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洋和印度河屬於誰?

2020-12-03 歷史縱橫帝

導讀:野心勃勃的印度在南亞稱王稱霸,除了巴基斯坦外印度對南亞其他國家都有巨大的影響力。印度更是打算利用從東部的安達曼尼科巴群島,到西部的馬爾地夫施加對印度洋的巨大影響力。確實作為印度洋周邊最強大的存在印度確實可以輻射更寬廣的領域,這也是美國拉攏印度實施印太戰略的原因所在。但是作為四大洋之一的印度洋絕大多數還是公海,印度海域面積也只能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劃定。而印度河全境幾乎都在巴基斯坦境內,所以屬於巴基斯坦境內的主要河流幾乎與印度無關。

作為印度文明的發源地,印度河一直因印度大陸這個地理名稱確定;但是英屬印度印巴分治後,印度河劃到了新生的巴基斯坦境內

印度河是古印度文明的發源地,在後期古雅利安人入侵才導致文明從印度河轉移到恆河流域。印度歷史上印度河也不是傳統的勢力範圍,不過在臥莫爾帝國強盛時期版圖一度包含了這裡。但是傳統意義上都把南亞次大陸的統稱為印度這個地理名稱。所以曾經誕生過古印度文明的這個大河被成為印度河。英國殖民者來到後為了充分挖掘和榨取財富,把東起緬甸、西到巴基斯坦的版圖納入英屬印度的範疇。在英屬印度的範圍內包含了很多發源於青藏高原的大河,而全長3100公裡的印度河也是其中之一。在二戰後英國無力維持龐大的殖民體系,所以在印巴分治後才出現了印度這個國家概念。但是昔日的印度河則主要分布在巴基斯坦,雖然和印度沒有什麼關係了但是印度河的名稱依舊延續下來。

作為四大洋的印度洋與印度更沒什麼關係,野心勃勃的印度妄圖利用地緣便利攫取巨大的利益

其實印度洋的命名說起來還和地理大發現有關,由於奧斯曼帝國控制了傳統東西陸路的商路歐洲各國不堪忍受盤剝打算從海洋探索通往東方的新航線。其中葡萄牙航海家達伽馬便把尋找印度的與大西洋相連的這片海域稱之為「東方的印度洋」,後來西方在繪製地圖時簡稱印度洋。所以印度洋的命名不過是臨時起意,印度大陸上依舊是萬邦林立沒有統一的國家。即便是臥莫爾帝國都沒有進入印度大陸,所以印度洋和二戰後才獨立的印度這個新生的國家沒有什麼關係。

由於英屬印度時代的發掘,獨立以後的印度獲得了距離緬甸更近的安達曼尼科巴群島。該群島位置非常關鍵,不但是距離馬六甲海峽一步之遙而且通過在群島軍事化間接控制了孟加拉灣大片海域。加上西側對於馬爾地夫的滲透,印度對馬爾地夫也有很大的影響力。通過這兩個支點印度在印度洋具有巨大的影響力,所以著眼於全球戰略的美俄等國都在拉攏印度。在美國的印太戰略中印度也是重要的一環,所以某經角度來說印度洋確實不屬於印度但是印度在該區域擁有一定的影響了。

一家之言,歡迎評論

我是歷史縱橫帝,歡迎您的關注;如有瑕疵,勞煩斧正。

相關焦點

  • 印度河為何在巴基斯坦境內?
    有些印度人非常有意思,他們認為既然世界第三大洋稱為印度洋,那印度洋就應該屬於印度。
  • 南亞印度河流域的塔爾沙漠,為什麼西南季風難以影響到這裡?
    地球表面的陸地自然帶可以分為森林自然帶、草原自然帶和荒漠自然帶三大類,森林自然帶一般分布在溼潤和半溼潤地區,草原自然帶一般分布在半溼潤和半乾旱地區,荒漠自然帶一般分布在乾旱地區。塔爾沙漠了解了沙漠的形成原因主要源於氣候乾旱,我們就可以來看看位於南亞印度河流域的塔爾沙漠了。印度河是南亞地區的一條大河,發源於我國的青藏高原,主要流經巴基斯坦,總體流向從東北向西南流動,注入阿拉伯海。
  • 中國有條河是印度河的上源,與印度關係不大,發源地被稱世界之軸
    提示:青藏高原,中國最大、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被稱為「世界屋脊」、「第三極」,始終在告訴人們:河流孕育文明,誰擁有了河流,誰就會擁有世界的文明。阿里人民守望獅泉河的故事實際上是中國人民守望河源、守望文明之源的一個縮影。
  • 印度河文明考古證據是中國三皇五帝時代確實存在的鐵證
    19世紀初期,英國駐印殖民者在修建鐵路的過程中拆除了哈拉帕(Harappa)遺址上的磚塊用以鋪設路基,隨後發現這些磚塊屬於某個未知的早期文明,這才使印度河文明重新被發現。冬季作物主要有大麥、小麥、芥末、亞麻、豌豆、小扁豆、鷹嘴豆等,其中大麥和小麥可能來自於兩河流域。夏季作物主要為芝麻、棉花、大米、小米、豆類等,小米可能來自亞洲東部,豆類是本土作物。椰棗屬於常年作物,這種作物在兩河流域也存在。牲畜主要有瘤牛、綿羊和山羊。
  • 遠途貿易塑造的印度洋世界
    印度洋世界是研究進展極為顯著的一個「互動區」。以往學者關於印度洋史的興趣,長期聚焦於1500-1800年,重點研究印度洋貿易納入全球化進程之中的歷史表現。一方面是因為這一時期歐洲人(主要是葡、荷、英、法四國)在印度洋的殖民活動留下了大量公私文獻,為研究者提供了便利;另一方面受歐洲中心主義心態影響,輕視之前時代印度洋地區歷史文化的發展和積累。
  • 古文明系列失落的世界:印度河文明
    在眾多古文明中,印度河文明被遺忘得如此徹底,以至於世人曾經以為其歷史始於約公元前1500年雅利安人入侵印度河流域之時。
  • 印度河,被印度人奉為神河的地方,來看一下吧
    印度河作為印度的母親河,一直被奉為神河,可以說,印度河代表印度人的信仰,印度人對於印度河的虔誠遠超你的想像。很多印度人會端坐於印度河旁凝望,似乎是和神河交流著什麼,這樣的交流有時候會持續大半天,印度人對其崇拜可見一斑。
  • 為啥不流經印度的河叫印度河,印度東三萬裡的群島卻叫西印度群島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就比如今天麼麼為大家介紹的這兩個典型的地名,一個叫印度河,一個叫西印度群島。印度河,為何不流經印度,它的名字卻叫做「印度河」!西印度群島,明明在印度東方3萬裡之遙,它的名字卻叫做「西印度群島」!
  • 為什麼「印度河」在巴基斯坦境內,卻被叫做印度河?看完漲知識了
    歷史上所說的古印度文明,其實就是以印度河平原為中心的一小塊古文明區域。然而這塊地域,在地理上現在歸屬於與中國西域和青藏高原直接接壤的巴基斯坦。這塊被稱為印度河平原的古文明地區,即古印度;是印度文明的發祥地。在17世紀被英國殖民者佔有,而後合併於恆河平原、德幹高原而成為統一的近代印度,於是發生了地理和歷史的巨大混淆。但是在此之前,印度河平原文明長期是一個獨立的政治及文化區域,是一系列獨立王國的主要所在地。
  • 岡底斯山脈,誰才是青藏高原真正的「王」?
    岡仁波齊北坡的獅泉河(森格藏布)是印度河的正源;南坡流出的象泉河(朗欽藏布)也是印度河河源;東坡流出的馬泉河(達卻藏布)是雅魯藏布江的源頭;南坡流出的孔雀河(馬甲藏布)則是恆河支流哥格拉河的上遊。秦嶺和淮河,組成了中國地理南北的分界線,而岡底斯山脈和它東側的念青唐古拉山脈一起,把青藏高原分成了南北兩個部分。它們阻擋住了印度洋暖溼水汽北上的勢頭,將山脈南北塑造成兩個完全不同模樣的西藏。▲ 在中原地區是秦嶺-淮河線,在青藏高原則是岡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線。
  • 三星堆文明來自印度河哈拉帕2
    上篇文章,分析了三星堆的青銅器和西亞文明以及良渚文明的關係,實際上從發掘的器物來看,除了有西亞特色的青銅器外,還有黃金權杖等一列西來文明的器物。足以進一步證明三星堆文明最終的源頭來自於西亞。世俗體出現的晚,我們不討論,我們只討論聖書體和僧侶體。上圖中左邊是聖書體,右邊是僧侶體。僧侶體是聖書體的簡化版本,和甲骨文非常像,像「蝌蚪一樣的文字"。可以推斷在遠古時期,古埃及的文字的傳播也是靠僧侶體在傳播,從埃及到西亞,從西亞到印度河流域,再到華夏大陸。
  • 印度洋屬於印度?中國在當地攬下工程,印度不服來競爭結果輸太慘
    從馬爾地夫到斯裡蘭卡,這些在印度洋上的國家,甚至整個印度洋都被印度認為是屬於它的勢力範圍,因此非常警惕域外國家在這些地區的活動。但近年來,隨著中國對外貿易的激增以及中國基建走出國門,中國與馬爾地夫等印度洋國家的關係也開始變得緊密起來。
  • 印度洋與中國政策(上)
    「誰在波斯灣和中東控制著什麼的問題,比以往任何時候更加是誰在世界上控制著什麼這一問題的關鍵」。在這裡,波斯灣、從而印度洋及其沿岸地區成了圍繞資源而構築的世界地緣政治體系的核心所在。 地緣政治與資源政治的統一是地緣政治尤其是現代地緣政治學的本質特徵,其表現最為集中和充分的地帶就是印度洋。
  • 印度想在印度洋上稱霸,美帝同意了嗎?
    作者:雕鴞 早在百年前,海權論提出者馬漢說過這樣一句話:「誰控制了印度洋,誰就控制了整個亞洲。」這句話放到今天看上去似乎不完全靠譜,但已經明顯地勾勒出了印度洋對於亞洲乃至世界局勢來說的重要性。
  • 研究稱60%印度河-恆河流域地下水受汙染嚴重
    英國《自然·地球科學》月刊上一份最新研究報告指出,60%的印度河-恆河流域地下水因汙染嚴重既無法飲用,也不能用於灌溉,主要原因是水的「鹽度和砷含量」過高。在地下200米處,約23%的地下水鹽分太高,另有約37%的水中含有有毒物質砷。
  • 劃分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這四大洋的分界線在哪裡?
    太平洋及其界線太平洋的西側是亞洲的東南亞地區,這裡分布著世界上最大的群島馬來群島,馬來群島中的海域基本上屬於太平洋,並通過一些海峽如馬六甲海峽、巽它海峽等與印度洋相連,此處分界線大致沿著馬來群島西側海岸線劃分。
  • 中印將在21世紀正式打響印度洋的制海權爭奪戰
    印度航母「維拉特」號「印度洋將取代太平洋和大西洋成為21世紀的全球中心。」美國國際安全專家羅伯特•卡普蘭在最新一期美國《外交事務》雜誌上對印度洋的戰略地位提出了新構想,並預測「中印將在21世紀正式打響印度洋的制海權爭奪戰」。對於西方學者的這一構想,中國學者認為,隨著能源在國際政治博弈中影響力的增加,印度洋的戰略地位與日俱增。
  • 溫駿軒:印度一直想控制海上命脈,但印度洋不是印度的
    英國租借給美國的迪戈加西亞島是美國在印度洋中唯一能穩定擁有的海軍基地。除此之外,在整個印度洋周邊,也就是遠在東南角的澳大利亞與美國在地緣利益上一致,屬於能夠長期結盟的對象。當然,美國還能夠通過租賃其他印度洋國家的軍事基地來延伸其在印度洋上的影響力。可是,這些軍事基地的存在會隨時遭遇所在國民族主義者的質疑,使得美國無法把寶押在它們身上。
  • 從地理,氣候和人文看印度文化中別樣的精神世界
    根據第一段內容結合下圖我們知道印度屬於南亞次大陸(subcontinent)的一部分,整體包括今天的孟加拉國,不丹,印度,尼泊爾以及很大一部分的巴基斯坦。他和喜馬拉雅形成山脈向印度北部延伸,將印度與中國和亞洲其他國家分開。次大陸的河流包括了恆河(Ganges)和印度河(Indus)。按照之前我們學習埃及部分,這些河流會帶來肥沃的土壤(fertile silt)為沿岸人民的農耕勞作打下基礎。
  • 《印度洋地區藍皮書:印度洋地區發展報告(2020)》發布
    《印度洋地區藍皮書:印度洋地區發展報告(2020)》。 藍皮書表示,整個印度洋地區歷來都只是國際關係的次要區域。進入21世紀以來,印度洋的地緣戰略環境開始發生變化。大國對印度洋重要性的意識不斷提升,不僅印度重視在印度洋的戰略考量,美國、日本、澳大利亞、英國和法國等對印度洋的重視程度也不斷上升,各大國正以不同方式、不同程度地對印度洋地區施加影響力。