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火星探測器打個招呼」 ——火星探測器的測控是如何實現的『太空科普』

2020-08-11 我們的太空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成功發射後,正在地火轉移軌道上飛馳。經過近7個月的飛行後最終抵達火星,經過近火制動進入環火軌道,開展相關的探測活動。測控系統作為聯繫天地的生命線,在任務全過程中具有極其重要作用。對距離地球數千萬乃至上億公裡遠的火星探測器進行測控,主要是完成探測器下行遙測數據接收、上行遙控指令發送,同時對探測器進行測軌等工作。對於上述的遠距離條件下的測控工作,我們可以形象的描述為「和遠方的朋友打招呼」。

在日常的生活中,遇見了朋友習慣性的打招呼問好。而如果我們想和父母聯繫,我們通常會拿起手機與父母進行視頻聊天,我們的聊天信息通過四通八達的通信網絡傳遞,和見面打招呼一樣。在地球空間站裡面的航天員想和地面的家人聯繫,則需要藉助地面的測控設備,通過射頻信號完成信息傳遞,此時幾乎和見面打招呼一樣。如果航天員在月球軌道上,地面要與航天員打招呼時請保持耐心,此時航天員距離地球約40萬千米,電磁波信號在空間傳播時間(光行時)為1.3秒,在打招呼2.6秒後才收到對方的回應。而想要與火星探測器打個招呼,則情況會更複雜了。


我們給的建議是:首先保持足夠的耐心,其次請找準方向,最後找好聯絡員。


首先,來說一說保持足夠的耐心。

火星的探測器到地面的最遠距離為4億千米,電磁波信號的光行時為22.22分鐘。假設這個時候你正在和心愛姑娘表白,你的信息發出去了,可是不見消息回來,你左顧右盼、寢食難安、茶飯不思,對方是幾個意思?22.22分鐘過去了,22.22分鐘過去了,嗯好吧,估計沒意思吧。如果那位姑娘遠在火星,那可就不一樣。22.22分鐘她收到信息,興奮不已,22.23分鐘她編輯信息回復,44.45分鐘你收到她的回信。所以請保持耐心,堅持到44.45分鐘後。

打招呼之足夠耐心示意


再來說一說找準方向。

對於近地空間站的航天員,由於到距離地球較近,地面站直接對準當前探測器的位置方向即可打招呼。對於火星探測器,按照相對速度10km/s考慮,經過22.22分鐘光行時後探測器已運動至1.3萬千米外,如果地面站還是對準當前探測器的位置方向,太空飛行器肯定收不到地面的信號。為此,好在太空飛行器的運動是能夠精準計算的,因此地面站可以指向探測器未來的位置方向,保證經過22分鐘光行時,地面的信號剛好被接收到。

打招呼之找準方向示意


最後說一說聯絡員。

對於探測器尤其是火星表面的火星車,由於火星本體遮擋,探測器無法與地面建立直接的聯繫。這時候就需要充分利用聯絡人來實現打招呼啦。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中環繞器就充當聯絡人的角色,地面先將打招呼的信息送給環繞器,然後由環繞器轉達至火星車。目前,在火星的軌道上還有美國和歐空局的多個軌道器,這些探測器採用了相同的協議,都可以充當聯絡人的角色。

打招呼之找好聯絡員示意

實際地面與火星探測器之間的測控示意

為了適應我國月球和深空探測任務需求,我國已建成了佳木斯66米、喀什35米和阿根廷35米三個深空測控站(如圖5所示),各項技術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在天問一號火星探測任務中,我國的深空測控網三大主力將全部投入測控支持。以足夠的耐心、精準的方向和天問一號打好招呼,實現對探測器4億公裡距離的遙測、遙控和軌道測量。

佳木斯深空站66米、 喀什深空站35米、阿根廷深空站35米深空測控設備

來源 | 我們的太空(ID:ourspace0424)作者 | 陳少伍、李海濤編輯 | 麻雨潔郵箱 | ourspace0424@163.com

相關焦點

  • 國產火星探測器發射!美國花32年才做到,天問一號首航即將實現
    圖文|科技蜂鳥在人類太空探索領域,美國一直扮演著領導者的角色,早在1969年美國就把航天員阿姆斯特朗送上了月球;1976年,美國又把「海盜一號」著陸器安全降落到火星表面,成為人類歷史上首個成功降落火星的探測器
  • 『備考資料』2020廣東事業單位公基知識:火星探測
    華圖教育廣東事業單位考試網為大家帶來『備考資料』2020廣東事業單位公共基礎知識:火星探測,希望可以幫助各位考生順利備考廣東事業單位考試。   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在海南的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發射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
  •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順利發射,但火星探索任務尚未成功
    北京時間7月23日12時41分,中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搭乘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發射場成功發射。這是我國首次自主執行火星探測發射任務,並且也是長徵號運載火箭首次執行【地-火轉移軌道】發射。在太陽系裡,金星可以說是跟地球看起來最相像的一顆星球,甚至有科學家將之稱為地球的『孿生姐妹』。1967年,蘇聯的金星4號探測器成功進入了金星大氣層,但是當探測器著陸艙下降到距離金星地表24.96公裡的時候,金星四號突然就和地球失去了聯繫。
  • 火星探測器發回首張彩色圖片
    而在一天前,阿拉伯聯合大公國也創造了歷史,其 "希望號"探測器成功滑入火星軌道,成為第五個到達這個塵土飛揚的貧瘠鄰星的地球國家。有史以來第一個阿拉伯世界的星際任務在其旅程中迄今已經拍到了幾張火星的圖像,但沒有任何東西比得上它周日交付的東西。
  • 阿聯2117年移民火星計劃邁出第一步!希望號火星探測器成功發射
    北京時間2020年7月20日凌晨5時58分,阿聯「希望號」火星探測器在日本種子島航天中心,搭載日本三菱重工 H2A火箭發射升空,阿聯人的火星夢邁出第一步。「希望號」發射升空之後監測和操作以及信號回收工作將由美國宇航局(NASA)接管。如果探測器運行一切正常,「希望號」將耗時7個月,飛行4.93億公裡於2021年2月到達火星。
  • 中國明年7月發射火星探測器
    第一次任務是火星探測,計劃在2020年7月份發射火星探測器,預計經過10個月的飛行,2021年到達火星,著陸火星表面並進行巡視探測。其後,計劃2028年左右進行第二次火星探測任務,並採集火星土壤返回地球。  去年,作為「探火工程」的火箭、探測器系統研製方,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也公布計劃,未來3年將實施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主要內容為無人火星環繞和著陸巡視探測。
  • 阿聯火星探測器要來了!火星探測變簡單了嗎?
    要想獨立探測火星,除了能完全獨立製造探測器以外,全程發射和監控都要自己來完成。能造火箭的國家很多,能造探測器的國家也不少,但有獨立測控網的國家只有三個——美國、俄羅斯、中國。火星探測失敗案例主要集中在前期探測階段,主要失敗數據都是前蘇聯貢獻的。那個時候,美蘇的測控系統都不太成熟,沒有測控地火轉移軌道的經驗,失敗也是正常的。
  • 遠望7號船圓滿完成我國首次火星探測器海上測控任務
    ,探測器進入預定軌道。火箭發射升空約30多分鐘後,遠在太平洋某海域的遠望7號船及時發現目標,捕獲跟蹤穩定,數據獲取有效,圓滿完成火箭二級二次工作段、入軌段火箭測量和探測器測控任務,為實現火星環繞探測和著陸巡視探測提供重要支撐。此次任務,是遠望7號船自下半年出航以來完成的第一次海上測控任務。在短暫停靠母港休整20天後,遠望7號船迅速切換狀態,奔赴預定任務海域。
  • 與美國差距縮小,中國火星探測器成功發射意義為何重大?
    首次火星探測任務的工程目標,一是突破火星制動捕獲、進入/下降/著陸、長期自主管理、遠距離測控通信、火星表面巡視等關鍵技術,實現火星環繞探測和巡視探測,獲取火星探測科學數據,實現我國在深空探測領域的技術跨越;二是建立獨立自主的深空探測工程體系,包括設計、製造、試驗、飛行任務實施、科學研究、工程管理以及人才隊伍,推動我國深空探測活動可持續發展。
  • 既然登陸火星比較難,為什麼月球上摔掉的探測器比火星還多?
    到現在為止總共執行的火星探測計劃有45個,成功了18個,成功率為40%,執行登陸任務的探測器有13個,成功8個,成功率61.54%,其實這數據看起來還不錯,那麼月球呢?月球探測器一共145個,成功77個,成功率為53%,比火星好那麼一點!但執行月球登陸任務的探測器數量為60,成功著陸27,成功率只有45%,兩者相比似乎還是月球更難一些,是這樣嗎?
  • 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發射
    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將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發射升空,飛行2000多秒後,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自主開展行星探測的第一步。探測器將在地火轉移軌道飛行約7個月後,到達火星附近,通過「剎車」完成火星捕獲,進入環火軌道,並擇機開展著陸、巡視等任務,進行火星科學探測。
  • 它的使命和其他火星探測器有啥不一樣
    火星探測器扎堆發射,那麼,探測器是如何被送往火星的,到達火星後它又如何工作?人工智慧能幫助「天問一號」克服哪些困難?中、美、阿聯的火星探測在哪些方面存在差異?讓我們跟隨專家的解讀,深入了解火星探測的那些事。01.火星探測器到底是如何被送往火星的?
  •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順利完成深空「變道」
    深空機動是改變探測器當前軌道,使其進入一條新的軌道而進行的軌道控制。打個比方,就像駕車過程中,軌道修正是微調方向盤,深空機動就是大拐彎。據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八院火星環繞器團隊介紹,這次深空機動,改變了天問一號的飛行速度和方向,沿著變軌後的軌道,就可以順利飛行到火星了。深空機動難度多大?
  • 向火星進發!我國首個火星探測器準備就緒
    國家航天局近日宣布,我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將擇機發射升空,記者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了解到,目前中心各項飛控任務準備進展順利。在北京航天飛控大廳,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科技人員正在與任務各系統進行聯調聯試,為即將到來的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周密準備。
  • 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完成第二次在軌中途修正
    中國首次將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發射成功,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在中國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由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俗稱胖五)實施發射,火箭在飛行2177秒後成功進入地火轉移軌道,器箭分離正常火星探測器太陽翼展開正常。
  • 全國勞動模範、火星探測器系統總設計師孫澤洲:研製探測器像備戰...
    北京空間飛行器總體設計部的火星探測器系統總設計師孫澤洲,獲得全國勞動模範稱號。孫澤洲今年50歲,作為我國太空飛行器總體設計和測控通信技術專家,先後擔任嫦娥三號、四號探測器、火星探測器系統總設計師,帶領團隊圓滿完成我國首次繞月探測任務和首次月面軟著陸及巡視探測任務,尤其是嫦娥四號探測器實現人類首次登陸月球背面,是我國建設航天強國的重大標誌性工程。
  • 火星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從發射到著陸分幾步?
    火星作為距地球最近的類地行星之一,具有和地球最為相似的自然環境,是目前人類通過改造有望成為人類移居地的首選。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是歷史性的一刻,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發射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
  • 中國打破火星探測記錄!美國花32年才做到,天問一號首航即將實現
    圖文|科技蜂鳥在人類太空探索領域,美國一直扮演著領導者的角色,早在1969年美國就把航天員阿姆斯特朗送上了月球;1976年,美國又把「海盜一號」著陸器安全降落到火星表面,成為人類歷史上首個成功降落火星的探測器
  •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探測器成功發射
    據央視新聞消息,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7月23日13時25分,我國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行星探測第一步。天問一號探測器將在地火轉移軌道飛行約7個月後,到達火星附近,通過「剎車」完成火星捕獲,進入環火軌道,並擇機開展著陸、巡視等任務,進行火星科學探測。
  •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成功發射「天眼」助力出徵地外行星
    中新網西安7月23日電 (記者 田進)23日,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發射。如何對火星探測器進行有效控制並建立與地面的通信,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西安分院(簡稱「西安分院」)為火星探測器研製的測控數傳系統和微波測距測速敏感器是進行火星環繞、著陸和巡視的「天眼」,將為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貢獻重要力量。據介紹,從整個火星探測器的構成上來看,它由環繞器和著陸巡視器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