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轉2000年累計慢了2個多小時 這50年已經減少了0.05毫秒

2021-01-16 遨遊世界科學

眾所周知,地球自轉一周的時間是24小時,其實更精確的時間是23h56min4s,只不過人類取整了。

地球自轉是地球的一種重要運動形式,自轉的地球自轉產生了晝夜交替,平均角速度為7.292×10-5弧度/秒,在地球赤道上的自轉線速度為465米/秒。格林威治時間所說的一秒是一天的8.641萬分之一,而1972年製作的地球時鐘所定義的一秒是從銫原子中放射出的光振動91億9千2百63萬1千7百70次所需要的時間。

後來,人們經過長期精確的測量發現地球自轉的一周時間其實發生著微妙的變化。

首先是長期減慢。這種變化使日的長度在一個世紀內大約增長1~2毫秒(約合每35,000年增長1秒),使以地球自轉周期為基準所計量的時間,2000年來累計慢了2個多小時。引起地球自轉長期減慢的原因主要是潮汐摩擦。科學家發現在3.7億年以前的泥盆紀中期地球上大約一年400天左右。

周期性變化。20世紀50年代從天文測時的分析發現,地球自轉速度有季節性的周期變化,春天變慢,秋天變快,此外還有半年周期的變化。周年變化的振幅約為20~25毫秒,主要是由風的季節性變化引起的。

不規則變化。地球自轉還存在著時快時慢的不規則變化。其原因尚待進一步分析研究。

尤其是這50年來,針對國際機構發布的長達50年的日長觀測數據,中科院測地所團隊通過頻譜分析發現,存在一個振幅約0.12毫秒的6年周期變化,振幅在減小,1962—2012年總共減少了大約0.05毫秒。

有人說,地球自轉變化與南極有關。南極的巨大冰川,正在慢慢融化,也就是說,南極大陸的冰塊在減少,重量正在減輕。這樣,地球失去了平衡,影響了自轉速度。但是,這種變化是單向的,它不可能既給地球自轉加速,又給自轉減速。 還有一種解釋是:季風影響地球自轉。有科學家計算過,每年由季風從大陸轉移到海洋,又從海洋轉移到大陸的空氣,重量竟達300萬億噸。這麼大重量的物質從地球一處轉移到另一處,足可以影響地球的重心,改變地球的角動量分布,使地球自轉發生加速或減速變化,不過還有待考證。

據傳,太陽在運行中捕獲了地球,從地球最初自轉一周0.37小時,經過5.43億年,地球自轉一周為24小時,減慢了:24小時-0.37小時=23.63小時=83880秒。減慢速率為:83880秒/543000000年=0.00015秒/年。

雖然說這與老百姓生活很遠,但人類如果能更了解我們生活的星球,那對整個社會的未來生活發展也是有幫助的。

相關焦點

  • 增加了4.1毫秒!地球未來變成一天25小時,地球為何轉慢了
    然而根據美國地質團隊的研究,現在時間真的開始走得越來越慢了。我們一天有24小時,如果說以小時為單位計算的話,我們每天增加的這一點時間實在是九牛一毛,甚至可以忽略不計,但如果我們把計量單位縮小至極其微觀的毫秒來看,相比於前幾個世紀,我們每天所增加的時間是4.1毫秒。
  • 5億年前每天0.37小時,地球自轉越來越慢,科學家分析原因
    地球,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目前宇宙中已知存在生命的唯一的天體。地球的一天是24小時,這個常識連小孩子也知道,但是,如果告訴你,5.43億年前,地球每天的時間是0.37小時,你會有什麼樣的想法?5.43億年以來,地球每天的時間越來越長,平均每年增加0.00015秒,經過5.43億年的緩慢進化,現在,地球的一天的時間已經增加變化成了23小時56分。什麼原因使地球每天的時間變得越來越長呢?世界各地的科學家們給出了各種答案和解釋。
  • 科學家發現地球自轉正變快,已達50年來最快,今年每天快0.2毫秒
    我們都知道一天的時間是24小時,以時間標準是根據地球自轉一圈的時間來評定的,實際上地球自轉一周的標準時間為23小時56分鐘4.09秒,因為按照以前的計時單位近似於24小時,所以我們通常說每天的時間為24小時。
  • 【科技日報】地球自轉 6年出現一個「減速度」
    地球有時轉得快,有時轉得慢,但總體在「轉慢」。我國科學家在全球首次發現,在6年周期振蕩信號中會出現一個「減速度」。  中科院測量與地球物理研究所與中科院上海天文臺專家合作進行了這項研究,相關論文已在國際地學著名期刊《地球和行星科學通訊》上在線發表。
  • 科學家證實一天不到24小時!地球自轉創50年以來最快
    ▲科學家證實,地球自轉速度達到50年以來最快。(圖/取自免費圖庫pixabay) 吳美依/綜合外電報導 科學家證實,地球自轉速度達到50年以來最快,如今「一天」的實際時間平均比24小時還要短0.5毫秒,引發增設「負閏秒」(negative leap second),校正時間計算差距的激烈討論。
  • 前所未有 地球自轉速度50年來最快
    地球近來自轉的速度特別快,以至於一天的時間變短,科學家預計2021年地球自轉速度還會更快。2020年多災多難,瘟疫、洪水就一直沒消停過,人們在苦難中都有一種度日如年的感覺。但科學家們卻驚訝地發現,地球近來自轉速度特別快,以至於一天的時間變短,在2020這一年中就有28個自1960年以來最短的日子,估計2021年地球自轉速度還會更快。據英國《每日郵報》1月5日報導,2020年是過去50年來地球自轉最快的一年,一天的時間就比正常的24小時要短。而且地球自轉的速度還在加快,2021年或將成為「史上最快的一年」,平均一天的時間將會比以往快0.5毫秒。
  • 地球自轉為50年來最快:現在一天時長比24小時稍短了一些
    因為地球自轉速度為50年來最快,所以現在一天的時長比24小時稍稍短了一些。為此,全世界的計時人員都在討論是否需要引入「負閏秒」,也就是刪除一秒鐘,以使時鐘的走速重新與地球自轉保持一致。事實上,過去幾十年,地球自轉是在變慢,自上世紀70年代以來,全球已經加入了27個「正閏秒」。這次有可能首次出現「負閏秒」。地球自轉為什麼時快時慢這麼任性?「負閏秒」會真的出現嗎?
  • 5億年前,地球每天是0.37小時,地球越來越慢,會不會突然停止
    地球沿著自轉軸自西向東的轉動,形成晝夜交替,因此才有了時間概念。一天有24小時,這是所有人都知道的常識。如果這個時候告訴你,5.43億年前,地球每天的時間是0.37小時,你會有什麼感覺?隨著人類天文觀測技術的不斷進步,天文科學家經過長期的檢測和分析,得出了「地球自轉速度在持續變慢」的結論。據科學家稱,地球日的長度在一個世紀內大約增長1~2毫秒。由此進行推算,地球自轉時長平均每年增加0.00015秒,經過5.43億年的累積,地球自轉一圈的時長就從0.37小時變成了現在的23小時56分。
  • 2021年將成史上過得最快的一年,最短的一天在7月|地球
    但一個好消息是:今年有望成為有記錄以來過得最快的一年,平均每天比過去少了 0.05 毫秒,全年累計減少 19 毫秒。  這一消息最初由全球性的時間和時區管理網站 Time and Date 報告。以地球自轉一天為一個天文日,自有記錄以來最快的 28 天都發生在 2020 年,而科學家預測 2021 年地球轉動速度還會進一步加快,讓我們見證有記錄以來過得最快的一年。
  • 減速50年,地球如今卻開始加速自轉!對我們有什麼影響嗎?
    地球繞軸自轉是近代人類天文學上的重大發現,而現在這一現象已經成為全人類認可的事實。我們將地球相對於太陽自轉一圈所需的時長稱為一天,而一天一般被認為是24小時或86400秒。但人類的曆法所記述的時間其實並不完全準確,一天也並不總是24小時,因為地球的自轉速度並不恆定。
  • 減速50年,地球如今卻開始加速自轉!計算機有點吃不消
    而在最近,科學家首次發現在減速了50年後,地球的自轉卻開始加快了,這意味著一天的時間開始變短了。 自從1960年有了原子鐘後,人類才真正開始比較準確的了解地球自轉速度(或一天的時長)的變化。 地球自轉為什麼會加速 原子鐘的誤差大約是每一億年增加/減少1秒,因此我們有足夠的理由相信地球的自轉的確加快了。
  • 每天快0.5毫秒 2021年將成史上最快一年
    2020年過去了,大家都在感慨這一年過的好快,從科學角度來說還真的是如此,去年一年的秒數真的少了,所以2021年全球時鐘要刪除1秒鐘,導致它成為史上最快一年。這是怎麼回事?央視日前科普了2021年史上最快一年的來歷,這跟地球自轉時間變化有關。
  • 3.7億年前一天大約22小時,那麼地球自轉速度為什麼會變慢?
    地球是人類唯一的家園,地球母親除了繞著太陽轉,每天還會繞著一個假想的地軸轉一圈,地球自轉一圈便是一天,轉這一圈耗時23小時56分。地球赤道半徑為6378千米,即赤道周長為40053千米,細算一下,地球赤道處的自轉線速度為465 米/秒。地球自誕生已有45億年的歷史,難道地球的自轉速度一直都沒發生改變嗎?
  • 2021年有望成史上最快一年,平均一天比以往快0.5毫秒
    央視新聞1月7日消息,據英國《每日電訊報》1月5日報導,目前,地球自轉的速度正在逐漸加快,平均一天的時間將會比以往快0.5毫秒,2021年有望成為「史上最快一年」。報導稱,如果地球自轉速度繼續加快,為了與地球自轉的時間保持同步,世界各地的時鐘可能都需要重新調整,或將首次出現全球時鐘中刪除一秒的場景。
  • 【科學原理】每天快0.5毫秒 2021年將成史上最快一年
    2020年過去了,大家都在感慨這一年過的好快,從科學角度來說還真的是如此,去年一年的秒數真的少了,所以2021年全球時鐘要刪除1秒鐘,導致它成為史上最快一年。這是怎麼回事?央視日前科普了2021年史上最快一年的來歷,這跟地球自轉時間變化有關。
  • 2021年將成史上過得最快的一年,最短的一天在7月
    編譯 | 戚譯引 來源:科研圈 剛剛過去的 2020 年感覺格外漫長,而 2021 年的開端看起來也不怎麼樣。但一個好消息是:今年有望成為有記錄以來過得最快的一年,平均每天比過去少了 0.05 毫秒,全年累計減少 19 毫秒。
  • 地球去年的自轉速度比過去50年的任何時候都要快
    有記錄以來最快的28天(自1960年以來)都發生在2020年,地球繞軸公轉的時間比平均時間快幾毫秒。 這並不是特別令人擔憂——由於大氣壓力、風、洋流和地核運動的變化,地球的自轉一直都有輕微的變化。
  • 地球為什麼越轉越慢?
    THE NEW眾所周知,一天24小時,1小時60分鐘,一分鐘60秒,這是再常見不過的認知。相信記憶力好的讀者應該記得,在2015年,英國格林尼治時間2015年6月30日晚上23點59分60秒的時候,出現了多一秒的現象。這個消息在當時引起了媒體的一波刷屏。
  • 2020 年,地球自轉速度 50 年來最快
    ❞行星的自轉始終隨氣壓、風、洋流和核心運動的改變而稍有變化,但是這對於國際計時員來說是不方便的,因此,他們使用超精確的原子鐘來計量「世界時」(UTC) 。當天文時間(由地球自轉一圈所需的確切時間)偏離世界時超過 0.4 秒時,世界時就會進行調整。
  • 地球公轉軌道並不是毫秒不差,也不可能正圓形,你知道為什麼嗎?
    有人提問:地球繞太陽轉,速度毫秒不差,但是,軌跡是橢圓的,說明有個力幹擾,這力來自何方?這是一個缺乏基本常識的問題。首先地球運行毫秒不差是什麼意思?地球每年的運行都在發生著變化,如果嚴格地說每時每刻都在發生著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