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鴛鴦」中華鱟出遊被抓 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2020-12-03 騰訊大閩網

導報訊(記者 林彬彬 實習生 林少偉 文/圖)遊客遇到一對中華鱟,好奇抓住了它們,幸運的是,在市民的勸解下,它們最終被放回海裡。昨日上午,事發廈大白城海域。

上午10點多,市民王先生在白城散步時,看到一群遊客圍成一圈。原來,這群下水遊泳的遊客,在沙灘邊發現了兩隻長相奇特的生物,它們行動緩慢,渾身都是堅硬的外殼,腹部的甲殼呈六角形,尾巴像一把細長的劍。由於以前沒有見過這種生物,這群遊客出於好奇,便把這兩隻奇怪的生物抓起來觀察。

王先生一看,它們不正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中華鱟嗎?王先生勸阻他們放下這兩隻中華鱟,「我跟他們說,現在中華鱟的數量已經不多了,大家要保護它們」。

隨後,其他旁觀者也加入勸說,在大家的努力下,抓住中華鱟的幾位遊客拍了一些照片後,便將這兩隻中華鱟放走了。

王先生嚮導報記者介紹說,這兩隻中華鱟是一雄一雌,體型大的那只有30多釐米長,體型小的那只有20多釐米長,兩隻中華鱟應該是正準備在沙灘上交配產卵。

相關資料顯示,中華鱟在福建沿海每年的4月下旬至8月底均可繁殖,雌雄一旦結成夫妻,便形影不離,捉到一隻鱟,提起來便是一對,故鱟享有「海底鴛鴦」之美稱。(海峽導報(微博))

相關焦點

  • 鱟是「海底鴛鴦」
    海聞 日前,廣西北海邊防支隊西場邊防派出所查獲千隻來路不明「中華鱟」,發現地點是北海市西場官井碼頭。鱟屬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其後,民警將這些鱟放歸大海。 鱟的外形很像螃蟹,身體呈青褐色或暗褐色。現存3個屬,其中的中華鱟(三刺鱟)在我國主要分布於廣東湛江,廣西北海,福建長樂、平潭等沿海海域。
  • 黃驊漁民誤捕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中華鱟
    當地漁業部門表示,會和漁民一起幫助中華鱟回歸大海   本報訊(陸旭東張國賓劉傑)日前,黃驊南排河漁民在海上生產作業時,誤捕到一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中華鱟,當地漁業部門表示,會和漁民一起幫助中華鱟回歸大海。    南排海漁民李春營介紹,15日,他與其他船員一同駕船前往渤海捕撈,出海第一耙子就拉上來一個生物。
  • 邊防民警放生四隻中華鱟 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大寧網消息(記者 吳寧寧 通訊員 何武初 葉華 文/圖) 6月6日,經福鼎秦嶼邊防派出所民警勸說教育,太姥山鎮牛欄崗村漁民陳某主動將四隻中華鱟交由民警放生大自然獲悉情況後,該所民警立即趕往陳某家中,在對陳某進行簡單詢問和初步查證後,民警判斷該「烏龜」應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中華鱟,而陳某對「烏龜」屬於國家保護動物這一事實卻一無所知。民警當場對陳某進行說服教育,並向其宣傳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等相關法律法規。最終,在民警的說服教育下,陳某主動交出了「烏龜」,後由民警將其放歸大自然。
  • 徐聞東方市場查獲200隻中華鱟,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貨主逃逸中!
    但是由於近些年過度捕殺,鱟的數量急劇減少。(徐聞外羅海域有一種「夫妻魚」,長相奇怪,卻是人類的「救命藥」!)6月21日早晨,廣東省漁政總隊徐聞大隊接群眾舉報,稱有人在徐聞縣東方市場附近運載中華鱟交易,執法人員立即出發,到現場對被舉報運載的海鮮車輛進行檢查。經檢查,發現粵GJ24XX海鮮車運載的兩個泡沫箱裝有200隻中華鱟(體型較小,未成年)。貨車司機未能提供該批中華鱟合法來源證明手續,貨主逃逸。
  • 湛江南洪村民解救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玳瑁、中國鱟放歸大海!
    >接到南洪村村民的求助電話稱村民解救了一隻被漁網纏住的海龜希望愛鳥協會進行鑑定與救助海龜龜殼上帶有褐色和淡黃色相間的花紋十分漂亮經過鑑定為玳瑁幼體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通過村幹部聯繫上船主將誤捕的中國鱟也放歸大海科普知識:玳瑁(英語:hawkbillturtle [1] ,學名:Eretmochelys imbricata):屬爬行綱,海龜科的海洋動物。
  • 吃鱟嘗鮮?可能要命!中華鱟和圓尾鱟都是保護動物
    12月1日,幾位在中山路遊玩的遊客向本報記者反映,海鱟屬於瀕危物種,是國家保護動物,為何成了商家售賣的盤中餐?當天,記者趕到中山路這家漁市海鮮城發現,生鮮池中的確放著一隻海鱟,餐館人員告訴記者,這是供遊客選擇的食材。2日記者又來到現場,那隻海鱟已不知去向。餐館人員表示,食用海鱟需要「定製」,碰巧有貨才能夠嘗鮮。
  • 欽州有中華鱟被毒殺?系非法養螺投殺蟲劑所致
    圖片來自網絡&nbsp&nbsp&nbsp&nbsp廣西新聞網-南國早報記者 鍾小啟&nbsp&nbsp&nbsp&nbsp2月9日,有網帖反映,欽州市欽南區犀牛腳鎮嶺腳村有人用農藥毒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中華鱟(hou),該帖還附有農藥和中華鱟放在一起的照片。
  • 欽州有中華鱟被毒殺?系非法養螺投殺蟲劑所致-廣西新聞網
    中華鱟被毒死?非法養螺投殺蟲劑所致欽州市水產和海洋等部門已介入調查網帖中附有農藥和中華鱟放在一起的圖片。圖片來自網絡廣西新聞網-南國早報記者 鍾小啟2月9日,有網帖反映,欽州市欽南區犀牛腳鎮嶺腳村有人用農藥毒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中華鱟(hou),該帖還附有農藥和中華鱟放在一起的照片。經相關部門調查,是有外地老闆在該村臨近海域從事花蛤螺養殖並投放殺蟲劑,此舉違反了當地用海法規。
  • 海底鴛鴦——鱟(馬蹄蟹)
    動物學上,鱟屬節肢動物,可它是哪一動物的子孫後代呢?這很難說,問題出在它的長相上。
  • 奉化4人吃鱟中毒 鱟系國家級保護動物
    記者從漁業部門了解到,鱟是國家級保護動物,食用鱟需要經營利用證件。  記者了解到,食用鱟在寧波地區並不罕見,在鄞州、奉化、寧海、象山等沿海一些海鮮排檔及酒樓均有鱟進行售賣。寧波水產批發市場江東水產交易區一位負責人告訴記者,鱟大多數時候是作為一道海鮮菜出現在酒店餐桌上,平時在城區菜市場裡並不太多見。「交易區裡也沒有批發這種水產品,城區的一些飯店、酒店一般都是通過自己的進貨渠道來進鱟。」
  • 趕海人紛紛放生的中華鱟到底是什麼生物
    最近我非常喜歡看自媒體的趕海節目,節目中好多趕海人遇到過一種叫做鱟[hòu]的海洋生物,它的樣子十分奇特,與《盜墓筆記》中的屍蟞有幾分相似,據說它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所以趕海人紛紛將其放歸大海。我們今天就來聊一聊這種神奇的海洋生物中華鱟。
  • 中華鱟出現民宅邊 好心父子放生回海裡(圖)
    ­  -洪毅鋒父子把這隻中華鱟放生回海裡。­  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中華鱟不在海裡遊,竟然出現在民宅旁邊。­  放生這隻中華鱟的,是本報厝邊新聞助理洪毅鋒和他的兒子小宇(化名)。他告訴記者,昨天下午,小宇在離家不遠的道路上,看到一個「頭盔」在地上爬,大約成人手掌大小,還拖著一條尾巴,他便抓起來帶回家。­  從小在海邊長大的洪毅鋒一下子就認出,這是一隻中華鱟。「估計是漁民抓到後,發現太小,就留在家裡給孩子玩的,不知道怎麼跑到路上來了。」
  • 首屆廣東漁業種業博覽會揭幕,「夫妻魚」中華鱟驚豔全場
    其中不少為珍稀魚類,有「夫妻魚」之稱的中華鱟更是驚豔全場。據悉,這是迄今為止廣東規模最大、參加機構最多、品種覆蓋面最廣的一次水產種業展示盛會。珍稀中華鱟主要是用來增殖放流「這是什麼?像龜又像蟹,還長著長長的尾巴,好奇怪。」「這是中華鱟。」
  • 鱟是國家保護動物,大家別再吃啦!
    鱟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梁愛洲介紹,中國鱟已經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Ⅱ,按照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來管理,也是廣東、廣西的省級保護動物。鱟有「生物活化石」之稱,早在3億多年前的泥盤紀就出現,是一種非常古老的生物,那個時候原始魚類才剛剛出現,恐龍還不知道在哪裡。
  • 29隻中華鱟差點成了盤中餐 倒賣者被立案偵查
    「廣大漁民如果在生產作業的時候誤捕到這些國家保護動物,應及時與我們聯繫,切勿私自買賣。」近日,在龍海市隆教畲族鄉「天下第一灣」景區,龍海大隊鎮海邊防派出所民警聯合海洋漁業局工作人員對查獲的29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中華鱟」進行放生,民警黃仕發積極向圍觀群眾宣講法律政策。
  • 合肥首次發現中華虎鳳蝶 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上周,滁州學院、安徽省珍稀鳥類保護工作者聯合會與廬江縣林業局專家一起在廬江來了一次與蝴蝶的邂逅。幸運的是,這一次他們與被譽為「國寶」的中華虎鳳蝶偶遇,這也是合肥首次發現這一物種。發現合肥首隻中華虎鳳蝶3月30日,廬江某山上,安徽省珍稀鳥類保護工作者聯合會專家虞磊,滁州學院昆蟲專家諸立新等人早早來到了這裡。這座山的海拔不算高,但生態環境被保存得比較好。
  • 福建邊防放生「生物活化石」中華鱟
    福建邊防放生「生物活化石」中華鱟     4月13日,福建霞浦縣鹽田鄉滸嶼澳村漁民江某在海上生產作業時
  • 北海查獲千隻來路不明的「中華鱟」,竟系生物活化石!
    大北說,近日廣西北海市邊防支隊西場邊防派出所查獲1000餘只「無主」中華鱟,其後將它們放歸大海。7月20日17時許,西場邊防民警在北海西場官井碼頭巡邏時,發現一艘鐵皮漁船的甲板上堆滿了網兜,內有很多水生動物。
  • 中國鱟有歧義?專家建議統稱為「中華鱟」
    :17 來源: 九尋新媒體 舉報   南都訊 記者夏嘉雯 日前,2020年廣東省水生野生動物保護科普宣傳月系列活動科普大講堂在廣州動物園舉辦
  • 中國鱟數量急劇減少 兩岸專家呼籲拒食「海洋鴛鴦」
    成年中國鱟喜歡在沒有海浪的小海灣活動,平時蟄居於20~60米水深的海底,只露出劍尾。   鱟生活史中需要三種類型棲息地:產卵的高潮帶沙灘泥、幼鱟生活的潮間帶泥灘地、生長到10cm左右就離開潮間帶到較深海域生活。一旦幼鱟們賴以維生的潮間帶遭到破壞,它們的生存將會面臨致命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