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40億的《流浪地球》PK《阿麗塔》,為啥還說國人沒有想像力

2020-12-07 全歷史

2019年初,註定是個狹路相逢的時刻。中國科幻電影《流浪地球》撞上卡神新作《戰鬥天使·阿麗塔》,在一片唱衰的聲音中,沒想到來了個驚天大反轉:原以為是青銅,結果是王者;原以為是王者,結果是青銅——「小破球」動力十足,票房、討論度高居榜首,而高特效的阿麗塔卻在乾癟的劇情上遭遇滑鐵盧。

但即使這樣,個別極端的觀點也雷到讓人無語:「中國人科幻思想缺失」「中國人沒有科幻文學的傳統」,所以「中國人不配搞科幻」。中國人沒有科幻歷史的傳統?你問過古人的意見嗎?

廣義上,這些古代小說都算是科幻作品

機器人?《偃師》兩千多年前就會玩了

一提及科幻,很多人都喜歡拿儒勒·凡爾納的《地心遊記》《海底兩萬裡》說事,仿佛中國人沒有想像力是板上釘釘。但其實,幾千年歷史的中華民族,多的是想像力豐富的科幻小說,機器人都是我們玩剩下的。

《列子·湯問》是戰國時期諸子百家經典之一,一般認為大概散布於戰國初期,公元前400年前後成文,後由劉向收集殘篇整理而成。原作者列子大有來頭,不僅位列「先秦天下十豪之一」,還深得老子學說精髓,獨創先秦哲學的貴虛學派。這樣牛B閃閃的人物,讓後來的莊子都忍不住冒著星星眼在《逍遙遊》中寫道:「夫列子御風而行,泠然善也……」

列子為人放蕩不羈

更讓人震驚的是,他的想像力或者說思想境界簡直突破次元壁!他在書中記載了很多超逸絕塵的神話傳說,極言天地之廣闊無垠,萬物之繁榮駁雜。特別是其中一篇名為《偃師》的故事,腦洞就開到了極致!

周穆王架著八駿馬車四處巡遊

故事講風流天子周穆王,也就是傳說中跟西王母有一腿的男人,架著威風凜凜的八駿馬車四處巡遊時,遇到了一個叫偃師的工匠。偃師跟一般的工匠不同,他不會造車也不會建房,而擅長製造假人!並且當場就秀了一波神技能,讓假人給周穆王表演。

偃師讓人偶現場秀了一段歌舞

說來也奇怪,只見這個假人立刻唱歌跳舞起來,瀟灑的風採讓穆王身邊的嬪妃都為之傾倒。周穆王大吃飛醋,差點就命人將假人拖出去砍頭。幸虧偃師趕快擰下假人的腦袋,慌忙展示其身體裡的木塊布條(類似人工智慧晶片?)——大王消消氣,這只是個假人而已。周穆王看後大為驚嘆:「人之巧乃可與造化者同共乎!」這大概就是成語巧奪天工的由來吧。

但問題來了,這個形同真人的布偶到底是啥玩意兒?

書中說假人外形酷似真人,五臟六腑俱全,卻又能「領其顱,則歌合律;捧其手,則舞應節」。跳完舞,還不忘給周穆王的嬪妃們拋媚眼,簡直是機器人版吳彥祖!這大概是世界科幻史上最早有關機器人雛形的科幻設想吧……

《拾遺記》:秦始皇曾親自接見過外星人?

如果說《偃師》還停留在小打小鬧的階段,那麼東晉小說《拾遺記》,完全是震撼的科幻大片。

兩晉時期,玄學盛行,高人輩出,《拾遺記》的作者王嘉就是其中一位玄學奇才。他曾經隱居終南山,多次精準預言天下大事,惹得當時的梟雄們如苻堅等人頂禮膜拜,他創作的這部小說集自然也不簡單。

書中內容主要以雜錄和志怪為主,天馬行空的幻想,如巨型飛船「貫月槎」﹑海底潛艇「淪波舟」等,看得讓人瞠目結舌。尤其是卷四的內容,竟然說統一六國的秦始皇和外星人進行了親密友好的接觸!

秦始皇和外星人在一起的畫風怪怪的

眾所周知,秦始皇喜愛神仙方術,晚年派人四處尋訪不死藥,徐福東渡就是最有名的一波。然而,本書卻給出了完全不同的解釋。書中稱,當時一群具有高度文明的外星人來到地球並建設基地,稱為宛渠國。他們用長得像海螺的飛船作為交通工具,取名為「淪波舟」,對地球進行科學考察。匪夷所思的是,這個淪波舟和今天的潛艇非常相似「沉行海底,而水不浸入」。

徐福東渡難道真的是為了尋找外星人?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宛渠人就坐著淪波舟前來拜訪。他們各個身高十丈,相當於10層樓那麼高。並與秦始皇熱情交談,縱論天地變化,每一個都精準無比。傳說就是因為他們走後令秦始皇思念不已,這才有了後來不惜一切代價,派船隊出海尋找「仙人」的舉動。亦真亦幻的故事,讓後世許多史學家為其真實性爭論不休,沒少掐架。

《拾遺記》裡的世界,已經不僅僅是神話世界,而是一個想像力豐富,令人神往的科幻王國。

登月太難,到《酉陽雜俎》中修月球去!

你跟他講科幻,他跟你說神話,這是歷史久遠的中國科幻小說經常遇到的困境。即使是《拾遺記》中足夠奇特的科幻世界,也會被人安上「缺少科學邏輯」的槽點。然而,唐朝人段成式的《酉陽雜俎》就完美避開了這個坑,在神奇的情節外,更加上了實錘的科學原理。

="84d634298e152750118df070541c2c78"class="">

《酉陽雜俎》開篇序言

書中雖然描寫了大量的志怪故事,對月球的描寫卻充滿了科學的嚴謹。故事講兩位英俊書生在遊覽嵩山時,意外遇到了一個奇特的白衣人。經過交談得知,白衣人竟然是專門負責修理月球的人。並且,他還饒有興趣地給兩位書生科普起了月球的知識:比如月亮是由七種物質構成,而且是靠太陽的照射來發光——這些後世科學家的重大發現,竟然在中國的古書中被早早預言!

白衣男子大概是坐飛碟去的月球吧!

更讓人大跌眼鏡的是,白衣人和書生交談甚歡,竟不小心透露了,在月亮上還有二十多萬個像他一樣的人在拼命地修理月球。如此規模,仿佛是一個高速運行的大型月球空間站。唐朝的科幻小說家,在幾百年前就提出到月球建站了?

《琅嬛記》:600年前的計算機科學設想

琅嬛,一個聽起來仿佛神話故事的書名,卻正經八百地記載了與近代科技產品相似的物件,不愧是類似《山海經》的奇書!

《琅嬛記》卷上

《琅嬛記》作者成疑,雖然題名為元代伊士珍,卻也有研究表明為明朝人桑懌偽託,爭議很大。書中匯聚了各種瑣聞異事,尤其是一些稀罕詭奇的物件,讓人瞠目結舌。其中,就有一篇關於「七寶靈檀幾「的記載:

「謝霜回有七寶靈檀之幾。几上有文字,隨意所及,文字輒形隸篆真草,亦如人意。譬如一人慾修道,則使其人自觀,几上則便有文字,因其緣份性資而曲誘之。又如心欲得某物,則几上便有文字曰『某處可得』。又如欲醫一病人,或欲作一戲法,則文字便曰服何藥愈,念何咒、書何符即得也。甚至讀書偶忘一句一字,無不現出……」

有了七寶靈檀幾,想搜什麼搜什麼

「幾」是古代一種小案,但謝霜回的這個「七寶靈檀幾」可不一般:功能多樣,又有靈性。不僅能隨心所欲顯示出各種文字,還能根據需求者提供的條件,幫助選擇理想的行為方案。甚至儲存有豐富的文獻資料,可以代替人進行逐字逐句的文字檢索……咦,這個「七寶靈檀幾」和今天使用的計算機也太像了吧!

此外,作者還發表了類似「電視機」「照相機」等幻想。然而,由於時代局限,這些漫無邊際的描寫被當時的讀書人diss為「荒誕猥瑣」。但也正是這些看似毫無根據的科學幻想,竟在幾百年後的今天實現了!

清代文人思想迂腐?《月球殖民地小說》來打臉

受魯迅先生的影響,一提起晚清文人,腦海中就會自動浮現拖著老鼠辮、滿口八股文的長衫孔乙已形象。然而在1904年,一位名叫荒江釣叟的清代寫手,硬是在《繡像小說》雜誌上連載了中國第一部科幻小說——《月球殖民地小說》。

《繡像小說》創刊於1903年

這個舊時代YY作家的想像力,一點也不遜色於今天的網文大神!小說以龍孟華一家悲歡離合的故事為主線,故事的大部分都在地球上冒險,而臨近結尾,還有一些來源不明的人駕駛著遠遠超過當時人類科技水平的氣球飛臨海島。他們來自月球,而龍孟華的妻子也在那裡……可惜的是,不知道什麼原因,連載到三十五回就停更了。

書中對交通工具的想像特別新奇,如玉太郎駕駛的「氣球」,就很像今天熱氣球的雛形。外表光滑閃亮,內部則兼具起居寓所、武器裝備等多種功能。不僅有客廳,還有鍛鍊的操場,臥室及大餐間。這麼大的器具操作起來卻非常簡單。坐在機器椅上撥動機關,就能輕輕落到地面,人跨出來後,機器椅就會立即縮到氣球下面隱藏起來。

作者對「熱氣球」的幻想,讓人驚嘆不已

對醫療技術的想像也頗為大膽。僅用一塊透光鏡就能找出心臟的問題,剖開胸膛取出心臟洗淨後又裝回身體,用藥水擦拭就能自動癒合,真「無痕手術」!第十八回魚拉伍被獅子咬下小半截手臂,第二天換下滿盆鮮血,仍能把膀子裝上,竟與之前無異……

魯迅和梁啓超都曾翻譯或創作過科幻小說

雖然本書明顯受到凡爾納科幻小說《氣球上的五星期》影響,但小說的結構和敘述模式仍遵循傳統章回小說體制,不僅保留說書人的語境場,還在回末設置懸念。是一部糅雜了域外小說特徵的「中國風」科幻小說。

此外,《搜神記》《鏡花緣》等小說中也有不少科幻的描寫。遺憾的是,由於時代和社會性質的局限,中國古代的科幻小說註定不可能使用現代的詞彙,但聰慧的古人們採用了另一些慣用詞語:如用傀儡代替機器人、仙怪代替外星人,仙槎(chá)替代UFO……更難能可貴的是,他們在幻想的同時,也不失嚴謹的思維、科學的判斷。

由於中國文學界不把科幻小說當作重要的文學體裁,以至於儘管文學史眾多,卻從未考證過中國科幻小說的起源。殊不知中國並不是沒有科幻的傳統,而只是沒有把這種傳統延續下來罷了……

Allhistory:基於AI知識圖譜,展現不同角度的歷史世界。歡迎關注!

相關焦點

  • 《流浪地球》破45億 《綠皮書》"奧斯卡效應"破億
    《流浪地球》本周過45億。而新上映的《綠皮書》則因剛剛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有超過300萬的觀眾走入影院,在上映首周報收超1億票房。《流浪地球》劇照 《流浪地球》過45億 追《戰狼》仍有長路科幻電影《流浪地球》作為今年開年後熱度最高的華語電影,在《阿麗塔:戰鬥天使
  • 《流浪地球》豆瓣「差評率」竟達71%,看看打低分的人都在想什麼
    根據目前的票房走勢,《流浪地球》將會在一周以內,票房突破40億人民幣,仍然保持著「破50億」的希望,本片能否最終突破50億票房,要看即將上映的兩部好萊塢大片《阿麗塔:戰鬥天使》和《馴龍高手3》是否有「阻擊」它的實力。
  • 《流浪地球》北美票房逼近550萬,評分竟超過半數漫威電影!
    《流浪地球》作為中國開年最有熱度的電影,可以說是票房口碑雙豐收。尤其是經過差評事件之後,《流浪地球》的口碑不降反升,票房也不斷再創新高,到目前為止已經超過了44億人民幣。雖然有不少影迷認為《流浪地球》破50億有點困難,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流浪地球》最終票房再創新高指日可待。
  • 奇怪,為啥有人說《流浪地球》看不懂呢?
    各位看官,我是新晉小編鄧帥,今天分享的題目是:奇怪,為啥有人說《流浪地球》看不懂呢?   流浪地球的劇情還是很好懂的,因為太陽急速老化,人類生存面臨威脅,人類必須為自己找到一條出路。不得不說大劉的想法真的很瘋狂,在一般科幻邏輯來說都是逃離地球,但是他卻想著帶著地球一起跑,怎麼跑呢?
  • 薦書| 15天破40億!《流浪地球》的原著你看過嗎?
    這是〖薦書〗欄目的第109期2月19日晚9時許,電影《流浪地球至此,《流浪地球》成為繼《戰狼2》後,中國影史第二部破40億的電影。這半個月,大劉在《流浪地球》上映前後,接受了肉眼可見的幾十波採訪。創業圈,科普圈,娛樂圈,電影人,投資人,航天人,媒體人,幾乎每個領域都在找他聊:為啥人類要帶著地球走?你對中國科幻電影怎麼看?流浪地球還有後續嗎?
  • 《流浪地球》為什麼好看,這篇文章說清楚了!
    這個春節,國產科幻電影《流浪地球》如「火石」一般點燃了人們的想像力和激情。這部「硬核」風格的科幻片,不僅迅速成為票房黑馬,而且引發了廣泛的社會討論。莎士比亞曾說,一千個觀眾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同一部電影,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看法和評價。《流浪地球》並不完美,但從中國科幻電影發展的視角看,它很新很燃很震撼,好比片中的行星發動機一樣,在大開「腦洞」的同時,也激蕩起強勁的思想衝擊波。
  • 《流浪地球》票房破40億後,劉慈欣的多部小說也將改編成電影
    經過多次的混戰之後,吳京主演的《流浪地球》以40億的票房成為2019年春節檔的票房冠軍,而第二位則是黃渤沈騰主演的《瘋狂的外星人》,第三名則是沈騰主演的《飛馳人生》。不過有網友發現,冠亞軍兩部電影都和作家劉慈欣有關!有媒體曾經這樣報導劉慈欣,稱他的作品爆發的太晚,導致現在集中在一個時間點全來了。
  • 《流浪地球》大賣46億,國內特效公司依然不賺錢
    《流浪地球》的特效水平被很多人認為達到甚至超越了國際平均水準。MoreVFX負責製作的部分電影特效。今年春節檔上映的硬核科幻電影《流浪地球》成為今年第一部爆款,票房一路高歌猛進,至截稿前,上映34天票房累計46億,佔據國內電影史票房亞軍位置。不過,引發觀眾熱議的還是電影中呈現出的逼真特效技術,而這些令人震撼的特效基本都是出自國內團隊之手。
  • 破40億的《流浪地球》裡有哪些細思極恐的細節?
    破40億的《流浪地球》裡有哪些細思極恐的細節?寫在最前,這次編輯估計我這篇文章又要往下沉了,能看到它也不容易吧。實在是不知道動不動四五個億五六個億的那些垃圾錢都幹嘛了好吧,我們還是認真探討下吧。1、電影後半段電影裡的時間和現實裡的時間是完全一樣的李一一說只有30分鐘了 我一看離放映結束確實只有30min了 韓朵朵說只有15min了 結果最後真的就是15min(不得不說劇組還是挺有心的)2、欽定了:2044年奧運會在上海舉行。
  • 《流浪地球》中,父親對母親說自己愛上了別人,母親卻無動於衷
    ,不僅有著許多神奇和極富想像力的科技,同時也有著許多和我們現在很不同的一些理念以及價值觀。自己的丈夫坦言自己愛上了其他人之後,身為妻子的她沒有挽留,而是十分平靜地說讓他去吧,這種事情要放在我們當代的話一定可以登上新聞頭條的。
  • 國人拍不了的《三體》,卡梅隆想拍,劉慈欣卻笑而不語,為什麼?
    國人對於國產的科幻電影一直可以說是恨鐵不成鋼的狀態,有時可以說是毫無期待。直到去年《流浪地球》的上映,才讓人們對國產科幻電影刷新了印象。《流浪地球》其實是劉慈欣在2008年出版的短篇科幻小說。眾所周知,劉慈欣最有名的不是《流浪地球》,而是《三體》。《流浪地球》撐起了科幻電影的市場,那如果《三體》拍出豈不是要封神?於是,大家都把目光放在了劉慈欣身上,期待他的回應。
  • 流浪地球有沒有彩蛋呢? 流浪地球彩蛋介紹結局你看懂了嗎
    流浪地球有沒有彩蛋呢? 流浪地球彩蛋介紹結局你看懂了嗎時間:2019-02-13 14:06   來源:愛福清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流浪地球有沒有彩蛋呢? 流浪地球彩蛋介紹結局你看懂了嗎 流浪地球這部影片超出小編預期的好看,特效 ,場面宏大,故事充滿想像力。
  • 人民日報對《流浪地球》的正式評價來了
    金 蒼環球時報今天我們期待能看到更多中國價值、東方理念,在人類想像力的疆域裡延伸今天的中國科幻文藝創作,既有改革開放40年科技巨大進步這一「巨人的肩膀」,又有著公眾不斷增強的科學嚮往這一「深厚的土壤」 春節假期裡
  • 《流浪地球》香港上映遇冷?香港網友:真香!
    裡邊提及了香港朋友對《流浪地球》沒在香港上映感到十分可惜。(上一部戰狼,打打殺殺所以我沒去看。這一部很想看的片子,反而沒有上映,真悲哀)《流浪地球》導演郭帆親自闢謠,稱「通身是口掛虛空」,並繼續為電影加油鼓勁。究竟小破球有沒有在港遇冷撲街?小秘書奮不顧身化身為名偵探柯南,這就來帶你理一理!
  • 國人無法拍《三體》,卡梅隆導演想拍,劉慈欣為何不給好萊塢拍?
    《流浪地球》火了一整年,一開始我們都不看好,結果上映之後成果超乎預期,電影爆了,影迷驚呼:原來咱們自己也能製作出這麼龐大細膩超級震撼地科幻大片。所以,影迷們又開始把心思挪到原著作者劉慈欣身上了。原因便是劉慈欣手裡還有個大IP,便是《三體》。《流浪地球》僅僅是劉慈欣的一個小故事就如此驚豔,那《三體》是不是得封神了?
  • 春節檔激戰之後:《流浪地球》票房衝50億
    來源:時代周報[摘要] 2月18日,貓眼數據顯示,春節檔冠軍《流浪地球》票房逼近40億元,已經超過《紅海行動》,成中國影史票房榜第二,貓眼預測其最終票房為50.02億元。「去年春節電影票也就二三十元,大年初一還看過19.9元的電影,還是在市中心的電影院,今年春節的票價都是五六十元往上,根本看不起啊!」
  • 《流浪地球》已回本,吳京到底能賺幾個億?
    這次,《流浪地球》把「硬核」科幻作為最大賣點,喚起了國人對民族電影工業和特效水平的信心和自豪,再次複製「虎口奪食」的奇蹟。可以說,把借勢營銷和口碑營銷運用的爐火純青又且恰到好處,北京文化對消費者需求和電影產品打造的把控已經是營銷大師級別了。
  • 《哪吒》破9億,卻出現和《流浪地球》類似的狀況:漫威式動漫?
    《哪吒》破9億,卻出現和《流浪地球》類似的狀況:漫威式動漫?《哪吒魔童降世》客觀上的確是目前國產三維動畫中的最佳,目前豆瓣評分8.9,十分不錯,和年初的《白蛇緣起》一道,富足想像力之下的經典魔改,在人物、情節和視聽呈現上都衝著一股勁。
  • 《流浪地球》票房破31億 電影局:科幻電影裡程碑
    喇培康對諸多支持和幫助《流浪地球》的同仁表達感謝,面對當前影片取得的優秀成績,喇培康十分謙虛地表示,「《流浪地球》的勝利,是出品方、主創團隊和宣發方的勝利,更是中國電影體制的勝利,沒有中國十多年來電影體制改革和發展,沒有全體中國電影人的艱苦奮鬥,就沒有《流浪地球》的厚積薄發。我們會靜下心來,總結經驗,不斷提高,保持謙虛謹慎的心態繼續前行。」
  • 復聯4票房破40億,漫威粉二刷三刷功不可沒,與流浪地球只差6億
    《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在中國內地的票房成績已經打破40億人民幣,成為繼《戰狼2》和《流浪地球》第三部破40億的影片。與此同時,全球票房達到了23億美元,成為全球電影史總票房第二名。與此同時,復聯4強勁的票房表現正在一次次打破多種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