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質機器與生命過程調控重點專項4個項目啟動實施

2020-11-27 科學技術部

    復旦大學牽頭承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蛋白質機器與生命過程調控重點專項2016年度項目4項,分別是「病原菌核糖體調節因子的發現、鑑定及調控機制研究」、「表觀遺傳調控中關鍵蛋白質機器的結構功能研究」、「蛋白質組精準鑑定搜尋引擎及技術體系」、「鎂離子通道蛋白的結構和功能研究」。近期,在復旦大學召開了4個項目實施啟動會,邀請同行專家對項目研究計劃進行了深入論證,復旦大學科技處、相關院系和項目參與單位以及科技部高技術研究發展中心參加了會議。

    項目負責人李繼喜研究員、徐彥輝教授、陸豪傑教授和服部素之研究員介紹了項目的總體情況,全面闡述了前期工作基礎、項目實施方案、預期成果、管理機制、項目執行可能出現的難點和風險點的控制、研究任務分工、經費使用等。各課題負責人詳細匯報了所承擔的研究任務、實施方案、人員分工等進行了的。與會專家對項目及課題的研究目標、技術路線、工作計劃等進行了評價,提出了意見和建議。

    「病原菌核糖體調節因子的發現、鑑定及調控機制研究」項目針對我國臨床耐藥嚴重的兩類病原菌—結核分枝桿菌和腸桿菌,系統發現並鑑定新型核糖體結合/調控蛋白,探索與核糖體組裝及蛋白質翻譯相關的新調節因子和調控機制;深入研究細菌特有反式翻譯拯救失活核糖體過程以及核糖體蛋白翻譯後修飾過程,解析結構基礎;系統研究細菌特異性核糖體開關與藥物靶點關係,通過與哺乳動物核糖體比較,提高對抗生素藥物靶點的認識,發現並驗證相關抗菌藥物新靶點,為新型高效抗生素的開發奠定理論基礎。

    「表觀遺傳調控中關鍵蛋白質機器的結構功能研究」項目圍繞表觀遺傳調控中關鍵蛋白質機器,以解析表觀遺傳調控蛋白質機器結構為切入點,研究複合物在核小體層面的動態過程,闡明相關組成、結構和功能,系統揭示調控基因表達和細胞命運決定的分子機制。項目將在分子水平上深入研究表觀遺傳調控的基本規律,推動表觀遺傳調控領域的發展,提升我國在表觀遺傳調控、結構生物學等領域的國際地位。

    「蛋白質組精準鑑定搜尋引擎及技術體系」項目基於前期開發的我國首個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蛋白質鑑定搜尋引擎和蛋白質組學分析技術體系,進一步提升蛋白質組數據分析的靈敏度、速度和精準度,建立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下一代蛋白質組精準鑑定搜尋引擎及技術體系,助力實現我國在蛋白質研究領域的「領跑」。預期為生命系統中蛋白質機器的規模化研究提供重要技術支撐,為新藥研發、醫學診斷等領域提供更為可靠的蛋白質組學解決方案。

    「鎂離子通道蛋白的結構和功能研究」項目以Mg

2+

通道蛋白家族中唯一未有全長結構報導的受ATP調控的CNNM和服部素之研究員在世界上率先進行結構解析的MgtE 為對象,採取結構生物學、電生理學及化合物虛擬篩選為主的方法,研究Mg

2+

通道的離子選擇性、門控機制、相互作用蛋白等調控機制及新型Mg

2+

通道調控化合物的篩選和調控機制,揭示Mg

2+

通道的三維結構及動態變化機制,全面理解離子通道蛋白運輸Mg

2+

的分子機制。

    作為項目牽頭單位,復旦大學建立完善科研項目和經費分級管理體制,根據「統一領導、分級管理、責任到人」的原則,由校領導和職能部門、院系(所)、項目(課題)負責人三級管理架構組成。復旦大學高度重視項目執行過程中的管理與條件保障,針對蛋白質重點專項目標導向明確、資助強度大、任務重、時間緊、考核嚴的特點,加強管理、落實責任、挖掘潛力、提高效率,協調相關資源,保障任務實施。根據蛋白質重點專項國撥經費的新方式,改進了學校科研管理系統,積極協助各項目負責人及時做好經費撥付等工作。為確保項目的組織實施,加強專業化管理,學校鼓勵項目負責人聘用科研財務助理,著手制定科研助理管理辦法,籌備項目科研助理培訓會,宣貫相關管理辦法,提高科研助理專業素質。

相關焦點

  • 蛋白質機器與生命過程調控重點專項3個項目啟動實施
    近日,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蛋白質機器與生命過程調控重點專項「蛋白質機器三維結構導向的新型藥物研發關鍵技術研究」、「信號轉導過程中蛋白質機器的活細胞標記與在體調控」和「蛋白質機器動態結構的核磁共振研究方法及應用
  • 中國啟動國家重點研發專項 「納米科技」等9個重點率先啟動
    中國科學技術部16日發布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首批重點研發專項指南。在59個重點專項中,「納米科技」等9個重點專項率先啟動。 中央財政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管理改革從2014年底全面啟動,旨在解決制約中國科技計劃引領帶動創新發展的深層次重大問題。
  •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啟動納米科技等9個重點專項—新聞—科學網
    重點專項是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組織實施的載體,是聚焦國家重大戰略任務、圍繞解決當前國家發展面臨的瓶頸和突出問題、以目標為導向的重大項目群。重點專項按程序報批後,交由相關專業機構負責具體項目管理工作。根據「成熟一批、啟動一批」的原則,現將「納米科技」等9個重點專項2016年度項目申報指南予以公布,請根據指南要求組織項目申報工作。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項目組織申報要求及評審流程   1. 申報單位根據指南支持方向的研究內容以項目形式組織申報,根據項目不同特點可設任務(或課題)。
  • 2017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納米科技"等5個重點專項公示
    5月27日,科技部對「納米科技」等5個重點專項2017年度擬立項的項目信息進行公示。公示時間為2017年5月27日至2017年5月31日。共有143個項目入選,總經費達33.6億元。
  •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納米科技」重點專項青年項目啟動會召開
    11月17日,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納米科技」重點專項青年項目「面向腫瘤精準免疫治療的活體內活性氧自由基動態可視化定量檢測」啟動會以線上會議的方式召開。該項目由南開大學化學學院分析科學研究中心劉書琳研究員牽頭承擔。南開大學副校長陳軍院士出席並致辭。
  • 西南交通大學主持的兩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啟動實施
    10月22日,西南交通大學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潘煒教授和閆連山教授主持的兩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寬帶微波光子信號調控核心器件與技術」(「光電子與微電子器件及集成」重點專項)和「新型光纖傳輸系統架構與關鍵技術研究」(「寬帶通信和信息網絡」重點專項)啟動。
  •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合成生物學」重點專項啟動暨年度總結會舉行
    12月20日上午,由河南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省部共建作物逆境適應與改良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張立新主持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合成生物學」重點專項「植物高光效迴路的設計與系統優化」項目啟動會暨年度總結會在開封順利召開。
  •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量子調控與量子信息」重點專項項目「拓撲超導...
    2018年9月7日下午,由北京大學作為牽頭單位,清華大學、復旦大學、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參與承擔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量子調控與量子信息」重點專項項目「拓撲超導等關聯體系的量子態」啟動會在北京大學物理學院西樓563報告廳舉行。
  • 中國科學院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B類)「細胞命運可塑性的分子基礎與...
    依據中國科學院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管理規定,圍繞專項目標,結合頂層設計,擬對專項計劃開展的研究任務和承擔團隊進行招標。   一、申報範圍及研究內容   按照專項總體實施方案框架和中國科學院先導專項管理規定,專項任務按照「專項-項目-課題-子課題」四級結構組織實施。
  • 68個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專項匯總
    2020年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點專項項目指南已陸續公布。據動源君初步統計,截至6月2日,已發布指南(徵求意見)的專項(含定向)43個,其中6月1日新徵求意見的「引力波探測」重點專項 為2020年新增專項,至此,2015年啟動專項試點以來的重點專項數達到68個。
  • 中國氣象局多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點專項項目啟動
    中國氣象報記者崔國輝報導 日前,由中國氣象局科研業務單位牽頭實施的24項2018年度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點專項項目已陸續啟動。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由原來的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國家科技支撐計劃等整合而成,針對事關國計民生的重大社會公益性研究,以及事關產業核心競爭力、整體自主創新能力和國家安全的重大科學技術問題,突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主要領域的技術瓶頸。
  • 「全球變化及應對」重點專項啟動
    8月19日,由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牽頭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全球變化及應對」重點專項項目——「三大洋相互作用機制及其對氣候變化的影響」啟動會暨年度進展交流會以線上會議的形式召開。中國科學院院士焦念志、吳國雄、陳大可、王會軍等院士專家受邀參會。
  • 又新增一專項 | 「綠色生物製造」重點專項2020年項目申報指南徵求...
    2020年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點專項項目指南已陸續公布。據動源君初步統計,截至6月6日,已發布指南(徵求意見)的專項(含定向)43個,其中6月1日新徵求意見的「引力波探測」重點專項為2020年新增專項,6月5日,科技部發布另一新增專項「綠色生物製造」重點專項申報指南徵求意見。
  • 量子調控與量子信息重點專項「綜合極端條件下的新型關聯電子材料...
    為保障項目按照任務書的內容有序開展,由中科院物理研究所承擔的量子調控與量子信息重點專項項目「綜合極端條件下的新型關聯電子材料及量子態調控」和青年科學家項目「異核簡併氣體的雜質物理和新奇量子物態」,於2018年8月9日在北京召開項目啟動會。
  • ...重點專項「強震區滑坡崩塌災害防治技術方法研究」項目啟動會召開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大自然災害監測預警與防範」重點專項「強震區滑坡崩塌災害防治技術方法研究」項目啟動會召開 來源:土木工程學院   時間:
  • 科技部發布「變革性技術關鍵科學問題」等4個重點專項2020年度定向...
    特邀諮評委委員不得申報項目(課題);參與重點專項實施方案或本年度項目指南編制的專家,不得申報該重點專項項目(課題)。6. 受聘於內地單位的外籍科學家及港、澳、臺地區科學家可作為重點專項的項目(課題)負責人,全職受聘人員須由內地聘用單位提供全職聘用的有效材料,非全職受聘人員須由雙方單位同時提供聘用的有效材料,並作為項目申報材料一併提交。7.
  • 蛋白質組學:照亮基因組外的星空,解碼生命系統的建構原理
    蛋白質組研究,是在整體水平上研究細胞、組織乃至整個生命體內蛋白質組成及其活動規律的科學,由此從蛋白質水平上獲得關於疾病發生、細胞代謝等過程整體而全面的認識。  賀福初表示:「說到蛋白質組,就不得不提到基因組。基因組和蛋白質組的關係,好比『詞典與文章』『元素表與化工廠』的關係。
  •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全量子化效應的原子級調控」項目啟動會召開
    2016年10月24日上午,由北京大學王恩哥院士牽頭,北京大學、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復旦大學、湖南大學共同承擔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全量子化效應的原子級調控」項目啟動會在北京大學物理學院召開。王傑首先代表項目承擔單位北京大學熱烈祝賀該項目的正式啟動,對與會專家表示熱烈歡迎,預祝項目組取得重大研究突破。韋宇表示,北京大學將對該項目予以應有的支持和配合。科技部高技術研究發展中心於笑瀟博士代表項目管理部門出席會議,並強調了項目實施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問題。
  • 科技部發布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合成生物學」等重點專項2019年度項目申報指南 | 附清單
    2019 年本專項將圍繞基因組人工合成與高版本底盤細胞、人工元器件與基因線路、人工細胞合成代謝與複雜生物系統、使能技術體系與生物安全評估等 4 個任務部署項目。根據專項實施方案和「十二五」期間有關部署,2019 年優先支持26 個研究方向,其中包括5 個部市聯動任務。
  • 戰略性先進電子材料重點專項—「大失配、強極化第三代半導體材料...
    近日,2016年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戰略性先進電子材料重點專項—「大失配、強極化第三代半導體材料體系外延生長動力學和載流子調控規律」項目啟動會在北京召開。項目牽頭單位清華大學相關領導、項目負責人及各課題負責人、項目諮詢專家、科技部高技術中心相關人員等參加了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