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太行山深處的(茶馬古道)駱駝道村

2020-12-06 自駕遊露營

駱駝道村位於盂縣梁家寨鄉滹沱河北部的牛道溝內,與忻州市五臺縣接壤,藏於大山之中,是一座典型的太行山古村落。村裡的老人說,駱駝道村是先人們根據中國傳統環境的風水理論選吉地建造的,整個村莊群山環繞,附陰抱陽,藏風聚氣,東進西收,松柏罩頭,清泉繞村,體現了天人合一的自然格局。

駱駝道村已有上千年的歷史,村東南有盂縣通往五臺縣的古時要道,曾經是晉商到口外的必經之地。

村中石階大小形態各異,全村四縱三橫的石階街道連環貫通,似有迷宮的感覺,為發展鄉村生態旅遊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這種風格的建築,與山西當地民居有很大的區別,房屋的一層多是用來圈養牲口、儲藏柴火和糧食,二樓則是主人的起居室,或是大戶人家小姐的繡樓。門墩上精美的石雕形態各異,顯示著主人當年顯赫的身份與地位。

村裡現有近百座院落巍然矗立,其中以青石和著黃泥構築的二層徽派格局房屋居多

在古村裡漫步,河水旁,山坳裡,田野間,到處都盛開著桃花、梨花,榆樹上掛著翠綠色的榆錢,香椿樹剛剛發出嫩芽芽,散發出濃濃的香氣,一棵棵、一株株,點綴在角角落落,使古老的村莊充滿了生機,別有韻味。

駱駝泉——這裡沒有城市的喧囂和車水馬龍,只有清澈的泉水、悅耳的鳥鳴,沿著村中鋪就的山路前行,仿佛穿越到千年前的驛站。

在這個寧靜祥和、用石塊和泥土建築的古村落,沒有城市的喧囂和車水馬龍,只有陣陣鳥鳴、聲聲犬吠。

村中精緻的傳統民居,曲折的石板街巷,古老的石質器具,蜿蜒的駱駝古道,以及淳樸的民風民情讓人嘆為觀止。

石磨 在這裡,房子是石頭砌成的,道路是石頭鋪成的,圍牆是石頭築起的,連田地裡的地壟也是石頭壘的,山上普普通通的石頭成了萬能的寶物,所有的一切都離不開石頭。

村中精緻的傳統民居,曲折的石板街巷,古老的石質器具,蜿蜒的駱駝古道,以及淳樸的民風民情讓人嘆為觀止。

沿著村中石板鋪就的山路前行,走進這清幽無限的山野中,仿佛穿越回了千年前。

明清五百年間,晉商往返於山西的關內關外從事販貿活動,而駝幫是晉商中以駱駝運輸為主從事貿易活動的主要商幫之一,他們主要經營的產品為茶葉、花椒等,晉商在往返於忻州、大同時,駱駝道村就成了商幫的必經之地。

歲月流轉,如今的驛站已全無蹤影,而古道仍依稀可見

駱駝道村山路蜿蜒曲折,駝幫商隊從梁家寨的滹沱河出發,翻越牛道嶺駱駝峰至少需要一天時間,這裡就成了駝幫的休息驛站,可謂是北方「茶馬古道」的遺存。

相關焦點

  • 藏在太行山深處,古代北方茶馬古道遺存,山西陽泉盂縣駱駝道古村
    在連綿起伏的太行山脈中,有一個深藏在其中的古村落——駱駝道村。該村位於山西省陽泉市盂縣梁家寨鄉,海拔1800米,地勢險峻,是陽泉最北的一個村莊,至今還保留著古村落的原始面貌。駱駝道村距離陽泉市大概120公裡,這裡適合自駕遊前往,通往大山深處的盤山公路彎多坡陡。不過沿途青山綿延不絕,而且路況很好。當車子行至一處寬闊平坦的停車場時,駱駝道古村就到了。 沿著石板鋪就的山路前行,走進古村落,就走進了歷史。村中精緻的傳統民居,曲折的石板街巷,以及淳樸的民風民情,都讓人嘆為觀止。
  • 穿越太行山之脊,巍峨太行八陘,晉冀豫三省版的「茶馬古道」
    時間如白駒過隙,轉瞬即逝,在悠悠太行山上,從先秦時期到近代,發生過太多的故事,在現代的高速通行道路飛速行進的時候,你知道古代在太行山周圍的人們是怎麼通行的嗎?雲南有著名的茶馬古道,可是咱太行山也有歷史悠久的通行小道,無論從景色、年代、重要性來說都不次於茶馬古道,但是卻鮮為人知,那就是著名的太行八陘。
  • 「印象隴原」尋訪火站村茶馬古道遺蹤
    沿著歷史漸漸清晰起來的脈絡,我們的眼前又一條古道遺蹤呈現出來了,這就是坐落在徽縣榆樹鄉火站村,在歷史的煙雲裡沉睡了千年的茶馬古道。榆樹鄉坐落在徽縣的東北部,在現今的地理位置上並不算是最偏遠的荒僻之地。我對它最早最具體的認知是和板慄、野草莓聯繫在一起。
  • 【「醉」美芒康】徒步芒康茶馬古道 陽光冰雹伴隨馬蹄聲穿越馬幫...
    今(25)日,在2019年西藏芒康首屆葡萄產業品牌推廣暨第五屆重走茶馬古道旅遊節期間,全國主流媒體、企業家代表、旅遊大咖等從西藏芒康曲孜卡鄉出發,乘車抵達覺龍桃花溝,嘉賓們分為紅、黃、藍、綠四個方隊,徒步向扎西拉姆女神草原行進,正式開啟重走茶馬古道之旅。上午10點,徒步正式開始,嘉賓每隊配予5匹馬,定量的食物及水源。
  • 雲南特色小鎮——普洱那柯裡茶馬古道小鎮
    自19年9月,普洱那柯裡茶馬古道小鎮被命名為「雲南特色小鎮」並授牌以來,那柯裡就迎來了自己的春天。開啟整體提升改造的「瘋狂模式」,按照「產業聚集、文化多元、鄉愁濃鬱、生態優美、特色彰顯」宜居宜業宜遊的建設目標,一路高歌向前衝。
  • 思享無限直播民族舞劇《川藏·茶馬古道》「背夫」精神感動觀眾
    來源:時刻頭條12月31日,【紅色經典】系列直播走進國家大劇院,進行了歌劇民族舞劇《川藏·茶馬古道》的彩排探班直播。該系列由中央網信辦網絡新聞信息傳播局指導、光明網主辦、思享無限獨家支持。思享無限旗下秀色直播、樂嗨直播、嗨秀直播、蜜瘋直播以及戰略合作平臺紅人直播全程參與直播。
  • 茶馬司是茶馬古道最佳見證|雅安|茶葉|邊茶_網易訂閱
    位於名山區新店鎮的茶馬司遺址  前不久,雲南茶馬古道研究專家李旭的新書《茶馬古道——從橫斷山脈到青藏高原》出版。自1986年開始,30多年來,李旭幾乎不間斷地行走於茶馬古道,不僅參與了茶馬古道開創性考察和命名,還持之以恆地進行了深入的探訪和研究。雅安作為川藏茶馬古道的必經之地,見證著茶馬古道的歷史變遷,當然是他書中不可或缺的主要內容。  「茶馬互市」成藏漢貿易重要方式  史籍記載,在古代巴蜀地區,早在西周初年就有人工種植的茶園存在。
  • 大理古城6公裡外的茶馬古道,隱匿著古村落和2個寺院!
    下面就跟著大理本地無違旅行,一起參觀遊覽大理蒼山鳳陽邑茶馬古道吧。此遊記也許不是最全面的,但至少是最實用的乾貨遊記,希望對將要去鳳陽邑茶馬古道景區旅遊的遊客有所幫助。遊記內容分為茶馬古道簡介、三種玩法、美食、交通,客棧、注意事項等。
  • 甘肅岷縣:昔日「茶馬古道」今日重現輝煌
    昔日的茶馬古道重鎮——岷縣,今天在以一批電商創業者們的市場開拓中,再書往日輝煌。甘肅境內的茶馬古道大致路徑先由四川進入文縣,再沿白龍江到達武都,經宕昌至岷縣後進入藏區。
  • 2018年6月英語四級翻譯練習題:茶馬古道
    新東方網>大學教育>四六級>複習輔導>四級>四級輔導>翻譯>正文2018年6月英語四級翻譯練習題:茶馬古道 2018-05-30 15:29 來源:
  • 岷縣電商為貧困群眾打造脫貧「網絡茶馬古道」
    岷縣電商為貧困群眾打造脫貧「網絡茶馬古道」每日甘肅網4月24日訊據定西日報報導(記者 許雲鵬 戴雯)昔日的茶馬古道重鎮——岷縣,今天在以李愛軍為代表的電商創業者們的網絡商貿市場開拓中,再書往日輝煌。
  • 青海這個古鎮因茶馬古道穿過而商業興盛,名字源於寺院的藏語音譯
    黃土高原和青藏高原在這裡合二為一,這裡是歷史悠久的縣城,這裡是湟源縣城,這裡是丹噶爾古城,唐蕃古道從這裡穿越而來,這裡展現出商都的盛況,眾多的民族在這裡聚集,所以丹噶爾古城又稱「小北京」,「海藏咽喉」,今天我們來談談丹噶爾古城,這座歷史文化名城。
  • 深入「雲南最後的秘境」 探秘古老的獨龍族!
    秋那桶的北面緊鄰西藏的察瓦龍鄉,由一條似乎嵌在山崖縫隙裡的茶馬古道將兩地相連,悠遠無聲。 ||霧裡村-雲南「小瑞士」 歷史悠久的古道古城 全都是美景之外的驚喜 ||徒步古老的滇藏茶馬古道
  • 探秘河北保定的金礦山,太行山深處的淘金戶,留下了1000多盞油燈
    古油燈承載著一代人的記憶,隨著現代化科技的發展,中國不管是城鎮農村還是偏僻的山裡,已經全面實現了通電的設施,可是古油燈在老一輩人那裡,依然有著很深厚的感情,太行山深處,有的人家還在使用,如果有興趣的話,可以去太行山深處的古村落裡面走一走,尋覓一下。虎山各大文化館、藝術館內珍存的老物件,都飽含了歲月的溫情,見證了太行山中人們生活的的發展和變化。
  • 太行山深處的「土豹子」,行蹤神秘莫測,究竟是什麼動物?
    今天我們來說說太行山脈一帶人們口中「土豹子」,傳言它身居太行山深處,行蹤神秘莫測,那麼這又究竟是什麼樣的一種動物呢?華北豹為什麼說太行山深處的「土豹子」最有可能是華北豹呢?中國當代豹子分布圖其次從名字上看,能夠被人們稱之為「豹」的動物,基本上體型都不會太小,在現代貓科動物裡面,分兩個亞科(獵豹亞科已經被取消,獵豹已歸類到貓亞科),貓亞科和豹亞科,老虎、獅子、美洲豹等體型較大的,基本上都分在豹亞科裡面,而豹貓、叢林貓等體型較小的,基本上都屬於貓亞科裡面的成員,所以從體型上面來論,太行山深處裡的
  • 盒馬首家定製店落戶昆明 「茶馬古道」喚醒老街記憶
    為喚起昆明老街記憶,盒馬順城店裝修上做了定製化設計,以「茶馬古道」主題,門店裝點著老街的紅牆紅瓦,牆上掛著的馬幫器具頗有帶入感,獨有的包房裝點著馬幫的暗語和歌謠,給人一種穿越之感。   作為盒馬首家定製門店,該店裝修成本是普通門店的兩倍。而為了讓老街住戶儘快住上盒區房,門店的裝修時間縮短了近一倍。
  • 茶馬古道走出致富新路
    行走在這片康巴大地上,唐蕃古道的韻味、格薩爾王的傳奇、囊謙王歷史遺蹟常伴左右。    然而這座下轄9鄉1鎮、總人口達12萬人的歷史文化重鎮,由於貧困面大、貧困程度深,成了青海省深度貧困地區之一。截至2018年3月,全縣仍有建檔立卡貧困人口4298戶19191人。
  • 雲南盈江有個石梯村,千年茶馬古道石梯不火鳥兒倒是火了!
    石梯村是中緬邊境上一個以景頗族、傈僳族為主的貧困山村,以村內千年「茶馬古道」上的石梯為名。過去,村民們靠山吃山、刀耕火種。如今,他們放下了「油鋸、斧頭、砍刀、獸夾」等「祖傳家當」,自覺投身於生態保護中,做起了鳥兒的生意。
  • 「雲南省非遺主題旅遊線路」流梭於山河歲月 共赴滇西北·茶馬古道...
    本期「雲南省非遺主題旅遊線路」推薦,小編將帶你走進「滇西北·茶馬古道之旅」。這條路線縱橫大理、迪慶兩大國家文化生態保護區,途經古代「南方絲綢之路」和「茶馬古道」,貫連世界文化遺產、世界自然遺產、世界記憶遺產等系列人文景觀,是當下滇西北傳統文化景觀的旅遊熱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