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在非洲這樣建鐵路!把獅子斑馬長頸鹿都樂壞了~

2021-01-10 超級建築

來源:新華非洲

超級建築(ID:chaojijianzhu)

蒙內鐵路是中國在肯亞建設的重大工程,即將於今年6月試運行。據說,這條鐵路的一大特色是為野生動物修建了專門的動物通道。動物通道的情況怎麼樣?野生動物真的會使用動物通道嗎?

在肯亞蒙內鐵路一處涵洞,「拯救大象」組織負責人本森·奧馬興奮地指著黃泥土上幾處深深淺淺的動物腳印說:「看,這是獅子,它使用了涵洞通過!哦不,這邊還有一隻小的,可能是母子!」

這是2月21日在肯亞察沃國家公園附近一座蒙內鐵路動物通道拍攝的野生動物留下的腳印。

涵洞頂上用油漆刷著「DK236」字樣,表明此地離蒙內鐵路的起點蒙巴薩距離236公裡。蒙巴薩所在的東非沿岸,是海上絲綢之路的歷史和自然延伸。明代著名航海家鄭和率船隊七下西洋,其中四次曾抵達這裡。

現在,作為東非第一港,蒙巴薩再一次把非洲和「一帶一路」連接起來。蒙內鐵路東起蒙巴薩,西至肯亞首都奈洛比。根據遠期規劃,該鐵路將連接肯亞、坦尚尼亞、烏幹達、盧安達、蒲隆地和南蘇丹等東非6國,成為一條東非「經濟大動脈」。

但鐵路的修建引起了肯亞國內外動物保護主義者的關注。蒙內鐵路全長480公裡,其中有120公裡穿越察沃國家公園。動物保護主義者擔心,鐵路可能影響野生動物的自由遷徙。

2月22日,在肯亞西察沃國家公園,動物們在一處水塘喝水。

「旅遊業佔到肯亞GDP12%,而來旅遊的人中,80%是為了看野生動物。鐵路和旅遊都是肯亞經濟的重要引擎,我們不能右臂壯了,左臂細了。」奧馬雖是研究犀牛和大象的動物專家,但說起野生動物對肯亞的經濟貢獻卻頭頭是道。

如何將鐵路對野生動物的影響降到最低?承建蒙內鐵路的中國路橋集團一位負責人說,蒙內鐵路從立項開始就關注到這一點,從設計階段開始便把」綠色環保「作為定橋開道、築路建基的前提和指導。

比如,在線路選擇上,活躍著多種野生動物的察沃國家公園佔地約2萬平方公裡,公園東北至西南最長有240公裡,與蒙內鐵路線路走向相同,鐵路無法做到完全避免。於是在路線設計上,蒙內鐵路與既有的A109公路和米軌鐵路並行,避免了對公園二次破壞。

2月22日,在肯亞察沃國家公園附近,一隻斑馬試圖穿越A109公路。

在保護野生動物的生活習性方面,蒙內鐵路項目部和肯亞野生動物保護局合作,調研沿線野生動物遷徙種類和遷移路徑,根據大象、長頸鹿等動物活動習性,結合河流、溝渠,設置了專門的野生動物通道。

在察沃河特大橋,記者見到了這樣一條野生動物通道。正值旱季,察沃河水量處於低位,河面約寬2米,而察沃河特大橋卻長達2公裡。

「這叫平地起高橋,為了讓野生動物能夠暢通無阻。」中國路橋集團蒙內鐵路二標項目部副經理餘金楠介紹說,察沃河特大橋是肯亞最長的鐵路橋之一,有59座橋墩,最高處達35.1米。「

這是2月23日在肯亞沃依地區拍攝的蒙內鐵路察沃特大橋局部。

奧馬曾多次在察沃國家公園調研蒙內鐵路對大象生活習性的影響。他說,像察沃河特大橋這樣的動物通道,對野生動物的遷徙基本上沒有影響。「這麼高的橋,動物們就當它不存在了,遷徙起來毫無障礙。「

這正應了蒙內鐵路野生動物通道設計的初衷。中國路橋負責人介紹說,蒙內鐵路沿線所有橋梁式動物通道淨高均在6.5米以上,野生動物中的」高個子「長頸鹿成年時大約在5.5-5.8米,如此設計讓王毅外長和肯亞外長阿明娜在奈洛比的記者會上專門「點讚」:「長頸鹿穿過可以不低頭、不彎腰,那是一幅多麼美妙的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景象。」

2月22日,在肯亞察沃國家公園附近,一隻斑馬經過一座蒙內鐵路動物通道。

除了專門的野生動物通道,蒙內鐵路沿線還在小河溝處設置涵洞,方便斑馬等動物飲水,也方便小型野生動物穿過鐵路。線路兩側特意設置了柵欄,避免動物爬行通過時與列車相撞。

那麼動物真的會使用這些通道和涵洞嗎?被問到這個問題時,奧馬笑著指了指察沃河特大橋動物通道附近的一堆便便說:」那就是證據!由於大象夜間活動的生活習性,你們白天不會看到它們穿越通道。但這大象便便足以證明,它們晚間在這附近出沒。「

奧馬告訴記者,野生動物中大象是比較聰明的,它們大概幾個星期就能適應動物通道。最」害羞「的是長頸鹿和黑犀,不過假以時日這兩種動物也都沒有問題。」研究顯示,你們青藏鐵路的藏羚羊通道現在使用率已經達到100%我對蒙內鐵路也有同樣的信心。「

天色漸暮, 正當大家遺憾不能親見大象穿過動物通道時,一隻斑馬慢悠悠走到了動物通道前。它無視人群投去的關注,徑直走過動物通道,消失在暮色中。

置頂超級建築 信息更快知道

相關焦點

  • 肯亞長頸鹿令遠處摩天大樓相形見矮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英國《每日郵報》3月19日報導,在肯亞首都奈洛比,攝影師帕拉斯•坎達利亞(Paras Chandaria)捕捉到了一組體態優美的長頸鹿漫步的照片,照片中的長頸鹿與身後遠處的摩天大樓距離很微妙,這群動物看起來仿佛高過了建築。
  • 長頸鹿的戰鬥力有多強?犀牛都被踢倒
    長頸鹿,是一種我非常感興趣的動物。它們原產於非洲的一種大型食草動物,身高大約在5米以上,最高的可達8米以上。普通人平均身高1.7米,長頸鹿有三四個人疊起來那麼高。其體重一般超過1000千克,較重的可以達到2000千克,也就是兩噸。
  • 《馬達加斯加2:逃往非洲》友情與愛情 生活與工作
    不過中途總是有意外,著陸在了非洲大陸,飛機散了架,這一次如了斑馬的願望,原始草原上勃勃生機。獅子的劇情有點像《獅子王》,他找到了父親,有個壞叔叔,在和叔叔決鬥時,他本以為是紐約的鬥舞,滿口歡喜答應了。卻不知在這裡在草原上是武力的決鬥,不幸被驅逐,連累到父母老獅王也一起受難。
  • 非洲人眼裡的中國人是怎樣的?
    最近有一個非常有意思的情況出現:網上出現很多諸如非洲人眼裡中國是怎樣的,非洲人眼裡的中國人是怎樣的問題討論。同樣的問題,「非洲」替換成「美國」「印度」等等任何一個外國國家,不變的是,這些問題都引來了大量的討論。
  • 走進非洲大草原,看看不一樣的動物世界!
    草原、沙漠、獅子、大象、長頸鹿…… 其實非洲動物種類及其豐富,既有小朋友們都能認得出來的獅子、斑馬,更多是你不知道該叫啥名的相貌特別的動物。先介紹下最厲害的,來非洲看動物第一個要知道的就是這非洲五霸,你知道都有誰嗎?
  • 是中國人做到的
    這一次,中國人用一條鐵路聯通了大西洋和印度洋,西方人幾百年沒有做到的事,中國人做到了!近日,上世紀70年代由中國政府援建的坦贊鐵路和本世紀初由中國企業承建的本格拉鐵路首次實現客運聯通,這兩條鐵路的「握手」標誌著世界歷史上首次完成鐵路連通大西洋與印度洋,建成了非洲版「兩洋鐵路」。
  • 非洲發現「侏儒」長頸鹿 體長不足3米短腿萌萌噠!
    本文轉自【IC photo】;2021年1月11日報導(具體拍攝時間不詳),一頭普通成年長頸鹿的身高在18英尺左右,但動物保護學家卻在烏幹達和納米比亞發現兩頭身高不到3米的「侏儒」長頸鹿。其中一頭長頸鹿名叫Gimil,科學家首次發現吉米爾是在2015年的烏幹達,當時它就出現身材比例不協調的問題。另外一頭長頸鹿名為Nigel,在納米比亞的一個私人農場裡,也出現了這種情況。科學家隨後開始定期拍照監測兩頭長頸鹿的身高變化。經對比研究發現,這兩隻長頸鹿之所以異常矮小是因為它們患有「侏儒症」,也就是因骨骼發育不良而導致身材矮小。
  • 長頸鹿恩愛前先「喝尿」?它們為什麼要這樣做?
    目前長頸鹿普遍的分布在非洲等地,像衣索比亞、蘇丹等非洲國家的大草原上,時常能看到一小群一小群的長頸鹿,而且它們的食物主要是以樹葉為主,因為身高太高,脖子太長的緣故,導致長頸鹿不能像馬一樣這麼容易吃到草地上肥美的綠草,所以吃樹葉也成為了它們不多的選擇。
  • 「世界長頸鹿日」 長頸鹿亟待保護
    6月21日是「世界長頸鹿日」,蘇州市動物園的兩隻長頸鹿也迎來了自己的節日。記者了解到,市動物園共有兩隻長頸鹿,一公一母。母長頸鹿今年12歲了,2008年7月出生,動物園於2009年9月引進。而公長頸鹿是2017年12月30日在市動物園裡出生的,今年還不到3歲。
  • ——清華博士生實地體驗蒙內鐵路
    中國造  非洲情  發展夢——清華博士生實地體驗蒙內鐵路來源:《光明日報》2017-08-04七月,我們三個清華大學同學有幸體驗了開通不久的蒙內鐵路。從奈洛比火車站安檢進站的時候,一位工作人員向我們豎起大拇指,激動地說:「You Chinese built it」(你們中國人建造了它)。
  • 非洲旅遊必看的5種特殊動物,網紋長頸鹿真是性感
    很多人去非洲旅遊,就是衝著野生動物去的,尤其是東非的肯亞,更是野生動物的天堂。如果你有幸去肯亞旅遊,除了我在前面的文章裡介紹過的「五大獸」(非洲獅、花豹、非洲象、黑犀牛、非洲野牛)之外,還有5種特別的動物,在其他國家根本沒有或者很難同時看到,一定不要錯過。
  • 非洲發現迷你長頸鹿:脖子不短 腿卻特別短
    來源:海外網正常長頸鹿(右)和迷你長頸鹿(視頻截圖)海外網1月12日電據英國路透社11日報導,非洲多個國家接連發現了身高只有平均水平一半的「迷你長頸鹿」,它們的脖子長度正常,但腿卻非常短。正常長頸鹿(A)和迷你長頸鹿的對比圖(路透社)報導稱,非洲國家納米比亞和烏幹達均發現了迷你長頸鹿,身高在2.6米左右,約為長頸鹿正常身高(4.6米至6.1米)的一半,這也是全球首次發現迷你長頸鹿。動物學家麥可·布朗稱,它們可能患有骨軟骨發育不良,這是一種影響軟骨、關節和骨骼發育的罕見病,常發病於頭部、脊椎和四肢部位。
  • 山西曾有長頸鹿,頭上長有4隻犄角,體型卻與非洲霍加狓相像
    01中國土生土長的長頸鹿,頭上長有4隻犄角,體型卻類似非洲霍加狓它叫山西獸,出土於山西府谷縣中新世地層,距今約2300萬年。專家分析,山西獸是一種古長頸鹿,中國土生土長的長頸鹿。02山西獸的脖子和腿都沒有長頸鹿長,體型卻類似非洲霍加狓根據山西獸的復原圖可以看出,山西獸和長頸鹿長得還真像,但是你仔細一看,好像又不太像。因為山西獸的脖子和腿比較短,很明顯沒有長頸鹿那麼長,它的樣子很像一隻矮版的長頸鹿。
  • 【百科】8米高的長頸鹿居然這樣睡覺
    面對這麼萌的長頸鹿,也讓很多小朋友產生了疑問:為什麼長頸鹿的脖子這麼長?那它怎麼睡覺啊~我餵他食物,它為什麼不說話?    喜歡長頸鹿,那麼關於長頸鹿的這些知識,也需要知道哦~長頸鹿的老家在哪兒    長頸鹿拉丁文名字的意思是「長著豹紋的駱駝」 。長頸鹿主要生活在非洲熱帶、亞熱帶廣闊的草原上。
  • 長頸鹿!不和野生動物說再見
    據統計,在肯亞,每年有約100頭獅子喪命於此,斑馬、羚羊、長頸鹿也都難以倖免。這些青少年到了之後,會寫中文文章、拍紀錄片、會在國內做攝影展,這樣可以讓在中國的更多人了解到非洲的野生動物保護,這其實是一個雙向的作用。
  • 正經長頸鹿都怎麼打領帶?
    有人甚至為此挖出了一些圖片證據試圖嚴肅分析這個問題▼還有人趁機搗亂▼然而就在大家熱烈地討論長頸鹿領帶的時候出現了這樣一則真實的新聞長頸鹿瀕臨滅絕▼不是嚇唬人12月份IUCN發布了最新的《瀕危物種紅色名錄》第一次把長頸鹿列入了易危物種
  • 16萬中國人在非洲定居不願回國,原來他們在這裡是這樣生活的!
    16萬中國人在非洲定居不願回國,原來他們在這裡是這樣生活的!提到非洲,我們對它的印象都是貧窮落後,有著非常多的貧民窟,但即使現在中國旅遊非常的興盛,也很少有人到非洲去旅行,自古我們就認為這個地方氣候過於炎熱,導致很多疾病泛濫,但拋開這些不談,其實這個地方也是非常值得人們來探索的,比如這裡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作為人類的發源地,也是蘊藏了非常多的資源。
  • 中國也有長頸鹿,只是我們都沒有見過
    中國也有長頸鹿,只是我們都沒有見過 圖註:像長頸鹿一樣的山西獸,圖片來自網絡 長頸鹿身高腿長,是非洲的代表性物種,沒有長頸鹿出沒的非洲大草原不是真正的非洲大草原。長頸鹿站立時,腦袋距離地面的高度足有5米高,它也因此成為今天陸生上最高的動物。我們中國大地上有沒有長頸鹿生存過呢?還真有,今天就介紹一種生存在500萬年前山西的「長頸鹿」。 今天要介紹的這種「中國長頸鹿」名字叫做山西獸(Shansitherium),一聽名字就知道它是在山西省發現的。
  • 非洲發現迷你長頸鹿:脖子不短,腿卻特別短
    說到長頸鹿,大家的第一反應就是它們的長脖子和「高個子」。長頸鹿是一種生長在非洲的反芻偶蹄動物,拉丁文名字的意思是「長著豹紋的駱駝」。它們是世界上現存最高的陸生動物。站立時由頭至腳可達6-8米,體重約700千克,剛出生的幼仔就有1.5米高,成年長頸鹿的頸特別長(約2米),頸背有1行鬃毛,四肢高而強健。
  • 非洲也有一種四不像動物,形似長頸鹿斑馬,霍加狓卻保留原始特徵
    在動物世界中,有很多奇特的動物具有多種動物的特徵,例如常說的「四不像」麋鹿,「五不像」馬來貘,「六不像」羚牛等等,而在非洲森林中也有一種「四不像」動物,形似長頸鹿斑馬,實際上和它們並沒有關係的,且是一種珍稀又保持著很多原始特徵的——霍加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