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博士生實地體驗蒙內鐵路

2020-11-28 清華大學新聞網

中國造  非洲情  發展夢

——清華博士生實地體驗蒙內鐵路

來源:《光明日報》2017-08-04


七月,我們三個清華大學同學有幸體驗了開通不久的蒙內鐵路。從奈洛比火車站安檢進站的時候,一位工作人員向我們豎起大拇指,激動地說:「You Chinese built it」(你們中國人建造了它)。這讓我們一行三人更加期待與1000多名非洲民眾一起體驗這條「中國造」鐵路。

時間轉回到今年的5月21日,2017年清華大學博士生海外必修實踐「一帶一路」訓練營開營,經過一系列選拔,28名博士生最終入選訓練營,他們將被派往肯亞、斯裡蘭卡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在離國萬裡的土地上受教育、長見識、增才幹。我們三人分別來自電子系、水利系和新聞學院,組成了這次的肯亞支隊。

2016年,五位博士生師兄師姐曾投入肯亞的蒙內鐵路建設項目,為這條凝聚中非友誼的鐵路貢獻了一份獨特的清華力量。今年5月30日,蒙內鐵路竣工試運行,這條全長480公裡的鐵路聯通了肯亞首都奈洛比和第一大港口城市蒙巴薩,是肯亞百年來新建的第一條大型鐵路,也是第一條完全採用中國技術、中國標準、中國設備、中國運營管理的國際幹線鐵路。作為清華人,我們沿著校友的足跡再次來到這裡,更是迫不及待一睹蒙內鐵路的風採。

然而我們並沒有在第一時間如願,因為這條鐵路的受歡迎程度,遠超我們的想像。由於當地居民的火熱需求,火車票也出現了「一票難求」的景象。蒙內鐵路是「一帶一路」倡議下的重要成果,鐵路的修建給非洲人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以前乘坐大巴往來奈洛比與蒙巴薩之間需要9個小時,票價要超過1000肯亞先令,而現在一張火車票僅售700肯亞先令,5個小時就能到達,物美價廉。我們此次去蒙巴薩是早上7點多剛開票的時候才買到3天後的火車票。車內座無虛席,乘客以非洲當地人為主,也有少數中國人、印度人等。許多人都是第一次乘坐火車,甚至是專程為了體驗蒙內鐵路而來。在火車發動的一瞬間,車內乘客興奮而激動。中午11點多,當對面有一輛列車飛速交匯而過時,車內一片歡呼聲,許多人都向旁邊的火車乘客打招呼。「我們這是第一次乘坐速度這麼快的火車」,坐在對面的當地人弗蘭克·穆戈說。

穆戈是一名工程師,這次他和家人共7個人一起到蒙巴薩旅遊。坐在邊上的是他的侄子帕克斯,在肯亞本地大學讀大二,學的是計算機專業。一路上他們不停地給我們介紹窗外的風景、肯亞的風俗習慣。他們向我們學習漢語「你好」,同時教我們說斯瓦希裡語的「Jambo(你好)」。帕克斯說清華的計算機專業很強,希望以後能夠有機會到清華讀研究生甚至博士生。我們約定,以後他如果來清華讀書我們再一起坐中國的高鐵。

聽著我們的對話,邊上的非洲姑娘們也很熱情地跟我們聊起非洲和中國的故事。姑娘們邀請我們一起自拍,當窗外出現象群的時候,她們激動地指給我們看,整個車廂充滿了歡聲笑語。她們中有幾個人還是從鄰國坦尚尼亞專程過來體驗這列火車的。在蒙巴薩分別時,大家一起很開心地擺起了各種姿勢和這列「中國造」火車拍照。

乘客們熱情友好,乘務員的高素質也令人印象深刻。在用中英文寫的「小心站臺間隙」提醒標識旁,驗票的肯亞乘務員微笑著遞還車票。當我們提出是否可以跟她合影時,她表示很樂意,不過又禮貌地解釋得等到蒙巴薩站後才可以。

五個小時的行程在不知不覺中到達終點。在舒適輕鬆的旅途中,人們能感受到中非之間的融合已經非常自然和諧。蒙內鐵路火車站、鐵路建設有著非常強烈的中國印記,火車車廂都是從中國運過來的,安檢設備也是中國同方的,就連小小的火車票都長得很「中國」,足見中國技術在非洲大地落地生根。火車上的「中國味」就更濃了,很多標語都是中英文雙語的。列車員雖然是當地員工,但他們的行為舉止和中國列車員很像,看起來很親切,甚至會用熟練的中文問我們想吃些什麼。從奈洛比到蒙巴薩,從東非大草原到熱帶雨林,我們在列車上不僅欣賞著沿途美景和野生動物,也看到了一個正在迅速發展的肯亞。

到站下車,回望這趟由內而外散發著中國氣息的火車,我們的內心充滿自豪。蒙內鐵路的開通是中非合作極具歷史意義的大事件,飛馳的火車不僅承載著中非人民的歡聲笑語,還承載著中非經濟共同發展的希望。作為東非鐵路網的咽喉,蒙內鐵路修建的重要意義不言而喻。蒙內鐵路的開通將把港口和內陸城市、開發區連接起來,未來將以鐵路為軸,建設一大批經濟開發區,這將給東非發展帶來巨大機遇。

在蒙巴薩火車站的出站檢票口,矗立著鄭和的塑像。數百年前,鄭和帶領強大的航海船隊來到蒙巴薩傳播和平,互通貿易。幾百年後,在「一帶一路」倡議的指引下,越來越多的中國人來到非洲大地工作生活,為非洲崛起貢獻中國力量。如果說鄭和雕像是中非友誼的古老象徵,那麼如今蒙內鐵路或許可以稱為中非友誼的新象徵。時代在變、合作模式在變,但中非友誼沒有變。

正如穆戈所說,未來中國和肯亞會一起建更多的鐵路,中國和非洲友好關係也會如蒙內鐵路上的這列火車一樣駛向更加美好的未來。

編輯:華山

相關焦點

  • 蒙內鐵路第二標段檢驗員卡雷博·比桑格·奧萬格: 「時間將證明...
    2014年9月參加了中國路橋蒙內鐵路項目,在第二標段中心實驗室工作。「中國標準非常省時」《21世紀》:你之前接受過專業的學習和訓練,目前實驗室的常規工作對你而言有挑戰嗎?卡雷博:開始的時候還是遇到一些困難,因為過去我們用的都是英國標準,也有美國標準,比如美國土木工程師學會(ASCE)和美國材料及檢驗協會(ASTM)的標準。
  • 王洪海實地踏勘!事關市域郊鐵路選址!
    1月11日上午,區委書記王洪海帶領有關部門負責同志實地踏勘市域郊鐵路選址情況。 王洪海一行先後深入蘆臺火車站、濱海新區楊家泊鎮相關區域,詳細聽取責任單位就市域郊鐵路蘆臺站選址情況的介紹。
  • 在清華讀研究生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在清華讀研究生是一種怎樣的體驗——在清華大學2018級研究生開學典禮上的發言清華大學物理系主任 王亞愚在座的多數同學是從其他學校、甚至其他國家來到清華的,祝賀你們在研究生階段圓了清華夢,也希望你們給清華園帶來新的活力,滿懷激情地開啟人生新的篇章。20年前的8月份,我開始了自己的研究生階段學習,當年的景象依然歷歷在目;而來到清華任教也已經超過了10個年頭,還在努力成為一名更好的研究生導師。今天,我想和同學們分享一下「在清華讀研究生是怎樣一種體驗」。
  • 2018年江西、湖北、湖南煤產量狂減一半的底氣-蒙華鐵路
    蒙華鐵路全稱「蒙西至華中地區鐵路煤運通道」,北起內蒙古浩勒報吉站,終點到達江西省吉安市,線路全長1837公裡,規劃設計輸送能力為2億噸/年。是我國繼大秦鐵路、神黃鐵路和山西中南部鐵路之後新建的又一重載鐵路。2019年1月30日蒙華鐵路頭號重點控制性工程 - 全長18.4公裡中條山隧道順利貫通,標誌著蒙華鐵路全線228條隧道全部貫通。
  • 第十一屆「人大、清華、北大三校博士生論壇」 在中國人民大學成功...
    11月20日上午8:30,由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主辦辦的第十一屆「人大、清華、北大三校博士生論壇」在中國人民大學逸夫會議中心第二會議室隆重召開。本次論壇的主題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
  • 縣委政法委實地調研察看城關鎮鐵路沿線周邊安全隱患問題整改情況
    縣委政法委實地調研察看城關鎮鐵路沿線周邊安全隱患問題整改情況 2020-07-25 19: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清華「大篷車課堂」尋路南亞文明
    今年大年初五(2月12日),清華大學國際傳播研究中心主任李希光教授與來自全校八個院系的二十名清華學子,飛赴南亞地區,歷經十天,每天睡覺不足5小時,艱苦行走在「一帶一路」建設關鍵點——印度西孟加拉邦和孟加拉國,進行實地調研考察。  這裡沒有三尺講臺,沒有現代化教學設備,考察團隊員就在坑窪的紅土地上、顛簸的大巴車裡,伴著蚊蟲叮咬,樂此不疲地交流採訪調研的收穫,並提出對研究主題的最新看法。
  • 前微軟AI掌舵人沈向洋加入清華,正面向計算機視覺招收博士生
    現在,這個 「新的篇章」 翻開了清華書寫的一頁。根據資料顯示,2020 年 3 月 5 日,「沈向洋雙聘教授聘任儀式暨春風講堂第四講」將在清華大學工字廳舉行,屆時,清華大學校長邱勇將向沈向洋教授頒發聘書。
  • @各單位,一大撥清華博士生即將登鷺,超級實習生等你來pick!
    @各單位,一大撥清華博士生即將登鷺,超級實習生等你來pick!他們的工資待遇●@用人單位 ●★為博士生提供每人3000元的工作生活補助和適當夥食補助,鼓勵有條件的單位安排免費住宿。●@市委組織部 ●★根據《關於實施柔性引進人才激勵支持若干措施的通知》,為博士生配套提供每人3000元的工作生活補助和每人2000元交通補助。
  • 清華公管:質性薈萃分析方法博士生學術訓練營成功舉辦
    【MBA中國網訊】10月10-12日,清華公管組織了主題為「自然資源管理的系統案例研究方法:社會生態系統和薈萃分析資料庫(SESMAD)」的博士生學術訓練營,由西班牙巴塞隆納自治大學環境科技研究所瑪麗居裡研究員塞爾吉奧·維拉梅爾-託馬斯(Sergio Villamayor-Tomas)主講
  • 中國人在非洲這樣建鐵路!把獅子斑馬長頸鹿都樂壞了~
    蒙內鐵路東起蒙巴薩,西至肯亞首都奈洛比。根據遠期規劃,該鐵路將連接肯亞、坦尚尼亞、烏幹達、盧安達、蒲隆地和南蘇丹等東非6國,成為一條東非「經濟大動脈」。但鐵路的修建引起了肯亞國內外動物保護主義者的關注。蒙內鐵路全長480公裡,其中有120公裡穿越察沃國家公園。
  • 清華+北大博士生項目如何在線上課?
    得到了廣大師生一致好評今年春季教學安排PTN課程委員會決定線如期開課鑑於PTN項目模塊課程是由不同單位的教授共同授課上課學生也涉及清華例如,在清華認證課程「分子細胞生物學專題討論」中,將春季所有使用雨課堂授課的教師設置為協同教師,同時與註冊中心和雨課堂溝通,在班級成員中導入了北大學籍的39名PTN項目學生,以保證所有PTN項目的同學都可以開展課程學習;另一方面,針對模塊自建課程,雨課堂管理方為所有授課教師開通會員權限,保證所有教師在自建課中都能使用直播和板書功能。
  • 向未來2》:初中生為何能贏清華博士?
    畢嘯天 向未來2》節目中,來自北京清華附中的段禹辰戰勝清華大學「網紅」、化工系博士畢嘯天,斬獲當期「科學猜想王」桂冠。打敗博士生的這位初中生,一時也成為「網紅」。   畢嘯天曾以「搶紅包」教程成「網紅」   畢嘯天是「本碩博三清」的清華博士,也是網絡界著名的科學派段子手。一年多來,他以「畢導」之名樂此不疲地在微博、微信上傳播各種奇思妙想。
  • 清華地球科學中心博士生同丹《自然-地球科學》在線發文
    清華地球科學中心博士生同丹《自然-地球科學》在線發文揭示經貿活動中氣溶膠汙染影響清華新聞網9月12日電 9月6日,清華大學地球系統科學研究中心博士生同丹以共同第一作者的身份在《自然-地球科學》(Nature Geoscience)在線發表題為「國際貿易中隱含的全球氣溶膠氣候強迫」(Global climate forcing of aerosols
  • 青年計算機科技論壇反思博士生培養—新聞—科學網
    但是,人們也清醒地認識到,中國最好的大學和美國最好的大學在博士生培養方面依然存在著很大的差距。一名優秀的博士該怎樣煉成?國家、學校該為博士生培養創造哪些環境?日前,在中國計算機學會(CFF)舉辦的青年計算機科技論壇上,這些問題引發了專家們的深入探討。
  • 經濟史——從理論到現實,從史料到實地
    隨著研究的需要和學科的現代化發展,經濟史的田野調查與現實古今緊密結合,近年來主要開展了中亞腹地、西伯利亞,中俄蒙邊界還有位於武漢城市內的近代漢口商業調查。  與清華大學經濟史研究所組隊遠赴西伯利亞進行早期的茶葉之路以及中俄蒙邊境的民族社會生活形態考察。
  • 清華第一位在線學位論文答辯博士生即將拿到她的工學博士學位
    一場「終身難忘」的線上答辯答辯前,解汶汶才得知自己是清華首位在線學位論文答辯的博士生,她感到「有點小緊張」。雖然受到了很多關注,但解汶汶覺得,只是因為自己「恰巧是第一個」,不是因為「做了什麼石破天驚的工作」,所以心態很平和。如果按照正常的時間流程,解汶汶的畢業時間是4月份。由於疫情的影響,2月下旬,她將所需答辯材料編輯後,提交了線上畢業答辯的申請。
  • 2015國際鐵路軌道交通展(上海)圓滿舉行
    本屆展會亮點紛呈,為展商及買家提供全方位的服務和完美的體驗。Pejo先生前往北京中國鐵路通信信號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國通號」)進行實地考察。考察地點包括:中國通號總部大樓、中國通號園區內的高速鐵路CTCS-3級列車運行控制系統實驗室、北京市軌道交通指揮中心。 參觀行程中,工作人員熱情講解了中國通號的發展歷程、實驗室現狀及未來發展規劃、現有的工程項目等,並帶領Pejo先生觀看了北京18條地鐵線路的運營情況。
  • 「世紀鐵路」送來經濟繁榮新希望
    「世紀鐵路」送來經濟繁榮新希望時間:2018-06-01 23:31   來源:川北在線原創(guangyuanol.cn)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5月31日,連接肯亞東部港口城市蒙巴薩與首都奈洛比的蒙內鐵路奈洛比南站比往常顯得更加熱鬧,歡聲笑語處處,彩色氣球隨處可見。
  • 進化後的小鵬 NGP,變「穩」了|新智駕實地體驗
    新智駕實地體驗新智駕實地體驗小鵬NGP Beta版後,最大的感受是,NGP Beta版在82天的成長進化後,在細節操作上更加似人般穩重。怎麼穩重?原因有三。在試乘前,首次駕駛的人員都需要通過一項考驗——觀看NGP安全提示視頻,通過安全考試才能駕駛。據現場工程師介紹,只有通過安全考試後,才能獲得NGP權限,以後駕駛小鵬汽車其它車型也無需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