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在海邊見過這種「鐵鍋蓋」一樣的生物,經常去廣西北部灣、海南島旅遊的話,估計有很大的機會在海邊見到它們,我們都叫它為「馬蹄蟹」,身似馬蹄、尾拖長劍。
馬蹄蟹,別看它醜,其實大有來頭。它的學名叫鱟(念「hòu」),是從四億五千萬年前一直繁衍至今的活化石。 在現存生物中自成一派,有美洲鱟、中國鱟、巨鱟、圓尾鱟。除了美洲鱟外,其他三種都能在中國東南沿海見到。
鱟一般只棲息在砂質底淺海區,喜歡潛在砂穴中,只露出劍尾。冬天就生活在中等深度的水中,到了繁殖期,鱟爸鱟媽就會挑農曆的初一、十五的夜晚上岸產卵,因為此時潮位最高,能把它們送到高處的沙灘進行孵化。
每隻鱟懷卵量3萬多個,每次只能排幾百至1000個。但天敵也多,存活下來的不及3分之一。鱟1至3歲的嬰幼兒期都在灘涂上,它漲潮時出來活動,退潮時躲進泥沙裡。鱟寶寶要到13歲左右,鱟才真正成年,可以活到25歲,長到臉盆那麼大。
鱟雖然個頭不太但是全身都是寶,據說因為那藍色的血液比黃金還要貴,鱟的藍色血液中可以提取出一種名為「鱟試劑」的藥劑,這種藥劑的特點可以準確,快速的檢測出,人體組織內部是否受到細菌感染,鱟試劑又被稱為「藍金」。
科學家研究發現:當鱟受到病菌侵襲時,它們體內的血藍蛋白會把細菌封在一層粘粘的隔膜內,以防止病菌的擴散。因此自1956年起,醫學界的科學家們就一直想辦法把血藍蛋白應用於醫療。可以說一句如果沒有鱟的存在,過去40年,將會有數千甚至數百萬人死於不衛生的注射。」
而福建有句俗話:「水頭鱟,古崗臭」,說的就是鱟。雖然幼鱟和小型的圓尾鱟含有河豚毒素,是不能吃的,但在中國吃貨眼裡不算什麼,傳聞滋陰補腎,曾引起人們紛紛食用。不過人家可是國家保護動物,所以吃貨們就不要打它的主意了。
在當今世界上,只有中國和美國鱟血液才可以製作「鱟製劑」,希望我們不要讓流淌了4億多年的「藍色血液」乾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