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航天局:一顆小行星有概率與地球相撞

2021-01-13 中國網

福克斯新聞網(Fox News)報導截圖

中國網10月11日訊 據美國福克斯新聞網(Fox News)報導,目前,歐洲航天局(ESA)正在密切關注一顆名為2019 SU3的小行星,稱該小行星可能最快在70年後與地球相撞。

被稱為近地物體的小行星是太空中最危險的物體之一,世界各地的航天局都在時刻關注著它們。近日,一顆名為2019 SU3的小行星引起了歐洲航天局的注意,歐洲航天局將其列入了風險名單,因其有可能在2084年9月16日前後與地球相撞。

歐洲航天局在其網站上稱,風險名單上列舉了目前檢測到的所有與地球撞擊概率大於零的天體,每個條目都包含了該天體撞擊地球的風險指數,還包括具體的撞擊時間、天體大小、速度和撞擊概率等。

歐洲航天局同時表示,小行星2019 SU3也在「優先名單」(Priority List)上,該名單用於觀測最新發現的天體,並會將其分成四類,包括緊急、必要、有用和低優先級。

歐洲航天局指出,2084年,小行星2019 SU3預計將在距地球0.00079個天文單位(約73000英裡)的範圍內經過地球,據美國宇航局(NASA)消息,直徑超過460英尺或近地距離小於0.05個天文單位的小行星都會被稱為「潛在危險」。

美國宇航局近地天體研究中心(CNEOS)也在追蹤小行星2019 SU3,但其數據只計算到了2077年,比歐洲航天局的數據提前了7年。

相關焦點

  • 歐洲航天局警告小行星可能在幾十年內與地球相撞
    歐洲航天局稱編號2019SU3的小行星可能於64年後與地球相撞。
  • 歐洲航天局宣布「小行星2006 QV 89」於9月9日不會與地球相撞
    歐空局(歐洲航天局)在當地時間7月16日宣布:「小行星2006 QV 89」將於2019年9月9日(當地時間)以1/7000的概率與地球發生碰撞。但後來,歐空局澄清:「關於「小行星2006 QV 89」可能會與地球碰撞的事件,我們宣布今年應該不會有碰撞過程,碰撞的可能性非常低。」小行星使天文學家感到沮喪,他們試圖捕捉快速移動的小行星並縮小它們的軌道,因為一旦錯過幾天之後它們就會消失,而隨後的幾十年後可能都無法觀測到。「小行星2006 QV 89」於2006年8月被發現,僅被科學家們觀察了10天。
  • 美國航天局發現:一顆直徑190米的小行星將於8月5日靠近地球
    雖然地球運行穩定,處於相對安全穩定的宇宙環境當中,但是時不時也會有一些小行星飛掠或靠近地球,給地球帶來未知的危險。據俄衛星通訊社近日消息稱,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某下屬機構網站發布消息稱,一顆直徑在約為190米的小行星將於8月5日靠近地球。
  • 國際航天局將用一艘宇宙飛船撞擊一顆小行星
    這項由歐洲航天局(EDA)和美國航天航空局(NASA)聯合制定的小行星撞擊及偏轉項目宣布於今年,但近來小行星任務中的意外發現可能會對這次試驗產生影響歐洲航天局(ESA)的天文學家伊恩·卡內利在接受《技術評論》採訪時回答道。 「需要解答的關鍵問題是,我們現有的技術和模型真的能發揮作用嗎?正如開車前需要買份保險,行星撞擊及偏轉項目(AIDA)便是地球的保單。」
  • 美航天局:阿波菲斯小行星撞地球概率不到十萬分之一
    來源:新華社(資料圖 視覺中國)新華社洛杉磯4月29日電美國航天局噴氣推進實驗室29日說,一顆名為阿波菲斯、直徑340米的小行星10年後將以與地球最近3.1萬公裡的距離「擦肩而過目前測算表明,阿波菲斯撞擊地球的可能性非常小,未來幾十年的發生概率不到十萬分之一。本周在美國馬裡蘭州舉行的2019年行星防禦會議上,科研人員圍繞如何觀測10年後的這一「邂逅」展開討論,包括地球引力將如何影響小行星飛越、能否利用阿波菲斯了解小行星內核、是否應該向阿波菲斯發送太空飛行器等。
  • 一顆小行星將可能會在11月跟地球相撞
    據外媒報導,11月將成為一個非常有趣的月份,因為在那個月美國總統大選將展開激烈角逐,而與此同時一顆小行星可能會在那個時候跟地球相撞。據悉,這顆小行星被稱為2018 VP1,預計11月初出現在地球附近。但現在還不知道這顆小行星是否會跟地球相撞。
  • 2036年小行星撞地球是真的嗎?小行星撞地球的概率有多大?
    小行星是否會撞擊地球一直被全世界的科學家所密切關注,因為有跡象表明統治地球長達1.6億年之久的恐龍就是因為小行星撞擊所導致的生態系統崩潰之後滅絕的。所以小行星撞擊絕對是災難性的存在,所以預測小行星的撞擊變得尤為重要,各國天文臺也是不惜花費重金投入研究。
  • 又一顆小行星可能會撞擊地球,概率為2.3%
    作者:文/羅兆春在科學中,小行星的運轉一般來說都具有自己的軌道,然而並不是所有的小行星都會一直保持不變的,所以才有大家所說的小行星可能撞擊地球的事件,根據聖彼得堡大學的學者們在一份報告中指出,小行星阿波菲斯(Apophis)2068
  • NASA宣布11月一顆小行星有0.41%概率撞擊地球
    近日據外媒報導,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表示,一顆小行星正在朝地球飛來,並有 0.41% 的機率撞擊地球。報導稱,這顆小行星名為 2018VP1,預計將於 大選前一天的11 月 2 日在地球附近飛過。
  • 一顆小行星將於11月初接近地球 NASA:撞擊概率0.41%
    一顆小行星將於11月初接近地球 NASA:撞擊概率0.41%時間:2020-08-23 20:07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一顆小行星將於11月初接近地球 NASA:撞擊概率0.41% 在新冠病毒大流行期間,美國暴力衝突乃至騷亂此起彼伏之時,又正當大選季,一顆小行星正在朝我們飛來
  • 天文學家發現一顆危險小行星 或於2032年撞地球
    410米的危險小行星,該小行星有1/63000的可能性在2032年8月26日和地球發生相撞,這意味著地球「末日倒計時」只剩19年!  科學家們相信,如果這顆小行星真的在19年後和地球相撞,尤其如果它的墜落地點是在人口密集的居住區,那麼形成的災難性影響將無法估計!此外,這一撞擊事件還將在未來數十年中導致地球的氣候發生重大的改變。
  • 美國地球物理學家:不排除地球數十億年後與火星相撞
    中新網3月22日電,據俄羅斯衛星網22日報導,美國科普雜誌《科學美國人》(Scientific American)報導稱,美國地球物理學家史蒂芬·邁爾斯(Stephen Meyers)不排除地球和火星可能在數十億年後相撞。
  • 歐航局將一顆小行星加入「危險名單」,其或在65年後撞擊地球
    歐洲航天局(ESA)將一顆新的小行星加入「危險名單」,它可能在65年後撞擊地球。這顆小行星被命名為2019 SU3,估計直徑為46英尺(14米),被列為威脅地球的第四大危險小行星。歐洲航天局指出,撞擊可能發生在2084年9月16日,發生撞擊的機率為152分之一,但專家表示,撞擊的規模還不足以造成重大撞擊事件。「危險名單」列出了專家檢測到的所有非零撞擊概率的天體對象目錄。每一個條目都包含了對地球造成最大撞擊風險的方式的細節,並包括小行星的估計撞擊日期、撞擊概率、大小和速度。
  • 一顆飛向地球的小行星發生神秘轉向
    ESA一顆名叫「毀神星(Apophis)」的小行星近期引起了天文學家的注意。按照這顆小行星原有的軌道,它將於2068年從距地球很近的地方掠過。但是最近人們發現,這顆小行星正在偷偷「變軌」,其和地球相撞的概率也在悄然發生變化。小行星和彗星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許多小行星看似一塊乾燥的大石頭,但內部卻隱藏著一定數量的揮發性物質。「毀神星」也是這樣。最近天文學家發現它在太陽熱量的影響下噴出了氣體。
  • 2036年小行星撞地球?
    一顆小行星將於2036年4月13日與地球相撞,有科學家認為,人類歷史或許只剩下最後25年時間,但也有科學家認為,發生這一事件的概率不過是25萬分之一  譚薇/編譯  一塊小彗星以超過光的速度撞進了大西洋(600558,股吧),頃刻間山崩地裂,日月無光,紐約、波士頓、費城等地被海嘯吞沒,人類命運危在旦夕
  • 小行星2036年撞地球概率高 專家探討抵禦方案
    「請在日曆上圈出2036年4月13日,這一天有顆小行星很可能會撞上地球,一旦慘劇發生,它將變成很多地球人的世界末日!」據報導,這顆小行星撞地球的可能性是1/37至4.5萬分之一,但在天文學上,這已經屬於「非常高的概率」,人類不得不防。另據2月25日的英國《星期日電訊報》報導,下個月美國航空航天局將主辦一次為期3天的「行星防禦大會」,屆時全球數百名科學家將聚在一起探討防止小行星撞地球的具體方案,目前科學家們比較認可的方案是把小行星推離地球軌道。
  • 如何確定「殺手」小行星是否會與地球相撞
    當人們在Google News中簡單搜索「小行星」,會出現大量的相關新聞。例如,「美國宇航局(NASA)警告說,直徑2英裡寬的『殺手』小行星正飛向地球,」或「 ...潛在的撞擊日期是2022年」或「小行星撞擊引發的海嘯...可能會摧毀美國海岸。」 以及「 ...怪物巖石以17000英裡/小時的速度向地球飛奔。」
  • 歐空局再確認:七千分之一概率,但這顆小行星今年不會撞擊地球!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的天文航天#系列徵文小行星2006 QV89是一個直徑20到50米的小天體,近期上了新聞,因為它在2019年9月9日與地球相撞的機率非常小,只有7000分之一。歐洲航天局(ESA)和歐洲南方天文臺(European Southern Observatory)得出結論,2006QV89小行星今年不會發生碰撞,而且未來發生碰撞的可能性極其渺茫,這是已知的首個通過「非探測」排除小行星撞擊地球的案例。太陽系無數小行星來來去去,確實經常讓天文學家感到沮喪。
  • 2029年一顆小行星飛抵地球,距離3萬公裡,撞擊概率為十萬分之一
    1994年彗木相撞場景 一次一次的隕石撞擊事件讓人類每天心驚膽戰,畢竟如果有一顆規模較大的隕石撞擊地球,那麼造成的後果是非常嚴重的,因此太空中到處遊蕩的隕石、小行星、彗星成為科學家們重點關注的對象,人類不想重蹈恐龍覆轍,不想坐以待斃,一旦發現對地球有巨大威脅的隕石,科學家會密切關注它的運行軌跡,如果確定它會撞擊地球,人類會採取一切可能採取的措施阻止它。
  • 神秘推力改變小行星軌道,2068年或撞地球,相當於數萬原子彈
    地球有各種機制保護著生命的存在。例如,宇宙高能粒子是非常致命的,但是地球的磁場會偏轉它們,使得生命免受其害。但是,有一種威脅目前無法抵擋,而且它可能會造成大規模破壞,那就是小行星撞擊地球。眾所周知,6600萬年前,一顆大約10公裡寬的小行星撞擊了地球,造成了恐龍的滅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