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改進的CRISPR/Cas9系統校正微衛星重複擴增疾病中的RNA缺陷

2021-01-08 生物谷

圖片來自Cell, doi:10.1016/j.cell.2017.07.010


2017年8月15日/

生物谷

BIOON/---在此之前,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僅能夠被用來操縱DNA。在2016年的一項研究中,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醫學院的研究人員在一種被稱作RNA靶向性Cas9(RNA-targeting Cas9, RCas9)的方法中改變這種技術的用途,利用它追蹤活細胞中的RNA(Cell, doi: 10.1016/j.cell.2016.02.054)。在一項新的研究中,這些研究人員將RCas9又向前推進一步:他們利用這種技術校正導致微衛星重複擴增疾病(microsatellite repeat expansion diseases)的分子錯誤。相關研究結果於2017年8月10日在線發表在Cell期刊上,論文標題為「Elimination of Toxic Microsatellite Repeat Expansion RNA by RNA-Targeting Cas9」。微衛星重複擴增疾病包括1型肌強直性營養不良、2型肌強直性營養不良、最為常見的

遺傳

性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ALS)和亨廷頓舞蹈病。

論文通信作者、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醫學院細胞與分子醫學教授Gene Yeo博士說,「這是激動人心的,這是因為我們不僅靶向當前缺乏延緩病情惡化的療法的疾病的根源,而且我們我們重新改造了這種CRISPR-Cas9系統,從而使得通過一種病毒

載體

將它運送到特定組織中成為可能。」

在生物學中心法則中,編碼在細胞核DNA中的基因先經過轉錄產生mRNA,隨後mRNA進入細胞質中,在那裡,它們經過翻譯產生蛋白。

微衛星重複擴增疾病是由於RNA序列發生錯誤的重複而產生的,這些重複對細胞是有毒性的,這部分上是因為它們阻止至關重要的蛋白產生。這些重複性RNA在細胞核或細胞質中聚集,形成病灶(foci)。

在這項概念驗證的研究中,Yeo團隊在實驗室在來自患者的細胞和細胞疾病模型中,利用RCas9清除了與微衛星重複擴增疾病相關聯的重複性RNA。

在正常情形下,CRISPR-Cas9的工作機制是:設計一種「嚮導RNA(gRNA)」,這種gRNA與一個特定的靶基因的序列相匹配。這種gRNA引導Cas9酶到基因組中的靶位點上,Cas9在那裡進行切割。細胞不精確地修復DNA斷裂,因而讓這個基因失活,或者利用這個基因的正確版本替換切割位點附近的DNA片段。RCas9類似地發揮作用,但是gRNA引導Cas9到RNA分子上而不是到DNA上。

這些研究人員在實驗室針對導致微衛星重複擴增疾病的RNA測試了這種新的RCas9系統。RCas9清除了95%以上的與1型肌強直性營養不良、2型肌強直性營養不良、最為常見的ALS和亨廷頓舞蹈病相關的RNA病灶。這種方法也清除了95%的在實驗室培養的患者肌強直性營養不良細胞中存在錯誤的重複性RNA。

另一種衡量成功的指標在於MBNL1。MBNL1是一種在正常情形下結合到RNA上的蛋白,但是1型肌強直性營養不良中的RNA病灶阻止它結合到它的上百種天然的RNA靶標上。當這些研究人員採用RCas9時,他們在患者肌肉細胞中逆轉了93%的存在功能障礙的RNA靶標,而且這些細胞最終類似於健康的對照細胞。

Yeo解釋道,儘管這項研究提供初步證據證實這種方法在實驗室中有效果,但是在RCas9能夠在患者中進行測試之前,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一種瓶頸是運送RCas9到患者細胞中的效率。非傳染性腺相關病毒(AAV)經常用於基因療法之中,但是它們太小而不能夠運送Cas9到靶DNA上。Yeo團隊通過剔除Cas9蛋白中進行DNA切割所必需的片段但保留RNA結合不可缺少的片段,構建出一種更小的Cas9版本。

他說,「我們迄今為止並不知道的是這種運送RCas9到細胞中的病毒

載體

是否會引發免疫反應。在人體中測試這一點之前,我們需要在動物模型中進行測試,確定潛在的毒性和評估長期接觸的安全性。」

為此,Yeo和同事們成立一家被稱作Locana的衍生公司來處理將RCas9從實驗室轉移到針對基於RNA的疾病(如微衛星重複擴增疾病)開展的

臨床試驗

所必需的臨床前步驟。(生物谷 Bioon.com)

參考資料:Ranjan Batra, David A. Nelles, Elaine Pirie et al. Elimination of Toxic Microsatellite Repeat Expansion RNA by RNA-Targeting Cas9. Cell, Published online: 10 August 2017, doi:10.1016/j.cell.2017.07.010

相關焦點

  • Nature |微衛星不穩定型癌症中依賴WRN的重複擴增 ​
    ,是散布在整個基因組中的短重複DNA序列的變異性。DNA結構,其突變會引起染色體不穩定疾病如Werner症候群。正常情況下WRN耗竭會使MSI細胞中DNA雙鏈斷裂,從而導致細胞周期停滯和/或凋亡。然而更重要的是,WRN是癌細胞的合成致死靶標,是微衛星不穩定型癌症生存所必需的。WRN如何保護MSI癌症免受DNA雙鏈斷裂的機制仍不清楚。
  • 微衛星不穩定性癌細胞中重複擴增賦予WRN依賴性
    微衛星不穩定性癌細胞中重複擴增賦予WRN依賴性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0/2 23:31:43 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國家癌症研究所Andr Nussenzweig研究組在研究中取得進展。
  • CRISPR-Cas9應用依舊任重道遠
    CRISPR和DNA片段當地時間6月29日,美國「物理學組織」網站報導,來自英國弗朗西斯克裡克研究所、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和美國俄勒岡健康與科學大學的三個獨立研究團隊在測試利用CRISPR-Cas9基因編輯系統改變人類胚胎遺傳缺陷的可能性時發現,
  • ...改進的CRISPR-Cas9不受PAM的限制,可靶向整個基因組中的任何位點
    2020年3月30日訊/生物谷BIOON/---許多基礎研究人員和臨床研究人員正在測試利用一種簡單有效的基因編輯方法來研究和校正導致從失明到癌症等各種疾病的致病突變的潛力,但是這種技術受到一定限制,即必須在基因編輯位點附近存在某個較短的DNA序列。
  • PNAS:構建出提高CRISPR-Cas9基因編輯精確度的新變體---SaCas9-HF
    2019年10月13日訊/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中國香港城市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出基因編輯技術CRISPR-Cas9的一種新變體,它有潛力在人類基因治療期間提高基因編輯的精確度。相比於野生型CRISPR-Cas9,這種新變體降低了DNA中出現的意外變化,這表明它可能在需要高精確度的基因療法中發揮作用。
  • 【綜述】治療性CRISPR/cas9技術研究進展
    最近的幾項研究,成功地應用 Crispr/cas9 糾正動物模型,體細胞和體外誘導的多能幹細胞中引起疾病的突變基因,這也對基因組編輯技術應用於臨床燃起了希望。我們對近期應用 Crispr/cas9 技術用於基因治療研究做一綜述。
  • 經過改進的CRISPR-Cas9不受PAM的限制,可靶向...
    2020年3月30日訊/生物谷BIOON/---許多基礎研究人員和臨床研究人員正在測試利用一種簡單有效的基因編輯方法來研究和校正導致從失明到癌症等各種疾病的致病突變的潛力,但是這種技術受到一定限制,即必須在基因編輯位點附近存在某個較短的DNA序列。
  • Science子刊:基因編輯工具CRISPR-Cas9遭遇新挫折!新研究揭示它可...
    2020年2月26日訊/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德國明斯特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在小鼠進行常規的CRISPR-Cas9基因插入過程中,不必要的DNA重複頻率很高。他們描述了他們如何發現不必要的DNA重複,並針對這一點提醒了其他的研究人員。圖片來自CRISPR-Cas9是一種在過去十年中開發的基因編輯技術。它切割出基因組中不需要的部分,並插入新的DNA片段。人們已經進行了許多研究來測試這種技術,以期有一天可以將它用於修復導致疾病的遺傳缺陷。有關脫靶編輯的報導阻礙了這一目標的實現,這導致了旨在阻止脫靶編輯的新研究。
  • 意想不到的突變,CRISPR-Cas9的應用仍然是任重道遠
    CRISPR和DNA片段據美國「物理學組織」網站報導,當地時間美國「物理學組織」網站報導,來自哥倫比亞大學弗朗西斯克裡克研究所和美國俄勒岡健康與科學大學的三個獨立研究團隊發現,CRISPR-Cas9基因編輯系統可能導致基因組的意外突變。
  • 微衛星不穩定:癌症個體化治療的又一個關鍵指標?
    作者丨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腫瘤科 青青子衿來源丨醫學界腫瘤頻道 微衛星是指分布在人類基因組中的簡單重複序列,一般由1-6個核苷酸組成,重複次數大約為5-50次。其長度由重複單位的拷貝數決定,是一類呈高度多態性的遺傳標記,可用於遺傳性疾病的連鎖分析和基因診斷。MSI是指由於在DNA複製時插入或缺失突變引起的微衛星重複數目的改變。
  • 最大亮點:微衛星不穩定、錯配修復該如何檢測與界定
    第二代測序(NGS)可同時評估多個基因突變檢測及其他分子特徵,如擴增、缺失、腫瘤突變負荷和微衛星不穩定狀態。當有限的診斷組織可用於檢測時,而患者不能接受其他檢測時,可考慮用NGS代替單個生物標誌物的順序檢測。需指出的是,NGS有其局限性,因此儘可能使用金標準檢測(IHC/ISH)。
  • 微衛星不穩定=?錯配修復基因缺陷
    微衛星,也稱為短串聯重複序列(STR),是單位長度在1至6個鹼基對之間的短重複核苷酸序列,廣泛存在於真核生物的基因組中。微衛星不穩定性(MSI)表示微衛星基因座中的核苷酸插入或缺失。DNA複製過程中通常會發生微衛星區域的變化。
  • 2019國自然熱門寵兒——CRISPR/Cas9技術
    可能暫且還沒有數據來證明,但是——眾所周知,SCI是國自然的敲門磚,CRISPR/Cas自誕生以來,迅速發展,已經成為生命科學領域最耀眼、最有前景的技術,並且,據統計,使用了CRISPR技術的已發表的SCI文章大部分是10+的水平,影響因子普遍較高,所以,CRISPR/Cas9的熱點應該還在持續中,
  • 【重磅消息】MIT和哈佛共建CRISPR-Cas9全球專利技術共享平臺丨醫...
    現在,隨著CRISPR/Cas9基因編輯系統逐漸進化,並趨於成熟,商業化道路也漸漸明朗起來,然而關於這項技術的專利問題還有待完善。    在裁決書中,美國專利局審查與上訴委員會總結寫道:「證據顯示,將CRISPR-cas9用於包括原核細胞或體外的所有環境,這並不能顯而易見地推導出這項技術也能用於真核細胞。因為一項普通的技術無法有根據地預期到CRISPR-cas9可以成功應用於真核細胞。」
  • Nat Med:利用CRISPR/Cas9恢復肌肉功能
    2017年7月18日/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員利用CRISPR在小鼠體內成功地治療一種被稱作先天性肌營養不良1A型(congenital muscular dystrophy type 1A, MDC1A)的罕見疾病。這種疾病能夠導致嚴重的肌肉萎縮和癱瘓。他們能夠通過校正一種導致這種疾病的剪接位點突變恢復了這些小鼠的肌肉功能。
  • 盤點|CRISPR基因編輯技術研究進展
    由Wellcome Sanger研究所的研究人員領導的研究小組利用CRISPR-Cas9技術,對來自30種癌症類型的324個人類癌細胞系進行了基因組的篩選。該小組將細胞適應性效應,與基因組生物標誌物和藥物開發的靶標易處理性相結合,以系統地遴選出特定組織中的新靶標和特定基因型。
  • Science:利用改進的CRISPR/Cas9系統高效和特異性地實現單鹼基突變
    2016年8月5日/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利用一種引入DNA單個核苷酸變化的脫氨酶,來自日本神戶大學的研究人員構建出一種改進的CRISPR/Cas9工具,從而避免產生有害的雙鏈斷裂,使得利用CRISPR/Cas9技術引入的附帶突變最小化,而且也不需要加入DNA模板。
  • 什麼是CRISPR cas9基因編輯技術?
    參考---什麼是CRISPR cas9基因編輯技術?
  • Gene KO Mediated by CRISPR-Cas9 System (Cas9-2hitKO)
    更為重要的是,Ryan願意無償分享cas9系統的全套載體,還可以抽空指導大家實驗。小白們快加入實驗小白微信群和Ryan學習技術吧!What is the CRISPR-Cas9 system?To achieve higher knockout efficiency, vector carrying one cas9 protein and two guide RNA expressing cassettes is generated.
  • 5 分鐘學會 cas9 基因敲除——原來設計方案如此簡單
    CRISPR/Cas9 系統作為細菌和古細菌的獲得性免疫系統, 通過 RNA 介導特異性的切割外源遺傳物質, 用以對抗入侵的病毒和質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