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西洋到印度洋通火車了!是中國人做到的

2020-12-08 上觀

「基建狂魔」又完成一項世紀壯舉!

這一次,中國人用一條鐵路聯通了大西洋和印度洋,西方人幾百年沒有做到的事,中國人做到了!

近日,上世紀70年代由中國政府援建的坦贊鐵路和本世紀初由中國企業承建的本格拉鐵路首次實現客運聯通,這兩條鐵路的「握手」標誌著世界歷史上首次完成鐵路連通大西洋與印度洋,建成了非洲版「兩洋鐵路」。

圖源:@中國鐵建

當地時間7月30日上午,一列名為「非洲之傲」的豪華旅遊列車駛入本格拉鐵路洛比託火車站。這趟列車15天前從印度洋沿岸的坦尚尼亞首都三蘭港出發,途經尚比亞、剛果(金)和安哥拉四國,全程約4300公裡,最終抵達大西洋沿岸的安哥拉港口城市洛比託。

圖源:@中國鐵建

「非洲之傲」列車的順利抵達,坦尚尼亞、尚比亞、剛果(金)和安哥拉四國鐵路首次實現互聯互通,形成大西洋與印度洋之間的橫貫非洲鐵路大通道。

而這一路線主要通過的坦贊鐵路和本格拉鐵路都與中國有頗深的淵源。

坦贊鐵路上世紀70年代由中國政府援建,是當時最大的援外項目。至今雖已過去半個世紀,但它的建成對支持南部非洲民族解放運動,對坦、贊兩國及周邊國家發展民族經濟,以及為捍衛民族獨立發揮了重要作用。這一項目也讓新中國在非洲大陸享有很高的威望。在坦贊鐵路建設中的1971年,「非洲兄弟們」把新中國抬進了聯合國。

坦贊鐵路終點位於尚比亞的新卡皮裡·姆波希火車站。萬宇  攝

本格拉鐵路舊線由葡萄牙殖民者在1902年開始修建而成,上世紀70年代安哥拉內戰中,境內所有線路基本上被全部炸毀。本格拉鐵路新線則是安哥拉戰後重建的標誌性工程之一,由中國鐵建二十局集團承建。是安哥拉有史以來修建的線路最長、速度最快、規模最大的現代化鐵路,全部採用中國標準、中國技術、中國裝備,也是中國企業本世紀海外一次性建成最長的鐵路。

在安哥拉建鐵路,施工的最大困難來自於地雷。據聯合國統計,戰後的安哥拉埋有1000多萬顆地雷,許多沒有引爆的地雷便集中在本格拉鐵路沿線。

因此本格拉鐵路被認為是「不可能完成的工程」。根據中安雙方協定,鐵路每向前延伸一米,都要由安哥拉國家排雷局先行開道。之後,中國企業再排一次,確保施工安全。

除了地雷,威脅施工人員的還有肆虐的疾病。中國鐵路建設者大部分都得過瘧疾。此外,還有血吸蟲,芒果蠅等會寄生在人身體上的蟲子……面對重重困難,中國建設者不畏艱險,義無反顧,將「不可能的任務」變成了現實。

西方殖民非洲數百年,輸出了基督教,輸出了普世價值,掠奪了原料和勞動力,卻沒有輸出他們的基建、教育和工業化。中國人來到非洲,帶來了鐵路、公路、港口、橋梁,為非洲的發展注入了動力。

根據本格拉鐵路局運營部門的數據,本格拉鐵路建成後,累計發送旅客近420萬人次,貨運量超過29萬噸,成為剛果(金)、尚比亞等內陸國家的重要出海通道,極大地降低了這些國家礦產資源出口的成本。

本格拉鐵路的洛比託火車站 萬宇 攝

本格拉鐵路項目在當地的員工卡魯維說:「本格拉鐵路為我們國家帶來了巨大變化。現在大家都離不開這條鐵路,當地人出行做生意主要靠這條鐵路,大家的收入也增加了。中國企業還為我們建了培訓學校,在那裡能夠學到很多實用的就業技能。」

一條鐵路貫通印度洋與大西洋,國外網友也激動不已,有人感謝中國,有人期待中國力量能為家鄉連上西非和北非,還有人驕傲地曬出了坐在「非洲之傲」列車的照片。

「這真是個好消息。」

「謝謝你,中國。」

「真棒,我希望能有類似的鐵路去連接西非和北非。」

「中國是唯一一個能給非洲和亞洲國家帶來實際價值的世界強國。其他國家(或組織),尤其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只會強加束縛。」

(如果)有人問:「你要去哪兒?」

我會說:「我要去冒險」

判定一項工程牛不牛?中國網友有個特別的標準:能否「入選文綜題」↓

據新華網消息,8月2日,將有50多名遊客乘坐「非洲之傲」列車,從洛比託出發前往三蘭港。卡魯維希望更多的外國客人來安哥拉旅遊,他相信互聯互通能為安哥拉人民帶來更美好的明天。

這是7月28日在安哥拉本格拉鐵路奎託站拍攝的「非洲之傲」豪華旅遊列車車廂內部。

世界那麼大,一起去看看?

相關焦點

  • 劃分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這四大洋的分界線在哪裡?
    我們根據地球表面海陸的分布情況,把海洋劃分成了四大洋,分別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當然也有加一個「南冰洋」劃分成五大洋的,我們還是按照常用的劃分方法,劃分成四大洋。海洋中的海水是互相相連的,也就是說四大洋是相通的,組成一個有機的整體,那麼你知道四大洋的分界線在哪裡嗎?
  • 大西洋為什麼叫大西洋?
    其次是大西洋。相對於太平洋,歐洲人對大西洋的了解更早。畢竟,大西洋就在他們的家門口。古希臘的神話裡就有大西洋的存在。古希臘神話裡有一個擎天巨神,叫阿特拉斯,他被宙斯降罪到人間來。阿特拉斯居住在大西洋裡,知道任何一個海洋的深度,並支撐石柱使天和地分開。大西洋的英文名字叫「Atlantic Ocean」,即從阿特拉斯的古語「Oceanus Atlanticus」脫胎而來。所以,大西洋的英文名字應該叫阿特拉斯洋。大西洋的中文名字,產生於明朝。明朝自居中間,將西方的印度洋成為西洋,將東方的太平洋成為東洋。
  • 除了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之外,原來還有個「南冰洋」
    關於地表的海陸分布,我們一般都知道分為「七大洲和四大洋」,四大洋分別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太平洋是四大洋中面積最大的,總面積達到了1.81億平方千米,約佔海洋總面積的一半,平均深度為3957米。太平洋位於亞洲、大洋洲、南極洲、南美洲和北美洲之間。不過由於板塊之間的相互碰撞擠壓,太平洋的面積在不斷縮小。
  • 中國人首探大西洋神秘世界 太平洋裡探囊取物
    牙買加時間10月10日下午4時許,當「大洋一號」開足馬力衝出金斯敦港灣,蔚藍而浩瀚的大西洋在中國科學家眼前展開時,甲板上一陣歡呼。  有人在喊:「大西洋,我們來了!」這是中國科學家首次到大西洋開展科學考察活動,這一天實現了幾代中國海洋人的夙願。「大洋一號」船上的70名海洋科研工作者、船員,成為第一批實現這一夢想的中國人。
  • 大西洋可能會從世界的另一端開始
    大西洋可能會從世界的另一端開始近年來,氣候科學家面臨的一個關鍵問題是,大西洋的主要環流系統是否正在放緩,這一發展可能對歐洲和大西洋沿岸其他地區產生重大影響。但一項新的研究表明,幫助可能來自一個意想不到的來源——印度洋。這項由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斯克裡普斯海洋研究所的胡世能和耶魯大學的阿列克謝·費多羅夫共同完成的新研究發表在9月16日的《自然氣候變化》雜誌上。越來越多的研究正在探索全球變暖如何改變全球氣候成分,如大西洋經向翻轉環流(AMOC),這是最新的研究成果。AMOC是地球上最大的水循環系統之一。
  • 為什麼太平洋和大西洋不能融合到一起?答案簡單到你難以置信
    整個地球表面的71%都被四大洋所覆蓋,其分別為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和大西洋。按道理講,地球上應該是海洋一體才對,但是在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間卻有著明確的分界線,這是什麼原因呢? 到目前為止,大部分見過這片海域的人,普遍都認為這是因為海水的含鹽量的不同,才導致這裡的海水不能夠融合到一起的,他們判斷的原因就是因為有一邊的海水比較渾濁,所以一定是含鹽量多的,
  • 太平洋和印度洋:地球固氮的主戰場
    太平洋和印度洋:地球固氮的主戰場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1月12日 13:20 來源:     來源:中國科技信息網    據報導,大西洋並非固氮作用(nitrogen fixation)的主戰場,而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固氮能力是大西洋的兩倍。
  • 大西洋史學研究新趨勢
    美國歷史學家伯納德·貝林、傑克·格林和理察·鄧恩等都是早期的大西洋史學代表人物。貝林不僅探索大西洋史學的研究方法,而且考察了17世紀英屬北美新英格蘭地區商人的跨大西洋貿易活動等。鄧恩從跨大西洋視角研究了殖民時期的英屬北美殖民地與英屬西印度群島殖民地之間在經濟發展、政治制度和社會文化等方面的異同。格林分析了英國的政治和憲法傳統、思想觀念等傳播到英屬北美殖民地的歷程。
  • 大西洋會發生特大海嘯嗎(組圖)
    在頭10分鐘內就將波及到250公裡以外,並以和波音噴氣客機相當的800公裡時速橫掃大西洋,3小時內席捲非洲西海岸,5小時內奔抵英國,6到12小時後拍打北美洲東海岸,9小時後衝到在加勒比海國家。浪高在美國佛羅裡達州和加勒比海國家可達50米,在巴西北部沿海達40米,在南北美洲海岸達3至8米,在西歐沿海達10米,在西撒哈拉海岸達100米。巨浪還將衝入美國東海岸陸地約6至8公裡。
  • 印度洋上的「天堂國家」,靠遊客由貧窮變富有,中國人佔一半功勞
    中國人常說的馬代,就是位於印度洋的馬爾地夫,它四面環海,陸地面積298平方公裡,是亞洲最小的國家,人口只有四十多萬人。馬爾地夫由1192個珊瑚島組成,其中有人定居島嶼有200多個,出門就是海,無論是海水還是海灘,都是相當漂亮的,馬爾地夫被稱為「印度洋上人間最後的樂園」。
  • 印度洋淚珠!斯裡蘭卡對中國免籤,3000元玩遍印度洋最美島國
    印度洋上的一滴淚斯裡蘭卡被稱為"印度洋的淚珠",因為它的地形酷似一滴水,以及持續30年的令人痛心的內戰。這個曾經以微笑民族著稱的國家,在三個月前因為爆炸而遭受了巨大的損失。如今經過3個月的恢復,斯裡蘭卡的旅遊業開始緩慢復甦,而通往斯裡蘭卡的門戶,就是首都科倫坡,這座被稱為"東方十字路口"的城市,其中的要塞區保留著許多殖民時期的古老建築和教堂廟宇;而西海岸的尼甘布、本託塔、赫卡杜瓦都是熱門的海濱度假好去處,只要你有3000元,就可以玩遍印度洋上最美麗的小國家。
  • 世界唯一的高山火車,行駛中不關車門,引無數情侶「掛火車」
    位於南亞大陸南端、西北隔保克海峽與印度半島相望的印度洋島國斯裡蘭卡,在它的赤道附近,仿佛一年四季都是夏季,被稱為印度洋上的一滴眼淚,神秘的國度,自古以來,中國就被稱為獅子國,錫蘭紅茶就源於此。在坎迪和努瓦萊埃利亞之間,人們可以體驗世界上為數不多的高山列車之旅,但火車票總是緊張得不得了,高山列車先經過茶園,然後一起駛入森林,在駛入高山之前,從窗口向外看,沿途有廣闊壯觀的景色,尤其是進入森林,就像夢中的「綠野仙蹤」,蘭卡的火車不會關閉,所以中途可以停車,這個絕對不要錯過。
  • 遠途貿易塑造的印度洋世界
    近幾十年來,中央歐亞、印度洋世界、東亞海域、大西洋世界等新的歷史研究領域相繼形成,其共通之處在於加深了我們對歷史上不同文化之間交往與互動的理解。關於這種地理空間廣袤、涉及文化多元、延續時間漫長的巨大區域,有學者稱之為「互動區」。印度洋世界是研究進展極為顯著的一個「互動區」。以往學者關於印度洋史的興趣,長期聚焦於1500-1800年,重點研究印度洋貿易納入全球化進程之中的歷史表現。
  • 印度洋上一小國,被譽為「非洲新加坡」,貨幣上為何印一中國人?
    印度洋上一小國,被譽為「非洲新加坡」,貨幣上為何印一中國人?在廣闊的非洲印度洋之上,有一個十分袖珍的小國家,這個國家位於馬達加斯加東邊,它的名字叫做模里西斯。模里西斯的國土面積十分袖珍,雖然面積不大,但是模里西斯卻有一個很獨特的外號——非洲的新加坡。
  • 地球四大洋參與擬人,北冰洋超帥氣,印度洋形象不敢恭維
    地球四大洋參與擬人,北冰洋超帥氣,印度洋形象不敢恭維。地球上的資源是非常多的,不過我們人類最離不開的資源還是各種各樣的水資源,失去水資源的人類,會在三天中消失。地球上水資源最豐富的的地方自然就是各種各樣的海洋,其中要以四大洋最大。他們分別是太平洋、北冰洋、大西洋以及印度洋。
  • 出海印度洋,緬中行省做到了
    雖然緬中行省的建制時間非常之短,但由於緬中行省南臨印度洋,在一定意義上,緬中行省見證了中國第一次出海印度洋。印度洋,又何曾不是見證者﹀元緬戰爭的開啟由於段氏大理國末期被權臣高氏掌控,蒙古人對於大理的徵服是較為輕鬆的,就連段氏都願意與蒙古人合作,來換取作為大理總管的一定獨立自主權。
  • 印度洋上的眼淚,馬克波羅口中「最美的島嶼」:斯裡蘭卡!
    斯裡蘭卡在僧伽羅語中意為「樂土」或「光明富庶的土地」,有「寶石王國」、「印度洋上的明珠」的美!紅色清真寺這是一座酷似紅色棒棒糖的清真寺,這是很多女生都無法抗拒的美麗動人景點,如果是喜愛拍照的女生,到這裡來,會被它美哭的吧!
  • 西南印度洋海底尋寶記
    事實上,我國對西南印度洋的科學考察早在10年前就已啟動。2005年4月至2006年1月,「大洋一號」船完成了我國首次環球科考暨中國大洋科考17航次,首次在印度洋發現了熱液異常。2007年1月3月中國大洋19航次第I、II航段在西南印度洋發現了第一個活動熱液區——龍旂熱液區。
  • 就算把整個大西洋倒結果也一樣?
    就算把整個大西洋倒結果也一樣?從遠古時代到現代社會,有很多大家覺得不可能的事情都一一實現了。從前沒有愛迪生發明燈泡的時候,每個人都夢想著黑夜,等像白天一樣明亮。在電車、摩託車、汽車、火車等交通工具沒有發明的時候古代,人們曾經想著能夠步行千裡。卻沒有想到這件事終究會成為現實。當人們不再只想像著自己能飛上天空。當人們不再只想像自己能夠有千裡腿的時候。
  • 印度洋和印度河屬於誰?
    印度更是打算利用從東部的安達曼尼科巴群島,到西部的馬爾地夫施加對印度洋的巨大影響力。確實作為印度洋周邊最強大的存在印度確實可以輻射更寬廣的領域,這也是美國拉攏印度實施印太戰略的原因所在。但是作為四大洋之一的印度洋絕大多數還是公海,印度海域面積也只能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劃定。而印度河全境幾乎都在巴基斯坦境內,所以屬於巴基斯坦境內的主要河流幾乎與印度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