質譜法」蛋白質組學研究方法的選擇及比較
    經常會有人將兩種方法進行比較,科學上很難有一勞永逸的方法,每一種方法都有其優勢和局限,有各自的用武之地。那麼,研究蛋白質組學應該如何選擇更合適的研究方法呢?以下將從六個主要方面進行比較和推薦。近年來,高通量技術平臺的開發大大推動了蛋白質組學研究工作。這些適用於蛋白質分析和標誌物開發的平臺讓研究人員能夠在單次分析中檢測數千種蛋白質。
  • 生物質譜技術在蛋白質組學中的應用
    功能基因組試圖通過大規模實驗方法來回答這些問題。但由於僅從DNA序列尚不能回答某基因的表達時間、表達量、蛋白質翻譯後加工和修飾的情況、以及它們的亞細胞分布等等,因此在整體水平上研究蛋白質表達及其功能變得日益顯得重要。這些在基因組中不能解決的問題可望在蛋白質組研究中找到答案。蛋白質組研究的數據與基因組數據的整合,將會在後基因組研究中發揮重要作用。
  • 定量蛋白質組學方法應用於病毒結構、功能及感染機制研究
    如果能夠對這兩種病毒蛋白層面的差異進行分析,那麼就能夠掌握病毒顆粒侵染偏向的線索。基於iTRAQ試劑的定量蛋白質組學能夠很好的完成相似樣品在蛋白層面的差異比較。在本研究中,研究人員使用不同的iTRAQ試劑(116和117)來標記不同兩種不同的肽段樣品,等量混合後,使用SCIEX高分辨質譜儀進行數據採集。
  • 【盤點】定量蛋白組學將在未來10年飛速發展!
    這些構成蛋白組的各種蛋白會隨著不同組織、不同環境狀態而發生改變。一種蛋白在轉錄時,一個基因可以有多種mRNA形式的剪接,並且同一蛋白可能存在多種形式的翻譯後修飾。很多蛋白廣泛地存在各種生物體液中,而且它們的存在形式和濃度都存在著巨大差別。所以說,蛋白質組不僅僅是基因組的直接產物。現在生命科學領域急需新的技術和研究方法對蛋白組信息有一個完整理解。
  • 青年才俊上演計算蛋白質組學頭腦風暴——記CNCP 2016新技術
    ,特別是在交聯質譜技術與蛋白質複合體,蛋白質相互作用、翻譯後修飾技術、蛋白質鑑定數據處理、定量蛋白質組技術等領域報告較多,下面對這26個報告的內容逐一進行簡介總結。研究者將在此平臺建立的蛋白質組學方法與Ribosome profiling相比較,水平相當,在分析模型樣品時有80%的重疊。研究者還用此方法開展了人體造血相關細胞的研究,二代測序與應用該平臺的蛋白質組方法重疊率達到92%。研究團隊利用此方法比較了人體最重要的造血幹細胞和紅細胞發育中14502個基因蛋白表達變化和17127個基因mRNA表達變化。
  • Nature Methods|新方法再次提高單細胞蛋白質組學質譜定量準確度
    ——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Sydney Brenner單細胞蛋白質組學在蛋白豐度檢測、轉錄修飾和翻譯後修飾方面填補了單細胞轉錄組學的空白。單細胞蛋白質組學質譜(SCoPE-MS)是近年來興起的一種定量分析多功能單細胞蛋白質組的方法,這種方法採用同位素標記和載體蛋白質組學來分析單個細胞【1】。
  • 高靈敏蛋白定量檢測
    對蛋白質進行定性、定量研究,簡單來說就是要搞清楚「是什麼、有多少」的問題。隨著蛋白質組學研究的深入,人們已不僅僅滿足定性分析蛋白質組,而進一步要求更加準確地定量描述蛋白質組。蛋白質定量在臨床檢驗、生物醫藥等重要領域起著關鍵作用,對於腫瘤標誌物測定、臨床疾病的診斷和治療、蛋白質和多肽藥物的質量檢驗等具有重要意義。
  • 賽默飛:蛋白質組學技術在病毒感染致病機制的亮點研究
    1.靶向蛋白定量方法研究新冠病毒感染蛋白動態變化1.1 Orbitrap Eclipse高靈敏度平行反應監測靶向定量新冠病毒蛋白最近,研究人員通過使用了賽默飛Orbitrap Eclipse檢測SARS-CoV-2病毒蛋白肽段序列,作為潛在的診斷工具,利用easy1200
  • SWATH採集技術在蛋白質組學中的應用
    蛋白組學是SWATH應用最廣泛和深入的領域。因為SWATH在蛋白組學中的重大貢獻,兩位技術研究者StephenTate 和Ron Bonner在第16界人類蛋白質組世界大會上(HUPO2017)獲得了科學與技術獎。並且2018年SWATH被評為Nature最關注技術。
  • 蛋白提取與蛋白定量
    植物蛋白提取試劑盒(組織樣品),K296-50;核蛋白與胞漿蛋白提取試劑盒,AMJ-KT0006;細胞膜蛋白提取試劑盒,KA3702;組蛋白提取試劑盒,OP-00062.蛋白定量蛋白定量的方法有很多種,應用較多的主要有兩種:BCA蛋白定量檢測法和Bradford蛋白定量檢測法,市售的蛋白定量試劑盒也多基於上述兩種檢測方法而開發的。
  • 大化所高通量多重蛋白質組定量分析方法研究獲進展
    近日,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王方軍博士、鄒漢法研究員等人在高通量多重蛋白質組定量分析方法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發展了一級質譜(MS1)譜圖中六種不同蛋白質樣品同時規模化定量分析的同位素標記方法,並將該方法應用於細胞蛋白質合成-降解周轉更新分析,分析通量是常規同位素標記方法的三倍,研究成果發表在自然出版社新創立的綜合性刊物《科學報告》(Scientific Reports
  • 知名專家在線 蛋白質組學研究技術與方法進展網絡會議即將召開
    主要研究領域為發展和應用蛋白質組學、代謝組學和化學生物學的技術和方法;研究氧化還原生物學在衰老和疾病中的功能和作用機制;研究病原微生物-宿主細胞的相互作用;發現和鑑別癌症早期診斷的標記物並研究蛋白質藥物的修飾和作用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