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計量是做好蛋白質定量研究的關鍵
對蛋白質進行深入系統的研究,不僅可以全景式地揭示生命活動的本質,而且發現的關鍵蛋白質對於揭示疾病的發生發展機理,並建立相應的診療方法具有重要意義。張玉奎院士是我國蛋白質研究重大科學研究計劃專家組成員。他告訴記者,目前對蛋白質的研究已經進入到蛋白質組學的階段,即對一組蛋白質進行研究,進而對蛋白質機器(由大量蛋白質和生物分子形成的高維度、複雜的超級功能複合體)進行研究。
-
中國科學院院士張玉奎:蛋白質定量研究的準確性還得計量說了算
對蛋白質進行深入系統的研究,不僅可以全景式地揭示生命活動的本質,而且發現的關鍵蛋白質對於揭示疾病的發生發展機理,並建立相應的診療方法具有重要意義。張玉奎院士是我國蛋白質研究重大科學研究計劃專家組成員。他告訴記者,目前對蛋白質的研究已經進入到蛋白質組學的階段,即對一組蛋白質進行研究,進而對蛋白質機器(由大量蛋白質和生物分子形成的高維度、複雜的超級功能複合體)進行研究。
-
LabelFree定量蛋白質組學技術研究蛋白質互作——背景介紹(下)
蛋白互作的研究背景內容比較豐富,我們分成兩期定量蛋白質組學非標記定LabelFree定量蛋白質組學技術研究蛋白互作的背景進行介紹。本期我們接著說蛋白-蛋白互作方法的研究背景。蛋白互作方法的研究背景免疫印跡或免疫沉澱逐漸轉向使用質譜法進行樣本中的蛋白質定量,同時,也可使用該方法進行蛋白質鑑定。質譜法為高度複合的定量分析創造了條件,為它們的快速發展提供了條件,無需考慮費時的基於抗體的方法。
-
大化所高通量多重蛋白質組定量分析方法研究獲進展
近日,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王方軍博士、鄒漢法研究員等人在高通量多重蛋白質組定量分析方法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發展了一級質譜(MS1)譜圖中六種不同蛋白質樣品同時規模化定量分析的同位素標記方法,並將該方法應用於細胞蛋白質合成-降解周轉更新分析,分析通量是常規同位素標記方法的三倍,研究成果發表在自然出版社新創立的綜合性刊物《科學報告》(Scientific Reports
-
生物樣品中蛋白定量的革命性方法:靶向蛋白質組技術
那麼,有沒有一種方法無需通過抗體、或者轉錄水平這些間接的方法,而是能夠之間分析樣品中的含量呢?答案是肯定的, 這種方法就是我們要介紹的蛋白質組技術。按照實驗目的可以將蛋白質組技術分為兩大類:高通量蛋白質組學和靶向蛋白質組學,分別用於前期的差異蛋白篩選以及後續的目標蛋白驗證。
-
新方法再次提高單細胞蛋白質組學質譜定量準確度
單細胞蛋白質組學在蛋白豐度檢測、轉錄修飾和翻譯後修飾方面填補了單細胞轉錄組學的空白。 單細胞蛋白質組學質譜(SCoPE-MS)是近年來興起的一種定量分析多功能單細胞蛋白質組的方法,這種方法採用同位素標記和載體蛋白質組學來分析單個細胞。
-
定量蛋白質組學方法應用於病毒結構、功能及感染機制研究
SCIEX面向全球提供不同類型的高端質譜平臺和多組學研究方案,能夠在基礎研究、臨床診療和藥物研發的領域助力對於病毒相關的研究與防控。通過SCIEX 高分辨質譜系統對EV71兩種不同狀態下的病毒顆粒中的51個蛋白質進行定量蛋白質組學分析,揭示了EV71在不同狀態下高表達的蛋白質,其中有12個BV特異表達的蛋白,有21個ODV特異表達的蛋白,這其中的差異很有可能就是病毒顆粒侵染偏向的原因,這為我們後續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線索。
-
知名專家在線 蛋白質組學研究技術與方法進展網絡會議即將召開
蛋白質組學研究通常會用到色譜和質譜技術等多種關鍵技術,此外,隨著蛋白質組學研究的發展,高通量和高精度的蛋白質相互作用檢測、蛋白質晶片的發展等更多新技術也逐步發展起來。為幫助從事相關研究的用戶學習蛋白質組學研究技術及方法,儀器信息網將於2020年6月18日舉辦「蛋白質組學研究技術與方法進展」主題網絡研討會,會議將邀請多位業內專家做精彩報告,為廣大用戶搭建一個即時、高效的交流和學習的平臺。點下以下圖片即可報名參會!
-
巴西橡膠樹膠乳定量蛋白質研究取得新進展
慧聰化工網訊:近日,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生物所王旭初博士及其研究團隊在巴西橡膠樹膠乳定量蛋白質組研究中獲得重要進展,首次揭示了蛋白翻譯後修飾在乙烯促進天然橡膠合成過程中的新調控機制,這為深入理解天然橡膠生物合成的蛋白質調控機制和提高巴西橡膠樹膠乳產量提供了新的理論基礎。
-
Nature Methods|新方法再次提高單細胞蛋白質組學質譜定量準確度
——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Sydney Brenner單細胞蛋白質組學在蛋白豐度檢測、轉錄修飾和翻譯後修飾方面填補了單細胞轉錄組學的空白。單細胞蛋白質組學質譜(SCoPE-MS)是近年來興起的一種定量分析多功能單細胞蛋白質組的方法,這種方法採用同位素標記和載體蛋白質組學來分析單個細胞【1】。
-
科學家開發出新型定量蛋白質組學分析方法
科學家開發出新型定量蛋白質組學分析方法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26 11:45:11 美國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Joshua J. Coon、Jesse G.
-
在蛋白質動態學研究的新技術新方法方面獲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武漢物理與數學研究所生物大分子動態學研究組在蛋白質動態學研究的新技術新方法發展方面取得新進展,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
-
蛋白質研究「端粒相關蛋白對人類重大疾病作用機制的研究」重大...
端粒酶的發現為蛋白質研究開拓了新的方法。科學家發現,端粒酶由RNA和蛋白質組成,端粒酶在卵巢、睪丸及幹細胞中表現活躍,但在體細胞中幾乎很難發現,所以端粒隨著細胞不斷分裂而縮短、導致人類組織和細胞衰老直至死亡。如果能夠找到並控制包括端粒酶在內的端粒相關蛋白,就有可能為預防、診斷和治療重大疾病以及衰老性疾病提供關鍵信息。
-
SWATH-MS定量蛋白質組學
一項新的研究表明,人類、動物和環境資源可能與 MRSA在整個生產鏈中對乳製品的汙染有關,這對乳製品安全以及食品從業者和消費者的健康構成了嚴重威脅。因此,迫切需要防止和控制MRSA擴散的新型抗菌劑。新的研究發現乳糖酸(LBA)表現出與乳鏈菌肽和百裡酚對單核細胞增生李斯特菌的協同抗菌作用以及對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的抗菌活性。
-
賽默飛:蛋白質組學技術在病毒感染致病機制的亮點研究
1.靶向蛋白定量方法研究新冠病毒感染蛋白動態變化1.1 Orbitrap Eclipse高靈敏度平行反應監測靶向定量新冠病毒蛋白最近,研究人員通過使用了賽默飛Orbitrap Eclipse檢測SARS-CoV-2病毒蛋白肽段序列,作為潛在的診斷工具,利用easy1200
-
「鳥槍法(shotgun)」定量蛋白質組學技術介紹
質譜分析以前在樣品中加入同位素標記的某種質量校準肽,通過對此肽的相對定量就可以獲得絕對定量的信息。實現目的肽段的絕對定量,而這一性質可以被充分應用以提供臨床診斷的標準值或閾值。 差異蛋白質的定量研究是基於肽段水平而非完整的蛋白質,成為該技術最大的技術特色,該技術實現了樣品分離與鑑定直接聯合,完全自動化操作,可以用於各種蛋白質混合物的蛋白質組學分析,如血清、組織、各種體液以及尿液等。
-
蛋白質機器與生命過程調控重點專項3個項目啟動實施
」等3個項目啟動實施工作會議在北京大學召開。 「蛋白質機器三維結構導向的新型藥物研發關鍵技術研究」項目旨在研發以蛋白質機器三維結構為導向的基於結構的藥物設計新方法和新技術,進行應用檢驗與技術推廣。
-
復旦大學楊芃原團隊建立糖蛋白質/糖鏈質譜定量新方法
以基質輔助雷射解吸電離質譜(MALDI-MS)和電噴霧質譜(ESI-MS)為代表的生物質譜技術,因具有快速、靈敏、可提供結構信息等優點,已成為糖蛋白質組和糖組分析的重要工具。 由復旦大學楊芃原教授團隊撰寫的綜述文章「質譜技術在糖蛋白質組學與糖組學方面的研究進展」發表於2016年第3期的《國家科學評論》。
-
「蛋白質結構高效測定與高效製備技術」項目中期總結會召開
會議現場國家重大科學研究計劃「蛋白質結構高效測定與高效製備技術」項目中期總結會議於參會專家組成員包括中科院院士陳洪淵、張玉奎、隋森芳、葉朝輝,以及國家基金委和科技部基礎研究管理中心的專家等。 總結會上,項目首席科學家劉買利研究員首先向專家組簡要介紹了項目組的研究目標、總體方案和主要骨幹。四個課題負責人分別向專家組匯報了項目啟動以來的研究進展,以及下一階段的研究設想和調整方案。
-
武漢物數所在蛋白質動態學研究的新技術新方法方面獲進展
武漢物數所在蛋白質動態學研究的新技術新方法方面獲進展 2016-12-27 武漢物理與數學研究所 】 語音播報 近日,中國科學院武漢物理與數學研究所生物大分子動態學研究組在蛋白質動態學研究的新技術新方法發展方面取得新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