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學上,鱟屬節肢動物,可它是哪一動物的子孫後代呢?這很難說,問題出在它的長相上。它有堅硬的殼,屬甲殼類,至於天生一支堅硬的尾巴,則屬劍尾類無疑;追根溯源又被列為蜘蛛類。鱟的這副尊容,經生物學家一番仔細推敲,終於把它歸入肢口綱。
最原始的海洋魔鬼——鱟(馬蹄蟹)
一、簡介:
鱟(hòu)亦稱馬蹄蟹。又名三刺鱟、兩公婆、海怪、鱟魚、中國鱟、王蟹、六月鱟,爬上灶、夫妻魚、鴛鴦魚,東方鱟等。
每當春夏季鱟的繁殖季節,雌雄一旦結為夫妻,便形影不離,肥大的雌鱟常馱著瘦小的丈夫蹣跚而行。此時捉到一隻鱟,提起來便是一對,故鱟享「海底鴛鴦」之美稱。沿海漁民對鱟的稱呼才有「兩公婆、夫妻魚、鴛鴦魚」。
圖片轉載自搜漁利網
最奇特的是,鱟的背上有四隻眼睛,兩隻單眼,兩隻複眼。頭胸甲前端有0.5毫米的兩隻小眼睛,這是兩隻單眼,它們緊挨著,中間只有一條黑線相隔,小眼睛對紫外光最敏感,說明這對眼睛只用來感知亮度。它的單眼只能感光,看東西主要靠複眼。在鱟的頭胸甲兩側有一對大複眼,每隻眼睛是由若干個小眼睛組成。
人們發現鱟的複眼有一種側抑制現象,也就是能使物體的圖像更加清晰,這一原理被應用於電視和雷達系統中,提高了電視成像的清晰度和雷達的顯示靈敏度。為此,這種億萬年默默無聞的古老動物一躍而成為近代仿生學中一顆引人矚目的「明星」。
二、物種歷史:
鱟雖說形象不夠美,但家系門綱還是有點來歷的。遠在三億年前的泥盆紀末期,鱟家族就已生存在海洋世界裡了。三億年的風霜雨露,三億年的滄桑變遷,鱟依然故我。科學家把它與水杉、銀杏、鰉魚並稱為活化石。這醜八怪家族現有三屬五種,分布於北美東部、印度洋以及東南亞南海一帶,分布在我國浙江、福建、廣東、臺灣沿海的鱟成為中國鱟。
鱟的祖先出現在地質歷史時期古生代的泥盆紀,當時恐龍尚未崛起,原始魚類剛剛問世,隨著時間的推移,與它同時代的動物或者進化、或者滅絕,而惟獨只有鱟從4 億多年前問世至今仍保留其原始而古老的相貌,所以鱟有「活化石」之稱。
圖片轉載自奇趣網
人們曾發現了距今5億年前的鱟化石,它與早已滅絕的三葉蟲是近親。雖然被稱它為馬蹄蟹,其實它與蟹沒有關係,倒是跟蠍、蜘蛛有親緣。
三、生活習性:
馬蹄蟹生活在近岸較深的水域,不善於遊泳,用一對軀體翼瓣在水中捱進,或緩慢地在海底爬行。海底軟泥對它們最適合,在那兒以小蛤和幼蟲為食,用頭甲作挖掘器將其從軟泥中挖掘出來。
一年的大部分時間裡,馬蹄蟹都生活在近岸,但每年春天,成熟成年蟹成群結隊地遷移到所選的海灘上產卵。產卵地通常是波浪衝擊到的沙灘,這種選擇導致許多個體的衰落——自然規律,優勝劣汰。這種繁殖性遷移的原因,和望月春潮有關,因為產下的卵孵化需要四個星期,正好趕上下一個望月春潮,把新孵出的幼蟹衝進海裡。
鱟的產卵方式很獨特。雌鱟產卵時必須先在鬆軟的沙灘上築巢,它先用銳利的頭胸甲前緣往沙下鑽挖,身子形成一個角度以後,即以尾劍插入沙中,將身體撐起,接著以胸部附肢有力地向前後不斷挖掘,很快扒出一個馬蹄形的產卵窩來。雌鱟伏在窩中產卵的時候,雄鱟在雌鱟的體後給卵子受精。
有趣的是,雌鱟產卵不是一次產完,而是產一堆換一窩。少的產兩三窩,多的超過十窩。每窩產卵200-300個,窩與窩之間相距不遠。窩裡的卵子,隨著潮水漲落,產卵窩被沙覆蓋。一個月以後,受精卵在沙窩裡藉助太陽的熱能孵化出一隻只黃豆大小的小鱟。它們一出世,就成了孤兒,狠心的爹媽早就溜回大海去了。
小鱟像螃蟹那樣,隨著身體的發育一次次把舊殼蛻去,從一個只有拇指大小的幼鱟成長為一隻大似磨盤,重數公斤的成年鱟。
這個生長過程是艱難的,要幾經寒暑,雌鱟又只管生不管養,它將卵產下後蓋上一層薄沙就算萬事大吉了,任其自生自滅。只是由於子女眾多,再加上它們的一身盔甲,鱟子鱟孫們才能在弱肉強食的海洋中,泯泯不滅地生存了幾億年。
尚無明顯的理由說明馬蹄蟹的古代譜系存活下來的原因,顯然它很適應其獨特的生活方式,它十分強壯,足以在遭受產卵期間的巨大損失後倖存下來。幾百萬年來,馬蹄蟹的生活方式從未有所改善,這就使現代的觀賞者們能目睹往日的迷人形象。
鱟的生態和習性都頗具特色,鱟身上最與眾不同的是它的血液。作為低等動物的鱟,血液中含有0.28%的銅元素,沒有紅血球、血小板,只由單一細胞組成,因而他的血液呈藍色。
當鱟殼受損傷而流出的血液會很快凝固,這是為了防止細菌侵入體內。於是,科學家意識到可以用鱟血來作為一種細菌測試器,再經過進一步探討,科學家們更發現鱟血當中有一種特殊細胞,不僅可以測出活菌,同時也能測出細菌所分泌的內毒素 (endotoxin)。所以鱟血這種藍色血液的提取物——「鱟試劑」,可以準確、快速地檢測人體內部組織是否因細菌感染而致病;在製藥和食品工業中,還可用它對毒素汙染進行監測。
中國毒理學會生物毒素專業委員會主任舒雨雁說:「血液呈藍色的鱟在醫學研究中有獨特作用。用鱟血製成試劑,再滴入注射液,若試劑立即凝固或變色,就說明注射液內含有使人發熱、休克甚至死亡的細菌類毒素。」
四、食用價值:
直接上圖吧!這是母鱟的幼卵,最有食用價值就是這些東西了。聽老漁民說,食用鱟卵能強身補身。
1、粉絲蒸鱟
2、清炒鱟
3、燜鱟
4、清蒸鱟
曾經為鱟這古老魚類畫過一幅畫,在臺灣著名鄉土畫家吳鼎仁先生的筆下,竟是風情萬種。圖旁邊有詞一首,如下:
海鱟(閩)
東鱟晴西鱟雨 南滄溟北海苦
橫虹臥碧波 鮮美名海錯
五、醫用價值: 中國鱟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
肉——辛、鹹、平,清熱解毒,可明目,治青光眼、膿泡瘡。
殼——鹹、平,有活血祛瘀、解毒作用;含溴、鐵、鋅、銅、鎳、錳、鈣、鈦、氯、硫、矽、鋁、鎂等元素;主治跌打損傷、創傷出血、燙傷、瘡癤。
尾——鹹、溫,有收斂止血功效,用於治肺結核咯血、瘡癤。
鱟珠——清熱解毒。用於咽喉痛。
關於鱟(馬蹄蟹)的介紹就到此為止,喜歡我文章的朋友,請關注我的公眾號,關注我的更新,給我多多的支持。你的支持,是我前進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