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行星2020 QG變軌
8月16日,代號為2020 QG的小行星飛掠地球,最近處在距離印度洋上空2950公裡處。這讓2020 QG成為近年來最靠近地球的小行星。
儘管這顆SUV大小的小行星,沒有撞上地球。它的軌跡卻被顯著改變了——大約變軌45°。
NASA噴氣推進實驗室近地天體研究中心主任保羅·克達斯說:「看到這樣一顆小行星如此接近地球是件很酷的事。因為我們可以清楚看到地球重力是如何讓它飛行軌道發生彎曲的。」
2020 QG寬大約3到6米,飛行速度約為每小時4.67萬公裡。
NASA聲明說,即使這顆小行星的軌跡會與地球相撞,按照它的體型,可能在大氣層時就會分崩離析。
而那些更大一些的小行星才構成真正威脅。天文學家相信,造成恐龍滅絕的小行星寬度約為10公裡。
目前,天文學家對95%近地天體都在進行追蹤,對寬度超過140米的天體進行歸類。如果撞上地球,這類近地天體被認為會造成大規模的災難。
天文學家希望,未來能夠用「重力牽引機」,來引導那些可能對地球造成威脅的小行星。
這些「重力牽引機」,簡單地說,就是發射人造儀器,對小行星實施變軌。
不過,地球一瞬間做到的「變軌」動作,人類可能需要花費數月,甚至數年才能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