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蹄蟹(鱟),被人類殘忍對待的藍血星人

2021-01-13 潛水遊世界


這是潛水遊世界4219次分享 

出處/利維坦



維坦按:北方人估計看到這種傢伙會比較驚奇,但如果是南方沿海生活的人都大概知道這是什麼。不過,中華鱟和文章中的這種還不太一樣,美洲鱟的外表顏色偏綠褐色,而中華鱟偏灰綠色。


文中也說到了,雌性的鱟個頭比雄性的大一些,所以到了交配季節,你經常可以看到母鱟駝著著她瘦小的老公在沙灘上爬。據說臺灣漁民就會在這個時候捕捉鱟,閩南語叫「抓鱟」,可能是因為諧音,變成了「抓猴」,而且引申出了「捉姦」的意思(人真是富於想像的物種)。


看過紀錄片《海洋》的,一定對裡面的這個畫面有深刻印象,成群結隊的鱟在海灘上,很有種啟示錄的感覺:




說到藍色血液,鱟的血液很容易讓人想到倪匡科幻小說衛斯理系列中的外星人。現實中據說在智利奧坎基爾查峰山區發現過藍血人,有人認為這是由於他們的血液中缺乏鐵元素而銅元素過多造成的,不過也有人覺得只是一種病理狀態,存在著很多爭議。


文/Mark Mancini

譯/丹尼爾

原文/mentalfloss.com/article/68286/10-hard-shelled-facts-about-horseshoe-crabs



馬蹄蟹學名叫鱟(hoù),是一種行動遲緩的海洋生物,它的血液顏色詭異,遊泳習慣也很奇怪,還身藏一種拯救了無數生命的秘密武器。讓我們來認識認識馬蹄蟹這種神奇生物。



它是名副其實的老古董


2008年發現的Lunataspis aurora體長25毫米,4.45億年前就已經生活在馬尼託巴湖底了,是迄今為止人類發現的最古老的的一種馬蹄蟹。當今現存四種馬蹄蟹,看上去都像極了它們幾億年前的祖先。


儘管僅憑外表無法得出準確的結論,媒體還是把馬蹄蟹美譽為「活化石」,因為幾億年過後,它們看上去並沒有什麼變化。然而,地球生物的進化並沒把馬蹄蟹給落下,這5億年來它們的變化可不小。比如,一些史前馬蹄蟹的尾部會一分為二,但今天的馬蹄蟹只有一隻尾巴。



馬蹄蟹可不是螃蟹


實際上,它們甚至不屬於甲殼綱動物,而且也沒有像螃蟹或螃蟹同類物種頭上的觸鬚。那麼,在節肢動物族譜中,這種奇怪的海洋生物屬於哪一類呢?生物學家把它劃分到螯肢動物亞門,螯肢動物亞門還包括蛛形綱動物。這類生物的軀體由兩部分組成,還有一副用來進食的螯狀附肢,叫做螯肢。



這傢伙眼睛不止一對



馬蹄蟹殼的兩側長有巨大的複眼,這些豆狀器官的作用是在交配季幫助雄馬蹄蟹尋找配偶。每一隻馬蹄蟹的背後都長有一隻原生感光體,這種小小的感光體被稱作側眼。殼前部中央有兩個小眼和一個內頂眼。底部,馬蹄蟹還長了兩隻「腹側眼」,根據推測,這兩隻腹側眼的作用是幫助馬蹄蟹在活動時找到正確的方向。


科學家最感興趣的是馬蹄蟹的複眼。得益於它們眼部組織簡單的構造,使得研究變得更容易,讓我們更好地了解人類自己的視覺功能。



馬蹄蟹寶寶喜歡仰泳


當馬蹄蟹在海底移動時,從A點到B點的移動方式通常是靠走。而幼蟲則會翻身並依靠腮作為額外的槳推動自己在水中前行,這樣的習慣會隨著它們的年齡增長而變少。



帶尖刺的尾巴有幾個功能



馬蹄蟹長有尖釘的尾巴有很多用處,這經常讓人誤解。它們的尾巴可以負責掌舵,也可以幫助馬蹄蟹不小心被翻面的時候再翻過身來。



主餐以蚌類為食



儘管幼蟲和成蟲都吃水生蠕蟲,而且成蟲有時也會吞食海藻和腐肉,但馬蹄蟹主要還是以蛤和蚌為食。在進食期,馬蹄蟹會先用尖銳的前腿把食物搗碎,然後再把食物送入口中。



數十萬隻馬蹄蟹,在德拉瓦灣縱慾狂歡


每年五六月,大西洋的德拉瓦灣會變成地球上最大的馬蹄蟹產卵區。入夜後,幾隻發情的雄性馬蹄蟹會追著一隻雌性跑上海岸,在雌性馬蹄蟹挖坑產卵後,雄馬蹄蟹會讓這些卵受精。大量遷移的水鳥降臨此灣,靠這些營養豐富的卵蛋補充能量養肥自己。這其中一大部分鳥叫做紅腹濱鷸,它們每年都要從北極遷徙到南美,並把這片布滿美食的海灘作為整個旅程的最後一站。



想活到成年都是件難事




儘管一隻雌馬蹄蟹每次可產9萬顆卵,但只有10隻左右能存活到成年,因為在它們成功孵化之前,魚、海龜和鳥就已經把卵吃得差不多了。由於如此多的生物都要以馬蹄蟹的卵為食,馬蹄蟹也算是為德拉瓦灣和世界其他海域的生態圈做出了巨大貢獻。



大西洋的雌馬蹄蟹比雄性大25%到30%



說到繁殖,雌性馬蹄蟹成熟得更慢。雄馬蹄蟹八九年後就可以交配,而雌馬蹄蟹從出生到交配期卻要等上10到11個年頭。



如果你40歲前接種過疫苗,請感謝馬蹄蟹


馬蹄蟹體內流淌著人類不具備的藍血。我們的身體依靠鐵基血紅蛋白把氧氣輸送到全身,而馬蹄蟹則依靠含銅的血藍蛋白。



馬蹄蟹的藍血


奇怪的顏色並非是馬蹄蟹血液的唯一亮點。海岸線處尤其骯髒:僅1克海底沉積物便包含10億細菌。人類靠體內的白細胞防止感染和細菌的擴散,而當馬蹄蟹受到病菌侵襲時,它們體內的血藍蛋白會把細菌封在一層黏黏的隔膜內,以此來防止病菌擴散。


這場面讓你想到了什麼?


自從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內科醫生弗雷德裡克·邦在1956年發現了馬蹄蟹血液的這種特質,醫學界的科學家們就一直想辦法把血藍蛋白應用於醫療。為確保疫苗和注射藥物的安全性,科學家們先是在樣本內注射這種血藍蛋白。若血藍蛋白開始分泌膠性物質,則表明產品並未成熟。20世紀70年,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對實驗性藥物和外科植入強制執行了該測試。如果沒有馬蹄蟹的偉大存在,過去四十年內,將會有數千甚至數百萬人死於不衛生的注射。


1928年,收穫季的馬蹄蟹


馬蹄蟹的血比你想像的還要值錢,一口價:每夸脫(1.1升)1.5萬美元。這種靈丹妙藥每年要從60萬隻「捐贈者」體內提取,在48小時內從每隻馬蹄蟹體內提取30%的血液然後將它們放生。悲哀的是,一部分馬蹄蟹根本活不過48小時,10%到15%左右被逮到的馬蹄蟹會在抽血的過程中死掉,就算是倖存者也會在回歸海洋的過程中萎靡不振、步履蹣跚,科學家們並不是不重視這個問題。目前,一些研究者們正在研發人造血藍蛋白,希望他們可以儘快獲得成功。


潛水遊世界行程 

(向下滑動查看所有行程,點擊藍字下劃線查看行程細節)






往期精彩文章 點擊藍色標題查看

去東南亞考證/進階哪裡好?四大熱門海島大PK

學潛水前要不要會遊泳?

潛水到底有多危險,既有多少種死法(超長超值)

又愛又恨的大流:適合放流的潛點,技巧和裝備

這些事,只有潛水的人才知道

娶一個潛水女的十大好處

千萬別(yao) 愛上一個潛水員!

一滴防曬乳,殺死整片珊瑚

這裡鯊魚"成群", 潛水員卻痛不欲生


擔心錯過精彩文章和優惠套餐/裝備,趕快把我置頂吧!⤴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微信立場。對內容有任何疑問,請謹遵專業人士叮囑。任何版權問題,請隨時聯繫。


潛水遊世界淘寶店鋪:

divetheworld.taobao.com

服務號二維碼

  



私人微信 divetheworld_b

客服:400 678 1632

郵箱 divetheworld@126.com

歡迎投稿合作贊助


相關焦點

  • 海底鴛鴦——鱟(馬蹄蟹)
    鱟的這副尊容,經生物學家一番仔細推敲,終於把它歸入肢口綱。最原始的海洋魔鬼——鱟(馬蹄蟹)一、簡介:鱟(hòu)亦稱馬蹄蟹。又名三刺鱟、兩公婆、海怪、鱟魚、中國鱟、王蟹、六月鱟,爬上灶、夫妻魚、鴛鴦魚,東方鱟等。
  • 「綠訊」最新研究發現馬蹄蟹(鱟)與蜘蛛、蠍子是親戚
    關注中國綠髮會,訂閱綠色未來鱟,[音hòu],這種古老的生物,早在4億多年前的奧陶紀就生活在地球上,至今仍保持其形態,堪稱海洋遠古「遺民」。它們在中文裡又被稱作「馬蹄蟹」,人們一直把它跟螃蟹是相提並論的。
  • 鱟,真是這星球上的神奇物種
    底部,馬蹄蟹還長了兩隻「腹側眼」,根據推測,這兩隻腹側眼的作用是幫助馬蹄蟹在活動時找到正確的方向。科學家最感興趣的是馬蹄蟹的複眼。得益於它們眼部組織簡單的構造,使得研究變得更容易,讓我們更好地了解人類自己的視覺功能。馬蹄蟹寶寶喜歡仰泳
  • 馬蹄蟹活了4億年,藍色血液比黃金還貴,我們把人家吃成保護動物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在海邊見過這種「鐵鍋蓋」一樣的生物,經常去廣西北部灣、海南島旅遊的話,估計有很大的機會在海邊見到它們,我們都叫它為「馬蹄蟹」,身似馬蹄、尾拖長劍。馬蹄蟹,別看它醜,其實大有來頭。它的學名叫鱟(念「hòu」),是從四億五千萬年前一直繁衍至今的活化石。 在現存生物中自成一派,有美洲鱟、中國鱟、巨鱟、圓尾鱟。除了美洲鱟外,其他三種都能在中國東南沿海見到。鱟一般只棲息在砂質底淺海區,喜歡潛在砂穴中,只露出劍尾。
  • 湛江網友:運氣真好,竟然在海邊看到一隻孤單的「馬蹄蟹」
    給我發圖片一看,原來是一隻孤單的馬蹄蟹。「馬蹄蟹」又叫海鱟(音hòu,後),長相既像蝦又像蟹。劍尾酷似一把三角刮刀,揮動自如,是海鱟的防衛武器。「馬蹄蟹」的嘴巴長在頭胸甲的中間,嘴邊有一對鉗子似的小腿,幫助攝取食物,嘴的周圍長有10條腿。
  • 多年前,路過馬蹄蟹的世界
    /03/ 是它後來才知道,這種海洋生物叫做馬蹄蟹。關於馬蹄蟹,值得一提的是,它算是一種非常古老的生物了,據說它祖先出現的時間比恐龍還早呢。最特別的是,它的血液居然是藍色的,從其血液中提取的「鱟試劑」,可用來監測毒素汙染情況。
  • 馬蹄蟹到底能不能吃?怎麼吃?
    它們在我這邊一般8-11月份期間上岸產籽,一些年老體弱的,沒有體力再爬回水裡的馬蹄蟹,就會犧牲在岸上。而那些新生命誕生後也會努力向海水裡爬,有一次,我看見沙子下面有東西在蠕動,扒開沙子,發現原來是馬蹄蟹的小baby。
  • 鱟的血液呈藍色,科學家在「鱟」的身上發現免疫價值而採血
    說到藍色血液,你是否會想到科幻小說中有關外星人的情節,其實在我們自然界就有生物擁有這樣的血液,這就是鱟(hòu)。如果你生活在沿海一帶,或許會見過這種外形似「鐵鍋蓋」的生物,俗稱「馬蹄蟹」,但它卻與螃蟹關係不大,是一種節肢動物,這種生物雖然個頭不大,卻渾身是寶,尤其它獨具的藍血。
  • 它和珍貴的鱟血有關係嗎?
    這是因為蜘蛛的體型通常非常小,而且其血管裡只含有很少的藍綠色液體,所以當你拍碎一個蜘蛛後並不會看到太多這樣的顏色,基本上看不到。 鱟的血液為何如此珍貴,蜘蛛和它的一樣嗎? 例如,馬蹄蟹也就是我們熟知的鱟,由於血青素的存在,它的血就是淡藍色的,龍蝦、小龍蝦和大多數軟體動物,如蛞蝓和蝸牛的血也是如此。
  • 鱟(hòu)——海洋中的藍色血液寶藏生物!
    在海洋生物中,同樣存在著一群特殊的藍血居民 —— 鱟 (hòu)。鱟又被稱為鱟魚、馬蹄蟹、兩公婆等,鱟既不是魚,也不是蟹,而是與蠍蜘蛛以及已絕滅的三葉蟲有親緣關係。據生物學家研究,大約早在3.5億年前,鱟就已經出現在地球上,比恐龍還要早。
  • 鱟,這個星球上的神奇物種!
    巨鱟(南方鱟)分布於泰國、馬來半島和馬來群島沿岸至印度孟加拉灣。圓尾鱟分布於東南亞沿海至印度孟加拉灣。(人真是富於想像的物種)因為其頭胸甲略呈馬蹄形,故又名「馬蹄蟹」,與蠍、蜘蛛、已絕滅的三葉蟲,有親緣關係。
  • 泰國街頭特色美食,烤比恐龍還古老的活化石鱟(馬蹄蟹、屍蟞)
    這次在泰國街頭看到了國內少見的鱟(在國內是保護動物,禁止捕捉和販賣實用),價格也不貴,於是點了一隻大的。母鱟體內很多籽,吃起來略帶腥味,類似蟹黃的味道。店家提供了木瓜絲、生蔬菜沙拉和花生米和小魚小蝦幹和調料等一起吃,知行攝旅行感覺木瓜絲和烤鱟同吃的時候能去腥味。
  • 【鱟】頻臨絕種的現代活化石美味——鱟
    鱟,音[hòu],(Horseshoe crab),屬於肢口綱(Merostomata)劍尾目(Xiphosura)的海生節肢動物,鱟形似蟹,身體呈青褐色或暗褐色,包被硬質甲殼,有四隻眼睛,其中兩隻是複眼
  • 鱟是唯一的藍血生物嗎?
    說起藍血動物,大家第一時間想到的生物是鱟。鱟作為近年來生物科普及動物保護被人們熟知。鱟(音hòu),屬節肢動物門。俗稱三刺鱟、兩公婆、海怪,因其長相既像蝦又像蟹,因此人們又稱之為「馬蹄蟹」,是一類與三葉蟲 (現在只有化石)一樣古老的動物,現僅存3屬4種。
  • 地球上最古老的動物之——鱟
    鱟 (拼音:hòu)為鱟科動物的通稱,又名「馬蹄蟹
  • 吃鱟嘗鮮?可能要命!中華鱟和圓尾鱟都是保護動物
    12月1日,幾位在中山路遊玩的遊客向本報記者反映,海鱟屬於瀕危物種,是國家保護動物,為何成了商家售賣的盤中餐?當天,記者趕到中山路這家漁市海鮮城發現,生鮮池中的確放著一隻海鱟,餐館人員告訴記者,這是供遊客選擇的食材。2日記者又來到現場,那隻海鱟已不知去向。餐館人員表示,食用海鱟需要「定製」,碰巧有貨才能夠嘗鮮。
  • 原來是「鱟」
    這就是那個外形像蟹又像蝦的「怪物」。    在星沙某小區物業辦公室裡,記者見到了這個「怪物」:外殼像蟹,但分成了兩瓣,裡面像龍蝦,有足足十隻爪子,最奇怪的是後面還拖著長長的尾巴。此「怪物」大約30釐米長,25釐米寬,重約1公斤。據小區清潔員唐曉波老人介紹,他當天上午在小區下水道打掃衛生時,發現這條怪魚,一撈起來,發現爪子和尾巴還都在動。唐師傅說,他從沒見過這種怪魚,感覺非常奇怪,便用水盆裝著放到了物業管理辦公室。
  • 鱟:世界上最古老的生物,流著藍色的血液,至今存活4億多年
    提到這個星球上的神奇物種,自然離不開鱟,音[hòu],屬於肢口綱劍尾目的海生節肢動物,鱟形似蟹,身體呈青褐色或暗褐色,故而使得鱟有著「活化石」之稱,最早的鱟化石見於奧陶紀,即5.05億-4.38億年前,形態與現代鱟相似的鱟化石出現於2.08億-1.44億年前的侏羅紀,與現在只有化石的三葉蟲一樣古老,現存的鱟共有4種,見於亞洲和北美東海岸,又稱馬蹄蟹,值得注意的是它不是蟹,反而與蠍、蜘蛛以及已絕滅的三葉蟲有親緣關係
  • 馬蹄鐵釘在馬蹄上不會疼嗎?人類為什麼要這樣對待馬?答案很現實
    而如果對於馴養的馬有過了解的話,那麼大家應該就會發現基本上被馴養的馬都會被釘上馬蹄鐵。那麼這些馬蹄鐵釘在馬蹄上不會疼嗎?人類為什麼要這樣對待馬?答案很現實。很多人可能會以為釘上馬蹄鐵是人類為了讓馬跑得更快,所以對馬的一種虐待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