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質機器與生命過程調控重點專項3個項目啟動實施

2020-12-06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近日,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蛋白質機器與生命過程調控重點專項「蛋白質機器三維結構導向的新型藥物研發關鍵技術研究」、「信號轉導過程中蛋白質機器的活細胞標記與在體調控」和「蛋白質機器動態結構的核磁共振研究方法及應用」等3個項目啟動實施工作會議在北京大學召開。北京大學、科技部高技術研究發展中心代表、3個項目的骨幹成員和項目專家組參加了啟動會。

    項目負責人分別介紹了項目的總體情況,對項目的研究內容、實施方案以及進展情況進行了匯報,與會專家對項目的目標和執行情況進行了討論,充分肯定了各項目的實施方案,提出了建設性意見和建議。

    「蛋白質機器三維結構導向的新型藥物研發關鍵技術研究」項目旨在研發以蛋白質機器三維結構為導向的基於結構的藥物設計新方法和新技術,進行應用檢驗與技術推廣。項目擬解決的關鍵問題和主要研究內容包括:(1)發展基於實驗測定的蛋白質機器三維結構進行構象系綜採樣的高效計算方法,發現瞬時的結合位點和別構位點;發展適用於構象系綜的蛋白質機器與配體分子結合能計算方法與打分函數以及結合過程動力學常數的計算方法和軟體;建立針對構象系綜的藥物虛擬篩選、基於片段的藥物設計方法和活性化合物優化方法與相應的軟體。(2)針對蛋白質機器系統進行建模與系統動力學分析,發展系統關鍵節點與控制方案分析計算方法,發展調控機器系統的多靶標藥物設計方法和軟體。(3)研究蛋白質機器與配體的多重對映關係,發展化合物潛在靶標預測方法以及化合物的毒副作用預測方法,為活性化合物的生物效應評估和老藥新用途發現提供預測技術與軟體。

    「信號轉導過程中蛋白質機器的活細胞標記與在體調控」項目旨在研發活細胞內的蛋白質特異標記技術和相應的超高解析度成像方法,實現膜蛋白和酶家族蛋白等參與細胞信號轉導蛋白質機器的動態標記與超高分辨成像。項目將研發特定酶家族蛋白的「活性捕捉」探針,「在體」監測和捕捉家族成員蛋白的翻譯後修飾和活性狀態變化及其介導的蛋白-蛋白相互作用。利用「在體」化學探針實現活細胞內蛋白質功能的原位研究,獲得目標蛋白的靶向幹預分子,揭示病原菌效應蛋白幹擾宿主信號轉導蛋白質機器的分子機制,發現潛在藥物靶標和苗頭化合物,解析蛋白抗性的分子機制。項目以病原菌-宿主相互作用過程中的蛋白質N-磷酸化修飾和蛋白質糖基化修飾作為兩個突破口,從上遊探針的設計開發、生物學問題研究和生物新機制發現、新生物學通路的小分子幹預,開展全鏈條貫通性研究。

    「蛋白質機器動態結構的核磁共振研究方法及應用」項目,針對「蛋白質機器動態結構及瞬態相互作用」關鍵前沿科學問題和蛋白質動態結構核磁共振研究技術中的關鍵瓶頸問題,應用液體和固體核磁共振技術對水溶液和磷脂膜環境中蛋白質機器動態結構研究所的優勢及特點,從蛋白質機器結構動態特性的時間和空間尺度,角度,系統地研究一系列具有高時空解析度的蛋白質動態結構研究的核磁共振新技術和新方法,包括核磁共振脈衝技術和數據分析方法,選擇性同位素標記樣品製備技術,在蛋白質機器作用機制及生命過程調控機制的研究中推廣應用,提升我國在蛋白質領域的研究能力和水平。

    項目專家組認為「蛋白質機器三維結構導向的新型藥物研發關鍵技術研究」項目所發展的藥物設計技術和軟體具有很好的應用與推廣價值,對推動我國藥物研發的創新性發展將起到促進作用,建議推廣「信號轉導過程中蛋白質機器的活細胞標記與在體調控」項目研究所發展的化學生物學技術,更好地為生物學家提供通用性工具。3個項目具有很好的互補性,應當加強項目之間的研發交流合作。

相關焦點

  • 蛋白質機器與生命過程調控重點專項4個項目啟動實施
    復旦大學牽頭承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蛋白質機器與生命過程調控重點專項2016年度項目4項,分別是「病原菌核糖體調節因子的發現、鑑定及調控機制研究」、「表觀遺傳調控中關鍵蛋白質機器的結構功能研究
  • 中國啟動國家重點研發專項 「納米科技」等9個重點率先啟動
    中國科學技術部16日發布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首批重點研發專項指南。在59個重點專項中,「納米科技」等9個重點專項率先啟動。 中央財政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管理改革從2014年底全面啟動,旨在解決制約中國科技計劃引領帶動創新發展的深層次重大問題。
  •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啟動納米科技等9個重點專項—新聞—科學網
    重點專項是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組織實施的載體,是聚焦國家重大戰略任務、圍繞解決當前國家發展面臨的瓶頸和突出問題、以目標為導向的重大項目群。重點專項按程序報批後,交由相關專業機構負責具體項目管理工作。根據「成熟一批、啟動一批」的原則,現將「納米科技」等9個重點專項2016年度項目申報指南予以公布,請根據指南要求組織項目申報工作。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項目組織申報要求及評審流程   1. 申報單位根據指南支持方向的研究內容以項目形式組織申報,根據項目不同特點可設任務(或課題)。
  • 2017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納米科技"等5個重點專項公示
    5月27日,科技部對「納米科技」等5個重點專項2017年度擬立項的項目信息進行公示。公示時間為2017年5月27日至2017年5月31日。共有143個項目入選,總經費達33.6億元。
  •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納米科技」重點專項青年項目啟動會召開
    11月17日,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納米科技」重點專項青年項目「面向腫瘤精準免疫治療的活體內活性氧自由基動態可視化定量檢測」啟動會以線上會議的方式召開。該項目由南開大學化學學院分析科學研究中心劉書琳研究員牽頭承擔。南開大學副校長陳軍院士出席並致辭。
  • 西南交通大學主持的兩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啟動實施
    10月22日,西南交通大學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潘煒教授和閆連山教授主持的兩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寬帶微波光子信號調控核心器件與技術」(「光電子與微電子器件及集成」重點專項)和「新型光纖傳輸系統架構與關鍵技術研究」(「寬帶通信和信息網絡」重點專項)啟動。
  •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合成生物學」重點專項啟動暨年度總結會舉行
    12月20日上午,由河南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省部共建作物逆境適應與改良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張立新主持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合成生物學」重點專項「植物高光效迴路的設計與系統優化」項目啟動會暨年度總結會在開封順利召開。
  • 中國科學院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B類)「細胞命運可塑性的分子基礎與...
    依據中國科學院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管理規定,圍繞專項目標,結合頂層設計,擬對專項計劃開展的研究任務和承擔團隊進行招標。   一、申報範圍及研究內容   按照專項總體實施方案框架和中國科學院先導專項管理規定,專項任務按照「專項-項目-課題-子課題」四級結構組織實施。
  •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量子調控與量子信息」重點專項項目「拓撲超導...
    2018年9月7日下午,由北京大學作為牽頭單位,清華大學、復旦大學、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參與承擔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量子調控與量子信息」重點專項項目「拓撲超導等關聯體系的量子態」啟動會在北京大學物理學院西樓563報告廳舉行。
  • 中國氣象局多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點專項項目啟動
    中國氣象報記者崔國輝報導 日前,由中國氣象局科研業務單位牽頭實施的24項2018年度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點專項項目已陸續啟動。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由原來的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國家科技支撐計劃等整合而成,針對事關國計民生的重大社會公益性研究,以及事關產業核心競爭力、整體自主創新能力和國家安全的重大科學技術問題,突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主要領域的技術瓶頸。
  • 68個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專項匯總
    2020年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點專項項目指南已陸續公布。據動源君初步統計,截至6月2日,已發布指南(徵求意見)的專項(含定向)43個,其中6月1日新徵求意見的「引力波探測」重點專項 為2020年新增專項,至此,2015年啟動專項試點以來的重點專項數達到68個。
  • 「高性能計算」重點專項-「E級計算機關鍵技術驗證系統」等3個項目...
    近日,在天津濱海新區,國防科技大學與國家超級計算天津中心舉行 「高性能計算」重點專項項目 「E級計算機關鍵技術驗證系統」、「面向E級高性能計算機的新型高性能互連網絡技術研究」、「基於自主創新的石油地震勘探行業應用平臺」項目聯合啟動會。
  • 「全球變化及應對」重點專項啟動
    8月19日,由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牽頭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全球變化及應對」重點專項項目——「三大洋相互作用機制及其對氣候變化的影響」啟動會暨年度進展交流會以線上會議的形式召開。中國科學院院士焦念志、吳國雄、陳大可、王會軍等院士專家受邀參會。
  • 又新增一專項 | 「綠色生物製造」重點專項2020年項目申報指南徵求...
    2020年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點專項項目指南已陸續公布。據動源君初步統計,截至6月6日,已發布指南(徵求意見)的專項(含定向)43個,其中6月1日新徵求意見的「引力波探測」重點專項為2020年新增專項,6月5日,科技部發布另一新增專項「綠色生物製造」重點專項申報指南徵求意見。
  • 量子調控與量子信息重點專項「綜合極端條件下的新型關聯電子材料...
    為保障項目按照任務書的內容有序開展,由中科院物理研究所承擔的量子調控與量子信息重點專項項目「綜合極端條件下的新型關聯電子材料及量子態調控」和青年科學家項目「異核簡併氣體的雜質物理和新奇量子物態」,於2018年8月9日在北京召開項目啟動會。
  • 蛋白質組學:照亮基因組外的星空,解碼生命系統的建構原理
    蛋白質組研究,是在整體水平上研究細胞、組織乃至整個生命體內蛋白質組成及其活動規律的科學,由此從蛋白質水平上獲得關於疾病發生、細胞代謝等過程整體而全面的認識。  賀福初表示:「說到蛋白質組,就不得不提到基因組。基因組和蛋白質組的關係,好比『詞典與文章』『元素表與化工廠』的關係。
  • ...重點專項「強震區滑坡崩塌災害防治技術方法研究」項目啟動會召開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大自然災害監測預警與防範」重點專項「強震區滑坡崩塌災害防治技術方法研究」項目啟動會召開 來源:土木工程學院   時間:
  •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全量子化效應的原子級調控」項目啟動會召開
    2016年10月24日上午,由北京大學王恩哥院士牽頭,北京大學、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復旦大學、湖南大學共同承擔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全量子化效應的原子級調控」項目啟動會在北京大學物理學院召開。王傑首先代表項目承擔單位北京大學熱烈祝賀該項目的正式啟動,對與會專家表示熱烈歡迎,預祝項目組取得重大研究突破。韋宇表示,北京大學將對該項目予以應有的支持和配合。科技部高技術研究發展中心於笑瀟博士代表項目管理部門出席會議,並強調了項目實施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問題。
  • 科技部發布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合成生物學」等重點專項2019年度項目申報指南 | 附清單
    2019 年本專項將圍繞基因組人工合成與高版本底盤細胞、人工元器件與基因線路、人工細胞合成代謝與複雜生物系統、使能技術體系與生物安全評估等 4 個任務部署項目。根據專項實施方案和「十二五」期間有關部署,2019 年優先支持26 個研究方向,其中包括5 個部市聯動任務。
  • 戰略性先進電子材料重點專項—「大失配、強極化第三代半導體材料...
    近日,2016年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戰略性先進電子材料重點專項—「大失配、強極化第三代半導體材料體系外延生長動力學和載流子調控規律」項目啟動會在北京召開。項目牽頭單位清華大學相關領導、項目負責人及各課題負責人、項目諮詢專家、科技部高技術中心相關人員等參加了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